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6663U -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6663U
CN209636663U CN201920229584.8U CN201920229584U CN209636663U CN 209636663 U CN209636663 U CN 209636663U CN 201920229584 U CN201920229584 U CN 201920229584U CN 209636663 U CN209636663 U CN 209636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hell
insulating barrier
absorption component
sound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295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张
黄永晶
林梅
白玉培
李红梅
郑轶鹏
李懿
胡彧
骆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2295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6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6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66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涉及隔声屏障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吸隔声组件;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吸隔声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以将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大吸声面积的凹凸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吸隔声组件,将壳体内的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降低吸隔声组件的使用占比,减小成本,且在壳体上设置凹凸部,增大壳体的吸声面积,提高降噪效果,利用凸起部和凹槽使相邻的两个吸隔声屏障连接,提高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声屏障隔音吸声效果欠佳,强度不好,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降噪效果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声屏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背景技术
吸隔声屏障是用于吸收和隔离噪声源直达声的传播,在噪声源与接受者之间设置的吸声和隔声屏蔽系统,它使接收者被置于声影区内,对其中噪声的传播有较好的隔离效果。现在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声屏障占地少,制作安装方便快捷,工程投资适宜,已成为交通噪声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会发生反射、投射和绕射三种现象。通常我们认为声屏障能够阻止直达声的传播,并使统射声有足够的衰减,而投射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声屏障的吸隔声效果一般可以采用减噪量来表示,它反映了声屏障上述两种屏蔽透声的本领。在声源和接受点之间插入一个声屏障,设声屏障无限长,声波只能从屏障的上方绕射过去,而在其后形成一个声影区,就像光线被物体遮挡形成一个阴影那样。在这个声影区内,人们可以感到噪声明显减弱了,这就是声屏障的减噪效果。公知的声屏障结构有混凝土型,即为混凝土吸声系列单元,其耐候吸声板是一种以特定粒径范围的焦宝石骨料和优质粘。
但是,混凝土型中,土为主要成分,外增加白釉浆和适量的水,吸声效果欠佳,强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声屏障隔音吸声效果欠佳,强度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包括:壳体和吸隔声组件;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吸隔声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吸隔声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大吸声面积的凹凸部;
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
所述上卡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所述下卡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且所述上卡扣与所述下卡扣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所述上卡扣与所述吸隔声组件的顶部连接,所述下卡扣与所述吸隔声组件的底部连接,以将所述吸隔声组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吸隔声组件包括隔声体、吸声体、第一吸声毡和第二吸声毡;
所述隔声体与所述吸声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吸声毡与所述隔声体远离所述吸声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吸声毡与所述吸声体远离所述隔声体的一侧连接;
所述隔声体和所述吸声体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吸声毡和所述第二吸声毡的两端均与所述上卡扣和所述下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隔声组件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吸声毡、所述隔声体、所述吸声体和所述第二吸声毡,以固定所述第一吸声毡、所述隔声体、所述吸声体和所述第二吸声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外壳和后外壳;
所述前外壳与所述后外壳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前外壳和所述后外壳均设置有折弯段,所述前外壳和所述后外壳通过所述折弯段连接;
所述凹凸部设置于所述前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外壳设置为压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隔声装置,包括立柱和多个所述的吸隔声屏障;
多个所述吸隔声屏障首尾依次层叠设置形成隔声部,所述隔声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隔声部靠近所述立柱的所述凹槽中,所述隔声部通过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立柱连接。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包括:壳体和吸隔声组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吸隔声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吸隔声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大吸声面积的凹凸部;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
