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3356U -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3356U
CN209663356U CN201920087508.8U CN201920087508U CN209663356U CN 209663356 U CN209663356 U CN 209663356U CN 201920087508 U CN201920087508 U CN 201920087508U CN 209663356 U CN209663356 U CN 209663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threaded
roll body
hole
annula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75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发根
王书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anbao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anbao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anbao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anbao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75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3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3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3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包括转动杆,转动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杆壁外套设有一根辊体,辊体上对应第一螺纹杆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孔并延伸至辊体外。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拆装时,首先转动螺纹套筒并将螺纹套筒取下,然后再通过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使第二螺纹杆脱离螺纹槽与第二螺纹孔,解除对辊体的固定,此时再转动辊体,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即完成辊体的拆除工作,之后再逆向操作以上过程,简单便捷地完成了磨辊的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机复合磨辊,特别涉及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属于磨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磨机用磨辊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有一定的破损,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而现有的磨辊在拆装时过于繁琐,影响了磨机的生产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杆壁外套设有一根辊体,所述辊体上对应第一螺纹杆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孔并延伸至辊体外,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辊体外的一端杆壁上套设有一块第一环形块,所述转动杆靠近辊体的一端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一块第二环形块,所述第二环形块上贯穿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四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关于第二环形块的圆心呈等距离的圆周分布,所述辊体上对应四个第二螺纹孔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第一环形块上对应四个固定孔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螺纹槽,四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一根第二螺纹杆,四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其中一端均依次贯穿固定孔与螺纹槽的槽口并延伸至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槽与对应的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辊体的外辊壁上固定套接有一层辊套,所述辊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呈弧形设置的环形耐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块上对应第一螺纹杆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螺纹杆的端面圆径,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第一螺纹杆的轴心线相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螺纹孔与通孔并延伸至第一环形块外,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一环形块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个呈一端开口设置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靠近第一环形块的一端与第一环形块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均贯穿第二螺纹孔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第二环形块外,且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二环形块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块靠近辊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定位杆,所述辊体靠近第一环形块的一侧侧壁上对应两根定位杆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定位槽,两根所述定位杆远离第一环形块的一端均贯穿定位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对应的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拆装时,首先转动螺纹套筒并将螺纹套筒取下,然后再通过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脱离螺纹槽与第二螺纹孔,解除对辊体的固定,此时再转动辊体,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即完成辊体的拆除工作,之后再逆向操作以上过程,简单便捷地完成了磨辊的拆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环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杆;2、第一螺纹杆;3、辊体;4、第一螺纹孔;5、第二环形块;6、第二螺纹杆;7、固定孔;8、第一环形块;9、螺纹槽;10、辊套;11、环形耐磨板;12、通孔;13、螺纹套筒;14、把手;15、定位杆;16、定位槽;17、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包括转动杆1,转动杆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螺纹杆2,第一螺纹杆2的杆壁外套设有一根辊体3,辊体3上对应第一螺纹杆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杆2远离转动杆1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孔4并延伸至辊体3外,第一螺纹杆2位于辊体3外的一端杆壁上套设有一块第一环形块8,转动杆1靠近辊体3的一端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一块第二环形块5,第二环形块5上贯穿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17,四个第二螺纹孔17关于第二环形块5的圆心呈等距离的圆周分布,辊体3上对应四个第二螺纹孔17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固定孔7,第一环形块8上对应四个固定孔7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螺纹槽9,四个第二螺纹孔17内均螺纹连接有一根第二螺纹杆6,四根第二螺纹杆6的其中一端均依次贯穿固定孔7与螺纹槽9的槽口并延伸至螺纹槽9内,螺纹槽9与对应的第二螺纹杆6螺纹连接,辊体3的外辊壁上固定套接有一层辊套10,辊套10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呈弧形设置的环形耐磨板11。
第一环形块8上对应第一螺纹杆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通孔12,通孔12的孔径大于第一螺纹杆2的端面圆径,通孔12的轴心线与第一螺纹杆2的轴心线相重合,使得第一环形块8不与第一螺纹杆2做接触,避免在转动时被第一螺纹杆2带动,影响到第一环形块8对辊体3的固定。
