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8202U -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8202U
CN209738202U CN201920322881.7U CN201920322881U CN209738202U CN 209738202 U CN209738202 U CN 209738202U CN 201920322881 U CN201920322881 U CN 201920322881U CN 209738202 U CN209738202 U CN 209738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ooling device
oil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28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IY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IY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IY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IY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28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8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8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8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包括顶板、上模板以及上模仁;其中,上模板上设有油冷装置和水冷装置;油冷装置包括油冷管及水循环结构;油冷管包括有圆管以及于圆管两侧一体延伸出的两侧管,该圆管位于上述成型嘴的下端外围,且圆管靠近上模仁,圆管内填充有工质;每一侧管的末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水循环结构内;该水冷装置位于油冷装置的下方。通过圆管内的工质对成型嘴下端和上模仁的热量进行吸收,工质受热蒸发至两侧管的末端,水循环结构对两侧管的末端降温冷凝散热,降温后工质再沿管壁回流到圆管中,从而有效解决了热流道浇咀处容易出现烫印和浇口飞边的问题,同时对上模仁进行散热;且水冷装置进行过水,对上模仁进一步散热。

Description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主要分为冷流道和热流道,注塑热咀主要用在热流道上,而热流道注塑模具,热咀的前端部直接点在注塑件表面进胶,熔融塑料注射完成后,由于进胶装置温度非常高,导致热咀周边区域的模具温度高于其他区域,针对热咀温度过高,使得浇口部位局部高温,从而容易导致热流道浇咀处容易出现烫印和浇口飞边。且现有的注塑模具之模仁散热效果差,产品冷却时间长,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其有效解决了热流道浇咀处容易出现烫印和浇口飞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包括有顶板、上模板以及上模仁;该顶板上贯穿有进料孔;该上模板固定于顶板的底部,上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嘴,该成型嘴具有流道,该流道的上端开口与进料孔相连通;该上模仁上端嵌于上模板的底部,上模仁下端外露于上模板的底部,且上模仁的底部向上凹设形成有成型腔,上述流道的下端开口连通成型腔,其中,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油冷装置和水冷装置;该油冷装置位于上模仁的上方,油冷装置包括有油冷管及设置于油冷管两端的水循环结构;该油冷管为封闭式管体,油冷管包括有圆管以及于圆管两侧一体延伸出的两侧管,该圆管位于上述成型嘴的下端外围,且圆管靠近上模仁,圆管内填充有易蒸发的工质;两侧管为两斜坡式管体,每一侧管的末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水循环结构内;该水冷装置位于油冷装置的下方,水冷装置包括有水冷管、第一进水接头和第一出水接头;该水冷管设置于上模板内,且水冷管的中间部分折弯紧贴于上模仁的外壁;该第一进水接头设置于水冷管的进水端并外露上模板的侧面;该第一出水接头设置于水冷管的出水端并外露上模板的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有储水箱以及连接于储水箱外端上侧和下侧的第二出水接头和第二进水接头,上述侧管的末端浸于储水箱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侧管的末端均封堵有堵头,堵头浸于上述储水箱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质为导热介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的外壁上固定有散热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圆管内的工质对成型嘴下端和上模仁的热量进行吸收,工质受热蒸发至两侧管的末端,水循环结构对两侧管的末端降温冷凝散热,降温后工质再沿管壁回流到圆管中,从而有效解决了热流道浇咀处容易出现烫印和浇口飞边的问题,同时对上模仁进行散热;且水冷装置进行过水,对上模仁进一步散热,便于上模仁的射料冷却成型,减少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油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顶板 101、进料孔
20、上模板 30、上模仁
301、成型腔 40、成型嘴
401、流道 50、油冷装置
51、油冷管 511、圆管
512、侧管 513、堵头
52、水循环结构 521、储水箱
522、第二出水接头 523、第二进水接头
53、工质 60、水冷装置
61、水冷管 62、第一进水接头
63、第二出水接头 70、散热板
8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顶板10、上模板20以及上模仁30。
该顶板10上贯穿有进料孔101。该上模板20固定于顶板10的底部,上模板20上设置有成型嘴40,该成型嘴40具有流道401,该流道401的上端开口与进料孔101相连通。
该上模仁30上端嵌于上模板20的底部,上模仁30下端外露于上模板20的底部,且上模仁30的底部向上凹设形成有成型腔301,上述流道401的下端开口连通成型腔301。
其中,所述上模板20上设置有油冷装置50和水冷装置60;该油冷装置50位于上模仁30的上方,油冷装置50包括有油冷管51及设置于油冷管51两端的水循环结构52;该油冷管51为封闭式管体,油冷管51包括有圆管511以及于圆管511两侧一体延伸出的两侧管512,该圆管511位于上述成型嘴40的下端外围,且圆管511靠近上模仁30,圆管511内填充有易蒸发的工质53。两侧管512为两斜坡式管体,每一侧管512的末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水循环结构52内。在本实施例中,工质53为导热介质,其受热蒸发的至两侧管512末端,水循环结构52对其降温冷凝散热,降温后工质53再沿管壁回流到圆管511。
