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5096U -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5096U
CN209765096U CN201920211813.3U CN201920211813U CN209765096U CN 209765096 U CN209765096 U CN 209765096U CN 201920211813 U CN201920211813 U CN 201920211813U CN 209765096 U CN209765096 U CN 209765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re
tube
hea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118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露
吴克宇
杨家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118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5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5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5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热缩套管,该光纤热缩套管包括:热熔管、加强芯和热缩管,其中,所述热缩管套在所述热熔管外,并沿所述热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热熔管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所述少芯光纤和所述多芯光纤焊接;所述加强芯设置在所述热缩管与所述热熔管之间,沿所述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所述热缩管;所述加强芯的一端设置为窄端,所述窄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少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一端的同侧,所述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所述加强芯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所述宽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多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另一端的同侧,所述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光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阵列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AWG)作为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WDM)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损耗低、通道数多以及易于集成的特点。在对多通道器件的阵列波导光栅的测试中,单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熔接工艺非常普遍,如采用单芯热缩套管或多芯热缩套管来熔接,但普遍都存在热缩套管不合适,容易在单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光纤热缩套管,能够有效的连接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为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提供机械强度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热缩套管,所述光纤热缩套管包括:热熔管、加强芯和热缩管,其中,
所述热缩管套在所述热熔管外,并沿所述热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热熔管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所述少芯光纤和所述多芯光纤焊接;
所述加强芯设置在所述热缩管与所述热熔管之间,沿所述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所述热缩管;
所述加强芯的一端设置为窄端,所述窄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少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一端的同侧,所述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所述加强芯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所述宽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多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另一端的同侧,所述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热缩套管,该光纤热缩套管包括:热熔管、加强芯和热缩管,其中,所述热缩管套在所述热熔管外,并沿所述热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热熔管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所述少芯光纤和所述多芯光纤焊接;所述加强芯设置在所述热缩管与所述热熔管之间,沿所述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所述热缩管;所述加强芯的一端设置为窄端,所述窄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少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一端的同侧,所述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所述加强芯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所述宽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多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另一端的同侧,所述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通过光纤热缩套管中加强芯两端的尺寸不同,加强芯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尺寸匹配,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使得光纤热缩套管能很好的连接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为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提供机械强度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热缩套管,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一,如图1所示,该光纤热缩套管100包括:热熔管101、加强芯102和热缩管103;其中,
热缩管103套在热熔管101外,并沿热熔管101的轴线方向延伸;
热熔管101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焊接;
加强芯102设置在热缩管103与热熔管101之间,沿热缩管1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103;
