CN209776373U -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6373U
CN209776373U CN201920339155.6U CN201920339155U CN209776373U CN 209776373 U CN209776373 U CN 209776373U CN 201920339155 U CN201920339155 U CN 201920339155U CN 209776373 U CN209776373 U CN 209776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bag
gas generator
vehicl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91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静
张沛朋
李淑娟
吕璐
高占龙
郭飞燕
徐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03391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6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6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63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行车电脑、气囊模块、控制单元、手动开启按钮,距离测量传感器与车速传感器相连,通过行车电脑检测,当车辆前端与前方障碍较小且速度较大时,会自动开启,弹出气囊,在驾驶区设置有启动按钮,速度较小时,不会自动开启时,可以由驾驶员根据情况主动开启弹出,减轻碰撞,使损失降至最小,车辆落入河流水库时,驾驶员可以主动打开安全气囊,以增加车辆漂浮时间,增加逃生机会,设置有排气电磁阀,可以更好的控制充气时间,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附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车祸是常见事故,车祸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气囊作为一种安全防护手段已经成了汽车的标配。目前的安全气囊主要是为了保护车内人员免受较大伤害而设计的,安装在车辆内部,在不需要人员干涉的情况下,满足一定条件即可弹出,有效保护乘员生命。
而车祸发生时,有些情况是可以预见的,比如刹车系统失灵或雨雪天气道路湿滑,驾驶员在无法控制车辆速度的情况下眼睁睁的看着车辆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无计可施。或者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遇到前方车辆突然翻车或变道,后方车辆急打方向可能会造成无法预计的更大危险时,后方车辆驾驶员只能在无法完全刹车的情况下紧握方向盘与前车发生碰撞。
目前气囊的缺陷在于不能由驾驶员采取主动措施开启,并且无法减少车辆受损情况或减轻外部被撞物体的损失,而且大都气体发生装置不能很好的控制充气时间,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距离测量传感器与车速传感器相连,通过行车电脑检测,当车辆前端与前方障碍较小且速度较大时,会自动开启,弹出气囊,在驾驶区设置有启动按钮,速度较小时,不会自动开启时,可以由驾驶员根据情况主动开启弹出,减轻碰撞,使损失降至最小,车辆落入河流水库时,驾驶员可以主动打开安全气囊,以增加车辆漂浮时间,增加逃生机会,设置有排气电磁阀,可以更好的控制充气时间,使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行车电脑、气囊模块、控制单元、手动开启按钮,所述气囊模块包括设置在汽车外部的外部气囊、外部气囊点火器、气体发生器,所述外部气囊连接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外部气囊点火器连接,所述外部气囊点火器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汽车本体前部,所述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与行车电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车电脑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控制点火器的手动开启按钮,所述手动开启按钮设置在驾驶室操控盘上,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的排气控制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设置在汽车前部的保险杠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旋涡状针脚压缩线。
进一步的,所述车速传感器、行车电脑为汽车自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在气囊支架上,所述气体放生器包括排气罩、上盖、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组成密闭的气体生成腔,所述排气罩具有用于罩在上盖的顶部并且与上盖顶部共同形成导流区的导流腔体,所述排气罩的纵截面呈帽子型,其中部的导流腔体为无底的圆柱形,顶部为平面状;所述气体生成腔设置有与导流腔体连通的过滤罩,过滤罩与导流腔体通过排气口连通,所述气体生成腔内设置有药剂室、与药剂室对应的点火室,所述点火室内设置有点火剂、与点火剂对应的外部气囊点火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电磁阀设置在气体发生器的排气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距离测量传感器与车速传感器相连,通过行车电脑检测,当车辆前端与前方障碍较小且速度较大时,会自动开启,弹出气囊,在驾驶区设置有启动按钮,速度较小时,不会自动开启时,可以由驾驶员根据情况主动开启弹出,减轻碰撞,使损失降至最小,车辆落入河流水库时,驾驶员可以主动打开安全气囊,以增加车辆漂浮时间,增加逃生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弹出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1、车速传感器2、行车电脑、气囊模块3、控制单元、手动开启按钮4,所述气囊模块3包括设置在汽车外部的外部气囊3-1、外部气囊点火器3-2、气体发生器3-3,所述外部气囊连接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外部气囊点火器连接,所述外部气囊点火器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汽车本体前部,所述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与行车电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车电脑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控制点火器的手动开启按钮,所述手动开启按钮设置在驾驶室操控盘上,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的排气控制电磁阀5,可以控制充气时间,使用效果好。
