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9394U -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9394U
CN209689394U CN201920084014.4U CN201920084014U CN209689394U CN 209689394 U CN209689394 U CN 209689394U CN 201920084014 U CN201920084014 U CN 201920084014U CN 209689394 U CN209689394 U CN 209689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horizontal
discharging
along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40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enghua Stov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hua Sto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hua Stov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hua Sto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40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9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9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9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自动取棒机构、推棒机构、燃烧系统、换热器、循环风机、炉门、出料滚道及出料夹取机构。炉体具有入料口及出料口,炉门装于炉体;推棒机构位于炉体的入料口旁边,自动取棒机构包含跨设于推棒机构对应上方的脚框架及在脚框架上滑移的抓取装置,抓取装置悬置于推棒机构的对应上方;出料滚道位于炉体的出料口旁边,出料滚道沿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出料夹取机构位于出料滚道的旁边并沿炉体的长度方向与炉体相对齐,燃烧系统安装于炉体且第一端与炉体连通,燃烧系统的第二端与循环风机连通,循环风机装于炉体并与炉体相连通,换热器安装于炉体并与炉体相连通,以实现自动上下料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棒加热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柱,从而加速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其中,对于铝型材挤压生产的企业来说,在铝型材挤出生产线中离不开对铝棒进行加热的铝棒加热炉,以借助铝棒加热炉将铝棒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合金中形成均匀固溶体,然后通过剥皮机剥除外壳以形成光洁均匀的铝棒,再送到大型挤压机挤压成型。而挤压出的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太、电子、铝合金棒、管等各种铝合金。
但是,现有的铝棒加热炉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实自铝棒自动上下料,故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因此,亟需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自动取棒机构、推棒机构、燃烧系统、换热器、循环风机、炉门、出料滚道及出料夹取机构。所述炉体具有入料口及出料口,所述炉门安装于所述炉体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推棒机构位于所述炉体的入料口旁边并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体相对接,所述自动取棒机构包含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推棒机构对应上方的脚框架及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或宽方方向在所述脚框架上滑移以将铝棒取至所述推棒机构处的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悬置于所述推棒机构的对应上方;所述出料滚道位于所述炉体的出料口旁边,所述出料滚道还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出料夹取机构位于所述出料滚道的旁边并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体相对齐,所述燃烧系统安装于所述炉体且第一端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燃烧系统的第二端与所述循环风机连通,所述循环风机安装于所述炉体并与所述炉体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炉体并与所述炉体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抓取装置包含第一滑台、第一驱动器、第二滑台、第二驱动器及抓取机械手,所述第一滑台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滑设于所述脚框架之顶部,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台并驱使所述第一滑台滑移,所述第二滑台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台,所述第二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并驱使所述第二滑台滑移,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并悬置于所述推棒机构的对应上方。
较佳地,所述脚框架之顶部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器为两输出轴的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每个输出轴各安装有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每个所述旋转轴各安装有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滚动的第一滚动轮。
较佳地,所述脚框架之顶部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器为两输出轴的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每个输出轴各安装有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各安装有沿所述第二导轨上滚动的第二滚动轮。
较佳地,所述推棒机构包含卧式骨架、推棒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条及推棒平台,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各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水平地安装于所述卧式骨架,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推棒电机安装于所述卧式骨架并驱使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推棒平台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滑设于所述卧式骨架,所述推棒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链条上。
较佳地,所述卧式骨架的顶部具有沿所述炉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推棒导轨,所述第一链条及推棒平台各位于所述推棒导轨内。