加强芯102的一端设置为窄端102A,窄端102A设置在包裹少芯光纤的热熔管101的一端的同侧,窄端1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102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102B,宽端102B设置在包裹多芯光纤的热熔管101的另一端的同侧,宽端102B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熔管101受热熔化后包裹住光纤接头,其中光纤接头由纤芯芯数不同的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连接形成;加强芯102两端的尺寸不同,其中一端设置为窄端102A,窄端1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另一端设置为宽端102B,宽端102B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102当热熔管101受热熔化以及热缩管103受热收缩时保护光纤接头的结构不发生改变;热缩管103受热收缩后将光纤接头、热熔管101和加强芯102包裹形成整体,保护光纤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102的窄端1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窄端102A的宽度与少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窄端102A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加强芯102的宽端102B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宽端102B的宽度与多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宽端102B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
在图1的结构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100中,加强芯102为扁平状,热熔管101为圆柱状,且加强芯102的窄端102A和宽端102B直接对接,加强芯102中空设置在热熔管101和热缩管103之间,沿热缩管1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10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圆柱状的热熔管101能更好的包裹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扁平状的、窄端102A和宽端102B直接对接的加强芯102能简化制作工艺,且加强芯102中空的设置方式能方便热缩管103更好的收缩以及热熔管101更好的热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10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为至少两个时,具体地:光纤热缩套管100中包括至少两个加强芯102,至少两个加强芯102平行设置于热缩管103与热熔管10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有偶数个加强芯102时,加强芯102以热熔管101为中心,对称设置于热缩管103与热熔管101之间,通过对称的提供支撑力,使光纤热缩套管包裹的光纤无变形,从而保证了光纤的传输性能。而加强芯102的个数设置,可根据特定的使用场景,灵活设置。
示例性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截面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该光纤热缩套管包括2个图1中的加强芯102,两个加强芯102以热熔管101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102窄端102A的尺寸包括窄端102A的长度,宽端102B的尺寸包括宽端102B的长度,窄端102A的长度和宽端102B的长度相同,窄端102A的长度为加强芯102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平均加强芯102窄端102A和宽端102B的长度,使得窄端102A和宽端102B能更好的为不同芯数的光纤连接区提供支撑、定型作用。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102宽端102B的长度、窄端102A的长度占加强芯102长度的比例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当光纤接头中少芯光纤一端的长度较短时,为更牢固的稳固少芯光纤端,可设计加强芯102窄端102A的长度为加强芯102长度的三分之二,而宽端102B的长度为加强芯102长度的三分之一,总之,窄端102A的长度大于宽端102B的长度。当然,当光纤接头中多芯光纤一端的长度较短时,为更牢固的稳固多芯光纤端,亦可设置宽端102B的长度大于窄端102A的长度。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二,如图3所示,该光纤热缩套管200包括:热熔管201、加强芯202和热缩管203;其中,
热缩管203套在热熔管201外,并沿热熔管201的轴线方向延伸;
热熔管201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焊接;
加强芯202设置在热缩管203与热熔管201之间,沿热缩管2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203;
加强芯202的一端设置为窄端202A,窄端202A设置在包裹少芯光纤的热熔管201的一端的同侧,窄端2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202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202C,宽端202C设置在包裹多芯光纤的热熔管201的另一端的同侧,宽端202C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熔管201受热熔化后包裹住光纤接头,其中,光纤接头由纤芯芯数不同的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连接形成;加强芯202两端的尺寸不同,其中一端设置为窄端202A,窄端2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另一端设置为宽端202C,宽端202C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202当热熔管201受热熔化以及热缩管203受热收缩时保护光纤接头的结构不发生改变;热缩管203受热收缩后将光纤接头、热熔管201和加强芯202包裹形成整体,保护光纤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202的窄端2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窄端202A的宽度与少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窄端202A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加强芯202的宽端202C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宽端202C的宽度与多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宽端202C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
在图3的结构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200中,加强芯202为扁平状,热熔管201为圆柱状,且加强芯202中空设置在热熔管201和热缩管203之间,沿热缩管2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203。加强芯202的窄端202A和宽端202C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件202B,通过过渡部件202B连接窄端202A和宽端202C。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202窄端202A的尺寸包括窄端202A的宽度,宽端202C的尺寸包括宽端202C的宽度,过渡部件202B的纵切面为梯形,梯形的一端与窄端202A连接,梯形的一端的宽度与窄端202A的宽度相同;梯形的另一端与宽端202C连接,梯形的另一端宽度与宽端202C的宽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渡部件202B的纵切面为梯形,梯形的一端的宽度与窄端202A的宽度相同,梯形的另一端的宽度与宽端202C的宽度相同的设计方式使得加强芯202的窄端202A和宽端202C间平滑过渡,从而使得带有过渡部件202B的加强芯202能起缓冲作用,保证热缩管203加热后的形状不会发生突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过渡部件202B的形状设置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灵活设计即可,如设计成半椭圆形等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芯202的窄端202A的尺寸包括窄端202A的长度,宽端202C的尺寸包括宽端202C的长度,窄端202A的长度、宽端202C的长度以及过渡部件202B的长度相同,窄端202A的长度为加强芯202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平均窄端202A、宽端202C和过渡部件202B的长度,使得在过渡部件202B的缓冲作用下,窄端202A和宽端202C能更好的为不同芯数的光纤连接区提供支撑、定型作用。当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202宽端202C的长度、窄端202A的长度以及过渡部件202B的长度占加强芯202长度的比例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更平缓的缓冲窄端202A和宽端202C,也可设计过渡部件202B的长度占加强芯202长度的比例最多,而窄端202A和宽端202C的长度根据光纤接头中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比例灵活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三,如图4所示,该光纤热缩套管300包括:热熔管301、加强芯302和热缩管303;其中,
