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2245U - 叉车 - Google Patents

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2245U
CN209702245U CN201920365292.7U CN201920365292U CN209702245U CN 209702245 U CN209702245 U CN 209702245U CN 201920365292 U CN201920365292 U CN 201920365292U CN 209702245 U CN209702245 U CN 209702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truck
crotch
swing
vehicle body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52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坤
李星
郭秉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52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2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2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2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车身;与车身能够摆动地连接的多个摆动件,多个摆动件位于叉车的竖向平面内,能够沿叉车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摆动;叉架,沿叉车的预设方向设置,包括安装部和载物部,能够随多个摆动件一起运动;第一驱动件,安装在车身上,用于驱动多个摆动件摆动;多个摆动件包括远离车身的一端包括弯折结构的异形件,弯折结构在异形件摆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载物部的载物区域之外。该案能够在叉车整体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多个摆动件和第一驱动件实现叉架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调节,这样在取卸货时便不用频繁移动叉车。而通过设置有带动弯折结构的异形件,能够在叉架举升到较高位置时,避免异形件与载物部上的货物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叉车。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一种能够通过安装在车身上的多个摆动件来带动叉架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沿高度方向进行升降的叉车,而这种叉车,叉架通过安装部安装在多个摆动件上,而叉架的载物部安装在叉架的前方,这样通过多个摆动件的前后摆动或左右摆动便可带动叉架前后移动或左右移动。而这种结构摆动件从竖直方向向远离叉车的取卸货侧的方向,比如向叉车的后方摆动时,摆动件会处于从后向前倾斜的状态,而叉架的载物部始终位于叉架的安装部的前方,因此,在此种状态下,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与叉架连接的一端会伸入到叉架的载物部所在的竖向区域内。若此时,叉架的载物部较安装部安装的较低,那么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就会从载物部的侧面通过,而由于叉车要搬运的货物又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在此种状态下,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就会与从叉车的载物部的侧方伸出的货物发生干涉,而货物与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发生干涉后,一方面极易导致摆动件被卡死而无法继续摆动,另一方面也极易导致货物发生晃动而从叉架上掉落下来。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叉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车身;多个摆动件,位于所述叉车的竖向平面内,且多个所述摆动件的一端均与所述车身能够摆动地连接,能够沿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摆动,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为所述叉车的前后方向或所述叉车的左右方向;叉架,所述叉架包括安装部和载物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安装在多个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上,所述载物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并沿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设置,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载物部能够在多个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沿所述叉车的竖向方向和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运动;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与多个所述摆动件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摆动件摆动;其中,多个所述摆动件中包括异形件,所述异形件远离所述车身的一端包括弯折结构,所述异形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能够摆动地连接,所述异形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弯折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载物部的连接处附近,所述弯折结构在所述异形件摆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所述载物部的载物区域之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叉车,包括车身、多个摆动件、叉架和第一驱动件,其中,可优选在车身上设置车轮,这样可通过车轮来实现车身的前后运动,而多个摆动件的一端能够摆动地安装在车身上,多个摆动件的另一端用于实现叉架的支撑安装,这样通过摆动件在叉车的竖向方向的转动便可带动叉架移动。而叉架包括安装部和载物部,其中,安装部用于与多个摆动件进行连接,以实现叉架的安装,而载物部具体用于承载货物。而第一驱动件安装在车身上,与叉架连接,能够带动叉架沿叉车的高度方向以及叉车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运动。而这里的多个摆动件一方面能够沿叉车的前后方向摆动地安装在车身上,此时,可将多个摆动件设置在叉车的左右两侧,并将叉架沿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在多个摆动件上,此时,叉架朝向叉车的前端设置,能够从叉车的前方进行取货和卸货。另一方面,多个摆动件也能够沿叉车的左右方向摆动地安装在车身上,此时,可将多个摆动件设置在叉车的前后两侧,并将叉架沿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在多个摆动件上,此时,叉架朝向叉车的左侧或右侧设置,能够从叉车的左侧或右侧进行取货和卸货。该种结构叉架通过多个摆动件架设安装在车身上,且叉架在多个摆动件的作用下既能够沿叉车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又能够沿叉车的高度方向运动,也即上下方向运动,这样就使得叉架既能够在取货后将货物沿水平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又能够沿叉车的高度方向进行货物的升降。而这种设置在通过叉架取货或卸货时,可先将叉车开到卸货点或取货点附近,然后便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叉架与货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度位置,以便能够将叉架调节到最佳的取货位置或卸货位置,以使叉架能够在最佳的取货位置或卸货位置直接取拿到不到高度和不同远近的货物。而这种结构在取卸叉车周围的货物时可直接通过第一驱动件和多个摆动件来调节叉架的前后位置,而不需要来回移动叉车来调节叉车与卸货点或取货点之间的距离,即该结构能够在轮系不运动的情况下,实现叉架与货物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及货物的高度位置调节和水平位置调节,这样在停车时便不用过于精准地计算叉车与卸货点或取货点之间的距离,即只要将叉车大致停在货物的周围便可,这样就降低了叉车停车时的距离的要求,从而降低了对叉车停车的控制精度要求,且还可避免因停车距离不合适而需要频繁移动叉车的现象发生。同时,该结构叉架通过多个能够摆动地摆动件安装在车身上,然后通过转动摆动件便可实现叉架的升降和水平运动,而这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而还可降低叉车的成本,降低叉车的加工难度。而通过将多个摆动件中靠近叉架的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设置成前端具有弯折结构的异形件,使得异形件在摆动至取货侧的后方时,能够通过弯折结构避让开载物部上的竖向区域,从而能够避让开载物部上的载物区域,这样便能够避免叉架在举升到较高位置时,异形件与载物部上的货物发生干涉,从而使得异形件能够一直向后方转动,直至将货物平稳地运输到固定位置。反之,若不设置异形件,则异形件从垂直位置向后摆动时,异形件会延伸到载物部所在的竖向区域内,因而在通过叉架运输货物时,极易在异形件从垂直位置向后摆动时与货物发生干涉,而货物与异形件发生干涉,会卡死异形件,导致异形件无法一直向后方转动,也会导致货物晃动掉落,从而无法将货物平稳地运输到固定位置。
