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5159U -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5159U
CN209705159U CN201920413589.6U CN201920413589U CN209705159U CN 209705159 U CN209705159 U CN 209705159U CN 201920413589 U CN201920413589 U CN 201920413589U CN 209705159 U CN209705159 U CN 209705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stopper
shock absorber
rear shock
mounting bracket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35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德发
方晖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anghe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angh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anghe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angh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35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5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5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51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缓冲块、防尘罩、活塞杆、防松螺母、垫片、储油筒、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二加强筋、安装孔、衬套,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该后减振器具有轻量化、强度大、减振性能优越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起到降低共振幅度与衰减振动,改善汽车舒适性和平顺性的作用,但售后市场反馈减振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漏油和异响,减振器形式及其安装结构对后减振器漏油和异响问题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整车布置空间需要,后减振器主要有上下吊环结构和上端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下端为吊环连接两种结构形式。后减振器上端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下端为吊环结构,避免与车轮干涉问题,且可实现较大的减振器行程,轿车后排空间较大。
现有技术专利CN105691137A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后减振器上安装座结构,其中后减振器上安装座结构包含螺母(1),支撑垫(2),衬管(3),上安装座骨架(4),垫片(6),第二减振垫(11),下骨架(13),上骨架(14),第一减振垫(15)部分,如图1所示。后减振器车间装配时工序多,耗时较长,且螺母(1)与支撑垫(2)未压紧时存在套管(3)上下与支撑垫(2)和垫片(6)撞击,引起异响,降低了舒适度。另外,汽车轻量化可有效减轻车身重量,实现节能减排,上述专利中减振器防尘罩采用钢材质,质量较重,不利于汽车轻量化要求。
因此,为优化后减振器上安装结构,减少安装工序,降低后减振器重量,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后减振器形式及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该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具有轻量化、强度大、减振性能优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防尘罩为开口结构,采用塑料材,有利于散热减重,且防尘罩卡压在缓冲块上;缓冲块通过中心孔与活塞杆组合连接,缓冲块外上端一周均匀分布4个加强块,且外部上下两端中间对称分布2个加强筋,有利于增加缓冲块的强度,缓冲块的材质为聚氨酯;另外,缓冲块内部与活塞杆配合处上下均匀分布5层椭圆形凸起,每层分布4个椭圆形凸起;凸起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在车轮上下跳动时,增加缓冲块与活塞杆一体运动,有利于避免缓冲块受撞击变形时,防尘罩侧偏,并于储油筒干涉。上安装支架为铝合金材质,通过铸造而成,支架中间孔内过盈从上端压入衬套,且螺栓孔臂侧分布加强筋,加强上安装支架的强度;活塞杆通过防松螺母安装在衬套内,防松螺母安装后在上安装支架上端盖一个硬塑料防尘盖(未图示);通过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后减振器下端通过吊环与后扭力梁上销轴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缓冲块安装于活塞杆上,防尘罩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外周,储油筒的下端设有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安装孔(13)、衬套(14),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23)包括多圈椭圆形凸起,多圈椭圆形凸起沿轴向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24),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凹陷部,第一加强筋设置于该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筋大体上呈L形,L形的长边与支架本体的轴线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向内凸设有上环体(15)、下环体(16),衬套设置于上环体、下环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 防尘罩的内周上端设有凹槽部(31),该凹槽部与缓冲块上的环形凸起(24)紧密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加强块为4个,且均匀、对称分布;第一加强筋为2个,且均匀、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聚氨酯,上安装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一定角度为20-30°。
有益效果:
(1)后减振器防尘罩用塑料材质,质量轻,卡压在缓冲块上,有利于轻量化;缓冲块上端外侧一周均匀分布了4个加强凸起,缓冲块中间部分对称部分了2个加强筋,增强了缓冲块的强度。
(2)缓冲块为聚氨酯材质,且缓冲块与活塞杆配合部位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有利于增大缓冲块与活塞杆件的力,缓冲块变形小,安装在缓冲块上的防尘罩与储油筒同轴度好,防尘罩不易与储油筒刮碰。
(3)后减振器上安装结构为铝制支架,支架内具有衬套,活塞杆通过螺母安装于衬套内,铝制支架通过左右分布的2个螺栓与车身安装;上安装支架内分布了加强筋,增加铝制上安装支架的强度。通过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上安装支架的螺栓孔倾斜角度根据整车布置进行调整,确保车轮上下跳动时,减振器活塞杆运动受力方向与螺栓受力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a)(b)(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后减振器的三种不同视角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减振器的剖视图;
图3:(a)(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块的外观结构图、剖视图;
图4:(a)(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上安装支架的外观结构图、投影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减振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示说明:上安装支架1、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螺栓安装孔13、衬套14、上环体15、下环体16、缓冲块2、加强块21、第一加强筋22、(椭圆形)凸起23、环形凸起24、防尘罩3、凹槽部31、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螺栓安装孔13、衬套14、上环体15、下环体16;缓冲块2包括:加强块21、第一加强筋22、椭圆形凸起23、环形凸起24;防尘罩3包括凹槽部31。
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安装于活塞杆4上,防尘罩3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2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7外周,储油筒7的下端设有吊环8;上安装支架1设置于缓冲块2上端,垫片6安装于缓冲块2与上安装支架1之间。