热缩管303套在热熔管301外,并沿热熔管301的轴线方向延伸;
热熔管301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焊接;
加强芯302设置在热缩管303与热熔管301之间,沿热缩管3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303;
加强芯302的一端设置为窄端302A,窄端302A设置在包裹少芯光纤的热熔管301的一端的同侧,窄端3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302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302B,宽端302B设置在包裹多芯光纤的热熔管301的另一端的同侧,宽端302B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熔管301受热熔化后包裹住光纤接头,其中光纤接头由纤芯芯数不同的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连接形成;加强芯302两端的尺寸不同,其中一端设置为窄端302A,窄端3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另一端设置为宽端302B,宽端302B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302当热熔管301受热熔化以及热缩管303受热收缩时保护光纤接头的结构不发生改变;热缩管303受热收缩后将光纤接头、热熔管301和加强芯302包裹形成整体,保护光纤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302的窄端3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窄端302A的宽度与少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窄端的302A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加强芯302的宽端302B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宽端302B的宽度与多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宽端302B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
在图4的结构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300中,加强芯302为半圆柱状,热熔管301为圆柱状,且加强芯302的窄端302A和宽端302B直接对接,加强芯302中空设置在热熔管301和热缩管303之间,沿热缩管3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303。且窄端302A的长度和宽端302B的长度相同,窄端302A和宽端302B的长度均为加强芯302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半圆柱状的加强芯302使得热缩管303加热后能更均匀的收缩。
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30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为至少两个时,具体地:光纤热缩套管300中包括至少两个加强芯302,至少两个加强芯302平行设置于热缩管303与热熔管30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302宽端302B的长度、窄端302A的长度占加强芯302长度的比例可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灵活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截面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该光纤热缩套管包括2个图4中的加强芯302。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结构图四,如图6所示,该光纤热缩套管400包括:热熔管401、加强芯402和热缩管403;其中,
热缩管403套在热熔管401外,并沿热熔管401的轴线方向延伸;
热熔管401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焊接;
加强芯402设置在热缩管403与热熔管401之间,沿热缩管4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403;
加强芯402的一端设置为窄端402A,窄端402A设置在包裹少芯光纤的热熔管401的一端的同侧,窄端4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402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402C,宽端402C设置在包裹多芯光纤的热熔管401的另一端的同侧,宽端402C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熔管401受热熔化后包裹住光纤接头,其中光纤接头由纤芯芯数不同的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连接形成;加强芯402两端的尺寸不同,其中一端设置为窄端402A,窄端4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另一端设置为宽端402C,宽端402C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加强芯402当热熔管401受热熔化以及热缩管403受热收缩时保护光纤接头的结构不发生改变;热缩管403受热收缩后将光纤接头、热熔管401和加强芯402包裹形成整体,保护光纤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402的窄端402A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窄端402A的宽度与少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窄端402A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加强芯402的宽端402C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是指宽端402C的宽度与多芯光纤的宽度相同,而宽端402C的长度可根据少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光纤接头长度灵活调整。
在图6的结构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400中,加强芯402为半圆柱状,热熔管401为圆柱状,且加强芯402中空设置在热熔管401和热缩管403之间,沿热缩管403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热缩管403。加强芯402的窄端402A和宽端402C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件402B,通过过渡部件402B连接窄端402A和宽端402C,其中,加强芯402窄端402A的尺寸包括窄端402A的宽度,宽端402C的尺寸包括宽端402C的宽度,过渡部件402B的纵切面为梯形,梯形的一端与窄端402A连接,梯形的一端的宽度与窄端402A的宽度相同;梯形的另一端与宽端402C连接,梯形的另一端的宽度与宽端402C的宽度相同,且加强芯402的窄端402A的长度、宽端402C的长度以及过渡部件402B的长度相同,窄端402A的长度为加强芯402长度的三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半圆柱状的、带有过渡部件402B的加强芯402能为热缩管403提供更加均匀的支撑,从而能更有效的保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接头处。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402宽端402C的长度、窄端402A的长度以及过渡部件402B的长度占加强芯402长度的比例,以及过渡部件402B的形状可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灵活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用于当热熔管受热熔化以及热缩管受热收缩时保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接头处,其中,多芯光纤为阵列波导光栅中的光纤,少芯光纤为对阵列波导光栅进行测试时使用的光纤。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对阵列波导光栅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少芯光纤可为单芯光纤。通常,在对阵列波导光栅测试时,会采用单芯光纤和阵列波导光栅的多芯光纤进行连接,单芯光纤的一端连接测试设备,而多芯的另一多芯端与其他的光纤通信设备连接。通过本申请图1-6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对单芯光纤和多芯光纤连接处的保护,能有效防止单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损坏,从而保证对阵列波导光栅的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纤热缩套管的使用场景并不限于对阵列波导光栅测试时的使用。