其中,在本申请中,可根据叉架的结构以及异形件与叉架的安装位置合理设置弯折结构的大小,而弯折结构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其最好是能够刚刚避让开载物部上的货物即可,另外该种结构,叉架的载物部较安装部可优选安装的较低,此时,设置异形件可避免异形件与货物发生干涉,同时在该方案中,可将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所有摆动件均设置成异形件。当然,在另一方案中,叉架的载物部与安装部也可安装在同一个高度位置上,此时,也可通过将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设置成异形件,对于此种结构,可通过异形件的弯折结构避让开载物部下方的空间,这样在货物的两侧挂装有东西时,便可避免异形件与货物上挂装的东西发生干涉。
其中,优选地,车身上设置有车轮,这样可通过车轮实现叉车的形走,而车轮优选为万向轮,这样就使得叉车可以实现360°的转向。
其中,载物部的载物区域指的是载物部上方的区域以及载物部侧方的区域,即货物放置在载物部上可能占据的区域均为载物部的载物区域。
其中,优选地,摆动件优选为摆动杆,此时异形件为异形杆,当然,摆动件也可为摆动板。另外,这里说明一下,在异形件为异形杆时,本申请的弯折结构优选由异形杆弯折形成,而在摆动件呈板状时,弯折结构也可以是将板状零件去除一部分后形成的结构,比如,在异形件为异形板时,可在异形板的上端上设置一个U形缺口或C形缺口。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叉车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弯折结构呈弧形或所述弯折结构由多段直线结构和/或多段弧形结构组成。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弯折结构优选为弧形,比如圆弧形,这样能够使弯折结构的形状比较规则,因而比较好加工,当然,在为了避免与货物发生干涉的原则下,也可将弯折结构设置成由多段直线结构和/或多段弧形结构组成的结构,比如由两段直线结构组成的三角形,或由更多直线段组成的其它多边形,当然,弯折结构也可为其它不规则的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摆动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非异形件和至少一个所述异形件,至少一个所述异形件与所述车身连接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非异形件相互平行。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多个摆动件中没有连接在叉架的载物部附近的就件优选为非异形件,且多个非异形件优选相互平行设置,这样能够更利于叉架的同步运动。而此时,异形件没有弯折的一端也优选设置成直的,并与其它非异形件相互平行,这样能够防止多个摆动件的结构差异过大,从而使得多个摆动件能够构成整体并驱动叉架平稳地移动,即这样设置能够确保叉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叉架的安装部和所述叉架的载物部在所述叉车的高度方向上呈阶梯设置,并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叉架的安装部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叉架的载物部的高度位置;或所述叉架的安装部和所述叉架的载物部在所述叉车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叉架的安装部和叉架的载物部在叉车的高度方向上呈阶梯设置,即是说叉架的安装部和叉架的载物部没有设置在同一个高度上,也即叉架的前端设置成了弯折的结构,具体地,比如可将叉架设置成Z形或类Z形,该种结构可通过Z形或类Z形的上横边来与摆动件进行安装,而通过Z形或类Z形的下横边来与货物进行接触,以实现对货物的承载。而优选地,可将载物部设置的较低,这样叉架在取货时不用降的过低便可通过载物部进行取货。另外,在叉架处于最低位置时,车身上的摆动件会处在受力条件不佳的角度,因此,将叉架前端设置成弯折的结构,可避免在举升货物时多个摆动件受力过大。而在另一方案中,叉架的安装部和叉架的载物部在叉车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即是说叉架的载物部没有相对安装部弯折,也即叉架为平整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叉架的前端没有弯折,因此能够使叉架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好加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摆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能够沿所述叉车的左右方向摆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且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对称分布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侧,所述叉架沿所述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所述驱动件一与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摆动,所述驱动件二与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摆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车身的前侧设置多个能够左右摆动的第一摆动件,而在车身的后侧上设置多个能够左右摆动的第二摆动件,这样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便可在车身的上方形成一个支撑平台,这样便可将叉架的两侧直接架设安装在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形成的支撑平台上,以便能够通过多个摆动件来实现对叉架的支撑安装,而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将叉架沿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从而使得叉架安装好后能够朝向叉车的前端,这样就使得叉架能够从叉车的前端进行取货和卸货。另外,该种结构能够直接通过摆动件的转动而实现对叉架的位置调节,这样便能够将叉架支撑安装在车身的上方,从而可合理利用车身上方的空间,为车身上的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预留出空间,再者该种结构叉架只会受到多个摆动件的牵制,因而使得叉架不易被车身上的其它零部件卡死。同时,该种结构通过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能够同时调节叉架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这样便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同时实现叉架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的调节,而不用针对高度位置调节和前后位置调节各设置一个调节件,这样便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可对应车身两侧的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分别设置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这样可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件来实现车身两侧的摆动件的驱动。而这种设置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对应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安装在车身的两侧,能够实现车身两侧的摆动件组的摆动驱动,这样就使得车身两侧形成的摆动件组均能够独立驱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摆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能够沿所述叉车的前后方向摆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且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对称分布在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所述叉架沿所述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所述驱动件一与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摆动,所述驱动件二与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摆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车身的右侧设置多个能够前后摆动的第一摆动件,而在车身的左侧上设置多个能够前后摆动的第二摆动件,这样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便可在车身的上方形成一个支撑平台,这样便可将叉架的两侧直接架设安装在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形成的支撑平台上,以便能够通过多个摆动件来实现对叉架的支撑安装。而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将叉架沿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从而使得叉架安装好后能够朝向叉车的左侧或右侧,这样就使得叉架能够从叉车的侧方进行取货和卸货。另外,该种结构能够直接通过摆动件的转动而实现对叉架的位置调节,这样便能够将叉架支撑安装在车身的上方,从而可合理利用车身上方的空间,为车身上的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预留出空间,再者该种结构叉架只会受到多个摆动件的牵制,因而使得叉架不易被车身上的其它零部件卡死。同时,该种结构通过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能够同时调节叉架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这样便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同时实现叉架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的调节,而不用针对高度位置调节和前后位置调节各设置一个调节件,这样便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可对应车身两侧的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分别设置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这样可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件来实现车身两侧的摆动件的驱动。而这种设置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对应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安装在车身的两侧,能够实现车身两侧的摆动件组的摆动驱动,这样就使得车身两侧形成的摆动件组均能够独立驱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一和所述驱动件二均为伸缩件。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均设置成伸缩件,这样便可通过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的伸缩来实现叉架的高度位置和水平位置调节,这样便能够利用多个伸缩件同时实现叉架的高度调节和水平位置调节,进而可简化调节组件的结构。
