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6761U -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6761U
CN209666761U CN201822005314.7U CN201822005314U CN209666761U CN 209666761 U CN209666761 U CN 209666761U CN 201822005314 U CN201822005314 U CN 201822005314U CN 209666761 U CN209666761 U CN 209666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spring block
holder assembly
bracket
block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53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显杰
韦佳
刘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53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6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6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6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簧座组件,包括板簧座,所述板簧座包括板簧座本体,板簧支撑在所述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上,所述板簧的两端设有卷耳,两个所述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所述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座组件,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两个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设定角度,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少车辆制动点头现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簧座组件,包括横板、竖板和支架本体,在横板一端设有固定销轴的销孔,减振器的销轴一部分插入销孔中并固定,在横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竖板的顶部,竖板下端设有用于固定横向稳定杆的通孔,横向稳定杆通过柱体固定在竖板上,支架本体安装于钢板弹簧与前桥的上表面之间,并通过固定钢板弹簧的骑马螺栓固定。
骑马螺栓分跨在支架本体两侧,靠骑马螺栓内侧夹紧支架本体,并未与支架本体有装配关系,导致支架本体容易滑动或绕中心定位销偏转,使悬架产生异响;横向稳定杆与支架本体连接需要额外的支架装配,调整位置,操作繁琐;板簧直接压在板簧座上,板簧的晃动使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簧座组件,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簧座组件,包括板簧座,所述板簧座包括板簧座本体,板簧支撑在所述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上,所述板簧的两端设有卷耳,两个所述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所述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座组件,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两个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设定角度,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少车辆制动点头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座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凸耳,所述板簧座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凸耳与减振器连接;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凸耳,所述板簧座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凸耳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其中,所述板簧座本体、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耳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减振器的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在所述第一凸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凸耳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横向稳定杆包括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稳定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凸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座还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骑跨在车桥上,所述板簧穿过U型支架并设置在车桥下方,所述U型支架将车桥和所述板簧压紧在所述板簧座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型支架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簧座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型支架为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U型支架的封闭端和所述车桥之间,所述垫片两侧设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车桥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为向车桥方向伸出的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架设于所述车桥上方,减振器的销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架设于所述车桥上方,所述板簧的卷耳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座的顶面上设有加强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桥,包括第一方面的板簧座组件,所述驱动桥包括桥壳,所述桥壳包括桥包和半轴套,所述桥包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半轴套连接,一个所述半轴套上支撑有一个所述板簧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两个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设定角度,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少车辆制动点头现象,同时板簧和板簧座本体的接触面相适配,结构紧凑,节约了驱动桥的布置空间,连接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座组件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开口端与所述板簧座连接,所述U型支架的封闭端骑跨在所述半轴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半轴套上设有垫板,所述U型支架穿过所述垫板与所述板簧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垫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半轴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的驱动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两个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设定角度,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少车辆制动点头现象。