此外,在本申请图1-6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中,加强芯的长度小于热缩管的长度,加强芯的长度大于等于热熔管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加强芯的窄端和宽端直接对接时,加强芯的长度由窄端的长度和宽端的长度构成;而当加强芯通过过渡部件连接窄端和宽端时,加强芯的长度由窄端的长度、过渡部件的长度以及宽端的长度共同构成。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强芯的长度大于热熔管的长度,以便加强芯能更全面的起到支撑、定型和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图1-6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中,加强芯的中线与热熔管的中线重合,且热熔管也可设置为扁平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的中线与热熔管的中线重合是指,加强芯水平方向的中垂线与热熔管水平方向的中垂线重合。通过设置加强芯的中线与热熔管的中线重合,以便加强芯能均匀的起到支撑、定型和保护作用。此外,热熔管设置为扁平状也能简化制作工艺。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图1-6所示的光纤热缩套管中,加强芯的材质可为金属、陶瓷或玻璃,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金属、陶瓷或玻璃材质的加强芯能有效抗拉弯,从而能为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提供有效机械强度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设置在热缩管和热熔管之间,包括如图1-6所示的加强芯中空设置热缩管和热熔管之间,还包括加强芯的外壁与热缩管的内壁接触或加强芯的外壁与热熔管的外壁接触,以及加强芯的外壁与热缩管的内壁和热熔管的外壁均接触。
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的个数并非限制于图1-6所示的1个或2个,当光纤热缩套管包括多个加强芯时,具体地:光纤热缩套管中包括至少两个加强芯,至少两个加强芯平行设置于热缩管与热熔管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光纤热缩套管中设置多个加强芯能更全方位的为热缩管提供支撑,从而保护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而加强芯的个数设置,可根据特定的使用场景,灵活设置。特别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加强芯个数为偶数时,加强芯对称设置在热缩管与热熔管之间,以提供均匀的支撑,使热缩套管包裹的光纤无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纤热缩套管,通过光纤热缩套管中加强芯两端的尺寸不同,加强芯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尺寸匹配,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使得光纤热缩套管能很好的适应光纤芯数不同的光纤间的连接,为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提供机械强度保护。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少芯和多芯的光纤热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热缩套管的制作流程图,如图7所示,光纤热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1、制作一端窄另一端宽的一体成型的模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加强芯的模具一端窄另一端宽,并一体成型,从而能实现一端窄一端宽的加强芯的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制作的一端窄另一端宽的一体成型的模具的窄端和宽端可直接对接,也可制作成有过渡区的模具。其中,模具过渡区的纵切面为梯形,梯形的一端与模具的窄端连接,宽度与窄端的宽度相同;梯形的另一端与模具的宽端连接,宽度与宽端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模具不带过渡区时,模具较窄一端的区域长度和较宽的一端的区域长度相同;而当模具带过渡区时,模具较窄一端的区域长度、较宽的一端的区域长度以及过渡区的长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模具的窄端区、宽端区、过渡区的长度以及过渡区的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灵活制作,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端窄另一端宽的模具的具体结构还可为扁平状或半圆柱。扁平状或半圆柱状的模具均可带过渡区或不带过渡区。
S102、在模具中浇铸材料制作加强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在制作好的模具中浇铸材料来一体成型制作加强芯。其中,浇铸的材料可以是金属、陶瓷或玻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一端窄另一端宽的模具中浇铸材料制作加强芯,使得加强芯的结构和模具的一致。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模具制作好的加强芯可为图1-6所示的结构。
S103、对加强芯做平滑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模具浇铸制作了加强芯后,即可对加强芯做打边、去毛刺、抛光及整平等平滑处理。
S104、制作热熔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熔管可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 Copolymer,EVA)树脂制成。
S105、制作热缩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缩管可采用EVA树脂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树脂制成。
S106、将热缩管套在热熔管外,热缩管沿热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制作好热熔管和热缩管后,可将热缩管套在热熔管外,使热缩管沿热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热熔管可中空设置在热缩管内。热熔管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扁平状。