水循环结构52包括有储水箱521以及连接于储水箱521外端上侧和下侧的第二出水接头522和第二进水接头523,上述侧管512的末端浸于储水箱521内。且两侧管512的末端均封堵有堵头513,堵头513浸于上述储水箱521内,堵头513的设置,便于后续工质53的更换和注入。
该水冷装置60位于油冷装置50的下方,水冷装置60包括有水冷管61、第一进水接头62和第一出水接头63;该水冷管61设置于上模板20内,且水冷管61的中间部分折弯紧贴于上模仁30的外壁。该第一进水接头62设置于水冷管61的进水端并外露上模板20的侧面。该第一出水接头63设置于水冷管61的出水端并外露上模板20的侧面。水冷装置60设置,进一步加强模具的散热,便于上模仁30快速冷却成型。
该上模板20的外壁上固定有散热板70,便于模具的进一步散热。且上模板20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0,用于检测上模板20的温度变化状况。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射料从进料孔101进入,再流经流道401进入成型腔301内进行成型,此时,圆管511内的工质53对成型嘴40下端和上模仁30的热量进行吸收,工质53受热蒸发至两侧管512的末端,水循环结构52对两侧管512的末端降温冷凝散热,降温后工质53再沿管壁回流到圆管511中,依次工作;同时,水冷装置60进行过水,对上模仁30进一步散热,便于上模仁30的射料冷却成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包括有顶板、上模板以及上模仁;该顶板上贯穿有进料孔;该上模板固定于顶板的底部,上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嘴,该成型嘴具有流道,该流道的上端开口与进料孔相连通;该上模仁上端嵌于上模板的底部,上模仁下端外露于上模板的底部,且上模仁的底部向上凹设形成有成型腔,上述流道的下端开口连通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油冷装置和水冷装置;该油冷装置位于上模仁的上方,油冷装置包括有油冷管及设置于油冷管两端的水循环结构;该油冷管为封闭式管体,油冷管包括有圆管以及于圆管两侧一体延伸出的两侧管,该圆管位于上述成型嘴的下端外围,且圆管靠近上模仁,圆管内填充有易蒸发的工质;两侧管为两斜坡式管体,每一侧管的末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水循环结构内;该水冷装置位于油冷装置的下方,水冷装置包括有水冷管、第一进水接头和第一出水接头;该水冷管设置于上模板内,且水冷管的中间部分折弯紧贴于上模仁的外壁;该第一进水接头设置于水冷管的进水端并外露上模板的侧面;该第一出水接头设置于水冷管的出水端并外露上模板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有储水箱以及连接于储水箱外端上侧和下侧的第二出水接头和第二进水接头,上述侧管的末端浸于储水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管的末端均封堵有堵头,堵头浸于上述储水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工质为导热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外壁上固定有散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CN201920322881.7U 2019-03-14 2019-03-14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Active CN209738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881.7U CN209738202U (zh) 2019-03-14 2019-03-14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881.7U CN209738202U (zh) 2019-03-14 2019-03-14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8202U true CN209738202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881.7U Active CN209738202U (zh) 2019-03-14 2019-03-14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8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1103730A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104608331A (zh) 一种大型pvc塑料管件注塑模热流道碟式浇注装置
CN210362283U (zh) 一种快速冷却一体式浇口套
CN211492728U (zh)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零件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1334446U (zh) 一种带螺旋形随形冷却水道的心状杯内模芯体
CN209738202U (zh) 水冷型模具之上模散热结构
CN201470864U (zh) 铸造模具局部特殊冷却结构
CN209158801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灯罩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0651760U (zh) 热固型塑料冷却装置
CN112721060A (zh) 一种模具热嘴隔热装置及注塑模具
CN208375861U (zh) 一种无废料热流道装置
CN20599729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2147354U (zh) 一种耐高温的注塑加工用模具
CN212554919U (zh) 一种透气阀注塑成型装置
CN208514905U (zh) 一种制备打印机外壳的塑胶成型模具
CN213919368U (zh) 一种红外摄像头外壳注塑件用注塑模具
CN214239432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2097319U (zh) 易取出且水冷散热型包装罐模具
CN214395223U (zh) 一种模具热嘴隔热装置及注塑模具
CN216465936U (zh) 一种针对冷流道硅胶的冷咀结构
CN215703278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流道
CN216804312U (zh) 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
CN207607062U (zh) 一种新型螺旋冷却机构
CN220093000U (zh) 一种可散热的导轨成型的模具
CN103895186B (zh) 双管式水冷防拉丝浇口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