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7118U - 一种转向节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节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7118U
CN209737118U CN201920472801.6U CN201920472801U CN209737118U CN 209737118 U CN209737118 U CN 209737118U CN 201920472801 U CN201920472801 U CN 201920472801U CN 209737118 U CN209737118 U CN 209737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uckle
positioning
pressing
steering knuckle
drive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28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善明
王哓中
杨剑
丁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728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7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7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7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节夹具。该转向节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夹装机构,每组夹装机构均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开设于底板上的定位腔,定位腔用于转向节部分穿设,在转向节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能够穿设定位孔和底板,用于转向节的定位;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第三压紧部件及第四压紧部件,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第三压紧部件及第四压紧部件环设于定位腔的周围,用于转向节的压紧固定。该转向节夹具防止转向节出现位置偏移,提高夹紧定位的稳定性,实现该转向节夹具对转向节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节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夹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其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现有的转向节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在对转向节进行定位压紧时,通常通过对该定位孔装卡而实现的。由于不同汽车型号的转向节的形状结构各异,其定位孔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尤其针对型号为转向节OP10,现有技术不存在这种通用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节夹具,用于转向节的专用夹具,实现转向节装卡的稳固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节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夹装机构,每组夹装机构均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开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用于转向节部分穿设,在所述转向节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能够穿设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底板,用于所述转向节的定位;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第三压紧部件及第四压紧部件,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第三压紧部件及第四压紧部件环设于所述定位腔的周围,用于所述转向节的压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多个环设在所述定位腔的周围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定位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转向节的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紧部件包括:
第一支撑块,其用于承载所述转向节;
第一压紧驱动源,所述第一压紧驱动源能够将所述转向节压紧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压紧部件包括:
第二支撑块,其用于承载所述转向节;
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
第二压紧驱动源,所述第二压紧驱动源能够将所述转向节压紧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压紧部件包括:
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抵接于所述转向节的一侧;
第三压紧驱动源和顶杆,所述第三压紧驱动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顶杆,所述第三压紧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顶杆移动,使所述顶杆抵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压紧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第四压紧驱动源,所述第四压紧驱动源用于压紧于所述转向节的顶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装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夹装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该转向节夹具还包括中间夹紧组件,所述中间夹紧组件位于两个所述夹装机构之间,用于所述转向节的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夹紧组件包括:
中间支撑块,其用于承载所述转向节;
中间压紧驱动源,所述中间压紧驱动源能够将所述转向节压紧在所述中间支撑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中间支撑块位于一个所述定位腔的一侧,所述中间压紧驱动源的输出端对应所述中间支撑块设置有两个压紧块,所述中间压紧驱动源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压紧块同步移动,以分别将两个所述转向节压紧在对应的所述中间支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夹具,通过设置用于转向节部分穿设的定位腔,实现转向节的初始定位;通过设置定位销能够穿设定位孔和底板,定位销和转向节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转向节与底板之间的定位,保证了转向节的定位精度;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第三压紧部件及第四压紧部件环设于定位腔的周围并位于定位块的外侧,通过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第三压紧部件及第四压紧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对转向节在周向方向上的压紧固定,防止转向节出现位置偏移,提高夹紧定位的稳定性,实现该转向节夹具对转向节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夹装机构;3、中间夹紧组件;
21、定位组件;22、压紧组件;
211、定位销;212、定位腔;213、定位块;
221、第一压紧部件;222、第二压紧部件;223、第三压紧部件;224、第四压紧部件;
2211、第一支撑块;2212、第一压紧驱动源;
2221、第二支撑块;2222、第二压紧驱动源;
