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9265U -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9265U
CN209719265U CN201920378438.1U CN201920378438U CN209719265U CN 209719265 U CN209719265 U CN 209719265U CN 201920378438 U CN201920378438 U CN 201920378438U CN 209719265 U CN209719265 U CN 209719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ffle
spring
b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84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heng Automotive Par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84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9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9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9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侧面上的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挡光板,壳体具有一块顶板,顶板上设置有开口,挡光板包括滑板和挡板,滑板和挡板通过一根铰接轴铰接,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上,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抵触杆和第二弹簧,壳体包括侧板,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滑板面向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抵触杆可伸缩设置在凹槽内,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凹槽和抵触杆上,抵触杆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位于抵触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反光的挡光板。

Description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背景技术
液晶仪表,顾名思义,就是在液晶屏上显示仪表的信息。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全液晶仪表外观炫酷,车企可以设计各种动画效果来增强科技感,除了传统仪表显示的时速、转速、里程、水温、油量外,全液晶仪表还可以显示天气、路况各种信息,甚至会附加更多互联功能,例如,仪表和中控屏互联,仪表和手机互联,甚至未来会和其他汽车互联,更加智能。
全液晶仪表至今没有全普及,它自然也有缺点,例如,液晶仪表位置设计不合理,会出现反光、看不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机械式仪表上都是不存在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该全液晶仪表总成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反光的挡光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侧面上的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反光的挡光板,该挡光板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具有一块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伸出容纳腔的开口,所述挡光板包括滑板和挡板,所述滑板和挡板之间设置有铰接轴,所述滑板和挡板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向开口移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上,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固定在容纳腔内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抵触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壳体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滑板面向通孔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抵触杆可伸缩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在凹槽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上,所述抵触杆在与通孔对齐时,该第二弹簧保持抵触杆伸出通孔,所述抵触杆远离凹槽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抵触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时,抵触杆沿通孔向容纳腔移动,第二弹簧压缩,第一斜面与通孔靠近顶板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伸长,直至第一斜面脱离通孔,抵触杆沿壳体内壁向上移动,挡板以及铰接轴从开口中伸出,挡板向显示屏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背向容纳腔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共同将伸出容纳腔的挡板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三弹簧以及抵触板,所述安装板位于铰接轴的一端,所述抵触板位于挡板靠近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上,所述第三弹簧保持抵触板远离安装板移动,所述抵触板、安装板、顶板之间形成固定挡板的固定位,所述抵触板背向顶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挡板抵触的第二斜面,当挡板转动至与第二斜面抵触时,第三弹簧压缩,抵触板向安装板移动,直至挡板与抵触板脱离,挡板进入固定位,第三弹簧伸长,抵触板远离安装板移动与挡板的上端面相互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抵触板垂直于安装板直线移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面向侧板的一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滑轮,所述滑轮用于滑块沿侧板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在不需要挡光板时,可将挡光板固定在容纳腔内,避免了挡光板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当需要挡光板时,仅需要按压抵触杆,当抵触杆完全被按压至通孔时,在斜面与通孔的内壁抵触下,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挡板自动从顶板的开口中弹出,此时驾驶员再将挡光板向显示屏方向转动即可,能挡住直射在显示屏上的大部分光线,有效避免了显示屏出现反光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挡光板容纳在壳体状态下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在挡板伸出壳体状态下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挡板向显示屏转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挡板被第二固定机构固定状态下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容纳腔;12、顶板;120、开口;13、第一弹簧;14、侧板;140、通孔;2、显示屏;3、挡光板;31、滑板;33、挡板;310、凹槽;32、铰接轴;4、第一固定机构;41、抵触杆;411、第一斜面;42、第二弹簧;5、第二固定机构;51、安装板;52、第三弹簧;53、抵触板;531、第二斜面;54、固定位;6、伸缩杆;7、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上的显示屏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2反光的挡光板3,该挡光板3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11内,所述壳体1具有一块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