其中,优选地,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均为液压缸或电推缸或气缸。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可为液压缸或电推缸或气缸等能够进行自动伸缩的结构,因为液压缸能承受比较大的推力,因此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采用液压缸还能够增强第一驱动件对摆动件的驱动力度,从而使得叉架能够搬运较重的物品。同时,由于叉车上空间有限,因此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可优选采用多级液压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叉车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驱动件一远离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和/或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驱动件二远离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远离摆动件的一端设置一个安装座,这样可通过安装座来实现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等的安装,同时,安装座还能够将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远离摆动件的一端垫设的较高,从而能够增强第一驱动件能够带动叉架运动的距离,这样便能够增大叉架能够在水平面内移动的幅度,从而使得叉架能够更随意地调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其中,优选地,可针对车身两侧的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各设置一个安装座,即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这样使得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均能够对叉架进行大距离的位置调节。当然,在结构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不专门针对驱动件设置安装座。
其中,优选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摆动件的长度,这样可降低整车高度,但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也不能太低,否则会使得第一驱动件处在受力条件较恶劣的位置,造成工作中第一驱动件受力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三角架。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但鉴于三角架的结构简单,且三角架的稳定性也较好,因而优选地可将安装座设置成三角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叉架由两个叉杆组成,每一所述叉杆均包括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载物部,所述异形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异形件一一对应连接在两个所述叉杆与所述车身之间。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多个摆动件分布在车身的前后两侧或左右两侧时,可将叉架设置呈两个叉杆,这样可通过两个叉杆实现货物的取拿。而每一叉杆均包括安装部和载物部,这样便可通过叉杆的安装部实现叉杆的安装,而通过载物部实现货物的承载。同时,两个叉杆还能够与车身两侧的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在车身的前后两侧或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类平行结构,而该种结构两个叉杆中的一个叉杆可实现多个第一摆动件的连接,两个叉杆中的另一叉杆可实现多个第二摆动件之间的连接,这样就使得叉架本身能够与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构成一个能够相互连动的机构,而这种结构可通过多个摆动件与两个安装杆之间的相互牵引实现对支架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调节,这样一方面使得产品的整个结构比较简单,好加工,从而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摆动件与两个安装杆形成的类平行机构能够使第一驱动件与叉架之间的驱动更加精准和牢靠,从而能够降低产品的故障率。而此时,可将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均设置成异形件,即将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的上端均设置成弯折结构,这样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便能够在运输货物时避让开载物部上的货物,防止靠近载物部设置的摆动件与货物发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叉车还包括:回转装置,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叉架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多个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能够将所述叉架上的货物放置到所述回转装置上;或滑动平台,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叉架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多个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能够将所述叉架上的货物放置到所述滑动平台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叉架安装在叉车的前侧,并从叉车的前侧进行取卸货时,可在叉车上设置回转装置,这样可通过回转装置来实现货物在水平面的转动,具体而言,在叉架取货后,可通过调节叉架的位置,以使叉架能够将其上的货物放置到回转装置上,此后,可转动回转装置实现货物在车身上的旋转,以便能够调节货物在车身上的放置姿态,比如在货物的长度比较长时,可将物品的长度方向旋转到沿着叉车的水平方向,而这样设置能够在叉车运输时减少对叉车两侧空间的占用,确保叉车运输过程的稳定,降低翻车的可能性,这样便能够避免货物在叉车上放置不合理而导致翻车情况的发生。而另一方面,叉架也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运动地安装在车身上,以便能够从叉车的左侧或右侧来进行货物的取卸,此时,可在车身上设置滑动平台,这样可通过滑动平台与叉架的左右移动来调节货物在叉车上的水平位置,以便能够将货物调节到更靠近叉车的中心,这样便可防止货物在运输时重心不稳,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出现翻车等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转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沿所述叉车的高度方向安装在所述车身上;升降台,沿所述叉车的高度方向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转盘,沿所述叉车的水平方向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用于承载货物;升降件,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与所述车身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转盘用于承载货物,并带动货物在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台用于放置转盘,并带动转盘在竖直方向运动,这样通过升降台便可降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高度,以降低货物的重心,提高运输过程的平稳性。而升降件具体用于驱动升降台进行升降,这里的升降件可为伸缩件,比如液压缸或电推缸。