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8755U -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8755U
CN209738755U CN201920406100.2U CN201920406100U CN209738755U CN 209738755 U CN209738755 U CN 209738755U CN 201920406100 U CN201920406100 U CN 201920406100U CN 209738755 U CN209738755 U CN 209738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motor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61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娜
李文泽
李文杰
陈猛
李超召
陈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61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8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8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8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卡接部和定位柱;在所述电机的边缘具有第二卡接部和定位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穿过所述卡接孔后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定位部适于与所述定位柱连接以对所述电机定位。由此,通过壳体和电机配合,能够使壳体与电机稳固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防止电机抖动,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行驶至颠簸路产生异响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的壳体与电机的装配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自攻螺钉,可以减少壳体与电机的装配工时,也可以防止电机支架被打裂,还可以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具有该车辆的空调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系统对于整车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调系统各种模式的调节都需要电机带动连杆,连杆带动风门实现的,电机在空调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电机都是通过自攻螺钉与空调箱壳体进行装配,自攻螺钉装配时无力矩要求,由于车间工人装配手法不同,容易出现电机支架被打裂的现象,车辆行驶至颠簸路容易产生异响,影响整车品质提升,不利于降成本、降重量的目标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以解决电机支架容易被打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卡接部和定位柱;在所述电机的边缘具有第二卡接部和定位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穿过所述卡接孔后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定位部适于与所述定位柱连接以对所述电机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安装柱、卡接柱和卡接头,所述卡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头连接,所述安装柱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卡接柱穿过所述卡接孔后,所述卡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端面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柱、所述卡接头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柱与多个所述卡接头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柱、所述卡接头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柱、两个所述卡接头均相对布置且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卡接头的侧面至少部分构造为弧型,所述卡接孔的内表面构造为弧型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头的下表面构造为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端面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头具有导向面,所述卡接头的侧面的下端与所述卡接面连接,所述卡接头的侧面的上端与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卡接孔的外端具有弧型导向段,所述弧型导向段适于与所述导向面配合,所述弧型导向段的内表面与所述卡接孔的内表面的夹角为α,满足关系式:90°<α<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柱的外周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部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通过壳体和电机配合,能够使壳体与电机稳固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防止电机抖动,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行驶至颠簸路产生异响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的壳体与电机的装配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自攻螺钉,可以减少壳体与电机的装配工时,也可以防止电机支架被打裂,还可以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的空调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壳体与电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壳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壳体的另一个角度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电机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电机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电机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
第一卡接部11;安装柱111;卡接柱112;卡接头113;卡接面114;导向面115;
定位柱12;
电机2;第二卡接部21;定位部22;卡接孔23;弧型导向段24;定位孔25;导向孔26;
加强筋3。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壳体1和电机2。壳体1可以具有第一卡接部11和定位柱12,第一卡接部11可以为两个,定位柱12可以为一个。在电机2的边缘可以具有第二卡接部21和定位部22,第二卡接部21可以为两个,定位部22可以为一个,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可以一一对应。第二卡接部21可以具有卡接孔23,第一卡接部11适于穿过卡接孔23后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配合在一起,定位部22适于与定位柱12连接以对电机2定位。