S107、将处理后的加强芯放置在热熔管和热缩管之间,加强芯沿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光纤热缩套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经过平滑处理后的加强芯放置在热熔管和热缩管之间,并沿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由此形成光纤热缩套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芯设置在热缩管和热熔管之间,包括加强芯中空设置热缩管和热熔管之间,还包括加强芯的外壁与热缩管的内壁接触或加强芯的外壁与热熔管的外壁接触,以及加强芯的外壁与热缩管的内壁和热熔管的外壁均接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通过模具制作的加强芯的窄端和宽端直接对接时,加强芯的长度由窄端的长度和宽端的长度构成;而当加强芯通过过渡部件连接窄端和宽端时,加强芯的长度由窄端的长度、过渡部件的长度以及宽端的长度共同构成。为保证光纤热缩套管能起到均匀、完整的支撑保护作用,制作的加强芯的长度小于热缩管的长度,加强芯的长度大于等于热熔管的长度,且在放置加强芯时,使加强芯的中线与热熔管的中线重合。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模具制作多个加强芯,并将多个加强芯平行设置于热缩管与热熔管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有偶数个加强芯时,加强芯以热熔管为中心,对称设置于热缩管与热熔管之间,通过对称的提供支撑力,使热缩套管包裹的光纤无变形,从而保证了光纤的传输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端窄另一端宽的一体成型的模具制作加强芯,使得加强芯两端的尺寸不同,加强芯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尺寸匹配,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从而使得光纤热缩套管能很好的适应光纤芯数不同的光纤间的连接,为少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连接处提供机械强度保护。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热缩套管包括:热熔管、加强芯和热缩管,其中,
所述热缩管套在所述热熔管外,并沿所述热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热熔管的一端包裹少芯光纤,另一端包裹多芯光纤,所述少芯光纤和所述多芯光纤焊接;
所述加强芯设置在所述热缩管与所述热熔管之间,沿所述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所述热缩管;
所述加强芯的一端设置为窄端,所述窄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少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一端的同侧,所述窄端的尺寸与少芯光纤的尺寸匹配;所述加强芯的另一端设置为宽端,所述宽端设置在包裹所述多芯光纤的所述热熔管的另一端的同侧,所述宽端的尺寸与多芯光纤的尺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芯的所述窄端和所述宽端直接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芯的所述窄端和所述宽端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件,通过所述过渡部件连接所述窄端和所述宽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端的尺寸包括窄端的宽度,所述宽端的尺寸包括宽端的宽度,所述过渡部件的纵切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一端与所述窄端连接,所述梯形的一端的宽度与所述窄端的宽度相同;所述梯形的另一端与所述宽端连接,所述梯形的另一端的宽度与所述宽端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芯中空设置在所述热缩管与所述热熔管之间,沿所述热缩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所述热缩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芯,用于当所述热熔管受热熔化以及所述热缩管受热收缩时保护所述少芯光纤和所述多芯光纤的接头处,其中,所述多芯光纤为阵列波导光栅中的光纤,所述少芯光纤为对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进行测试时使用的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端的尺寸包括窄端的长度,所述宽端的尺寸包括宽端的长度,所述窄端的长度、所述宽端的长度以及所述过渡部件的长度相同,所述窄端的长度为所述加强芯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端的尺寸包括窄端的长度,所述宽端的尺寸包括宽端的长度,所述窄端的长度和所述宽端的长度相同,所述窄端的长度为所述加强芯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芯为半圆柱状或扁平状;
所述热熔管为圆柱状或扁平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热缩套管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加强芯,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加强芯平行设置于所述热缩管与所述热熔管之间。
CN201920211813.3U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Active CN209765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1813.3U CN209765096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1813.3U CN209765096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5096U true CN209765096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11813.3U Active CN209765096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5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101405A (ko) 광 파이버 융착 접속부의 보강 부재와 보강 방법
US8696221B2 (en) Method for splicing an optical fiber element
CA1271622A (en) Method for joining plastic cores with spaced surface grooves and joints so-obtained
US5175782A (en) Optical fiber coupler of improved sig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U2015207954B2 (en) Cable breakout assembly
CN104090338B (zh) 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9765096U (zh) 一种光纤热缩套管
US11243354B2 (en) Flexible splice prot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JP5857889B2 (ja) 保護スリーブ
US6226435B1 (en) Bulbous configured fiber optic splice closur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4444270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構造、補強方法及び補強スリーブ
JP3439635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方法及び補強部材
CN213091969U (zh) 一种皮线光缆热缩管
JP4257836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の融着接続部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KR101419910B1 (ko) 광섬유용 열수축 보호 장치
KR20050027149A (ko) 분기장치 제조방법
JP2661960B2 (ja) 多心光コード分岐部
JP4120957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の融着接続部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WO2002039164A2 (en) High temperature fiber optic splint
JPS5938716A (ja) 光フア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方法
KR19990008944U (ko) 다심 광섬유 접속용 열수축슬리브 및 보강판
JP2011017743A (ja) 光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JPS5938712A (ja) 光フア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方法
JP2004037723A (ja) 光ドロップ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