而第一导轨用于实现升降台的升降安装,并实现升降台的升降引导,这样使得升降台只能够沿着第一导轨升降,从而可避免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跑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叉车还包括:支撑组件,能够展开或收回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支撑组件展开时能够从所述车身的取卸货侧伸出所述车身,并支撑在所述车身的放置平台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叉车还包括支撑组件,而支撑组件能够展开或收回地安装在车身上,且支撑组件展开时,支撑组件能够从车身的取卸货侧伸出车身,并支撑在车身的放置平台上,这样在将叉架伸出而取货时,便可将支撑组件展开并支撑在车身的放置平台上,比如地面上,以便能够通过支撑组件将车身支撑住,防止叉架在取货后,车身因货物过重而向车身的取货方向倾斜,即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在叉架取货时对车身形成支撑,从而可通过支撑组件辅助叉车保持平衡,避免叉车倾斜或翻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能够展开或收回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支撑件展开时能够从所述车身的取卸货侧伸出所述车身,并支撑在所述车身的放置平台上;滑动件,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支撑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并能够在所述滑动件的作用下滑动;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第三驱动件,对应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转动;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之间,用于检测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放置平台之间的接触状态;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滑动件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在所述滑动件的作用下从所述车身的取卸货侧伸出所述车身,并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作用下支撑在所述车身的放置平台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叉车包括支撑件、滑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传感器和第二导轨,其中,支撑件具体用于展开和收起,以实现对叉车的支撑,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滑动件滑动,而滑动件优选沿支撑件的展开方向滑动地安装在车身上,这样就使得滑动件能够在第二驱动件的作用下驱动支撑件沿固定地方向进行滑动,进而实现支撑件的伸出或缩回。而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支撑件转动,这样便可在需要支撑件支撑时,将支撑件转动至面向放置平台,即将支撑件向地面转动,以使支撑件能够支撑安装在地面等放置平台上,而在不需要支撑件支撑时,可通过转动件将支撑件向背离地面等放置平台的方向转动,以使支撑件能够与地面等放置平台分离。该技术方案在需要支撑件支撑时,可先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滑动件运动,从而带动支撑件伸出,然后可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支撑件转动,直到支撑件支撑在地面等放置平台上,而在不需要支撑时,可先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支撑件转动,以使支撑件与地面等放置平台之间能够及时分离,而优先地,可将支撑件转动至与车身平齐,然后便可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滑块往回运动,从而带动支撑件整体缩回到车身内,这样便可实现支撑件的展开与缩回,从而便可在叉架取货卸货时,防止叉车翻车。此外,为检测支撑件的末端是否已经接触地面等放置平台,可以在第三驱动件跟滑动件的连接处增加传感器,比如力传感器来检测接触状态,这样第三驱动件的受力就会通过力传感器传递到滑动件上。具体地,比如在调整支撑件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力传感器的受力不断增大,说明支撑件已经跟地面接触,可以停止调整。当然,也可通过其它传感器,比如角度传感器来检测支撑件与地面等放置平台的角度,这样可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的角度来判断支撑件的末端是否接触地面等放置平台。而通过设置第二导轨,使得滑动件能够沿着第二导轨运动,这样便可通过第二导轨来对滑动件的运动进行导向,这样就使得滑动件能够按照预定路线滑动,从而使得支撑件能够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展开或收起,这样就使得支撑件能够按照需要在拆卸货时对叉车形成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其中,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部沿所述车身的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或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车身的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部沿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设置。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安装部,其中安装部用于实现支撑件与滑动件之间的安装,而支撑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具体用于与地面等放置平台进行接触或分离,以使支撑部能够在拆卸货物时对叉车形成支撑,并能够在叉车行走时被收起。而第三驱动件既可与安装部配合以实现转动,也可与支撑部配合而实现转动。同时安装部优先水平安装在车身上,而支撑部既可水平设置,也可竖向设置,而在支撑部竖向设置时,可通过支撑部的末端与地面等放置平台形成支撑,而在支撑部水平设置时,可通过连接部来实现安装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连接,而此时,可通过支撑部的整个下支撑面来与地面等放置平台形成支撑。
其中,优选地,可将支撑件设置成Z字形或之字形或7字形或者类Z字形或类之字形或类7字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放置平台接触的凸起,或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放置平台接触的倾斜支撑面。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支撑部的末端设置一个凸起,这样能够在地面等放置平台高低不平时,通过凸起与地面等放置平台接触,以便能够确保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支撑部的末端也能够首先接触地面。而凸起的高度可优先在5mm到40mm之间,这样既可防止凸起过高而导致支撑部的其它部位无法与地面等放置平台接触,又可防止凸起过低而导致凸起无法与高低不平的地面等放置平台真正接触。同时,在另一方案中,也可不设置凸起,而将支撑部接触地面等放置平台的一端设置成有轻微斜度的结构,这样能够使支撑部的末端与地面等放置平台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从而也可以确保支撑件的末端能够接触地面。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能够在所述电机轴的作用下转动;第二传动件,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能够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配合,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支撑件转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三驱动件包括电机、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而电机用于提供动力,并能够碎滑动件一起移动,而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用于将电机的力传递至支撑件,而这里的第一传动件可具体为涡杆或齿条,而第二传动件可具体为涡轮,当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结构也可为其它结构,比如齿轮组。而传动件可具体用于调节电机与支撑件之间的转速比,从而便于控制支撑件的速度,同时,也可通过传动件来调节电机与支撑件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这样就使得支撑件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而不用与电机设置在一起。当然,传动件的作用还可用作其它用途,而不仅仅限于调节转速比和相对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叉车在工作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身,12车轮,2摆动件,22异形件,222弯折结构,24非异形件,3叉架,32叉杆,322安装部,324载物部,4第一驱动件,42驱动件一,44驱动件二,5第一安装座,6第二安装座,7回转装置,72第一导轨,74升降台,76转盘,78升降件,8滑动平台,9支撑组件,90支撑件,902凸起,92滑动件,94第二驱动件,96第三驱动件,962电机,964第一传动件,966第二传动件,98第二导轨,C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叉车。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车身1、多个摆动件2、叉架3和第一驱动件4,其中,多个摆动件2位于叉车的竖向平面内,且多个摆动件2的一端均与车身1能够摆动地连接,能够沿叉车的预设方向摆动,叉车的预设方向为叉车的前后方向或叉车的左右方向;叉架3包括安装部322和载物部324,安装部322沿叉车的预设方向安装在多个摆动件2的另一端上,载物部324安装在安装部322上,并沿叉车的预设方向设置,安装部322和载物部324能够在多个摆动件2的作用下沿叉车的竖向方向和叉车的预设方向运动;第一驱动件4安装在车身1上,与多个摆动件2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摆动件2摆动;其中,多个摆动件2中包括异形件22,异形件22远离车身1的一端包括弯折结构222,异形件22的一端与车身1能够摆动地连接,异形件22的另一端通过弯折结构222安装在安装部322和载物部324的连接处附近,弯折结构222在异形件22摆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载物部324的载物区域之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叉车,包括车身1、多个摆动件2、叉架3和第一驱动件4,其中,可优选在车身1上设置车轮12,这样可通过车轮12来实现车身1的前后运动,而多个摆动件2的一端能够摆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多个摆动件2的另一端用于实现叉架3的支撑安装,这样通过摆动件2在叉车的竖向方向的转动便可带动叉架3移动。