其中,本申请的空调系统的壳体1与现有的空调系统的壳体相比,将现有安装自攻螺钉的螺纹孔改为卡接结构(即第二卡接部21)。装配壳体1与电机2时,将定位部22与定位柱12配合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将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通过定位部22与定位柱12、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配合,能够将壳体1与电机2稳固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防止电机2抖动,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行驶至颠簸路产生异响的问题。并且,壳体1与电机2通过卡接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能够简化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结构,车间工人不需装配自攻螺钉,可以节省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整车装配效率。同时,通过省去自攻螺钉的设置,可以防止电机2支架被打裂,也可以省去自攻螺钉模具的开发,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
由此,通过壳体1和电机2配合,能够使壳体1与电机2稳固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防止电机2抖动,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行驶至颠簸路产生异响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的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自攻螺钉,可以减少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工时,也可以防止电机2支架被打裂,还可以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卡接部11可以包括:安装柱111、卡接柱112和卡接头113,卡接柱112的一端与安装柱111连接,卡接柱112的另一端与卡接头113连接,安装柱111可以设置于壳体1。其中,在图5中的上下方向,卡接柱112和卡接头113的整体高度可以为7.9mm,卡接头113的高度可以为1.5mm,在图5中的左右方向,卡接柱112的宽度可以为2.35mm,卡接柱112的长度可以为2.35mm,装配壳体1与电机2时,使卡接柱112穿过卡接孔23,卡接柱112穿过卡接孔23后,卡接头113会与第二卡接部21的端面卡接配合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将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在一起,可以防止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分离,从而可以保证壳体1与电机2装配的牢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柱112、卡接头113均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卡接柱112与多个卡接头113一一对应,需要解释的是,每个第一卡接部11都可以包括多个卡接柱112和多个卡接头113,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多个卡接柱112与多个卡接头113一一对应。其中,壳体1与电机2装配在一起后,即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卡接在一起后,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多个卡接头113可以同时与第二卡接部21的端面卡接,这样设置能够提升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的卡接强度,可以使壳体1与电机2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卡接部11与第二卡接部21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柱112、卡接头113均可以为两个,两个卡接柱112、两个卡接头113均相对布置且间隔开。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卡接部11都可以包括两个卡接柱112和两个卡接头113,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一个卡接柱112与一个卡接头113连接形成一个子卡接部,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另一个卡接柱112与另一个卡接头113连接形成另一个子卡接部,每个子卡接部均设置为注塑件,注塑件可以变形,两个子卡接部对称地布置在安装柱111上,而且两个子卡接部间隔开布置,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两个子卡接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大于等于1mm。
其中,在装配壳体1和电机2时,首先使第一卡接部11的两个子卡接部相互靠拢,然后将第一卡接部11的两个子卡接部插入到卡接孔23内,当卡接头113完全露出卡接孔23后,两个子卡接部会回复至原来的形状,此时卡接头113就会卡在第二卡接部21的端面上,完成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当需要将电机2从壳体1上拆卸下来时,用两个手指同时向中间捏两个子卡接部的两个卡接头113,使两个子卡接部的两个卡接头113相互靠拢,然后两个子卡接部的两个卡接头113就会进入卡接孔23内,然后顺着第一卡接部11的高度方向向上拿起电机2,电机2就会被顺利拆卸下来。如此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地完成安装和拆卸电机2的工作,可以进一步节省安装和拆卸电机2的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整车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卡接头113的侧面至少部分构造为弧型,卡接孔23的内表面构造为弧型面。需要解释的是,每个卡接头113的截面为半圆型结构,每个卡接头113的侧面的一部分结构为圆弧型,圆弧型的曲率半径为2.3mm,每个卡接头113的侧面的另一部分结构为立面,立面构造为平面,每个卡接头113的侧面的平面部分与卡接柱112的内侧壁面平齐。当壳体1与电机2装配时,卡接头113的侧面的圆弧型结构能够与卡接孔23的内表面更好地接触,卡接头113通过卡接孔23时不会产生阻力,从而可以使卡接头113更加顺畅地穿过卡接孔23,进而可以减少装配体力的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卡接头113的下表面可以构造为卡接面114,卡接面114与第二卡接部21的端面卡接。其中,卡接面114可以设置为平面,壳体1与电机2装配完成后,卡接面114与第二卡接部21的上表面贴合,从而可以限制电机2在上下方向移动,进而可以保证电机2在上下方向不会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卡接头113可以具有导向面115,卡接头113的侧面的下端与卡接面114连接,卡接头113的侧面的上端与导向面115连接,需要解释的是,卡接头113的顶部具有一个顶面,顶面可以为平面,顶面的一端与导向面115连接,顶面的另一端与立面连接,卡接头113的侧面与导向面115间的夹角可以设置成153°。卡接孔23的外端可以设置有导向孔26,导向孔26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弧型导向段24,在装配壳体1与电机2过程中,弧型导向段24适于与导向面115配合,弧型导向段24的内表面与卡接孔23的内表面的夹角为α,满足关系式:90°<α<180°,例如:α可以设置成162°。
