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668U -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668U
CN209683668U CN201920495202.6U CN201920495202U CN209683668U CN 209683668 U CN209683668 U CN 209683668U CN 201920495202 U CN201920495202 U CN 201920495202U CN 209683668 U CN209683668 U CN 209683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ar
main
driver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52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亮
尚平霞
张庚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952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6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该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刹车踏板、用于和主刹车踏板与刹车闸线连接的主刹车杆、通过铰接件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副刹车杆和与副刹车杆连接的副刹车踏板,所述副刹车踏板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且副刹车杆和主刹车杆通过用于使副刹车杆和主刹车杆同步升降的连杆A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杆A,能够使驾驶员通过左脚踩踏副刹车踏板来控制车辆的刹车,也可以通过右脚踩踏主刹车踏板来控制车辆的刹车,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习惯的选择,也便于使不同习惯的驾驶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学习会驾驶操作,并且通过设置的连杆A就可以实现,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中的刹车踏板都是设置在驾驶员右脚区域的,因此只能使驾驶员来习惯刹车踏板的位置,而对于一些习惯不同的驾驶员来说,如果将刹车踏板设置在左脚区域,使驾驶员能够通过左脚来控制刹车系统,会使这些驾驶员能够更加习惯、灵活的使用刹车系统,提高驾驶安全性。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536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起到辅助刹车作用的汽车双制动刹车联动装置,由副刹车板、刹车闸线、套钩和分别安装在主、副驾驶座前下方的左、右固定支座组成,副刹车板轴杆中部铰装在右固定支座顶部,刹车闸线橡胶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固定支座上,刹车闸线钢丝内芯的一端连接在副刹车板轴杆前部,另一端可通过套钩套接在汽车主刹车板轴杆上。将刹车闸线的套钩套装在主刹车板轴杆上后,行车途中遇紧急情况时,副驾驶可及时踩下副刹车板,带动主刹车板工作,使汽车制动。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是将副刹车板设置在副驾驶座处的,因此还是不能使习惯不同的驾驶员来快速适应刹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使习惯不同的驾驶员来快速适应刹车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刹车踏板、用于和主刹车踏板与刹车闸线连接的主刹车杆、通过铰接件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副刹车杆和与副刹车杆连接的副刹车踏板,所述副刹车踏板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且副刹车杆和主刹车杆通过用于使副刹车杆和主刹车杆同步升降的连杆A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的副油门杆、与副油门杆连接的副油门踏板、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油门杆、与主油门杆连接的主油门踏板以及用于使副油门杆和主油门杆同步升降的连杆B。
所述连杆B由分别与副油门杆和主油门杆连接的连接段B以及用于在连杆B下移时避让主刹车杆和/或副刹车杆的上凸弯曲段组成,所述连杆A由分别与主刹车杆和副刹车杆连接的连接端A以及用于在连杆A上移时避让副油门杆和/或主油门杆的下凹弯曲段组成。
所述主油门杆通过弹性复位件B与车辆本体连接。
所述副刹车杆通过弹性复位件A与车辆本体连接。
所述弹性复位件A包括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弧形筒、设置在弧形筒内且可沿着弧形筒内壁滑移的滑移件、与滑移件和副刹车杆连接的弧形杆以及用于连接在滑移件和弧形筒的弹性件,且所述弧形筒和弧形杆的曲率半径的圆心与铰接件重合。
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分别与滑移件和弧形筒的内壁下侧连接的压簧。
所述副刹车杆由与铰接件连接的摆动段A和与摆动段A铰接且与副刹车踏板连接的折叠段A组成,折叠段A上成型有外螺纹A,外螺纹A上旋接有可覆盖部分摆动段A的套体A。
所述主刹车杆由摆动段B和与摆动段B铰接且与主刹车踏板连接的折叠段B组成,折叠段B上成型有外螺纹B,外螺纹B上旋接有可覆盖部分摆动段B的套体B。
所述铰接件包括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固定件和转动安装在固定件上且与副刹车杆连接的销轴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连杆A,能够使驾驶员通过左脚踩踏副刹车踏板来控制车辆的刹车,也可以通过右脚踩踏主刹车踏板来控制车辆的刹车,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习惯的选择,也便于使不同习惯的驾驶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学习会驾驶操作,并且通过设置的连杆A就可以实现,结构简单;
2、驾驶员踩踏副油门踏板可以控制副油门杆的升降,驾驶员通过踩踏主油门踏板,控制主油门杆的升降,通过设置的连杆B的作用,从而控制副油门杆的升降,实现了车辆油门的控制,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习惯的选择,也便于使不同习惯的驾驶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学习会驾驶操作,并且通过设置的上凸弯曲段和下凹弯曲段,能够避免双刹车系统和双油门系统的干涉;