而叉架3包括安装部322和载物部324,其中,安装部322用于与多个摆动件2进行连接,以实现叉架3的安装,而载物部324具体用于承载货物。而第一驱动件4安装在车身1上,与叉架3连接,能够带动叉架3沿叉车的高度方向以及叉车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运动。而这里的多个摆动件2一方面能够沿叉车的前后方向摆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此时,可将多个摆动件2设置在叉车的左右两侧,并将叉架3沿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在多个摆动件2上,此时,叉架3朝向叉车的前端设置,能够从叉车的前方进行取货和卸货(如图1和图4所示)。另一方面多个摆动件2也能够沿叉车的左右方向摆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此时,可将多个摆动件2设置在叉车的前后两侧,并将叉架3沿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在多个摆动件2上,此时,叉架3朝向叉车的左侧或右侧设置,能够从叉车的左侧或右侧进行取货和卸货(该实施例如图7所示)。该种结构叉架3通过多个摆动件2架设安装在车身1上,且叉架3在多个摆动件2的作用下既能够沿叉车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又能够沿叉车的高度方向运动,也即上下方向运动,这样就使得叉架3既能够在取货后将货物沿水平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又能够沿叉车的高度方向进行货物的升降。而这种设置在通过叉架3取货或卸货时,可先将叉车开到卸货点或取货点附近,然后便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叉架3与货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度位置,以便能够将叉架3调节到最佳的取货位置或卸货位置,以使叉架3能够在最佳的取货位置或卸货位置直接取拿到不到高度和不同远近的货物。而这种结构在取卸叉车周围的货物时可直接通过第一驱动件4和多个摆动件2来调节叉架3的前后位置,而不需要来回移动叉车来调节叉车与卸货点或取货点之间的距离,即该结构能够在轮系不运动的情况下,实现叉架3与货物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及货物的高度位置调节和水平位置调节,这样在停车时便不用过于精准地计算叉车与卸货点或取货点之间的距离,即只要将叉车大致停在货物的周围便可,这样就降低了叉车停车时的距离的要求,从而降低了对叉车停车的控制精度要求,且还可避免因停车距离不合适而需要频繁移动叉车的现象发生。同时,该结构叉架3通过多个能够摆动地摆动件2安装在车身1上,然后通过转动摆动件2便可实现叉架3的升降和水平运动,而这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而还可降低叉车的成本,降低叉车的加工难度。而通过将多个摆动件2中靠近叉架3的载物部324设置的摆动件设置成前端具有弯折结构222的异形件22,使得异形件22在如图3所示摆动至取货侧的后方时,能够通过弯折结构222避让开载物部324上的竖向区域,从而能够避让开载物部324上的载物区域(比如,图3中货物C所在的区域),这样便能够避免叉架3在举升到较高位置时,异形件22与载物部324上的货物C发生干涉,从而使得异形件22能够一直向后方转动,直至将货物C平稳地运输到固定位置。反之,若不设置异形件22,则异形件22从图2中的状态向图2中的左方摆动时,异形件22会延伸到载物部324所在的竖向区域内,因而在通过叉架3运输货物C时,极易在异形件22从垂直位置向后摆动时与货物C发生干涉,而货物C与异形件22发生干涉,会卡死异形件22,导致异形件22无法一直向后方转动,也会导致货物C晃动掉落,从而无法将货物C平稳地运输到固定位置。
其中,在本申请中,可根据叉架3的结构以及异形件22与叉架3的安装位置合理设置弯折结构222的大小,而弯折结构222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其最好是能够刚刚避让开载物部324上的货物即可。具体地,比如对于图1和图7的实施例而言,至少应该要确保图2中的长度A的值要小于图2中的长度B的值,只有这样异形件22在从图2中的状态转动至图3中的状态时,异形件22与叉架3连接的一端才能够绕过载物部324上方的区域,而不与货物C发生干涉。
另外该种结构,叉架3的载物部324较安装部322可优选安装的较低,此时,设置异形件22可避免异形件22与货物发生干涉。当然,在另一方案中,叉架3的载物部324与安装部322也可安装在同一个高度位置上,此时,也可通过将靠近载物部324设置的摆动件设置成异形件22,对于此种结构,可通过异形件22的弯折结构222避让开载物部324下方的空间,这样在货物的两侧挂装有东西时,便可避免异形件22与货物上挂装的东西发生干涉。
其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车身1上设置有车轮12,这样可通过车轮12实现叉车的形走,而车轮12优选为万向轮,这样就使得叉车可以实现360°的转向。
其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摆动件2优选为摆动杆,此时异形件22为异形杆,当然,摆动件2也可为摆动板。另外,这里说明一下,在异形件22为异形杆时,本申请的弯折结构222优选由异形杆弯折形成,而在摆动件呈板状时,弯折结构也可以是将板状零件去除一部分后形成的结构,比如,在异形件22为异形板时,可在异形板的上端上设置一个U形缺口或C形缺口,以在异形板上形成一个弯折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弯折结构222呈弧形,当然,弯折结构222也可由多段直线结构和/或多段弧形结构组成。
在该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222优选为弧形,比如圆弧形,这样能够使弯折结构222的形状比较规则,因而比较好加工,当然,在为了避免与货物发生干涉的原则下,也可将弯折结构222设置成由多段直线结构和/或多段弧形结构组成的结构,比如由两段直线结构组成的三角形,或由更多直线段组成的其它多边形,当然,弯折结构222也可为其它不规则的形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多个摆动件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非异形件24和至少一个异形件22,至少一个异形件22与车身1连接的一端与多个非异形件24相互平行。
在该些实施例中,多个摆动件2中没有连接在叉架3的载物部324附近的就件优选为非异形件24,且多个非异形件24优选相互平行设置,这样能够更利于叉架3的同步运动。而此时,异形件22没有弯折的一端也优选设置成直的,并与其它非异形件24相互平行,这样能够防止多个摆动件2的结构差异过大,从而使得多个摆动件2能够构成整体并驱动叉架3平稳地移动,即这样设置能够确保叉架3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叉架3的安装部322和叉架3的载物部324在叉车的高度方向上呈阶梯设置,并通过连接部连接,且叉架3的安装部322的高度位置高于叉架3的载物部324的高度位置;或(该实施例图中未示出)叉架3的安装部322和叉架3的载物部324在叉车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在该些实施例中,叉架3的安装部322和叉架3的载物部324在叉车的高度方向上呈阶梯设置,即是说叉架3的安装部322和叉架3的载物部324没有设置在同一个高度上,也即叉架3的前端设置成了弯折的结构,具体地,比如可将叉架3设置成Z形或类Z形,该种结构可通过Z形或类Z形的上横边来与摆动件2进行安装,而通过Z形或类Z形的下横边来与货物进行接触,以实现对货物的承载。而优选地,可将载物部324设置的较低,这样叉架3在取货时不用降的过低便可通过载物部324进行取货。另外,在叉架3处于最低位置时,车身1上的摆动件2会处在受力条件不佳的角度,因此,将叉架3前端设置成弯折的结构,可避免在举升货物时多个摆动件2受力过大。而在另一方案中,叉架3的安装部322和叉架3的载物部324在叉车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即是说叉架3的载物部324没有相对安装部322弯折,也即叉架3为平整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叉架3的前端没有弯折,因此能够使叉架3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好加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所示,多个摆动件2包括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能够沿叉车的左右方向摆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且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对称分布在车身1的前后两侧,叉架3沿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在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上;第一驱动件4包括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驱动件一42与多个第一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第一摆动件摆动,驱动件二44与多个第二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第二摆动件摆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车身1的前侧设置多个能够左右摆动的第一摆动件,而在车身1的后侧上设置多个能够左右摆动的第二摆动件,这样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便可在车身1的上方形成一个支撑平台,这样便可将叉架3的两侧直接架设安装在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形成的支撑平台上,以便能够通过多个摆动件2来实现对叉架3的支撑安装,而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将叉架3沿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从而使得叉架3安装好后能够朝向叉车的前端,这样就使得叉架3能够从叉车的前端进行取货和卸货。