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汽车仪表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仪表盘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ABS汽车仪表盘。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汽车上的重要零件之一,其用于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运行时的状况,常见的有燃油指示灯、清洗液指示灯、电子油门指示灯、前后雾灯指示灯等指示灯,可以提醒驾驶者车辆的实施状态。
对于搬运水泥或者石灰的汽车中,汽车仪表盘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其可视窗的侧壁上会产生吸附有大量的杂质,使其可视度变得较低,在此时需要将其拆卸下来对其进行更换或者清洗,而现有的汽车仪表盘都是塑料材质,在拆装时力气过大容易对其造成损伤,而力气过小不便于汽车仪表盘的拆装,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ABS汽车仪表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汽车仪表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BS汽车仪表盘,包括一个仪表盘安装机构,所述仪表盘安装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机构,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位置的仪表盘安装机构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机构,所述仪表盘安装机构对应两个第二定位机构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推动机构,所述仪表盘安装机构的内部设置三个滑动机构,对应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机构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对应所述固定机构位置的仪表盘安装机构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
具体的,所述仪表盘安装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槽口呈弧形设置,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一个仪表盘。
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均包括一个第一定位槽,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均开设在安装槽的上端槽壁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位置的仪表盘上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相对槽壁上均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第一滑块,两块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端均贯穿对应第一滑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内,两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定位槽内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定位杆,两根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第一定位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槽的槽底,两根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均依次贯穿第一定位槽的槽口与定位孔的上端孔口并延伸至定位孔内,两根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定位孔内的一端均呈弧形设置。
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均包括一根第二定位杆,两根所述第二定位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定位孔内,对应两根所述第二定位杆位置的定位孔孔壁上均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二滑块相向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第二滑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定位孔内且固定连接在第二定位杆的对应杆壁上,对应两根第二定位杆位置的安装槽底端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两根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均依次贯穿定位孔的下端孔口与第二定位槽的槽口并延伸至第二定位槽内,两根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分别两根第一定位杆位于定位孔内的一端相抵。
具体的,两个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两个推动槽,两个所述推动槽分别开设在对应两个第二定位槽位置的安装座底端侧壁上,两个所述推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推动杆,两根所述推动杆的其中一端均贯穿对应推动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安装座外,两根所述推动杆位于安装座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把手,两个所述推动槽的上端槽壁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二定位槽相连通,两个所述推动槽对应两个第二定位槽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一根第三定位杆,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上端分别贯穿对应第二定位槽的底端开口并延伸至第二定位槽内,两根所述第三定位杆位于第二定位槽内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相抵,且两根所述第三定位杆位于推动槽内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具体的,三个所述滑动机构均包括一个滑动槽,三个所述滑动槽分别开设在安装槽的上下两端槽壁上,对应三个所述滑动槽位置的仪表盘上分别连接有三组连接块,每组所述连接块均包括两块呈平行状设置的连接块,每组两块所述连接块远离仪表盘的一端均贯穿对应滑动槽的槽口并延伸至滑动槽内,每组两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滑动槽内的相向侧壁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若干个所述滚轮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滑动槽的槽底。
