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0676U -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0676U
CN209690676U CN201920809263.5U CN201920809263U CN209690676U CN 209690676 U CN209690676 U CN 209690676U CN 201920809263 U CN201920809263 U CN 201920809263U CN 209690676 U CN209690676 U CN 209690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 enhancement
fpc
enhancement film
lamp bar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92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珍霞
姚志图
罗增昌
刘启玉
彭环洋
杨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92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0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0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0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表面离型膜、胶壳、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散光膜、导光板、反光膜、压铸件和FPC,通过使用FPC金手指将第二伸出端和第三伸出端焊接,由于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设置在压铸件上,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到导光板的间距一致,因此保证了从两边入光的均一性,且由于通过第一伸出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使得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同时发光,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背光源发光面亮度的均一性,很好地解决了使用两条FPC的时候,需要两个伸出端来分别给两条FPC接上外部电源,很难对两条FPC进行同步,且亮度很难统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多个LED通过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贴装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线路板)上,并与其他背光材料组装成背光模组,最后通过将背光FPC与显示模组接口FPC焊接在一起,并以此来外接电源,在模组需要背光源的情况下点亮LED,实现LCD模组显示内容的可视化。
但是目前常用的背光模组,在使用两条FPC的时候,需要两个伸出端来分别给两条FPC接上外部电源,很难对两条FPC进行同步,且亮度很难统一。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表面离型膜、胶壳、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散光膜、导光板、反光膜、压铸件和FPC;
所述反光膜、所述导光板、所述散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和所述第一增光膜依次设置在所述压铸件的一面上,所述压铸件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FPC与所述第一挡墙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增光膜远离所述第二增光膜的一面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一面与所述第一增光膜连接,另一面与所述胶壳连接,所述胶壳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挡墙,所述胶壳远离所述第一增光膜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单面胶,若干所述单面胶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墙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墙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挡墙远离所述胶壳的一面上设置有挡墙胶,所述挡墙胶用于与所述表面离型膜连接;
所述FPC包括第一灯条、第二灯条和FPC金手指,所述第一灯条具有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第二灯条具有第三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FPC金手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出端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出端焊接。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单面胶为泡棉单面胶。
进一步地,所述胶壳上设置有凸台、若干卡勾和若干第一凸起块,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块和一所述卡勾间隔设置,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胶壳远离所述单面胶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凸包和若干穿孔,所述压铸件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硅胶,所述硅胶设置于一所述凸包和一所述穿孔之间,每一所述卡勾均可活动卡接于一所述穿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固定膜片胶,所述固定膜片胶用于固定所述散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和所述第一增光膜。
进一步地,所以导光板、所述散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和所述第一增光膜均开设有卡耳凹槽,若干所述卡耳凹槽均与一所述凸包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开设有所述卡耳凹槽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块,所述第二凸起块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包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墙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用于与所述胶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灯条和所述第二灯条分别通过一导热胶与所述压铸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FPC金手指将第二伸出端和第三伸出端焊接,由于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设置在压铸件上,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到导光板的间距一致,因此保证了从两边入光的均一性,且由于通过第一伸出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使得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同时发光,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背光源发光面亮度的均一性,很好地解决了使用两条FPC的时候,需要两个伸出端来分别给两条FPC接上外部电源,很难对两条FPC进行同步,且亮度很难统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壳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压铸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FPC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新型FPC900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表面离型膜100、胶壳200、第一增光膜300、第二增光膜400、散光膜500、导光板600、反光膜700、压铸件800和FPC900。
所述反光膜700、所述导光板600、所述散光膜500、所述第二增光膜400和所述第一增光膜300依次设置在所述压铸件800的一面上,所述压铸件800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挡墙810,所述FPC900与所述第一挡墙810的内侧壁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在四周设置第一挡墙810,且在压铸件800上依次放上反光膜700、导光板600、散光膜500、第二增光膜400和第一增光膜300后,再将胶壳200与第一挡墙810连接,使得整个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第一增光膜300远离所述第二增光膜400的一面上设置有双面胶310,所述双面胶310一面与所述第一增光膜300连接,另一面与所述胶壳200连接,所述胶壳200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挡墙210,所述胶壳200远离所述第一增光膜300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单面胶220,若干所述单面胶220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墙210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墙210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挡墙210远离所述胶壳200的一面上设置有挡墙胶230,所述挡墙胶230用于与所述表面离型膜100连接。具体地,所述挡墙胶230与所述表面离型膜100弱粘接,也就是说,当使用者使用此背光模组需要撕掉表面离型膜100时,轻轻一撕即可使得表面离型膜100脱离。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单面胶220为泡棉单面胶220。所述泡棉单面胶220用于模组的缓冲。
所述FPC900包括第一灯条910、第二灯条920和FPC金手指930,所述第一灯条910具有第一伸出端912和第二伸出端911,所述第二灯条920具有第三伸出端921,所述第一伸出端912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FPC金手指9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出端911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出端921焊接。所述FPC金手指为一FPC两端分别带有一金手指,通过两端的金手指,使得能更好的与第二伸出端911或者第三伸出端921焊接。