3、当驾驶员用脚踩踏副刹车踏板时,副刹车杆下压,则使弧形杆插入到弧形筒内,并压缩压簧,当驾驶员不再脚踏时,则通过压簧的作用,使副刹车杆也能快速的复位,提高刹车系统的复位灵敏度;
4、旋动筒体A,使筒体A脱离开摆动段A,此时摆动段A和折叠段A就可以相对转动,使折叠段A可以进行折叠,此时驾驶员再脚踩副刹车踏板时不会实现刹车作用,只可以通过脚踩主刹车踏板来实现刹车,通过旋动套体B,则实现对折叠段B的折叠,此时驾驶员再脚踩主刹车踏板不会实现刹车作用,只可以通过脚踩副刹车踏板来实现刹车,满足驾驶员的多种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套体A旋出摆动段A以使摆动端A和折叠段A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刹车踏板101、用于和主刹车踏板101与刹车闸线连接的主刹车杆1、通过铰接件4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副刹车杆2和与副刹车杆2连接的副刹车踏板201,具体的,所述铰接件4包括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底座401、连接在底座401上的固定件402和转动安装在固定件402上且与副刹车杆2连接的销轴件403,所述副刹车踏板201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且副刹车杆2和主刹车杆1通过用于使副刹车杆2和主刹车杆1同步升降的连杆A3连接;当驾驶员用脚踩踏主刹车踏板101,则下压主刹车杆1并带动刹车闸线,实现刹车效果,当驾驶员用脚踩踏副刹车踏板201,则下压副刹车杆2并通过连杆A3的带动,则使主刹车杆1下压,从而实现刹车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的连杆A3,能够使驾驶员通过左脚踩踏副刹车踏板201来控制车辆的刹车,也可以通过右脚踩踏主刹车踏板101来控制车辆的刹车,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习惯的选择,也便于使不同习惯的驾驶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学习会驾驶操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的副油门杆11、与副油门杆11连接的副油门踏板1101、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油门杆8、与主油门杆8连接的主油门踏板801以及用于使副油门杆11和主油门杆8同步升降的连杆B12;所述连杆B12由分别与副油门杆11和主油门杆8连接的连接段B121以及用于在连杆B12下移时避让主刹车杆1和/或副刹车杆2的上凸弯曲段122组成,所述连杆A3由分别与主刹车杆1和副刹车杆2连接的连接端A301以及用于在连杆A3上移时避让副油门杆11和/或主油门杆8的下凹弯曲段302组成。
和实施例1的原理类似的,驾驶员踩踏副油门踏板1101可以控制副油门杆11的升降,驾驶员通过踩踏主油门踏板801,控制主油门杆8的升降,通过设置的连杆B12的作用,从而控制副油门杆11的升降,实现了车辆油门的控制,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习惯的选择,也便于使不同习惯的驾驶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学习会驾驶操作,并且通过设置的上凸弯曲段122和下凹弯曲段302,能够避免双刹车系统和双油门系统的干涉。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和2所示,所述副刹车杆2通过弹性复位件A5与车辆本体连接,具体的,所述弹性复位件A5包括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弧形筒501、设置在弧形筒501内且可沿着弧形筒501内壁滑移的滑移件503、与滑移件503和副刹车杆2连接的弧形杆504以及用于连接在滑移件503和弧形筒501的弹性件50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502为两端分别与滑移件503和弧形筒501的内壁下侧连接的压簧,且所述弧形筒501和弧形杆504的曲率半径的圆心与铰接件4重合;当驾驶员用脚踩踏副刹车踏板201时,副刹车杆2下压,则使弧形杆504插入到弧形筒501内,并压缩压簧,当驾驶员不再脚踏时,则通过压簧的作用,使副刹车杆2也能快速的复位,提高刹车系统的复位灵敏度。
可选的,所述主油门杆8通过弹性复位件B10与车辆本体连接,且弹性复位件B10与弹性复位件A5结构一致。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6所示,所述副刹车杆2由与铰接件4连接的摆动段A202和与摆动段A202铰接且与副刹车踏板201连接的折叠段A203组成,折叠段A203上成型有外螺纹A204,外螺纹A204上旋接有可覆盖部分摆动段A202的套体A13;如图3和4所示,当套体A13套设住部分的折叠段A203和摆动段A202时,则摆动段A202和折叠段A203不能相对转动,使摆动段A202和折叠段A203同步的升降,但是当驾驶员不想使用双刹车系统时,如图6所示,则可以旋动筒体A13,使筒体A13脱离开摆动段A202,此时摆动段A202和折叠段A203就可以相对转动,使折叠段A203可以进行折叠,此时驾驶员再脚踩副刹车踏板201时不会实现刹车作用,只可以通过脚踩主刹车踏板101来实现刹车,满足驾驶员的多种使用需求。
可选的,所述主刹车杆1由摆动段B102和与摆动段B102铰接且与主刹车踏板101连接的折叠段B103组成,折叠段B103上成型有外螺纹B104,外螺纹B104上旋接有可覆盖部分摆动段B102的套体B14;同上述的原理类似,通过旋动套体B14,则实现对折叠段B103的折叠,此时驾驶员再脚踩主刹车踏板101不会实现刹车作用,只可以通过脚踩副刹车踏板201来实现刹车。