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7534U -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7534U
CN209657534U CN201821968792.1U CN201821968792U CN209657534U CN 209657534 U CN209657534 U CN 209657534U CN 201821968792 U CN201821968792 U CN 201821968792U CN 209657534 U CN209657534 U CN 209657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raining module
fixed device
fixed
moun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87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红
夏晨
黄文静
王菲菲
李俊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9687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7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7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75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属于实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用于与托架固定连接;套管纵向贯穿安装座,且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横向贯穿套管,且位于安装座的上方;第二连接杆横向贯穿套管,且位于安装座的下方;驱动杆纵向转动设置于套管的内部,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横向移动;电磁线圈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且与第一连接杆滑动配合,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下方;衔铁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位于电磁线圈的下方,用于配合电磁线圈相互吸引将模块固定于托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在调整模块位置时,无需反复拆卸安装螺栓进行模块固定,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效率高,更适合理论类课程的教学;企业定岗实习时把学生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学习,更适合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职业训练。而实训结合了两者的优势,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在实训模拟时,将模块放置于托架上,利用模块模拟现实中的物料,采用螺栓和压板配合,需要在托架的各个位置打螺纹孔,通过螺栓配合压板实现模块固定,在模拟不同作业时,需调整模块的位置,需反复的拆卸安装螺栓进行模块的固定,操作繁琐,影响实训模拟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训模块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实训模拟中,调整模块位置时,需要反复拆卸安装螺栓进行模块固定,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包括:
安装座,用于与托架固定连接;
套管,纵向贯穿所述安装座,且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杆,横向贯穿所述套管,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
第二连接杆,横向贯穿所述套管,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
驱动杆,纵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横向移动;
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配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方;以及
衔铁,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下方,用于配合所述电磁线圈相互吸引将模块固定于所述托架上。
进一步地,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套筒,下端开口,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以及
滑套,滑动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内侧,下端开口,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滑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壁沿轴向设有滑道,所述滑套通过所述滑道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垫层。
进一步地,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底座,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衔铁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
第一安装块,为圆盘结构;
第二安装块,为圆柱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体成型,且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同轴设置;以及
锁紧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块压紧于所述托架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齿,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第二齿,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及
驱动齿,数量为多个,纵向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外圆,且与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相互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转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内腔的下端;
转动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内,且与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以及
转动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
进一步地,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防护罩,横向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上部,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内;以及
第二防护罩,横向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下部,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套管通过安装座纵向安装于托架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横向穿设于套管的上部和下部,并与套管内的驱动杆连接,驱动杆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同步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电磁线圈和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衔铁同步移动,使两者分别对准放置于托架上的模块,电磁线圈和衔铁通电后,相互吸引将模块压紧固定于托架上,在调整模块位置时,无需反复拆卸安装螺栓进行模块固定,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固定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中:1、安装座;2、套管;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驱动杆;6、电磁线圈;7、衔铁;8、套筒;9、滑套;10、滑道;11、缓冲垫层;12、底座;101、第一安装块;102、第二安装块;103、锁紧环;13、第一齿;14、第二齿;15、驱动齿;16、转动座;17、转动头;18、转动手柄;19、第一防护罩;20、第二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1、套管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驱动杆5、电磁线圈6和衔铁7。
安装座1用于与托架固定连接;套管2纵向贯穿安装座1,且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横向贯穿套管2,且位于安装座1的上方;第二连接杆4横向贯穿套管2,且位于安装座1的下方;驱动杆5纵向转动设置于套管2的内部,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横向移动;电磁线圈6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且与第一连接杆3滑动配合,位于第一连接杆3的下方;衔铁7与第二连接杆4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连接杆4的上方,且位于电磁线圈6的下方,用于配合电磁线圈6相互吸引将模块固定于托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训模块固定装置,托架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安装座1通过通孔安装在托架上,套管2贯穿安装座1,通过安装座1纵向安装于托架上,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的截面为矩形,分别横向穿设于套管2的上部和下部,并与套管2内的驱动杆5连接,驱动杆5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同步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的电磁线圈6和和第二连接杆4固定连接的衔铁7同步移动,使两者分别对准放置于托架上的模块,电磁线圈6和衔铁7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实训设备上的24V电源,通过开关控制,电磁线圈6和衔铁7通电后,相互吸引将模块压紧固定于托架上,在调整模块位置时,无需反复拆卸安装螺栓进行模块固定,操作简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套筒8和滑套9。
套筒8的下端开口,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上;滑套9滑动安装于套筒8的内侧,下端开口,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于套筒8内,电磁线圈6安装于滑套9内。
本实施例中,滑套9安装于套筒8内,电磁线圈6安装于滑套9内,当电磁线圈6为通电时,滑套9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滑套9位于套筒8内;当电磁线圈6通电后,受到磁力的作用,滑套9从套筒8内伸出,压紧于模块的上端面,将模块固定于托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套筒8内壁沿轴向设有滑道10,滑套9通过滑道10滑动设置于套筒8内。
本实施例中,滑道10为两条,纵向设于套筒8的内腔的两侧,滑套9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滑套9通过滑槽配装于滑道10上,沿套筒8纵向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滑套9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垫层11。