较佳地,所述推棒电机呈间隔开地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下方,所述推棒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第一转轴还安装有对齐所述主动链轮的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
较佳地,所述出料夹取机构包含卧式框架、出料夹取气缸、第一夹取臂、第二夹取臂、滑移气缸及滑设于所述卧式框架之顶部的滑移座,所述出料夹取气缸安装于所述滑移座且具有伸缩方向相反的第一伸缩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一夹取臂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二夹取臂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端,且所述第二夹取臂还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夹取臂并排布置,所述滑移气缸安装于所述卧式框架并与所述滑移座连接。
较佳地,所述燃烧系统为两个并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每个所述燃烧系统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并与该顶部连通,一个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出料口邻设,另一个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入料口相邻设,所述循环风机位于所述炉体中部的前方,所述循环风机还与所述炉体的底部连通,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并与该顶部连通,所述换热器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燃烧系统之间。
较佳地,所述出料滚道包含卧式横架、出料承托板及用于驱使所述出料承托板绕一枢摆中心线相对所述卧式横架做上下枢摆的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气缸呈输出端朝上的布置,所述出料气缸还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卧式横架之一侧,所述出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承托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料承托板的第二端绕所述枢摆中心线与所述卧式横架之另一侧枢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推棒机构位于炉体的入料口旁边并沿炉体的长度方向与炉体相对接,自动取棒机构包含沿炉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推棒机构对应上方的脚框架及沿炉体的长度方向或宽方方向在脚框架上滑移的抓取装置,抓取装置悬置于推棒机构的对应上方,由自动取棒机构直接将外界存料框架处的铝棒取送到推棒机构,由推棒机构将铝棒从入料口送入炉体,以实现铝棒自动上料;出料滚道位于炉体的出料口旁边,出料滚道还沿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出料夹取机构位于出料滚道的旁边并沿炉体的长度方向与炉体相对齐,由出料夹取机构从出料口将铝棒从炉体处取出,放置于出料滚道处,以实现铝棒自动下料,燃烧系统安装于炉体且第一端与炉体连通,燃烧系统的第二端与循环风机连通,循环风机安装于炉体并与炉体相连通,换热器安装于炉体并与炉体相连通,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的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在一角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在另一角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中的推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中的自动取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中的出料滚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中的出料夹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100包括炉体10、推棒机构20、自动取棒机构30、燃烧系统40、换热器50、循环风机60、炉门 70、出料滚道80及出料夹取机构90。炉体10具有入料口11及出料口12,较优的是,入料口11与出料口12于炉体10上呈背对的布置,但不限于此;炉门 70安装于炉体10并选择性地开闭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即,入料口11对应一个炉门70,出料口12也对应一个炉门70,使得入料口11被其对应的炉门70 开闭,以及出料口12被其对应的炉门70所开闭。推棒机构20位于炉体10的入料口11旁边,且推棒机构20还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即双箭头A所指)与炉体10相对接,而自动取棒机构30包含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即双箭头B所指)跨设于推棒机构20对应上方的脚框架30a及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方方向在脚框架30a上滑移以将铝棒200取至推棒机构20处的抓取装置30b,抓取装置30b悬置于推棒机构20的对应上方,以便于抓取装置30b从存铝棒框架将铝棒200自动抓走并放置于推棒机构20处,由推棒机构20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将铝棒200送进入料口11内。出料滚道80位于炉体10的出料口12旁边,用于承载被炉体10内加热后的铝棒200,出料滚道80还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布置,以便于外界设置于炉体10旁边的剥皮机构对加热后的铝棒200的剥皮工作。出料夹取机构90位于出料滚道80的旁边并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与炉体10 相对齐,用于伸入出料口12内取走加热后的铝棒200。燃烧系统40安装于炉体 10且第一端与炉体10连通,燃烧系统40的第二端与循环风机60连通,较优的是,燃烧系统40的第二端通过管道13与循环风机60连通,循环风机60安装于炉体10并与炉体10相连通,以在循环风机60的作用下实现燃烧系统40与炉体10之间热量循环作用;换热器50安装于炉体10并与炉体10相连通。具体地,燃烧系统40为两个并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每个燃烧系统 40位于炉体10的顶部并与该顶部连通,一个燃烧系统40与出料口12邻设,另一个燃烧系统40与入料口11邻设,以增加炉体10的加热效率,但不限于此;循环风机60位于炉体10中部的前方,循环风机60还与炉体10的底部连通,换热器50位于炉体10的顶部并与该顶部连通,换热器50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位于燃烧系统40之间,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100的结构更合理紧凑,进一步地确保加热均匀可靠性,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3所示,推棒机构20包含卧式骨架21、推棒电机22、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24、第一链轮25、第二链轮26、第一链条(图中未示)及推棒平台 27。第一转轴23及第二转轴24各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即双箭头B所指)水平地安装于卧式骨架21,第一链轮25安装于第一转轴23,第二链轮26安装于第二转轴24,第一链条绕设于第一链轮25和第二链轮26;推棒电机22安装于卧式骨架21并驱使第一转轴23转动,由转动的第一转轴23带动第一链轮25连同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26一起运动;推棒平台27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滑设于卧式骨架21,推棒平台27固定于第一链条上,由运动的第一链条带动推棒平台27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滑动,以实现将顶推铝棒200进入入料口11的目的。具体地,卧式骨架21的顶部具有沿炉体10长度方向布置的推棒导轨211,第一链条及推棒平台27各位于推棒导轨211内,用于对铝棒200更可靠顶推输送;而推棒电机22呈间隔开地位于第一转轴23对应下方,推棒电机22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281,第一转轴23还安装有对齐主动链轮281的从动链轮282,主动链轮281与从动链轮282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图中未示),以借助主动链轮281、从动链轮及传动链条,实现推棒电机22对第一转轴23的远距离驱动的目的,但不限于此。