结构紧凑,节约了驱动桥的布置空间,连接可靠,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簧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板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簧座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板簧座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簧座和板簧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桥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板簧座本体10、第一凸耳11、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12、第一螺母13、第一通孔130、第二螺母14、第二通孔140、第二凸耳15、U型支架16、U型支架的开口端160、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加强板17、第三通孔170、第三螺母18、板簧200、卷耳20、铰链21、横向稳定杆300、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30、减振器的销轴400、连接轴401、桥壳500、桥包50、半轴套51、垫板52、卡块520、定位块521、车架600、板簧座100、板簧座组件10000、驱动桥1001、车辆10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板簧座组件1000,包括板簧座100,板簧座100包括板簧座本体10,板簧200支撑在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上,板簧200的两端设有卷耳20,两个卷耳20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成设定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簧座组件1000,如图1、图4和图6板簧200的两端设有卷耳20,两个卷耳20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θ,板簧200支撑在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上,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同时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成设定角度θ。板簧200的卷耳20通过铰链21与车架600连接。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成设定角度θ,两个卷耳20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θ,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θ,使悬架侧倾角刚度(在侧倾角小于设定值的条件下,车身倾斜单位角度所需要的侧倾力矩,称为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小车辆1002的侧倾力矩,有利于减少制动过程中的点头现象,提高了行驶平顺性。同时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为斜面,这样可以减少楔形垫片的使用,并且更紧凑和固定可靠。
具体地,板簧座本体10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凸耳11,板簧座本体10通过第一凸耳11与减振器连接;板簧座本体10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凸耳15,板簧座本体10通过第二凸耳15与横向稳定杆300连接,其中,板簧座本体10、第一凸耳11和第二凸耳15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簧座组件1000,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300直接与板簧座本体10连接,使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的装配简单,不会因中间连接件的松动而导致板簧座组件1000产生整体偏移,从而不会使车架600和车桥之间的悬架(悬架包括板簧200和减振器)产生异响,减小噪声和振动,连接可靠,结构紧凑,节约了布置空间。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凸耳11设有第一通孔,减振器的销轴400穿过第一通孔固定在第一凸耳11上。减振器的销轴400穿过第一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13固定在第一凸耳11上。第一凸耳11为从板簧座本体10的侧面延伸出的凸台,凸台沿平行于板簧座本体10的侧面的方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凸耳11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具体地,第二凸耳15设有第二通孔140,横向稳定杆300包括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12,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12穿过第二通孔140将横向稳定杆300固定在第二凸耳15上。第二凸耳15为从板簧座本体10的侧面延伸出的凸台,凸台沿平行于板簧座本体10的侧面的方向设有第二通孔140,第二凸耳15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12将横向稳定杆300与板簧座本体10连接,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12穿过第二通孔140,并通过第二螺母14固定值第二凸耳15上。
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包括U型支架16, U型支架16骑跨在车桥上,板簧200穿过U型支架16并设置在车桥下方,U型支架将车桥和板簧200压紧在板簧座本体10上。U型支架16的开口端160固定连接在板簧座本体10上。即U型支架的开口端160与板簧座本体10连接,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挂在桥壳500上。U型支架的开口端160指U型支架16的两根支架脚,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指U型支架16的两根支架脚的连接部,板簧座本体10上设有第三通孔,支架脚穿过第三通孔,并通过第三螺母18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U型支架16为至少一个。U型支架16为一个,板簧座本体10上设有两个分别与U型支架16的各个支架脚对应的第三通孔,U型支架16为N个,板簧座本体10上相应地设有2N个第三通孔。U型支架16为多个时,各个U型支架16的支架脚平行排列设置。
具体地,板簧座组件1000还包括垫板52,垫板52设置在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和所述车桥之间,垫板52两侧设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车桥的移动。如图1所示,限位结构为向车桥方向伸出的翻边即卡块520,向车桥方向伸出即从车桥中间向车轮方向伸出。垫板52可以与U型支架固连,也可以与车桥固连。
具体地,如图1所示,板簧200从桥壳500的下端穿过U型支架16。板簧200从桥壳500的下端穿过U型支架16,支撑在板簧座本体10上。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挂在桥壳500上,桥壳500的上侧或者下侧或者上下两侧设有垫板52,即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挂在垫板52上,同时U型支架16的两根支架脚穿过垫板52的第四通孔。桥壳500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垫板52时,U型支架16的支架脚依次穿过两块垫板52对应的第四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U型支架16为两个,桥壳500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垫板52。桥壳500上侧的垫板52设有卡块520和定位块521,定位块521设于两个U型支架16之间,用于U型支架16的定位,卡块520从两个U型支架16之间延伸至两个U型支架16的外侧,卡块520在U型支架16外侧的部分设有翻边,便于U型支架16固定。两块垫板52上分别设有四个对应的第四通孔,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上相对应地设有四个第三通孔,两个U型支架16的支架脚依次穿过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并通过螺母将U型支架16固定在板簧座本体10上。板簧200从桥壳500下侧穿过U型支架16的空心部分,并支撑在板簧座本体10上。
优选地,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上设有加强板17。如图3所示,加强板17可以是腰型的,加强板17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可以提高板簧座本体10的强度和承受应力的能力即可。加强板17与板簧座本体10一体成型,加强板17设有与板簧座本体10对应的第三通孔。加强板17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有厚度的板,例如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为平面时,加强板17的顶面和底面成设定角度;再例如,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为斜面时,加强板17为平面。
具体地,车架600设于车桥的上方即桥壳500上方,减振器的销轴400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车架600上。减振器的销轴400一端固定在板簧座本体10的第一凸耳11,另一端与车架600连接。第二连接件可以是连接轴401,连接轴401一端与车架600铰接,另一端设有套筒,套设在减振器的销轴400上。