2231、定位座;2232、限位凸起;2233、第三压紧驱动源;2234、顶杆;
2241、第四压紧驱动源;
31、中间支撑块;32、中间压紧驱动源;33、压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夹具,主要适用于型号为转向节OP10,该转向节夹具的结构与该型号的转向节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实现该转向节的装卡过程。如图1所示,该转向节夹具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夹装机构2,每组夹装机构2用于固定一个转向节,可以实现多个转向节的同时固定,生产效率较高。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夹具优选夹装机构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夹装机构2对称设置于底板1的两侧,每侧的一组夹装机构2用于夹持一个转向节。
其中每组夹装机构2均包括定位组件21和压紧组件22,定位组件21用于转向节的定位,在转向节完成定位之后,压紧组件22用于转向节的夹紧和固定。具体地,定位组件21包括定位销211和开设于底板1上的定位腔212,定位腔212用于转向节部分穿设,在将转向节部分放置于定位腔212内,实现转向节的初始定位。在转向节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211能够穿设定位孔和底板1,通过定位销211和转向节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将转向节与底板1之间的定位。压紧组件22包括第一压紧部件221、第二压紧部件222、第三压紧部件223及第四压紧部件224,第一压紧部件221、第二压紧部件222、第三压紧部件223及第四压紧部件224环设于定位腔212的周围,用于转向节的压紧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夹具,通过设置用于转向节部分穿设的定位腔212,实现转向节的初始定位;通过设置定位销211能够穿设定位孔和底板1,定位销211和转向节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实现转向节与底板1之间的定位,保证了转向节的定位精度;第一压紧部件221、第二压紧部件222、第三压紧部件223及第四压紧部件224环设于定位腔212的周围并位于定位块213的外侧,通过第一压紧部件221、第二压紧部件222、第三压紧部件223及第四压紧部件224的相互配合,实现对转向节在周向方向上的压紧固定,防止转向节出现位置偏移,提高夹紧定位的稳定性,实现该转向节夹具对上述型号转向节的通用性。
为了保证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还能保证对转向节夹紧效果,该转向节夹具还包括中间夹紧组件3,中间夹紧组件3位于两个夹装机构2之间,用于转向节的压紧,通过设置中间夹紧组件3,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个分别放置于不同夹装机构2的转向节的夹紧,节省时间和机构成本,生产效率较高。
具体地,中间夹紧组件3包括中间支撑块31和中间压紧驱动源32,中间支撑块31设置在底板1上并位于定位腔212的周围,中间支撑块31的顶面用于承载转向节。中间压紧驱动源32能够将转向节压紧在中间支撑块31上。
为了保证中间压紧驱动源32能够同时实现两个转向节的夹紧,中间压紧驱动源32的输出端对应中间支撑块31设置有两个压紧块33,中间支撑块3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中间支撑块31位于一个定位腔212的一侧,中间压紧驱动源32能够同时驱动两个压紧块33同步移动,以分别将两个转向节压紧在对应的中间支撑块31上。通过中间压紧驱动源32输出端具有两个压紧块33,两个压紧块33分别对应两个中间支撑块31,能够同步压紧位于两侧的两个转向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向节的定位准确性,可选地,定位组件21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底板1上的定位块213,多个定位块213环设在定位腔212的周围,且定位块213靠近定位腔21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为弧形结构的曲面,该定位凹槽的轮廓形状与转向节的外部形状相一致,定位凹槽用于转向节的限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定位块213的数量以三个为例,三个定位块213环设在定位腔212的四周,定位块213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转向节的夹紧,上述第一压紧部件221包括第一支撑块2211和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第一支撑块2211设置在底板1上并位于定位腔212的周围,第一支撑块2211的顶面用于承载转向节,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具体为夹紧气缸,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能够将转向节压紧在第一支撑块2211上,实现转向节在第一支撑块2211位置处的压紧固定。
由于通过设置中间夹紧组件3和第一压紧部件221,实现对转向节上两个位置的夹紧固定,为了实现三点固定定位的效果,上述第二压紧部件222包括第二支撑块2221、弹性件及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第二支撑块2221设置在底板1上并位于定位腔212的周围,第二支撑块2221用于承载转向节。弹性件设置于底板1和第二支撑块2221之间,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弹性件用于第二支撑块2221缓冲调节,实现第二支撑块2221可以在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微量的位置移动,以更好地与转向节相匹配。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具体为夹紧气缸,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能够将转向节压紧在第二支撑块2221上,实现转向节在第二支撑块2221位置处的压紧固定。
通过中间夹紧组件3、第一压紧部件221和第二压紧部件222的相互配合,根据三点固定原理,实现了转向节在底板1上的固定,保证在底板1上的固定性。
为了实现转向节在侧向方向上的固定,上述第三压紧部件223包括定位座2231、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和顶杆2234,定位座223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232,限位凸起2232能够抵接于转向节的一侧,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具体为气缸或油缸,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能够驱动顶杆2234移动,使顶杆2234抵接于转向节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将转向节的两侧进行夹紧固定,在保证限位效果的同时,提高转向节在水平方向上的夹紧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第四压紧部件224包括设置于定位座2231上的第四压紧驱动源2241,第四压紧驱动源2241具体为夹紧气缸,第四压紧驱动源2241用于压紧于转向节的顶面上,提高转向节在竖直方向上的夹紧稳定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的压紧驱动源均为夹紧气缸,其中当夹紧气缸工作时,夹紧气缸本体能够驱动夹紧臂实现转动,夹紧气缸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手段,故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夹具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转向节部分穿设的定位腔212,实现转向节的初始定位,定位腔212周围设置有三个定位块213,定位块213的内侧的定位凹槽,用于对转向节限位;
将定位销211穿设定位孔和底板1,实现转向节与底板1之间的定位;
将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和第一支撑块2211配合使用,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能够将转向节压紧在第一支撑块2211上,实现转向节在第一支撑块2211位置处的压紧固定;