另外,该种结构能够直接通过摆动件2的转动而实现对叉架3的位置调节,这样便能够将叉架3支撑安装在车身1的上方,从而可合理利用车身1上方的空间,为车身1上的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预留出空间,再者该种结构叉架3只会受到多个摆动件2的牵制,因而使得叉架3不易被车身1上的其它零部件卡死。同时,该种结构通过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能够同时调节叉架3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这样便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同时实现叉架3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的调节,而不用针对高度位置调节和前后位置调节各设置一个调节件,这样便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可对应车身1两侧的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分别设置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这样可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件来实现车身1两侧的摆动件2的驱动。而这种设置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对应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安装在车身1的两侧,能够实现车身1两侧的摆动件2组的摆动驱动,这样就使得车身1两侧形成的摆动件2组均能够独立驱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至图6所示,多个摆动件2包括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能够沿叉车的前后方向摆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且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对称分布在车身1的左右两侧,叉架3沿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在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上;第一驱动件4包括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驱动件一42与多个第一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第一摆动件摆动,驱动件二44与多个第二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第二摆动件摆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车身1的右侧设置多个能够前后摆动的第一摆动件,而在车身1的左侧上设置多个能够前后摆动的第二摆动件,这样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便可在车身1的上方形成一个支撑平台,这样便可将叉架3的两侧直接架设安装在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形成的支撑平台上,以便能够通过多个摆动件2来实现对叉架3的支撑安装。而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将叉架3沿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从而使得叉架3安装好后能够朝向叉车的左侧或右侧,这样就使得叉架3能够从叉车的侧方进行取货和卸货。另外,该种结构能够直接通过摆动件2的转动而实现对叉架3的位置调节,这样便能够将叉架3支撑安装在车身1的上方,从而可合理利用车身1上方的空间,为车身1上的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预留出空间,再者该种结构叉架3只会受到多个摆动件2的牵制,因而使得叉架3不易被车身1上的其它零部件卡死。同时,该种结构通过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能够同时调节叉架3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这样便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同时实现叉架3的高度位置和前后位置的调节,而不用针对高度位置调节和前后位置调节各设置一个调节件,这样便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可对应车身1两侧的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分别设置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这样可通过两个独立的驱动件来实现车身1两侧的摆动件2的驱动。而这种设置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对应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安装在车身1的两侧,能够实现车身1两侧的摆动件2组的摆动驱动,这样就使得车身1两侧形成的摆动件2组均能够独立驱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均为伸缩件。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均设置成伸缩件,这样便可通过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的伸缩来实现叉架3的高度位置和水平位置调节,这样便能够利用多个伸缩件同时实现叉架3的高度调节和水平位置调节,进而可简化调节组件的结构。
其中,优选地,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均为液压缸或电推缸或气缸。
在该些实施例中,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可为液压缸或电推缸或气缸等能够进行自动伸缩的结构,因为液压缸能承受比较大的推力,因此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采用液压缸还能够增强第一驱动件4对摆动件2的驱动力度,从而使得叉架3能够搬运较重的物品。同时,由于叉车上空间有限,因此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可优选采用多级液压缸。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叉车还包括:第一安装座5,安装在车身1上,驱动件一42远离多个第一摆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上;和/或第二安装座6,安装在车身1上,驱动件二44远离多个第二摆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远离摆动件2的一端设置一个安装座,这样可通过安装座来实现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等的安装,同时,安装座还能够将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远离摆动件2的一端垫设的较高,从而能够增强第一驱动件4能够带动叉架3运动的距离,这样便能够增大叉架3能够在水平面内移动的幅度,从而使得叉架3能够更随意地调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其中,优选地,可针对车身1两侧的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各设置一个安装座,即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这样使得驱动件一42和驱动件二44均能够对叉架3进行大距离的位置调节。当然,在结构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不专门针对驱动件设置安装座。
其中,优选地,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在车身1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摆动件2的长度,这样可降低整车高度,但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在车身1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也不能太低,否则会使得第一驱动件4处在受力条件较恶劣的位置,造成工作中第一驱动件4受力过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均为三角架。