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其中一个滑动槽的槽底处,所述固定槽内滑动连接有一块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贯穿固定槽的槽口并延伸至滑动槽内且与滚轮相抵。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呈下端开口设置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固定槽位置的安装座上,所述螺纹套筒的上端贯穿安装座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所述螺纹套筒位于安装座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把手,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一根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贯穿螺纹套筒的下端开口并延伸至固定槽内,所述螺纹杆位于固定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通过设置安装座、安装槽、仪表盘、第一定位槽、定位孔、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定位杆、弹簧、第二定位杆、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三定位槽、推动槽、推动杆、第一把手与第三定位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把手推动推动杆,并通过推动杆推动第三定位杆上升,使得第三定位杆将第二定位杆顶升出第三定位槽,同时通过第二定位杆将第一定位杆推出定位孔中,使得仪表盘的固定被解除并便于取出更换清洗,之后再将更换或清洗好的仪表盘插入安装槽中并直至与槽底相抵,此时第一定位槽、定位孔与第二定位槽的轴心线相重合,此时弹簧推动第一定位杆进入定位孔中对仪表盘进行固定,同时第一定位杆推动第二定位杆进入第三定位槽中进一步的对仪表盘进行固定,使得整体安装简单的同时且固定牢固。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通过滑动槽、连接块、滚轮、固定槽、固定块、螺纹套筒、第二把手与螺纹杆,通过滚轮在滑动槽内滚动带动仪表盘进行移动,便于仪表盘的安装与取出,同时可以通过第二把手带动螺纹套筒进行转动,螺纹套筒通过与螺纹杆的配合调动固定块进行下降来对滚轮进行固定,或者固定块上升来解除对滚轮的固定,可以进一步的对仪表盘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图1中B-B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图1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表盘安装机构;11、安装座;12、安装槽;13、仪表盘;2、第一定位机构;21、第一定位槽;22、定位孔;23、第一滑槽;24、第一滑块;25、第一定位杆;26、弹簧;3、第二定位机构;31、第二定位杆;32、第二滑槽;33、第二滑块;34、第三定位槽;4、推动机构;41、推动槽;42、推动杆;43、第一把手;44、第三定位杆;5、滑动机构;51、滑动槽;52、连接块;53、滚轮;6、固定机构;61、固定槽;62、固定块;7、驱动机构;71、螺纹套筒;72、第二把手;73、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ABS汽车仪表盘,包括一个仪表盘安装机构1,仪表盘安装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机构2,对应两个第一定位机构2位置的仪表盘安装机构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机构3,仪表盘安装机构1对应两个第二定位机构3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推动机构4,仪表盘安装机构1的内部设置三个滑动机构5,对应其中一个滑动机构5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6,对应固定机构6位置的仪表盘安装机构1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7,通过第一定位机构2与第二定位机构3同时对仪表盘安装机构1进行固定,同时可以通过推动机构4将第二定位机构3顶升,第二定位机构3同步顶升第一定位机构2,进而可以解除仪表盘安装机构1的固定,使得拆装较为简单同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7驱动固定机构6下降对滑动机构5进行固定,对仪表盘安装机构1进行再固定。
其中,仪表盘安装机构1包括一个安装座11,安装座1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安装槽21,安装槽12的上端槽口呈弧形设置,安装槽12内滑动连接有一个仪表盘13,通过将仪表盘13安装在安装槽12内,便于后续对仪表盘13进行固定的结构进行对准,同时可以对安装槽12内的仪表盘13进行防护。
其中,两个第一定位机构2均包括一个第一定位槽21,两个第一定位槽21均开设在安装槽12的上端槽壁上,对应两个第一定位槽21位置的仪表盘13上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定位孔22,两个第一定位槽21的相对槽壁上均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3,两个第一滑槽23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第一滑块24,两块第一滑块24相向的一端均贯穿对应第一滑槽23的槽口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定位槽21内,两块第一滑块24位于第一定位槽21内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定位杆25,两根第一定位杆2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26,两个弹簧26远离第一定位杆2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槽21的槽底,两根第一定位杆25的下端均依次贯穿第一定位槽21的槽口与定位孔22的上端孔口并延伸至定位孔22内,两根第一定位杆25位于定位孔22内的一端均呈弧形设置,当第一定位槽21的槽口与定位孔22的孔口对准时,弹簧26推动第一定位杆25进行移动,直至第一定位杆25移动至定位孔22内,通过第一定位杆25同时位于第一定位槽21与定位孔22内,进而可以对仪表盘13进行固定。