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对实施例2中的双油门系统进行上述结构一致的改进,以使副油门杆11和副油门杆8实现可以折叠的效果,进一步满足驾驶员的多种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刹车踏板(101)、用于和主刹车踏板(101)与刹车闸线连接的主刹车杆(1)、通过铰接件(4)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副刹车杆(2)和与副刹车杆(2)连接的副刹车踏板(201),其特征是,所述副刹车踏板(201)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且副刹车杆(2)和主刹车杆(1)通过用于使副刹车杆(2)和主刹车杆(1)同步升降的连杆A(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左脚驾驶区域的副油门杆(11)、与副油门杆(11)连接的副油门踏板(1101)、设置在驾驶员右脚驾驶区域的主油门杆(8)、与主油门杆(8)连接的主油门踏板(801)以及用于使副油门杆(11)和主油门杆(8)同步升降的连杆B(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B(12)由分别与副油门杆(11)和主油门杆(8)连接的连接段B(121)以及用于在连杆B(12)下移时避让主刹车杆(1)和/或副刹车杆(2)的上凸弯曲段(122)组成,所述连杆A(3)由分别与主刹车杆(1)和副刹车杆(2)连接的连接端A(301)以及用于在连杆A(3)上移时避让副油门杆(11)和/或主油门杆(8)的下凹弯曲段(30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油门杆(8)通过弹性复位件B(10)与车辆本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副刹车杆(2)通过弹性复位件A(5)与车辆本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复位件A(5)包括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弧形筒(501)、设置在弧形筒(501)内且可沿着弧形筒(501)内壁滑移的滑移件(503)、与滑移件(503)和副刹车杆(2)连接的弧形杆(504)以及用于连接在滑移件(503)和弧形筒(501)的弹性件(502),且所述弧形筒(501)和弧形杆(504)的曲率半径的圆心与铰接件(4)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502)为两端分别与滑移件(503)和弧形筒(501)的内壁下侧连接的压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副刹车杆(2)由与铰接件(4)连接的摆动段A(202)和与摆动段A(202)铰接且与副刹车踏板(201)连接的折叠段A(203)组成,折叠段A(203)上成型有外螺纹A(204),外螺纹A(204)上旋接有可覆盖部分摆动段A(202)的套体A(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刹车杆(1)由摆动段B(102)和与摆动段B(102)铰接且与主刹车踏板(101)连接的折叠段B(103)组成,折叠段B(103)上成型有外螺纹B(104),外螺纹B(104)上旋接有可覆盖部分摆动段B(102)的套体B(14)。
10.根据权利要求1-3、5-9任一所述的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铰接件(4)包括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底座(401)、连接在底座(401)上的固定件(402)和转动安装在固定件(402)上且与副刹车杆(2)连接的销轴件(403)。
CN201920495202.6U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3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5202.6U CN209683668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5202.6U CN209683668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668U true CN209683668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520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3668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6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8476A (zh) * 2019-04-12 2019-06-14 张振亮 一种联动刹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8476A (zh) * 2019-04-12 2019-06-14 张振亮 一种联动刹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8476A (zh) 一种联动刹车装置
US2602348A (en) Hand control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7017441B2 (en) Vehicle pedal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pedal position i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vehicle
US2855797A (en) Automobile drive control
CN209683668U (zh) 一种便于左右脚使用的刹车装置
CN204488504U (zh) 一种基于自动驾驶的离合、油门和刹车总成
WO2009124457A1 (zh) 一种离合踏板机构
CN107933301B (zh) 一种离合踏板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2389210U (zh) 汽车离合器踏板
CN2337005Y (zh) 车辆油门刹车组合操作踏板
CN208453072U (zh) 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
US2202126A (en) Dual accelerator
CN215552690U (zh) 一种调节汽车座椅靠背角度的多档锁止机构
CN204956114U (zh) 车辆加速和制动无起点限制操纵一体装置
CN205737478U (zh) 一种汽车副刹装置及刹车辅助系统
CN211441952U (zh) 一种离合器踏板操纵省力机构
CN109624705B (zh) 一种刹车油门组合踏板及其加速、刹车方法
CN205601613U (zh) 简易型残疾人用机动车油门刹车控制装置
CN203198744U (zh) 一种汽车离合踏板
EP0297671A1 (en) Motor control-brake device
CN101434197B (zh) 机动车组合式踏板
CN201501393U (zh) 防止汽车刹车误踩油门结构
CN210591406U (zh) 立减踏板式油门
CN20349668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离合器踏板装置
CN2730725Y (zh) 摩托车脚踏板自动弹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