3伸出容纳腔11的开口120,所述挡光板3包括滑板31和挡板33,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2,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通过铰接轴32铰接,所述滑板31滑动连接在容纳腔11内,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3向开口120移动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3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3固定在容纳腔11内的第一固定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抵触杆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壳体1包括侧板14,所述侧板14上设置有通孔140,所述滑板31面向通孔140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310,所述抵触杆41可伸缩设置在凹槽310内,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凹槽310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41上,所述抵触杆41在与通孔140对齐时,该第二弹簧42保持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所述抵触杆41远离凹槽310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所述第一斜面411位于抵触杆41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41时,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42压缩,第一斜面411与通孔140靠近顶板12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13伸长,直至第一斜面411脱离通孔140,抵触杆41沿壳体1内壁向上移动,挡板33以及铰接轴32从开口120中伸出,挡板33向显示屏2转动。
本实施中所述的壳体1具有一块底板,顶板12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四个侧板14,四个侧板14逐次连接,底板、顶板12和四个侧板14形成用于容纳挡光板3的容纳腔11,显示屏2独立设置在其中一个侧板14背向容纳腔11的一面上,所述的显示屏2已包括用于支持显示屏2显示信息的各个部件。在初始状态下,挡光板3位于容纳腔11内,第一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下,保持挡光板3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抵触杆41同时位于凹槽310与通孔140中,且从通孔140中伸出的一端用于按压,在第一弹簧13的弹力下,抵触杆41与凹槽310内壁和通孔140的内壁抵触,使得遮光板容纳在容纳腔11中,当需要将挡板33从容纳腔11中伸出用来挡光时,按压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的一端,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42压缩,当抵触杆41完全进入通孔140时,第一弹簧13产生的弹力远大于第二弹簧42压缩形变产生的弹力,在保持对抵触杆41的按压的前提下,设置在抵触杆41远离凹槽310一端的第一斜面411与通孔140靠近顶板12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13开始伸长,第二弹簧42继续压缩,直至第一斜面411脱离通孔140,抵触杆41沿壳体1内壁向顶板12移动,挡板33以及铰接轴32从顶板12的开口120中伸出,通过铰接轴32,手动转动挡板33,使得挡板33向显示屏2所在的平面转动,挡住部分直射在显示屏2上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4,在不需要挡光板3时,可将挡光板3固定在容纳腔11内,避免了挡光板3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当需要挡光板3时,仅需要按压抵触杆41,当抵触杆41完全被按压至通孔140时,在斜面与通孔140的内壁抵触下,第一弹簧13的弹力使得挡板33自动从顶板12的开口120中弹出,此时驾驶员再将挡板33向显示屏2方向转动即可,可进一步将挡板33设置成可伸缩结构,以调整挡板33能遮住显示屏2的面积,确保能挡住直射在显示屏2上的大部分光线,有效避免了显示屏2出现反光的现象。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板12背向容纳腔11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共同将伸出容纳腔11的挡板33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二固定机构5,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包括安装板51、第三弹簧52以及抵触板53,所述安装板51位于铰接轴32的一端,所述抵触板53位于挡板33靠近显示屏2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52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51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53上,所述第三弹簧52保持抵触板53远离安装板51移动,所述抵触板53、安装板51、顶板12之间形成固定挡板33的固定位54,所述抵触板53背向顶板12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挡板33抵触的第二斜面531,当挡板33转动至与第二斜面531抵触时,第三弹簧52压缩,抵触板53向安装板51移动,直至挡板33与抵触板53脱离,挡板33进入固定位54,第三弹簧52伸长,抵触板53远离安装板51移动与挡板33的上端面相互抵触。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分别位于铰接轴32的两端,用于共同固定伸出容纳腔11的挡板33,抵触板53、安装板51、顶板12之间形成固定挡板33的固定位54,抵触板53与顶板12之间距离略大于挡光板3的厚度,已确保挡板33能卡入固定位54,当挡板33以及铰接轴32从顶板12的开口120中伸出后,需要手动转动挡板33时,手动转动挡板33,使得挡板33向显示屏2所在的平面转动,当挡板33转动至与抵触板53上的第二斜面531抵触时,第三弹簧52压缩,抵触板53向安装板51移动,挡板33继续转动,直至挡板33与抵触板53脱离,挡板33进入固定位54,第二弹簧42伸长,抵触板53远离安装板51移动,且抵触板53移动至挡光板3背向顶板12的一侧,挡板33被卡在顶板12与抵触板53之间,挡板33不能自由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车子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使得挡板33晃动,而不能起到挡光的作用,提高了适用范围和实用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抵触板53垂直于安装板51直线移动的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一端连接在安装板51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53上。
本实施例在不设置伸缩杆6的情况下,挡板33虽然被卡在顶板12与抵触板53之间,但由于第二弹簧42具有柔性,使得挡板33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仍能远离显示屏2转动,固定效果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杆6在保持抵触板53垂直于安装板51直线移动的同时,能与挡板33抵触,限制了挡板33的转动,提升了固定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板31面向侧板14的一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滑轮7,所述滑轮7用于滑块沿侧板14滑动。