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但鉴于三角架的结构简单,且三角架的稳定性也较好,因而优选地可将安装座设置成三角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叉架3由两个叉杆32组成,每一叉杆32均包括安装部322和载物部324,异形件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异形件22一一对应连接在两个叉杆32与车身1之间。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多个摆动件2分布在车身1的前后两侧或左右两侧时,可将叉架3设置呈两个叉杆32,这样可通过两个叉杆32实现货物的取拿。而每一叉杆32均包括安装部322和载物部324,这样便可通过叉杆32的安装部322实现叉杆32的安装,而通过载物部324实现货物的承货。同时,两个叉杆32还能够与车身1两侧的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在车身1的前后两侧或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类平行结构,而该种结构两个叉杆32中的一个叉杆32可实现多个第一摆动件的连接,两个叉杆32中的另一叉杆32可实现多个第二摆动件之间的连接,这样就使得叉架3本身能够与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构成一个能够相互连动的机构,而这种结构可通过多个摆动件2与两个安装杆之间的相互牵引实现对支架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调节,这样一方面使得产品的整个结构比较简单,好加工,从而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摆动件2与两个安装杆形成的类平行机构能够使第一驱动件4与叉架3之间的驱动更加精准和牢靠,从而能够降低产品的故障率。而此时,可将靠近载物部324设置的摆动件2均设置成异形件22,即将靠近载物部324设置的摆动件2的上端均设置成弯折结构222,这样靠近载物部324设置的摆动件2便能够在运输货物时避让开载物部324上的货物,防止靠近载物部324设置的摆动件2与货物发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叉车还包括:回转装置7,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叉架3在第一驱动件4和多个摆动件2的作用下能够将叉架3上的货物放置到回转装置7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叉架3安装在叉车的前侧,并从叉车的前侧进行取卸货时,可在叉车上设置回转装置7,这样可通过回转装置7来实现货物在水平面的转动,具体而言,在叉架3取货后,可通过调节叉架3的位置,以使叉架3能够将其上的货物放置到回转装置7上,此后,可转动回转装置7实现货物在车身1上的旋转,以便能够调节货物在车身1上的放置姿态,比如在货物的长度比较长时,可将物品的长度方向旋转到沿着叉车的水平方向,而这样设置能够在叉车运输时减少对叉车两侧空间的占用,确保叉车运输过程的稳定,降低翻车的可能性,这样便能够避免货物在叉车上放置不合理而导致翻车情况的发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叉车还包括滑动平台8,能够滑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叉架3在第一驱动件4和多个摆动件2的作用下能够将叉架3上的货物放置到滑动平台8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叉架3沿车身1的左右方向运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这样能够从叉车的左侧或右侧来进行货物的取卸,此时,在车身1上设置滑动平台8,可通过滑动平台8与叉架3的左右移动来调节货物在叉车上的水平位置,以便能够将货物调节到更靠近叉车的中心,这样便可防止货物在运输时重心不稳,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出现翻车等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回转装置7包括:第一导轨72,沿叉车的高度方向安装在车身1上;升降台74,沿叉车的高度方向升降地安装在第一导轨72上;转盘76,沿叉车的水平方向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台74上,用于承载货物;升降件78,安装在升降台74与车身1之间,用于驱动升降台74升降。
在该些实施例中,转盘76用于承载货物,并带动货物在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台74用于放置转盘76,并带动转盘76在竖直方向运动,这样通过升降台74便可降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高度,以降低货物的重心,提高运输过程的平稳性。而升降件78具体用于驱动升降台74进行升降,这里的升降件78可为伸缩件,比如液压缸或电推缸。而第一导轨72用于实现升降台74的升降安装,并实现升降台74的升降引导,这样使得升降台74只能够沿着第一导轨72升降,从而可避免升降台74在升降过程中跑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叉车还包括:支撑组件9,能够展开或收回地安装在车身1上,支撑组件9展开时能够从车身1的取卸货侧伸出车身1,并支撑在车身1的放置平台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叉车还包括支撑组件9,而支撑组件9能够展开或收回地安装在车身1上,且支撑组件9展开时,支撑组件9能够从车身1的取卸货侧伸出车身1,并支撑在车身1的放置平台上,这样在将叉架3伸出而取货时,便可将支撑组件9展开并支撑在车身1的放置平台上,比如地面上,以便能够通过支撑组件9将车身1支撑住,防止叉架3在取货后,车身1因货物过重而向车身1的取货方向倾斜,即通过设置支撑组件9能够在叉架3取货时对车身1形成支撑,从而可通过支撑组件9辅助叉车保持平衡,避免叉车倾斜或翻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支撑组件9包括:支撑件90,能够展开或收回地安装在车身1上,支撑件90展开时能够从车身1的取卸货侧伸出车身1,并支撑在车身1的放置平台上;滑动件92,滑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支撑件90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滑动件92上,并能够在滑动件92的作用下滑动;第二驱动件94,与滑动件92连接,能够驱动滑动件92滑动;第三驱动件96,对应支撑件90安装在滑动件92上,能够驱动支撑件90转动;传感器,安装在支撑件90与第三驱动件96之间,用于检测支撑件90与放置平台之间的接触状态;第二导轨98,安装在车身1上,滑动件92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导轨98上;其中,支撑件90能够在滑动件92的作用下从车身1的取卸货侧伸出车身1,并能够在第三驱动件96的作用下支撑在车身1的放置平台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叉车包括支撑件90、滑动件92、第二驱动件94、第三驱动件96、传感器和第二导轨98,其中,支撑件90具体用于展开和收起,以实现对叉车的支撑,第二驱动件94用于驱动滑动件92滑动,而滑动件92优选沿支撑件90的展开方向滑动地安装在车身1上,这样就使得滑动件92能够在第二驱动件94的作用下驱动支撑件90沿固定地方向进行滑动,进而实现支撑件90的伸出或缩回。而第三驱动件96用于驱动支撑件90转动,这样便可在需要支撑件90支撑时,将支撑件90转动至面向放置平台,即将支撑件90向地面转动,以使支撑件90能够支撑安装在地面等放置平台上,而在不需要支撑件90支撑时,可通过转动件将支撑件90向背离地面等放置平台的方向转动,以使支撑件90能够与地面等放置平台分离。该实施例在需要支撑件90支撑时,可先通过第二驱动件94驱动滑动件92运动,从而带动支撑件90伸出,然后可通过第三驱动件96驱动支撑件90转动,直到支撑件90支撑在地面等放置平台上,而在不需要支撑时,可先通过第三驱动件96带动支撑件90转动,以使支撑件90与地面等放置平台之间能够及时分离,而优先地,可将支撑件90转动至与车身1平齐,然后便可通过第二驱动件94驱动滑块往回运动,从而带动支撑件90整体缩回到车身1内,这样便可实现支撑件90的展开与缩回,从而便可在叉架3取货卸货时,防止叉车翻车。此外,为检测支撑件90的末端是否已经接触地面等放置平台,可以在第三驱动件96跟滑动件92的连接处增加传感器,比如力传感器来检测接触状态,这样第三驱动件96的受力就会通过力传感器传递到滑动件92上。具体地,比如在调整支撑件90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力传感器的受力不断增大,说明支撑件90已经跟地面接触,可以停止调整。当然,也可通过其它传感器,比如角度传感器来检测支撑件90与地面等放置平台的角度,这样可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的角度来判断支撑件90的末端是否接触地面等放置平台。而通过设置第二导轨98,使得滑动件92能够沿着第二导轨98运动,这样便可通过第二导轨98来对滑动件92的运动进行导向,这样就使得滑动件92能够按照预定路线滑动,从而使得支撑件90能够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展开或收起,这样就使得支撑件90能够按照需要在拆卸货时对叉车形成支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支撑件90包括:装配部,安装在滑动件92上;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与装配部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装配部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其中,装配部和支撑部沿车身1的水平方向设置,支撑件90还包括连接在装配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或装配部沿车身1的水平方向设置,支撑部沿车身1的高度方向设置。
在该些实施例中,支撑件90包括支撑部和装配部,其中装配部用于实现支撑件90与滑动件92之间的安装,而支撑部远离装配部的一端具体用于与地面等放置平台进行接触或分离,以使支撑部能够在拆卸货物时对叉车形成支撑,并能够在叉车行走时被收起。而第三驱动件96既可与装配部配合以实现转动,也可与支撑部配合而实现转动。同时装配部优先水平安装在车身1上,而支撑部既可水平设置,也可竖向设置,而在支撑部竖向设置时,可通过支撑部的末端与地面等放置平台形成支撑,而在支撑部水平设置时,可通过连接部来实现装配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连接,而此时,可通过支撑部的整个下支撑面来与地面等放置平台形成支撑。
其中,优选地,可将支撑件90设置成Z字形或之字形或7字形或者类Z字形或类之字形或类7字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部远离装配部的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能够与放置平台接触的凸起902,或支撑部远离装配部的一端上设置有能够与放置平台接触的倾斜支撑面。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支撑部的末端设置一个凸起902,这样能够在地面等放置平台高低不平时,通过凸起902与地面等放置平台接触,以便能够确保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支撑部的末端也能够首先接触地面。而凸起902的高度可优先在5mm到40mm之间,这样既可防止凸起902过高而导致支撑部的其它部位无法与地面等放置平台接触,又可防止凸起902过低而导致凸起902无法与高低不平的地面等放置平台真正接触。同时,在另一方案中,也可不设置凸起902,而将支撑部接触地面等放置平台的一端设置成有轻微斜度的结构,这样能够使支撑部的末端与地面等放置平台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从而也可以确保支撑件90的末端能够接触地面。