如图4所示,抓取装置30b包含第一滑台31、第一驱动器32、第二滑台33、第二驱动器34及抓取机械手35。第一滑台31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滑设于脚框架30a之顶部,由脚框架30a对第一滑台31提供支撑及装配场所;第一驱动器 32安装于第一滑台31并驱使第一滑台31滑移,以使得第一驱动器32跟随第一滑台31滑移;第二滑台33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滑设于第一滑台31,由第一滑台31为第二滑台33提供支撑及装配场所;第二驱动器34安装于第二滑台33 并驱使第二滑台33滑移,以使得第二驱动器34跟随第二滑台33一起滑移;抓取机械手35安装于第二滑台33并悬置于推棒机构20的对应上方,用于将外界抓取的铝棒200可靠地放置于推棒机构20上,具体是放置于推棒机构20的推棒导轨211所围的空间内。具体地,脚框架30a之顶部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第一导轨361,脚框架30a之顶部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第二导轨362,第一驱动器32为两输出轴的第一减速电机,第一减速电机的每个输出轴各安装有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旋转轴 371,每个旋转轴371各安装有在第一导轨361上滚动的第一滚动轮381;第二驱动器34为两输出轴的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的每个输出轴各安装有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布置的转动轴372,每个转动轴372各安装有沿第二导轨362 上滚动的第二滚动轮382,以借助旋转轴371、第一导轨361和第一滚轮381,使得第一驱动器32更平稳可靠地驱使第一滑台31滑移,同理,借助转动轴372、第二导轨362和第二滚轮382,使得第二驱动器34更平稳可靠地驱使第二滑台 33滑移,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5所示,出料滚道80包含卧式横架81、出料承托板82及用于驱使出料承托板82绕一枢摆中心线C相对卧式横架81做上下枢摆的出料气缸83,出料气缸83呈输出端朝上的布置,出料气缸83还竖直地安装于卧式横架81之一侧,出料气缸83的输出端与出料承托板82的第一端连接,出料承托板82的第二端绕枢摆中心线C与卧式横架81之另一侧枢接;故在出料夹取机构90将炉体10内的铝棒从出料口12取出并放置于出料承托板82处时,此时借助出料气缸83带动出料承托板82绕枢摆中心线向上枢摆过程中,使得出料承托板82 处的铝棒200借助其自重便自动地滑向前方,以便于外界的剥皮机构对加热后的铝棒200剥皮,但不限于此。
如图6所示,出料夹取机构90包含卧式框架91、出料夹取气缸92、第一夹取臂93、第二夹取臂94、滑移气缸95及滑设于卧式框架91之顶部的滑移座 96,出料夹取气缸92安装于滑移座96且具有伸缩方向相反的第一伸缩端和第二伸缩端,第一夹取臂93安装于第一伸缩端,第二夹取臂94安装于第二伸缩端,且第二夹取臂94还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夹取臂93并排布置,滑移气缸95安装于卧式框架91并与滑移座96连接,以确保出料夹取机构90能更可靠地从出料口12处将加热后的铝棒200抓走并放置于出料承托板82处,但不限于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推棒机构20位于炉体10的入料口11旁边并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与炉体10相对接,自动取棒机构30包含沿炉体10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推棒机构10对应上方的脚框架30a及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方方向在脚框架30a上滑移的抓取装置30b,抓取装置30b悬置于推棒机构 20的对应上方,由自动取棒机构30直接将外界存料框架处的铝棒200取送到推棒机构20,由推棒机构20将铝棒200从入料口11送入炉体10,以实现铝棒200 自动上料;出料滚道80位于炉体10的出料口12旁边,出料滚道80还沿炉体 10的宽度方向布置,出料夹取机构90位于出料滚道80的旁边并沿炉体10的长度方向与炉体10相对齐,由出料夹取机构90从出料口12将铝棒200从炉体10 处取出,放置于出料滚道80处,以实现铝棒200自动下料;燃烧系统40安装于炉体10且第一端与炉体10连通,燃烧系统40的第二端与循环风机60连通,循环风机60安装于炉体10并与炉体10相连通,换热器50安装于炉体10并与炉体10相连通,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100r工作效率高。
值得注意者,炉体10内自带有三排链条输送机构,以将由入料口11进入到三排链条输送机构处的铝棒往出料口12处输送,即铝棒200由入料口11往出料口12处的输送靠三排链条输送机构所执行,且三排链条输送机构能同时输送三排铝棒200,但这是本领域所熟知的结构,故不再详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自动取棒机构、推棒机构、燃烧系统、换热器、循环风机、炉门、出料滚道及出料夹取机构,所述炉体具有入料口及出料口,所述炉门安装于所述炉体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棒机构位于所述炉体的入料口旁边并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体相对接,所述自动取棒机构包含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推棒机构对应上方的脚框架及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或宽方方向在所述脚框架上滑移以将铝棒取至所述推棒机构处的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悬置于所述推棒机构的对应上方,所述出料滚道位于所述炉体的出料口旁边,所述出料滚道还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出料夹取机构位于所述出料滚道的旁边并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体相对齐,所述燃烧系统安装于所述炉体且第一端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燃烧系统的第二端与所述循环风机连通,所述循环风机安装于所述炉体并与所述炉体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炉体并与所述炉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包含第一滑台、第一驱动器、第二滑台、第二驱动器及抓取机械手,所述第一滑台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滑设于所述脚框架之顶部,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台并驱使所述第一滑台滑移,所述第二滑台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台,所述第二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并驱使所述第二滑台滑移,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并悬置于所述推棒机构的对应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框架之顶部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器为两输出轴的