本实施例中,缓冲垫层11为环形的橡胶层,缓冲垫层11粘接于滑套9的下端面,缓冲垫层11的两侧也开设有与滑道10配合的滑槽,缓冲垫层11在滑套9的带动下沿套筒8纵向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底座12。
底座1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上,衔铁7固定设置于底座12上。
本实施例中,底座12包括圆形底板和底板边缘向上延展的挡板,衔铁7安装于底座12上,使其保持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块101、第二安装块102和锁紧环103。
第一安装块101为圆盘结构;第二安装块102为圆柱结构,与第一安装块101一体成型,且于第一安装块101同轴设置;锁紧环10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块102上,用于配合第一安装块101压紧于托架的上下两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块101和第二安装块102上开设有贯通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套管2的外径相适配,套管2通过该通孔安装,第二安装块102贯穿该通孔,第二安装块10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锁紧环10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锁紧环103通过螺纹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块102上,安装座1通过第一安装块101和锁紧环103将其固定于托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齿13、第二齿14和驱动齿15。
第一齿13的数量为多个,沿第一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二齿14的数量为多个,沿第二连接杆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驱动齿15的数量为多个,纵向设置于驱动杆5的外圆,且与第一齿13和第二齿14相互啮合,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横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13和第二齿14均为梯形齿,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一体成型,驱动齿15分别与第一齿13和第二齿14啮合,驱动杆5转动,驱动齿15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13和第二齿14,使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同步横向移动,从而带动电磁线圈6和衔铁7调节,用于固定放置托架不同位置的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转动座16、转动头17和转动手柄18。
转动座16固定设置在套管2内腔的下端;转动头17转动设置在转动座16内,且与驱动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转动手柄18固定设置在驱动杆5的上端,用于带动驱动杆5转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座16内安装有轴承,转动头17安装于轴承内,通过轴承转动,转动头17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驱动杆5的下端面,转动手柄18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驱动杆5的上端面,转动手柄18的外壁还设有防滑纹,手持转动手柄18转动驱动杆5转动,转动头17配合转动座16同步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5上的驱动齿15啮合第一齿13和第二齿14,完成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的横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防护罩19和第二防护罩20。
第一防护罩19横向设置于套管2的上部,并与套管2连通,第一连接杆3滑动设置于第一防护罩19内;第二防护罩20横向设置于套管2的下部,并与套管2连通,第二连接杆4滑动设置于第二防护罩20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罩19和第二防护罩20分别位于套管2上部和下部,且位于套筒8的同侧,与套筒8一体成型,用于保护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防止其发生意外碰触影响其精度或致使其损坏。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分别在第一防护罩19和第二防护罩20内横向滑动,第一防护罩19和第二防护罩20的内腔的下部均设有用于配合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滑动的滑动槽,使得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能够更加顺畅的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用于与托架固定连接;
套管,纵向贯穿所述安装座,且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杆,横向贯穿所述套管,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
第二连接杆,横向贯穿所述套管,且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
驱动杆,纵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横向移动;
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配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方;以及
衔铁,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下方,用于配合所述电磁线圈相互吸引将模块固定于所述托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套筒,下端开口,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以及
滑套,滑动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内侧,下端开口,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滑套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壁沿轴向设有滑道,所述滑套通过所述滑道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筒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垫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底座,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衔铁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第一安装块,为圆盘结构;
第二安装块,为圆柱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体成型,且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同轴设置;以及
锁紧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块压紧于所述托架的上下两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齿,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第二齿,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及
驱动齿,数量为多个,纵向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外圆,且与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相互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横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转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内腔的下端;
转动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内,且与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以及
转动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模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实训模块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防护罩,横向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上部,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内;以及
第二防护罩,横向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下部,并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罩内。
CN201821968792.1U 2018-11-27 2018-11-27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7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8792.1U CN209657534U (zh) 2018-11-27 2018-11-27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8792.1U CN209657534U (zh) 2018-11-27 2018-11-27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7534U true CN209657534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87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7534U (zh) 2018-11-27 2018-11-27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7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6138U (zh) 机械传动综合演示装置
CN203849928U (zh) 机械设计课程组合教具
CN204087678U (zh) 一种基于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演示教具
CN205384789U (zh) 英语教学用教具
CN109545049B (zh) 一种大学物理实验用电磁场立体模拟装置
CN209657534U (zh) 实训模块固定装置
CN211181281U (zh) 一种商务英语学习装置
CN104240581A (zh) 一种杆机构教学模型
CN107862914A (zh) 一种采用节能显示屏的电子教学教具
CN2062479U (zh) 电动机械传动组合教具
CN202905003U (zh) 连杆机构演示教具
CN203811479U (zh) 便携式拉、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
CN206726554U (zh) 一种小蝌蚪找妈妈情景教学演示装置
CN205428354U (zh) 一种多功能平面连杆机构教学模型
CN204257121U (zh) 一种齿轮连杆组合机构演示教具的运动状态调节装置
CN203910151U (zh) 凸轮轮廓曲线绘制教具
CN203659336U (zh) 四杆机构演化仪
CN215376684U (zh) 物理课堂用分子力演示装置
CN208861575U (zh) 一种隔膜电磁阀工作原理演示教具
CN204955851U (zh) 一种数学用画线教学装置
CN203910159U (zh) 一种无刷发动机教学实训装置
CN104318853A (zh) 凸轮反转原理演示仪
CN204130070U (zh) 凸轮反转原理演示仪
CN111696392B (zh) 一种审计教学模型
CN103985309A (zh) 一种无刷发动机教学实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