将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和第二支撑块2221配合使用,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能够将转向节压紧在第二支撑块2221上,第二支撑块2221通过弹性件,实现第二支撑块2221可以在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微量的位置移动,实现转向节在第二支撑块2221位置处的压紧固定;
通过中间压紧驱动源32输出端具有两个压紧块33,两个压紧块33分别对应两个中间支撑块31,中间压紧驱动源32能够同时驱动压紧块33移动,以将一个转向节压紧在一个中间支撑块31上,实现同步压紧位于两侧的两个转向节;
限位凸起2232能够抵接于转向节的一侧,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能够驱动顶杆2234移动,使顶杆2234抵接于转向节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将转向节的两侧进行夹紧固定;
第四压紧驱动源2241压紧于转向节的顶面上,实现转向节在竖直方向上的夹紧固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转向节夹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夹装机构(2),每组夹装机构(2)均包括:
定位组件(21),所述定位组件(21)包括定位销(211)和开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定位腔(212),所述定位腔(212)用于转向节部分穿设,在所述转向节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211)能够穿设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底板(1),用于所述转向节的定位;
压紧组件(22),所述压紧组件(22)包括第一压紧部件(221)、第二压紧部件(222)、第三压紧部件(223)及第四压紧部件(224),第一压紧部件(221)、第二压紧部件(222)、第三压紧部件(223)及第四压紧部件(224)环设于所述定位腔(212)的周围,用于所述转向节的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1)还包括多个环设在所述定位腔(212)的周围的定位块(213),所述定位块(213)靠近所述定位腔(21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转向节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部件(221)包括:
第一支撑块(2211),其用于承载所述转向节;
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所述第一压紧驱动源(2212)能够将所述转向节压紧在所述第一支撑块(2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部件(222)包括:
第二支撑块(2221),其用于承载所述转向节;
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块(2221)之间;
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所述第二压紧驱动源(2222)能够将所述转向节压紧在所述第二支撑块(22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紧部件(223)包括:
定位座(2231),所述定位座(223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232),所述限位凸起(2232)能够抵接于所述转向节的一侧;
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和顶杆(2234),所述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顶杆(2234),所述第三压紧驱动源(2233)能够驱动所述顶杆(2234)移动,使所述顶杆(2234)抵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紧部件(224)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2231)上的第四压紧驱动源(2241),所述第四压紧驱动源(2241)能够压紧在所述转向节的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装机构(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夹装机构(2)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节夹具还包括中间夹紧组件(3),所述中间夹紧组件(3)位于两个所述夹装机构(2)之间,用于所述转向节的压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夹紧组件(3)包括:
中间支撑块(31),其用于承载所述转向节;
中间压紧驱动源(32),所述中间压紧驱动源(32)能够将所述转向节压紧在所述中间支撑块(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块(3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中间支撑块(31)位于一个所述定位腔(212)的一侧,所述中间压紧驱动源(32)的输出端对应所述中间支撑块(31)设置有两个压紧块(33),所述中间压紧驱动源(32)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压紧块(33)同步移动,以分别将两个所述转向节压紧在对应的所述中间支撑块(31)上。
CN201920472801.6U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转向节夹具 Active CN209737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2801.6U CN209737118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转向节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2801.6U CN209737118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转向节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7118U true CN209737118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2801.6U Active CN209737118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转向节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7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4985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105618988A (zh) 一种白车身顶盖自定位工装
CN205764580U (zh) 一种焊接工装夹具用勾销夹紧机构
CN108247392B (zh) 一种车门铰链夹具
CN209737118U (zh) 一种转向节夹具
CN208584254U (zh) 一种转向节双工位液压转台夹具
CN208305101U (zh) 一种轮胎装配机械手
CN203696328U (zh) 一种汽车后桥壳法兰圈焊接装置
CN202934305U (zh) 用于汽车圆管举升梁的焊接夹紧工装
CN210060498U (zh) 一种转向节夹具
CN210908783U (zh) 转向管总成的焊接夹具
CN210060501U (zh) 一种转向节夹具
CN208601121U (zh) 自动定位夹紧工装
CN106964963A (zh) 纠偏浮动台
CN110883583A (zh) 一种驱动桥桥壳夹具
CN206764259U (zh) 纠偏浮动台
CN216326133U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215919578U (zh) 一种有角度的车身焊装定位夹紧机构
CN210756049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焊接夹具
CN210060500U (zh) 一种夹持设备
CN201211618Y (zh) 弧形薄壁件内形铣削夹具
CN209811768U (zh) 一种轮毂钻夹具的夹紧机构
CN205394098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曲轴的偏心轴体车加工夹具
CN207735979U (zh) 一种阀体车套夹具结构
CN203110863U (zh) 一种板簧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