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每个输出轴各安装有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每个所述旋转轴各安装有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滚动的第一滚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框架之顶部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相对两侧各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器为两输出轴的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每个输出轴各安装有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各安装有沿所述第二导轨上滚动的第二滚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棒机构包含卧式骨架、推棒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条及推棒平台,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各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水平地安装于所述卧式骨架,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推棒电机安装于所述卧式骨架并驱使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推棒平台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滑设于所述卧式骨架,所述推棒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链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骨架的顶部具有沿所述炉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推棒导轨,所述第一链条及推棒平台各位于所述推棒导轨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棒电机呈间隔开地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下方,所述推棒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第一转轴还安装有对齐所述主动链轮的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夹取机构包含卧式框架、出料夹取气缸、第一夹取臂、第二夹取臂、滑移气缸及滑设于所述卧式框架之顶部的滑移座,所述出料夹取气缸安装于所述滑移座且具有伸缩方向相反的第一伸缩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一夹取臂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二夹取臂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端,且所述第二夹取臂还沿所述炉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夹取臂并排布置,所述滑移气缸安装于所述卧式框架并与所述滑移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为两个并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每个所述燃烧系统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并与该顶部连通,一个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出料口邻设,另一个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入料口相邻设,所述循环风机位于所述炉体中部的前方,所述循环风机还与所述炉体的底部连通,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并与该顶部连通,所述换热器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燃烧系统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滚道包含卧式横架、出料承托板及用于驱使所述出料承托板绕一枢摆中心线相对所述卧式横架做上下枢摆的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气缸呈输出端朝上的布置,所述出料气缸还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卧式横架之一侧,所述出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承托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料承托板的第二端绕所述枢摆中心线与所述卧式横架之另一侧枢接。
CN201920084014.4U 2019-01-17 2019-01-17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Active CN209689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4014.4U CN209689394U (zh) 2019-01-17 2019-01-17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4014.4U CN209689394U (zh) 2019-01-17 2019-01-17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9394U true CN209689394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4014.4U Active CN209689394U (zh) 2019-01-17 2019-01-17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9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3400B (zh) 一种料盘自动循环式烘干冷却炉
CN106882531A (zh) 水平回转存储库及自动水平回转存储库
CN209689394U (zh) 卧式三排铝棒加热炉
CN213538020U (zh) 一种时效炉进料装置
CN209689393U (zh) 卧式铝棒加热炉
CN108870938A (zh) 全自动常压隧道式烘烤装置
CN113951313A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的冷冻牛羊肉解冻装置
CN206828369U (zh) 一种有效阻火的玻璃管拉丝加热装置
CN212357030U (zh) 一种玻璃钢化加工装置
CN217200499U (zh) 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废料清理装置
CN206491273U (zh) 一种裹衣花生油炸设备
CN216971074U (zh) 全自动钢瓶热处理送料装置
CN107279255A (zh) 一种全自动跃层式熏蒸干燥肉制品制作成套设备
CN213543225U (zh) 一种加热炉用铝棒送料装置
CN206088097U (zh) 一种用于焊条生产的药粉团提升设备
CN208898072U (zh) 余温正火炉
CN214009932U (zh) 连续生产用烧制炉
CN104807352B (zh) 摇杆清灰板式冷却器
CN211768793U (zh) 一种上管机
CN210709474U (zh) 一种轴承圈自动收料装置
CN210663863U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
CN210663867U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出棒翻棒机构
CN208116746U (zh) 一种铸造熔炼数据实时同步管理系统
CN207201907U (zh) 一种全自动跃层式熏蒸干燥肉制品制作成套设备
CN112325633A (zh) 卧式多辊道循环铝棒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