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吸隔声组件,将壳体内的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降低吸隔声组件的使用占比,减小成本,且在壳体上设置凹凸部,增大壳体的吸声面积,提高降噪效果,又能提高强度,利用凸起部和凹槽使相邻的两个吸隔声屏障连接,提高整体性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声屏障隔音吸声效果欠佳,强度不好,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降噪效果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中的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中的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中的隔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壳体;110-前外壳;111-凹凸部;120-后外壳;130-凸起部;140-凹槽;200-吸隔声组件;210-隔声体;220-吸声体;230-第一吸声毡;240-第二吸声毡;250-连接件;310-上卡扣;320-下卡扣;400-弹性体;500-立柱;600-减震装置;700-隔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中的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中的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中的隔声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包括:壳体100和吸隔声组件200;壳体100内设置有容置腔,吸隔声组件200设置于容置腔内,吸隔声组件200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以将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大吸声面积的凹凸部111;壳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130,壳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140。
具体的,在壳体100内设置吸隔声组件200,利用吸隔声组件200将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两个空腔为空气层,相较于传统的吸隔声屏障内部全部填充吸隔声组件200有效降低成本,且吸声效果更佳。
在壳体100的一侧设置凹凸部111,利用凹凸部111增大吸声面积,提高吸声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包括:壳体100和吸隔声组件200;壳体100内设置有容置腔,吸隔声组件200设置于容置腔内,吸隔声组件200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以将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大吸声面积的凹凸部111;壳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130,壳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140。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吸隔声组件200,将壳体100内的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降低吸隔声组件200的使用占比,减小成本,且在壳体100上设置凹凸部111,增大壳体100的吸声面积,提高降噪效果,又能提高产品强度,利用凸起部130和凹槽140使相邻的两个吸隔声屏障连接,提高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声屏障隔音吸声效果欠佳,强度不好,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降噪效果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吸隔声屏障还包括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上卡扣310设置于壳体100内靠近凸起部130的一端,下卡扣320设置于壳体100内靠近凹槽140的一端,且上卡扣310与下卡扣320均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上卡扣310与吸隔声组件200的顶部连接,下卡扣320与吸隔声组件200的底部连接,以将吸隔声组件200固定。
进一步的,吸隔声组件200包括隔声体210、吸声体220、第一吸声毡230和第二吸声毡240;隔声体210与吸声体220的一侧连接,第一吸声毡230与隔声体210远离吸声体220的一侧连接,第二吸声毡240与吸声体220远离隔声体210的一侧连接;隔声体210和吸声体220的两端均与壳体100内壁连接,第一吸声毡230和第二吸声毡240的两端均与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连接。
具体的,在壳体100内设置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均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焊接,将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与壳体固定,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将隔声体210和吸声体220卡死,第一吸声毡230和第二吸声毡240的两端分别与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连接,以将吸隔声组件200固定。
进一步的,吸隔声组件200还包括连接件250;连接件250依次贯穿第一吸声毡230、隔声体210、吸声体220和第二吸声毡240,以固定第一吸声毡230、隔声体210、吸声体220和第二吸声毡240。
具体的,连接件250设置为螺栓,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吸声毡230、隔声体210、吸声体220和第二吸声毡240,将第一吸声毡230、隔声体210、吸声体220和第二吸声毡240作为整体固定,连接件250也可设置为铆钉或者连接销。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凹凸部11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具体的,在凹凸部111上设置多个通孔,声波进入到壳体100内部,便于吸声,通孔的排布方式为阵列排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通过上卡扣310和下卡扣320将隔声体210、吸声体220、第一吸声毡230和第二吸声毡240固定,并利用连接件250将隔声体210、吸声体220、第一吸声毡230和第二吸声毡240作为整体固定,提高整体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中的壳体100包括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前外壳110与后外壳120围成容置腔,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均设置有折弯段,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通过折弯段连接;凹凸部111设置于前外壳110上。
具体的,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上均设置有折弯段,两个折弯段相互接触,以将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连接,使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作为整体。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后外壳120设置为压筋板。
进一步的,凹槽140内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性体400。
具体的,在凹槽140内设置弹性体400,凸起部130伸入到相邻的吸隔声屏障中的凹槽140内,弹性体400的设置减少相邻的两个吸隔声屏障之间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
弹性体400具体为弹性层,弹性层由弹性材料组成,具有缓冲作用,弹性材料可为橡胶、弹性塑料或尼龙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材料的弹性材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隔声屏障,通过折弯段的设置,使前外壳110和后外壳120连接,提高整体稳定性;通过弹性体400的设置减小振动产生的冲击。