具体地,通过使用FPC金手指930将第二伸出端911和第三伸出端921电连接,由于第一灯条910和第二灯条920设置在压铸件800上,第一灯条910和第二灯条920到导光板600的间距一致,因此保证了从两边入光的均一性,且由于通过第一伸出端912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使得第一灯条910和第二灯条920同时发光,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背光源发光面亮度的均一性,很好地解决了使用两条FPC900的时候,需要两个伸出端来分别给两条FPC900接上外部电源,很难对两条FPC900进行同步,且亮度很难统一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壳200上设置有凸台220、若干卡勾212和若干第一凸起块211,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块211和一所述卡勾212间隔设置,所述凸台220设置于所述胶壳200远离所述单面胶220的一面上。也就是说,当胶壳200为矩形时,凸台220设置于矩形胶壳200的长边上,且凸台2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矩形胶壳200的两条长边上。具体地,若干卡勾212和若干第一凸起块211设置于胶壳200上的第二挡墙210上。所述压铸件800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凸包820和若干穿孔830,所述压铸件800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硅胶840,所述硅胶840设置于一所述凸包820和一所述穿孔830之间,每一所述卡勾212均可活动卡接于一所述穿孔830内。也就是说,压铸件800上有一端同时设置有若干凸包820、若干穿孔830和硅胶840,且硅胶840设置于一凸包820和一穿孔830之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硅胶840的数量根据具体需求而具体设置。例如,所述硅胶840的数量为一个,例如,所述硅胶840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地,硅胶840的一侧抵接一凸包820,通过设置硅胶840,很好地确保导光板600放置于压铸件800上后抵接硅胶840产生的收缩的均一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压铸件800的另一端的若干凸包820的作用是能对放置于压铸件800上面的导光板600起到很好的抵接作用,防止导光板600在压铸件800上发生位置的偏移。所述导光板600上设置有固定膜片胶610,所述固定膜片胶610用于固定所述散光膜500、所述第二增光膜400和所述第一增光膜300,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固定膜片胶610,将固定膜片胶610设置于导光板600的一面上,使得散光膜500、第二增光膜400和第一增光膜300的一端均与固定膜片胶610抵接,能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所以导光板600、所述散光膜500、所述第二增光膜400和所述第一增光膜300均开设有卡耳凹槽620,若干所述卡耳凹槽620均与一所述凸包820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光板600开设有所述卡耳凹槽620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块630,所述第二凸起块630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包820卡接。具体地,将所以导光板600、所述散光膜500、所述第二增光膜400和所述第一增光膜300叠加一起放于压铸件800上时,所以导光板600、所述散光膜500、所述第二增光膜400和所述第一增光膜300上的每个卡耳凹槽620重合在一起,并与凸包820相抵接,从而起到很好的位置固定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墙8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胶条811,所述胶条811用于与所述胶壳200连接。也就是说,通过使用胶条811使得胶壳200与压铸件800连接更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条910和所述第二灯条920分别通过一导热胶940与所述压铸件800连接。也就是说,在一导热胶940上粘贴第一灯条910,另一导热胶940上粘贴第二灯条920,使得第一灯条910跟第二灯条920连接更稳固的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离型膜、胶壳、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散光膜、导光板、反光膜、压铸件和FPC;
所述反光膜、所述导光板、所述散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和所述第一增光膜依次设置在所述压铸件的一面上,所述压铸件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FPC与所述第一挡墙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增光膜远离所述第二增光膜的一面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一面与所述第一增光膜连接,另一面与所述胶壳连接,所述胶壳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挡墙,所述胶壳远离所述第一增光膜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单面胶,若干所述单面胶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墙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墙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挡墙远离所述胶壳的一面上设置有挡墙胶,所述挡墙胶用于与所述表面离型膜连接;
所述FPC包括第一灯条、第二灯条和FPC金手指,所述第一灯条具有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第二灯条具有第三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FPC金手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出端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出端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单面胶为泡棉单面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上设置有凸台、若干卡勾和若干第一凸起块,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块和一所述卡勾间隔设置,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胶壳远离所述单面胶的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件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凸包和若干穿孔,所述压铸件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硅胶,所述硅胶设置于一所述凸包和一所述穿孔之间,每一所述卡勾均可活动卡接于一所述穿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固定膜片胶,所述固定膜片胶用于固定所述散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和所述第一增光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以导光板、所述散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和所述第一增光膜均开设有卡耳凹槽,若干所述卡耳凹槽均与一所述凸包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开设有所述卡耳凹槽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块,所述第二凸起块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包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用于与所述胶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条和所述第二灯条分别通过一导热胶与所述压铸件连接。
CN201920809263.5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Active CN209690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9263.5U CN20969067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9263.5U CN20969067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0676U true CN209690676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9263.5U Active CN20969067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0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7192A (zh) * 2020-03-17 2020-07-17 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cd高清显示屏的新型led背光连接器架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7192A (zh) * 2020-03-17 2020-07-17 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cd高清显示屏的新型led背光连接器架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6081U (zh) 一种局部调光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2086993A (zh)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8322577A (zh) 移动终端
CN203349188U (zh) 一种led灯条固定装置及led背光模组
CN209690676U (zh) 一种具有新型fpc连接结构的背光模组
CN201255800Y (zh)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214669983U (zh) 一种前框内接安装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2675166U (zh) 背光源底框与胶框的组装结构
CN208569257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286848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750242U (zh) 一种带有防漏光结构的显示屏背光模组
CN204989526U (zh) 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11061822U (zh) 一种背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09149018U (zh) 一种小型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3258495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736688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873955U (zh) 一种磁吸开启式的广告灯箱
TW201024843A (en) A display device with compound backlight modules
CN210720799U (zh) 一种多层导光板
CN202229001U (zh) 一种适用于窄边结构复杂的三件套led背光源
CN208999721U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9433156U (zh) 一种背光模组用灯罩及背光模组
CN209167751U (zh) 一种异形背光模组
CN214205603U (zh) 一种窄边框双盲孔设计手机背光源
CN22079561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液晶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