其中,两个第二定位机构3均包括一根第二定位杆31,两根第二定位杆3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定位孔22内,对应两根第二定位杆31位置的定位孔22孔壁上均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32,两个第二滑槽32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第二滑块33,两块第二滑块33相向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第二滑槽32的槽口并延伸至定位孔22内且固定连接在第二定位杆31的对应杆壁上,对应两根第二定位杆31位置的安装槽12底端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34,两根第二定位杆31的下端均依次贯穿定位孔22的下端孔口与第二定位槽34的槽口并延伸至第二定位槽34内,两根第二定位杆31的上端分别两根第一定位杆25位于定位孔22内的一端相抵,在第一定位杆25进入定位孔22的同时,推动第二定位杆31同步下降至至第二定位槽34内,进而可以通过第二定位杆31同时位于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槽34来对仪表盘13进行再固定,使得仪表盘13的固定较为简单的同时也较为牢固。
其中,两个推动机构4包括两个推动槽41,两个推动槽41分别开设在对应两个第二定位槽34位置的安装座11底端侧壁上,两个推动槽41内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推动杆42,两根推动杆42的其中一端均贯穿对应推动槽41的槽口并延伸至安装座11外,两根推动杆42位于安装座11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把手43,两个推动槽41的上端槽壁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二定位槽34相连通,两个推动槽42对应两个第二定位槽34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一根第三定位杆44,两个第三定位杆44的上端分别贯穿对应第二定位槽34的底端开口并延伸至第二定位槽34内,两根第三定位杆44位于第二定位槽34内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定位杆31的下表面相抵,且两根第三定位杆44位于推动槽41内的一端呈弧形设置,将推动杆42插入推动槽41内,并通过推动杆42沿着第三定位杆44的弧度将其向上顶升,第三定位杆44带动第二定位杆31进行同步上升,第二定位杆31带动第一定位杆25进行上升,使得第二定位杆31脱离第二定位槽34,第一定位杆25脱离定位孔22,进而解除对仪表盘13的固定。
其中,三个滑动机构5均包括一个滑动槽51,三个滑动槽51分别开设在安装槽12的上下两端槽壁上,对应三个滑动槽51位置的仪表盘13上分别连接有三组连接块52,每组连接块52均包括两块呈平行状设置的连接块52,每组两块连接块52远离仪表盘13的一端均贯穿对应滑动槽51的槽口并延伸至滑动槽51内,每组两块连接块52位于滑动槽51内的相向侧壁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53,若干个滚轮53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滑动槽51的槽底,在取出的同时仪表盘13通过滚轮53在滑动槽51内滚动带动仪表盘13进行移动,使得仪表盘13便于被取出。
其中,固定机构6包括一个固定槽61,固定槽61开设在其中一个滑动槽51的槽底处,固定槽61内滑动连接有一块固定块62,固定块62的下端贯穿固定槽61的槽口并延伸至滑动槽51内且与滚轮53相抵,驱动机构7包括一个呈下端开口设置的螺纹套筒71,螺纹套筒7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固定槽61位置的安装座11上,螺纹套筒71的上端贯穿安装座11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螺纹套筒71位于安装座11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把手72,螺纹套筒71内螺纹连接有一根螺纹杆73,螺纹杆73的下端贯穿螺纹套筒71的下端开口并延伸至固定槽61内,螺纹杆73位于固定槽6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62的上表面,可以通过第二把手72来转动螺纹套筒71,螺纹套筒71通过与螺纹杆73的配合来带动固定块62进行升降,可以控制固定块62来对滚轮53与仪表盘13进行限位,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对仪表盘13进行固定。
在使用时,首先将推动杆42插入推动槽41内,并通过第一把手43向推动槽41内推动推动杆42,当推动杆42与第三定位杆44的下端弧度相抵时,推动杆42沿着第三定位杆44的弧度将其向上顶升,第三定位杆44上升的同时带动第二定位杆31进行同步上升,第二定位杆31则带动第一定位杆25进行同步上升,使得第二定位杆31脱离第二定位槽34,以及第一定位杆25脱离定位孔22,进而解除了对仪表盘13的固定,同时通过第一滑块24在第一滑槽23内滑动,使得第一定位杆25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且无法脱离第一定位槽21,同时通过第二滑块33在第二滑槽32内滑动,可以对第二定位杆31进行限位,使得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且无法完全脱离定位孔22,之后再通过第二把手72转动螺纹套筒71,螺纹套筒71通过与螺纹杆73的配合带动固定块62上升至固定槽61内,来解除对滚轮53的固定,使得仪表盘13的固定被完全解除,可以将其取出进行更换或清洗,在取出的同时仪表盘13通过滚轮53在滑动槽51内滚动带动仪表盘13进行移动,使得仪表盘13方便进行移动,进而便于取出仪表盘13;当仪表盘13更换或清洗完成后,可以将仪表盘13插入安装槽12内,同时仪表盘13通过滚轮53在滑动槽51内滚动带动仪表盘13进行移动,使得仪表盘13方便进行安装,直至仪表盘13与安装槽12的槽底相抵时,此时第一定位槽21、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槽34的轴心线相重合,此时弹簧26推动第一定位杆25下降至定位孔22内对仪表盘13进行固定,同时第一定位杆25推动第二定位杆31同步下降至第二定位槽34内来对仪表盘13进行再固定,使得仪表盘13的固定较为简单的同时也较为牢固,之后可以通过转动螺纹套筒71来带动固定块62下降,直至与滚轮53与仪表盘13相抵,可以进一步的对仪表盘13进行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