第一螺纹杆2远离转动杆1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螺纹孔4与通孔12并延伸至第一环形块8外,第一螺纹杆2位于第一环形块8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个呈一端开口设置的螺纹套筒13,螺纹套筒13靠近第一环形块8的一端与第一环形块8相抵,通过螺纹套筒13对第一环形块8进行挤压,使得第一环形块8向辊体3进行挤压,使得辊体3与第二环形块5相抵,提高辊体3的稳固性。
第二螺纹杆6的另一端均贯穿第二螺纹孔17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第二环形块5外,且第二螺纹杆6位于第二环形块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14,通过把手14来转动第二螺纹杆6时更加的省力方便。
第一环形块8靠近辊体3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定位杆15,辊体3靠近第一环形块8的一侧侧壁上对应两根定位杆15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定位槽16,两根定位杆15远离第一环形块8的一端均贯穿定位槽16的槽口并延伸至对应的定位槽16内,在安装第一环形块8时,将两根定位杆15与对应的定位槽16槽口对准,并推入其内部,使得螺纹槽9的槽口与固定孔7的孔口相重合。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转动螺纹套筒13并将螺纹套筒13取下,再通过把手14来转动第二螺纹杆6,使得第二螺纹杆6脱离螺纹槽9与第二螺纹孔17,解除对辊体3与第二环形块5的固定,此时可以依次将第二螺纹杆6取下,然后再转动辊体3,通过第一螺纹杆2与第一螺纹孔4的配合,即完成辊体3的拆取工作,在需要安装时,首先将第一螺纹杆2与第一螺纹孔4对准并转动辊体3,将辊体3转动至与第二环形块5相抵,然后再将两根定位杆15与对应的定位槽16槽口对准,并推入其内部,使得螺纹槽9的槽口与固定孔7的孔口相重合,此时再将第二螺纹杆6与第二螺纹孔17对准并通过把手14来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6一路前进至螺纹槽9内,对辊体3与第二环形块5进行固定,最后再将螺纹套筒13安装上,通过螺纹套筒13对第一环形块8进行挤压,使得第一环形块8向辊体3进行挤压,使得辊体3与第二环形块5相抵,简单便捷的完成了磨辊的拆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螺纹杆(2),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杆壁外套设有一根辊体(3),所述辊体(3)上对应第一螺纹杆(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杆(2)远离转动杆(1)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孔(4)并延伸至辊体(3)外,所述第一螺纹杆(2)位于辊体(3)外的一端杆壁上套设有一块第一环形块(8),所述转动杆(1)靠近辊体(3)的一端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一块第二环形块(5),所述第二环形块(5)上贯穿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17),四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7)关于第二环形块(5)的圆心呈等距离的圆周分布,所述辊体(3)上对应四个第二螺纹孔(17)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固定孔(7),所述第一环形块(8)上对应四个固定孔(7)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螺纹槽(9),四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7)内均螺纹连接有一根第二螺纹杆(6),四根所述第二螺纹杆(6)的其中一端均依次贯穿固定孔(7)与螺纹槽(9)的槽口并延伸至螺纹槽(9)内,所述螺纹槽(9)与对应的第二螺纹杆(6)螺纹连接,所述辊体(3)的外辊壁上固定套接有一层辊套(10),所述辊套(10)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层呈弧形设置的环形耐磨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块(8)上对应第一螺纹杆(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孔径大于第一螺纹杆(2)的端面圆径,所述通孔(12)的轴心线与第一螺纹杆(2)的轴心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远离转动杆(1)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螺纹孔(4)与通孔(12)并延伸至第一环形块(8)外,所述第一螺纹杆(2)位于第一环形块(8)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个呈一端开口设置的螺纹套筒(13),所述螺纹套筒(13)靠近第一环形块(8)的一端与第一环形块(8)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6)的另一端均贯穿第二螺纹孔(17)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第二环形块(5)外,且所述第二螺纹杆(6)位于第二环形块(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块(8)靠近辊体(3)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定位杆(15),所述辊体(3)靠近第一环形块(8)的一侧侧壁上对应两根定位杆(15)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定位槽(16),两根所述定位杆(15)远离第一环形块(8)的一端均贯穿定位槽(16)的槽口并延伸至对应的定位槽(16)内。
CN201920087508.8U 2019-01-19 2019-01-19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Active CN209663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7508.8U CN209663356U (zh) 2019-01-19 2019-01-19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7508.8U CN209663356U (zh) 2019-01-19 2019-01-19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3356U true CN209663356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7508.8U Active CN209663356U (zh) 2019-01-19 2019-01-19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33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5255A (zh) * 2020-01-15 2020-05-22 长沙凯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耗智能化碾米装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5255A (zh) * 2020-01-15 2020-05-22 长沙凯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耗智能化碾米装备
CN111185255B (zh) * 2020-01-15 2021-04-27 福建省祥禾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耗智能化碾米装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63356U (zh) 一种磨机高耐磨复合磨辊
CN209109286U (zh) 一种细钢渣研磨装置
CN208744387U (zh) 一种用于管件内壁打磨设备的清洗装置
CN209615138U (zh) 一种型钢打磨切割用砂轮模具
CN208796333U (zh) 一种分币机
CN211850866U (zh) 用于建筑墙体混凝土模板的易拆式对穿拉杆
CN208854739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切捆条机的超细轴辊
CN209370003U (zh) 一种永磁变频高效节能空气压缩机
CN204233864U (zh) 一种用于板式过滤机的过滤纸卷定位改进装置
CN209126288U (zh) 一种便于取放料的人造革生产用复合机
CN208034685U (zh) 一种机械手臂
CN208898270U (zh) 一种引纱胶辊
CN206764048U (zh) 一种钢管端头外螺纹加工装置
CN2333488Y (zh) 新型便携式阀门研磨机
CN208945915U (zh) 一种具有可拆突出结构的石料磨轮
CN206795465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扁销生产机的出料装置
CN214032804U (zh) 羊绒落纱机
CN209227169U (zh) 一种用于高速变色的调线喂纱嘴
CN216913672U (zh) 一种细纱机负压管罗拉轴承拆卸装置
CN220739052U (zh) 一种收线机用收卷机构
CN209779076U (zh) 气流纺车间齿套组合件更换装置
CN208219068U (zh) 一种防卡纱罗拉轴
CN209586922U (zh) 一种摊铺机用偏心传动轴
CN216098681U (zh) 一种卷罗拉皮工装
CN220844672U (zh) 一种塑料膜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