具体地,车架600设于车桥的上方即桥壳500上方,板簧200的卷耳20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在车架600上。板簧200的两个卷耳20通过铰链21固定在车架600上。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桥1001,包括第一方面的板簧座组件1000,驱动桥1001包50括桥壳500,桥壳500包括桥包50和半轴套51,桥包5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半轴套51连接,一个半轴套51上支撑有一个板簧座组件1000。桥包50用于容纳差速器,半轴套51用于容纳半轴,电机与差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差速器的两输出端与半轴连接,半轴与轮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桥1001,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成设定角度,两个卷耳20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设定角度,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少车辆1002制动点头现象。同时板簧200和板簧座本体10的接触面相适配,结构紧凑,节约了驱动桥1001的布置空间,连接可靠。具体地,板簧座组件1000包括U型支架16,U型支架的开口端160与板簧座本体10连接,U型支架的封闭端161骑跨在半轴套51上。
具体地,半轴套51上设有垫板52,U型支架16穿过垫板52与板簧座本体10连接。
具体地,两个垫板52对称设置在半轴套5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1002,包括第二方面的驱动桥10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2,板簧座本体10的顶面与板簧座本体10的底面成设定角度,两个卷耳20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保证悬架整体安装后的倾角为设定角度,使悬架侧倾角刚度保持稳定,减少车辆1002制动点头现象。提高了车辆1002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簧座,所述板簧座包括板簧座本体,板簧支撑在所述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上,所述板簧的两端设有卷耳,两个所述卷耳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设定角度,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所述板簧座本体的顶面与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底面成设定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座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凸耳,所述板簧座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凸耳与减振器连接;所述板簧座本体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凸耳,所述板簧座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凸耳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其中,所述板簧座本体、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减振器的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在所述第一凸耳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耳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横向稳定杆包括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所述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稳定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凸耳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座还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骑跨在车桥上,所述板簧穿过U型支架并设置在车桥下方,所述U型支架将车桥和所述板簧压紧在所述板簧座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簧座本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为2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U型支架的封闭端和所述车桥之间,所述垫板的两侧设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车桥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向车桥方向伸出的翻边。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车架设于所述车桥上方,减振器的销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车架设于所述车桥上方,所述板簧的卷耳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座的顶面上设有加强板。
13.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簧座组件,所述驱动桥包括桥壳,所述桥壳包括桥包和半轴套,所述桥包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半轴套连接,一个所述半轴套上支撑有一个所述板簧座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座组件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开口端与所述板簧座连接,所述U型支架的封闭端骑跨在所述半轴套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套上设有垫板,所述U型支架穿过所述垫板与所述板簧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垫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半轴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桥。
CN201822005314.7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Active CN209666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314.7U CN20966676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314.7U CN20966676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6761U true CN209666761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5314.7U Active CN20966676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6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6007B1 (en) Leaf spring assembly having full-leaf leaf spring component and half-leaf leaf spring component
AU2001253821A1 (en) Leaf spring assembly having full leaf leaf spring component and half leaf leaf spring component
AU2010272539B2 (en) Central spring support for a cantilever spring suspension in a vehicle, especially with two axles
CN209666761U (zh) 一种板簧座组件、驱动桥和车辆
CN105264256A (zh) 悬架线圈弹簧以及支柱型悬架装置
CN204432286U (zh) 一种板簧交叉式平衡悬架
WO2006121438A3 (en) Vehicle leaf spring suspension with radius arms
KR102072858B1 (ko) 리프스프링의 장착구조
CN208355402U (zh) 吊挂结构以及洗碗机
CN203186029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3211051U (zh) 一种基于杆体中部刚度调节装置且采用液压支撑的稳定杆系统
CN112606647A (zh) 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
KR20130060631A (ko) Ctba용 트레일링암 부시
CN204278983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独立悬架结构
JP4376296B1 (ja) リアリーフスプリング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車両における後車軸の左右ずれを補正する方法
CN205365129U (zh) 一种汽车悬挂支架
CN205468372U (zh) 悬挂前支架连接板
CN202863558U (zh) 改良结构的沙滩车
CN109606045A (zh) 三片簧结构及汽车
US1311061A (en) Spring suspension
US2819768A (en) Wheel suspension in motor vehicles by means of leaf springs
CN102935792B (zh) 电动汽车的悬架装置
CN207594677U (zh) 一种固定支架
CN212373092U (zh) 一种低地板城市客车后悬架系统稳定装置
CN209616817U (zh) 一种纵臂式后独立悬架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