如图4-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包括立柱500和多个的吸隔声屏障;多个吸隔声屏障首尾依次层叠设置形成隔声部700,隔声部70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500连接。
进一步的,隔声装置还包括减震装置600;减震装置600设置于隔声部700靠近立柱500的凹槽140中,隔声部700通过减震装置600与立柱500连接。
具体的,多个吸隔声屏障首尾依次层叠设置,使吸隔声屏障的凸起部130伸入与之相邻的吸隔声屏障的凹槽140内,使多个吸隔声屏障作为整体,并且靠近立柱500的一端的凹槽140内设置减震装置600,减震装置600具体为弹性组件,且在弹性组件具体为具有多孔的弹性体,弹性体由弹性材料组成,且弹性体的形状与凹槽140相配合,将凹槽140填满,当吸隔声屏障产生振动或位移时,弹性组件被挤压,同时孔被挤压,缓解吸隔声屏障的冲击力,延长吸隔声屏障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通过减震装置600的设置,减少吸隔声屏障震动对自身的损坏,有效延长吸隔声屏障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吸隔声组件;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吸隔声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吸隔声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两个空腔;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大吸声面积的凹凸部;
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
所述上卡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所述下卡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且所述上卡扣与所述下卡扣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所述上卡扣与所述吸隔声组件的顶部连接,所述下卡扣与所述吸隔声组件的底部连接,以将所述吸隔声组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组件包括隔声体、吸声体、第一吸声毡和第二吸声毡;
所述隔声体与所述吸声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吸声毡与所述隔声体远离所述吸声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吸声毡与所述吸声体远离所述隔声体的一侧连接;
所述隔声体和所述吸声体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吸声毡和所述第二吸声毡的两端均与所述上卡扣和所述下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组件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吸声毡、所述隔声体、所述吸声体和所述第二吸声毡,以固定所述第一吸声毡、所述隔声体、所述吸声体和所述第二吸声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外壳和后外壳;
所述前外壳与所述后外壳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前外壳和所述后外壳均设置有折弯段,所述前外壳和所述后外壳通过所述折弯段连接;
所述凹凸部设置于所述前外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外壳设置为压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隔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性体。
9.一种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隔声屏障;
多个所述吸隔声屏障层叠设置形成隔声部,所述隔声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隔声部靠近所述立柱的所述凹槽中,所述隔声部通过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立柱连接。
CN201920229584.8U 2019-02-21 2019-02-21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6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9584.8U CN209636663U (zh) 2019-02-21 2019-02-21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9584.8U CN209636663U (zh) 2019-02-21 2019-02-21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6663U true CN209636663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9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95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6663U (zh) 2019-02-21 2019-02-21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66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411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天工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透风吸隔声屏障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411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天工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透风吸隔声屏障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4596B (zh) 微粒声屏障及其吸隔声屏板
CN209105241U (zh)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CN209636663U (zh) 吸隔声屏障及隔声装置
CN202175920U (zh) 一种吸音板
CN201222350Y (zh) 一种声屏障
CN110512538A (zh) 一种拱形全封闭式隔音屏障
CN113417225A (zh) 一种音屏蔽装置
CN209722784U (zh) 一种公路用隔音板
CN207003284U (zh) 一种隔音组件和声屏障
CN217174424U (zh) 一种隧道消音降噪装置
CN110042773A (zh) 一种声屏板及应用其的声屏障
CN211036743U (zh) 一种高速公路噪音吸收装置
CN204303502U (zh) 具有吸振功能的变压器安装座
CN209307889U (zh) 一种采用框板扣合结构的金属声屏障单元板
CN201713768U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的连接结构
CN210262776U (zh) 一种减压通风隔声屏障
CN211690074U (zh) 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带
CN209508843U (zh) 一种减压降噪声屏障
CN209924103U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雨篦子
WO2011111890A1 (ko) 탄성력을 갖는 투명 흡음 및 방음체
CN209482538U (zh) 一种移动隔断的隔音夹板
CN206737315U (zh) 一种高效隔声吸声板
CN2064874U (zh) 一种通风空调消声器
CN202783404U (zh) 一种顶棚前梁
CN218606081U (zh) 一种降噪窗帘轨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