其中,在装配壳体1和电机2时,子卡接部可以无阻力通过卡接孔23,卡接头113到达弧型导向段24时,由于导向孔26的最大尺寸小于子卡接部的两个卡接头113的最大尺寸,所以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两个子卡接部会相互靠近,通过导向面115与弧型导向段24配合,能够使卡接头113顺利地移出导向孔26,然后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两个子卡接部回复形变,此时第一卡接部11卡接到电机2的卡接孔23内。通过导向面115与弧型导向段24配合,能够使第一卡接部11更容易地卡接到电机2的卡接孔23内,可以进一步减少装配体力的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调系统还可以包括:加强筋3,加强筋3可以连接在壳体1与安装柱111的外周面之间。其中,加强筋3可以设置为直角三角型结构,加强筋3的一条直角边与壳体1连接,加强筋3的另一条直角边与安装柱111连接,加强筋3具有加强结构的作用,这样设置能够增强安装柱111的结构强度,可以防止安装柱111断裂,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卡接部11的工作可靠性,进而可以保证电机2的装配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定位部22可以具有定位孔25,装配壳体1与电机2时,定位柱12与定位孔25配合连接,能够对电机2起到定位作用,有利于电机2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设置安装在车辆上,该空调系统能够使壳体1与电机2稳固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防止电机2抖动,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行驶至颠簸路产生异响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并且,本申请的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自攻螺钉,可以减少壳体1与电机2的装配工时,也可以防止电机2支架被打裂,还可以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卡接部(11)和定位柱(12);
电机(2),在所述电机(2)的边缘具有第二卡接部(21)和定位部(22),所述第二卡接部(21)具有卡接孔(23),所述第一卡接部(11)适于穿过所述卡接孔(23)后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卡接配合,所述定位部(22)适于与所述定位柱(12)连接以对所述电机(2)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1)包括:安装柱(111)、卡接柱(112)和卡接头(113),所述卡接柱(11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1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头(113)连接,所述安装柱(111)设置于所述壳体(1),所述卡接柱(112)穿过所述卡接孔(23)后,所述卡接头(113)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的端面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112)、所述卡接头(113)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柱(112)与多个所述卡接头(113)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112)、所述卡接头(113)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柱(112)、两个所述卡接头(113)均相对布置且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接头(113)的侧面至少部分构造为弧型,所述卡接孔(23)的内表面构造为弧型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113)的下表面构造为卡接面(114),所述卡接面(11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1)的端面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113)具有导向面(115),所述卡接头(113)的侧面的下端与所述卡接面(114)连接,所述卡接头(113)的侧面的上端与所述导向面(115)连接,所述卡接孔(23)的外端具有弧型导向段(24),所述弧型导向段(24)适于与所述导向面(115)配合,所述弧型导向段(24)的内表面与所述卡接孔(23)的内表面的夹角为α,满足关系式:90°<α<18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连接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安装柱(111)的外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2)具有定位孔(25),所述定位柱(12)与所述定位孔(25)配合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
CN201920406100.2U 2019-03-28 2019-03-28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09738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6100.2U CN209738755U (zh) 2019-03-28 2019-03-28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6100.2U CN209738755U (zh) 2019-03-28 2019-03-28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8755U true CN209738755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6100.2U Active CN209738755U (zh) 2019-03-28 2019-03-28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8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38755U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CN203681290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仪表安装结构
CN203937740U (zh) 汽车机舱密封装置
CN203306108U (zh) 汽车流水槽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8826514B (zh) 一体式固定支架、油分气分固定组件及空调器
CN217145617U (zh) 顶棚天窗组件和车辆
CN210027048U (zh) 一种仪表板前端与车身钣金的弹性卡接结构
CN210760270U (zh) 汽车仪表板总成与车身前围钣金的连接装配结构及汽车
CN211032458U (zh) 前保险杠中支架
CN210337832U (zh) 一种卡接结构、用于通风格栅和保险杠的卡接装置和车辆
KR20090030862A (ko) 차량용 컨트롤 암
CN219432246U (zh) 一种固定结构及汽车前舱饰板
CN211592181U (zh) 汽车循环出风结构
CN103568842A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仪表安装结构
CN105667271A (zh) 一种带有密封功能的汽车天窗玻璃
CN209479787U (zh) 汽车翼子板垫块及汽车
CN219707155U (zh) 车辆进气结构和车辆
CN220416301U (zh) 电动阀、车用空调系统和车辆
CN218913037U (zh) 高位进气管和车辆
JP4239851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CN210211954U (zh) 一种三防式抗变形加热器壳体的拼接安装结构
CN211685425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装饰板后连接装置
CN220353670U (zh) 一种用于汽车中门的导向块
CN220884558U (zh) 用于车辆cd柱区域的一体化结构及车辆
CN210912276U (zh) 一种汽车卡扣底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