第二加强筋12位于支架本体11两侧,且对称设置,第二加强筋12大体上呈L形,L形的长边与支架本体11的轴线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如20-30°,优选25°。第二加强筋12上设有安装孔13,支架本体11的内部设有衬套14,支架本体11的内部向内凸设有上环体15、下环体16,衬套14设置于上环体15、下环体16之间。活塞杆4上且衬套14的上端面连接有防松螺母5,活塞杆4上且衬套14的下端面连接有垫片6。
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4个加强块21,加强块21均匀、对称分布;缓冲块2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2个第一加强筋22,第一加强筋22均匀、对称分布;缓冲块2的内孔上设有多圈/5圈凸起23,每圈凸起23包括多个/4个椭圆形凸起23,多圈/5圈凸起23沿轴向排列,轴向上的相邻两个椭圆形凸起23不在同一直线上,即第一圈的凸起23与相邻的第二圈的凸起23不在同一直线上;缓冲块2的外周设有多个环形凸起24,相邻两个环形凸起24之间形成凹陷部,第一加强筋22设置于凹陷部内;相邻两个环形凸起24的体积不等。
防尘罩3的内周上端设有凹槽部31,该凹槽部31与加强块21上的环形凸起24紧密配合连接。
防尘罩为开口结构,采用塑料材,有利于散热减重,且防尘罩卡压在缓冲块上;缓冲块通过中心孔与活塞杆组合连接,缓冲块外上端一周均匀分布4个加强块,且外部上下两端中间对称分布2个加强筋,有利于增加缓冲块的强度,缓冲块的材质为聚氨酯;另外,缓冲块内部与活塞杆配合处上下均匀分布5层椭圆形凸起,每层分布4个椭圆形凸起;凸起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在车轮上下跳动时,增加缓冲块与活塞杆一体运动,有利于避免缓冲块受撞击变形时,防尘罩侧偏,并于储油筒干涉。上安装支架为铝合金材质,通过铸造而成,支架中间孔内过盈从上端压入衬套,且螺栓孔臂侧分布加强筋,加强上安装支架的强度;活塞杆通过防松螺母安装在衬套内,防松螺母安装后在上安装支架上端盖一个硬塑料防尘盖(未图示);通过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后减振器下端通过吊环与后扭力梁上销轴螺母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
(1)防尘罩为开口结构、塑料材质,且固定在缓冲块上;缓冲块上端均匀分布4个加强块,中间部分堆成分布2个加强筋用于连接上下两端,缓冲块内部均匀分布了椭圆形凸起,形成过盈配合,用于增加活塞杆与缓冲块间的力,避免缓冲块受力变形时,缓冲块上防尘罩发生偏心,防尘罩与储油筒干涉,最终导致防尘罩失效。
(2)防尘罩为开口结构,塑料材质,卡压在缓冲块上;缓冲块为聚氨酯材质,且缓冲块与活塞杆配合部位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有利于增大缓冲块与活塞杆件的力,缓冲块变形小,安装在缓冲块上的防尘罩与储油筒同轴度好,防尘罩不易与储油筒刮碰。
(3)减振器下安装点为常用衬套形式,与后扭力梁上减振器销轴通过螺母安装,上安装点为采用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钣金连接。上安装支架为铝合金材质,支架内布置了加强筋,且支架中心孔内衬套过盈配合压如,减振器活塞杆通过放松螺母将活塞杆安装再说衬套内,实现了车轮上下跳动时,减振器上下运动时发生的扭动作用;上安装支架的螺栓孔倾角大小根据整车布置时,减振器上下运动时,减振器对车身作用力与螺栓轴向受力一致来确定。
(4)缓冲块上端外侧一周均匀分布了4个加强凸起,缓冲块中间部分对称部分了2个加强筋,增强了缓冲块的强度;上安装支架为铝制材料,支架内包含衬套,活塞杆通过上端螺母固定在衬套内。另外,上安装支架内分布了加强筋,增加铝制上安装支架的强度。通过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上安装支架的螺栓孔倾斜角度根据整车布置进行调整,确保车轮上下跳动时,减振器活塞杆运动受力方向与螺栓受力方向一致。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缓冲块安装于活塞杆上,防尘罩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外周,储油筒的下端设有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安装孔(13)、衬套(14),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3)包括多圈椭圆形凸起,多圈椭圆形凸起沿轴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24),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凹陷部,第一加强筋设置于该凹陷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大体上呈L形,L形的长边与支架本体的轴线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向内凸设有上环体(15)、下环体(16),衬套设置于上环体、下环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防尘罩的内周上端设有凹槽部(31),该凹槽部与缓冲块上的环形凸起(24)紧密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块为4个,且均匀、对称分布;第一加强筋为2个,且均匀、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聚氨酯,上安装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角度为20-30°。
CN201920413589.6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05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3589.6U CN209705159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3589.6U CN209705159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5159U true CN209705159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8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358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05159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51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320A (zh) * 2019-03-29 2019-05-24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320A (zh) * 2019-03-29 2019-05-24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42258A (en) Composite engine mount
US4477061A (en) Strut type suspension
US9649905B2 (en) Shock absorber
KR101280257B1 (ko) 쇽업소버 장착용 브래킷
CN209483850U (zh) 一种摩托车用便于调节的减震器
CN109798320A (zh)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CN209705159U (zh)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CN107662466A (zh) 前减震器安装支座
CN104589992B (zh) 一种悬置结构
CN104843135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
CN210478324U (zh) 汽车悬架的h臂总成结构
CN110065378A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
CN215567617U (zh) 一种减震器及汽车
CN211468102U (zh) 一种降低连接应力的空气弹簧及空气悬架
CN108146217A (zh) 一种发动机减振结构
CN208559565U (zh) 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及汽车
CN112283275A (zh) 一种铝合金旋铆减震器顶胶
CN112026467A (zh)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
CN207106085U (zh)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CN215110252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20262525U (zh) 一种后减震器上支撑结构
CN22016361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主动减震器上支撑装置
CN204659948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
CN214304993U (zh) 一种后减震器总成
CN217713450U (zh) 单筒减振器内置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