当需要将挡板33重新收纳于壳体1的容纳腔11时,先移动抵触板53,使得抵触板53从挡板33上方移开,再转动挡板33,使得挡板33对准开口120后,向容纳腔11方向推动挡板33,滑轮7沿侧板14面向容纳腔11的一面滑动,第一弹簧13缩短,直到抵触杆41重新从通孔140中伸出,第二弹簧42伸长,此时,挡板33完全进入容纳腔11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轮7使得滑板31与侧板14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减小推动挡板33所受到的阻力,从而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上的显示屏(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显示屏(2)反光的挡光板(3),该挡光板(3)可伸缩设置在容纳腔(11)内,所述壳体(1)具有一块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用于挡光板(3)伸出容纳腔(11)的开口(120),所述挡光板(3)包括滑板(31)和挡板(33),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2),所述滑板(31)和挡板(33)通过铰接轴(32)铰接,所述滑板(31)滑动连接在容纳腔(11)内,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保持挡光板(3)向开口(120)移动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板(3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挡光板(3)固定在容纳腔(11)内的第一固定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包括抵触杆(41)和第二弹簧(42),所述壳体(1)包括侧板(14),所述侧板(14)上设置有通孔(140),所述滑板(31)面向通孔(140)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310),所述抵触杆(41)可伸缩设置在凹槽(310)内,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凹槽(310)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杆(41)上,所述抵触杆(41)在与通孔(140)对齐时,该第二弹簧(42)保持抵触杆(41)伸出通孔(140),所述抵触杆(41)远离凹槽(310)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所述第一斜面(411)位于抵触杆(41)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侧,当按压抵触杆(41)时,抵触杆(41)沿通孔(140)向容纳腔(11)移动,第二弹簧(42)压缩,第一斜面(411)与通孔(140)靠近顶板(12)一侧的孔璧抵触,第一弹簧(13)伸长,直至第一斜面(411)脱离通孔(140),抵触杆(41)沿壳体(1)内壁向上移动,挡板(33)以及铰接轴(32)从开口(120)中伸出,挡板(33)向显示屏(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背向容纳腔(11)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共同将伸出容纳腔(11)的挡板(33)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二固定机构(5),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包括安装板(51)、第三弹簧(52)以及抵触板(53),所述安装板(51)位于铰接轴(32)的一端,所述抵触板(53)位于挡板(33)靠近显示屏(2)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52)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51)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53)上,所述第三弹簧(52)保持抵触板(53)远离安装板(51)移动,所述抵触板(53)、安装板(51)、顶板(12)之间形成固定挡板(33)的固定位(54),所述抵触板(53)背向顶板(12)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挡板(33)抵触的第二斜面(531),当挡板(33)转动至与第二斜面(531)抵触时,第三弹簧(52)压缩,抵触板(53)向安装板(51)移动,直至挡板(33)与抵触板(53)脱离,挡板(33)进入固定位(54),第三弹簧(52)伸长,抵触板(53)远离安装板(51)移动与挡板(33)的上端面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抵触板(53)垂直于安装板(51)直线移动的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一端连接在安装板(51)上,另一端连接在抵触板(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1)面向侧板(14)的一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滑轮(7),所述滑轮(7)用于滑块沿侧板(14)滑动。
CN201920378438.1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Active CN209719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8438.1U CN20971926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8438.1U CN20971926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9265U true CN209719265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8438.1U Active CN20971926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9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699A (zh) * 2020-07-06 2020-10-16 王乐 一种abs汽车仪表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699A (zh) * 2020-07-06 2020-10-16 王乐 一种abs汽车仪表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5883B2 (en) Overhead console assembly
US8240006B2 (en) Trunk hinge apparatus having pop-up function
US20150323794A1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CN1893459A (zh) 减小产生的碰撞的移动终端
CN209719265U (zh) 一种低配全液晶仪表总成
KR101124954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충전 포트 커버 장치
US3702041A (en) Window regulator
CN217028548U (zh) 一种汽车车身开口部用的开闭盖总成
CN215590637U (zh) 一种隐藏式电子外后视镜
CN208682742U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
CN201580287U (zh) 车用前烟灰盒
CN206575485U (zh) 一种具有智能手机控制的汽车音响
CN1941795A (zh) 带有相机的便携终端
CN205593139U (zh) 一种带有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102486927A (zh) 光驱门弹出装置
CN211252141U (zh) 一种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风量调节机构
CN1719839A (zh) 滑盖的滑动、旋转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移动电话
CN209290531U (zh) 补能口密封装置、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车机系统及车辆
CN109831552A (zh) 一种摄像头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857195B (zh) 一种手套箱和汽车
CN208385246U (zh) 汽车转向开关的回位机构
CN102635285A (zh) 一种汽车鸥翼门的开启装置
CN209683476U (zh) 自动伸缩装置
CN107770336B (zh) 一种手机自动弹起机构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08651422U (zh) 一种双卷圆内螺旋同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Address after: Room 103, No. 15 Jintia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nheng Automotiv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5, Building 2, Huanyu Business Center, No. 62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treet,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ILL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