其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三驱动件96包括:电机962,安装在滑动件92上;第一传动件964,与电机962的电机962轴连接,能够在电机962轴的作用下转动;第二传动件966,安装在滑动件92上,能够与第一传动件964配合,并能够在第一传动件964的作用下带动支撑件90转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96包括电机962、第一传动件964和第二传动件966,而电机962用于提供动力,并能够碎滑动件92一起移动,而第一传动件964和第二传动件966用于将电机962的力传递至支撑件90,而这里的第一传动件964可具体为涡杆或齿条,而第二传动件966可具体为涡轮,当然,第一传动件964和第二传动件966的结构也可为其它结构,比如齿轮组。而传动件可具体用于调节电机962与支撑件90之间的转速比,从而便于控制支撑件90的速度,同时,也可通过传动件来调节电机962与支撑件90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这样就使得支撑件90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而不用与电机962设置在一起。当然,传动件的作用还可用作其它用途,而不仅仅限于调节转速比和相对安装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多个摆动件,位于所述叉车的竖向平面内,且多个所述摆动件的一端均与所述车身能够摆动地连接,能够沿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摆动,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为所述叉车的前后方向或所述叉车的左右方向;
叉架,所述叉架包括安装部和载物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安装在多个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上,所述载物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并沿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设置,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载物部能够在多个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沿所述叉车的竖向方向和所述叉车的预设方向运动;
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与多个所述摆动件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摆动件摆动;
其中,多个所述摆动件中包括异形件,所述异形件远离所述车身的一端包括弯折结构,所述异形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能够摆动地连接,所述异形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弯折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载物部的连接处附近,所述弯折结构在所述异形件摆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所述载物部的载物区域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呈弧形或所述弯折结构由多段直线结构和/或多段弧形结构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摆动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非异形件和至少一个所述异形件,至少一个所述异形件与所述车身连接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非异形件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架的安装部和所述叉架的载物部在所述叉车的高度方向上呈阶梯设置,并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叉架的安装部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叉架的载物部的高度位置;或
所述叉架的安装部和所述叉架的载物部在所述叉车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摆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能够沿所述叉车的左右方向摆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且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对称分布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侧,所述叉架沿所述叉车的左右方向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上;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所述驱动件一与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摆动,所述驱动件二与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摆动件包括多个第一摆动件和多个第二摆动件,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能够沿所述叉车的前后方向摆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且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对称分布在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所述叉架沿所述叉车的前后方向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上;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所述驱动件一与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摆动,所述驱动件二与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连接,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一和所述驱动件二均为伸缩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驱动件一远离多个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和/或
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驱动件二远离多个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三角架。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架由两个叉杆组成,每一所述叉杆均包括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载物部,所述异形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异形件一一对应连接在两个所述叉杆与所述车身之间。
CN201920365292.7U 2019-03-21 2019-03-21 叉车 Active CN209702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5292.7U CN209702245U (zh) 2019-03-21 2019-03-21 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5292.7U CN209702245U (zh) 2019-03-21 2019-03-21 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2245U true CN209702245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5292.7U Active CN209702245U (zh) 2019-03-21 2019-03-21 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2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7289B2 (ja) 貨物用ラック
JP4297145B2 (ja) 移載装置
CN108675219A (zh) 具有自水平叉体结构的搬运装卸机构
CN102229398A (zh) 一种集装箱吊具及起吊设备
CN103112802A (zh) 一种电动搬运车
CN209702245U (zh) 叉车
CN1994856A (zh) 叉车货叉摆动装置
JP5590411B2 (ja) スタッカークレーン
CN209702250U (zh) 叉车
CN209702248U (zh) 叉车
CN209383330U (zh) 货叉倾角调节装置及托盘车
CN111776989A (zh) 一种稳固型建筑用装卸车
KR100819384B1 (ko) 적재함의 경사가 가능한 리프트 장치
CN109879212A (zh) 叉车
CN209702240U (zh) 叉车
CN209702247U (zh) 叉车
CN209853662U (zh) 叉车
CN110028021A (zh) 叉车
CN109969996A (zh) 叉车
CN113697498A (zh) 玻璃下片机
CN208378336U (zh) 具有自水平叉体结构的搬运装卸机构
CN109879215B (zh) 叉车
CN209337723U (zh) 装卸设备
CN209702246U (zh) 叉车
JP4062590B2 (ja) 被搬送物吊下搬送用ハン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