其中,所述气囊设置在汽车前部的保险杠内。
所述气囊3-1上设置有旋涡状针脚压缩线3-11。
所述车速传感器、行车电脑为汽车自带装置。
所述气体发生器3-3固定在气囊支架3-31上,所述气体放生器包括排气罩3-32、上盖3-33、下盖3-34,所述上盖和下盖组成密闭的气体生成腔3-35,所述排气罩3-32具有用于罩在上盖的顶部并且与上盖顶部共同形成导流区的导流腔体3-36,所述排气罩的纵截面呈帽子型,其中部的导流腔体为无底的圆柱形,顶部为平面状;所述气体生成腔设置有与导流腔体连通的过滤罩3-37,过滤罩与导流腔体通过排气口3-38连通,所述气体生成腔内设置有药剂室3-39、与药剂室对应的点火室3-39,所述点火室内设置有点火剂、与点火剂对应的外部气囊点火器3-2。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电磁阀设置在气体发生器的排气口处。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距离测量传感器与车速传感器相连,通过行车电脑检测,当车辆前端与前方障碍较小且速度较大时,会自动开启,弹出气囊,在驾驶区设置有启动按钮,速度较小时,不会自动开启时,可以由驾驶员根据情况主动开启弹出,减轻碰撞,使损失降至最小,车辆落入河流水库时,驾驶员可以主动打开安全气囊,以增加车辆漂浮时间,增加逃生机会,设置有排气电磁阀,可以更好的控制充气时间,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行车电脑、气囊模块、控制单元、手动开启按钮,所述气囊模块包括设置在汽车外部的外部气囊、外部气囊点火器、气体发生器,所述外部气囊连接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外部气囊点火器连接,所述外部气囊点火器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汽车本体前部,所述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与行车电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车电脑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控制点火器的手动开启按钮,所述手动开启按钮设置在驾驶室操控盘上,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的排气控制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在汽车前部的保险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旋涡状针脚压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速传感器、行车电脑为汽车自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在气囊支架上,所述气体放生器包括排气罩、上盖、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组成密闭的气体生成腔,所述排气罩具有用于罩在上盖的顶部并且与上盖顶部共同形成导流区的导流腔体,所述排气罩的纵截面呈帽子型,其中部的导流腔体为无底的圆柱形,顶部为平面状;所述气体生成腔设置有与导流腔体连通的过滤罩,过滤罩与导流腔体通过排气口连通,所述气体生成腔内设置有药剂室、与药剂室对应的点火室,所述点火室内设置有点火剂、与点火剂对应的外部气囊点火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电磁阀设置在气体发生器的排气口处。
CN201920339155.6U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6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9155.6U CN209776373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9155.6U CN209776373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6373U true CN209776373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915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6373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6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27990A (en) Integral automatic system for protection and rescue of occupants in crashed automobiles
CN202243308U (zh) 一种车辆防追尾装置
CN203093873U (zh) 一种汽车防追尾控制装置
CN103395401B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CN101327774A (zh) 汽车主动保护防撞安全气囊
CN101367367A (zh) 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
CN101804800A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主动保护系统
CN201703340U (zh) 汽车防追尾装置
CN104442649A (zh) 气囊式撞车缓冲装置
CN209776373U (zh) 一种主动防御式安全气囊装置
IT1261833B (it) Dispositivo di protezione anticollisione per gli occupanti di autoveicoli.
CN207106436U (zh) 轿车溺水救生装置
EP3653449B1 (de) Aufprallschutzvorrichtung
CN201002577Y (zh) 汽车第三者保护装置
CN209667022U (zh) 一种车辆被追尾主动保护系统
CN105109444A (zh) 燃料喷射流量计算修正装置
CN108688595A (zh) 轿车溺水救生装置
CN215042647U (zh) 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防撞的气囊装置
CN202345602U (zh) 一种后备箱警示安全气囊
CN202358034U (zh) 一种行人保护的汽车发动机罩升起装置
CN201021237Y (zh) 汽车外置防撞气囊
CN216034243U (zh) 一种汽车前置式主动缓冲气囊装置
CN217864074U (zh) 一种车外气囊装置及无人驾驶车辆
CN212047261U (zh) 一种减轻乘用车与货车追尾损伤的气囊
CN105015473A (zh) 前方危险提示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