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5241U -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5241U
CN209105241U CN201920110042.9U CN201920110042U CN209105241U CN 209105241 U CN209105241 U CN 209105241U CN 201920110042 U CN201920110042 U CN 201920110042U CN 209105241 U CN209105241 U CN 209105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iece
sound
mobile terminal
top side
side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00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兴发
荣玉杰
陈建武
卢先科
张磊
邓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00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5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5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5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的听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该听筒导音结构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该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设计可以将听筒喇叭发出的声音较直接的导向斜上方的外观出音口,有助于提升音量和音质,并且在机壳的顶侧边框内形成有设置补强结构的空间,允许设置补强结构来保障该处结构的强度。该移动终端采用上述听筒导音结构后,可以将听筒的外观出音口更贴近于屏幕的顶端设置,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的听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背景技术
听筒是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一个发声模块,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听筒喇叭,听筒喇叭通常与屏幕模组之间形成发声腔,屏幕显示区的上方设置外观出音孔,该外观出音口与上述发声腔连通,从而将听筒喇叭发出的声音散出。
随着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图1所示,外观出音口的位置将越来越极限的靠近屏幕的上端,为了给听筒喇叭避让出安装空间,机壳顶侧边框设置得越来越薄,这样就导致该处机壳的结构强度较低,碰撞时容易损坏或变形,同时也会导致听筒喇叭等内部部件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上述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所述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
可选的,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为弧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顶侧型材向听筒喇叭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延伸出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听筒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顶侧型材与听筒喇叭之间夹设有密封垫。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榫槽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尾端设有与屏幕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平台,所述顶侧型材上设有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平台分别用于与防尘网的两侧边缘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平台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前端设有第三倒角。
可选的,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所述前端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后端之间具有间隔。
可选的,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所述前端低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后端。
可选的,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与听筒喇叭的中部区域相对应。
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可以允许听筒喇叭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外观出音口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错开一定的距离设置,这样当外观出音口靠近屏幕的上端设计时,听筒喇叭可以与机壳的顶侧边框形成一定间隔,利用该间隔可以对机壳的顶侧边框采取加厚或补强设计,使该侧边框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防护性能。并且,上述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设计可以将听筒喇叭发出的声音较直接的传导向斜上方的外观出音口,有助于提升外管出音口散发出的音量,同时由于散发出的声音未经过过多次的反射,音质方面也能够有所保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该移动终端采用上述听筒导音结构后,可以将听筒的外观出音口更进一步的贴靠于屏幕的顶端设置,从而可进一步提升全面屏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同时,机壳顶侧边框的内侧也具有充足的空间设置补强结构,在保证听筒具备较佳音质和音量的同时,又不会丧失机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全面屏移动终端外观出音口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将图2中的第二倒角的水平距离进行缩短设计后的示意图;
图4是将图2中的第二倒角的水平距离进行加长设计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观出音口;2、听筒通道;3、顶侧型材;31、第一倒角;4、前侧型材;41、第二倒角;42、弧面结构;5、机壳的顶侧边框;6、连接部;7、听筒喇叭;8、密封垫;9、防尘网;10、钢网;11、屏幕;12、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1与听筒喇叭7的发声区的听筒通道2,在听筒通道2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之间设有顶侧型材3,在听筒通道2与屏幕11之间设有前侧型材4,上述听筒通道2可以是仅由顶侧型材3和前侧型材4限定形成,而顶侧型材3与前侧型材4既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式设计,也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当然听筒通道2还可以是由顶侧型材3、前侧型材4和位于听筒通道2左右两侧的边侧型材限定形成,听筒通道2可以有多种形成方案,本实施例主要是对其顶侧型材3和前侧型材4提出的设计;在听筒通道2的出音方向上,顶侧型材3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31,前侧型材4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41,即顶侧型材3和前侧型材4朝向听筒通道2的一侧均具有斜面结构,两斜面结构均为相对于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可以允许将听筒喇叭7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外观出音口1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错开一定的距离设置,这样当外观出音口1靠近屏幕11的上端设计时,听筒喇叭7可以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形成一定间隔,利用该间隔空间可以对机壳的顶侧边框5采取加厚或补强设计,使该侧边框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并且,上述第一倒角31和第二倒角41的设计可以将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音较直接的传导向斜上方的外观出音口1,有助于提升听筒音量,同时由于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波仅经过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等少有的几次反射即被散出,并不会在听筒通道内反复反射形成混响,所以音质方面也能够达到较高水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顶侧型材3的前端与前侧型材4的后端之间具有间隔。受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设计影响,机壳内的高度空间十分有限,若将前侧型材4的尾端延伸至与顶侧型材3重合,则前侧型材4与顶侧型材3之间的间距势必会被压缩至很小,这会导致该处听筒通道2的过流面积很小,影响声音的散出。因此,将顶侧型材3的前端与前侧型材4的后端间隔设置后,可以在机壳内高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听筒通道2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音能够更顺利的散发出去。
进一步的,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顶侧型材3的前端优选低于前侧型材4的后端,由此,距离外观出音口1较远区域的部分听筒喇叭7射向第二倒角41的声波,很大一部分会被反射到第一倒角31上,再通过第一倒角31反射向外观出音口1,从而提升了音质和音量。
再进一步的,在听筒通道2的出音方向上,第二倒角41的前端优选为与听筒喇叭7的中部区域相对应,因为听筒喇叭7靠近外观出音口1的大部分区域都可以将声波直射出顶侧型材3与前侧型材4之间的间隙,而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声波只能通过第二倒角41和第一倒角31的依次反射才能被送向外观出音口1,因此,如图3所示,若将第二倒角41的水平距离设置得太短,则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很大一部分区域会被遮挡,无法直接或通过反射射出顶侧型材3与前侧型材4之间的间隙;再参考图4,而若将第二倒角41的水平距离设置得过长,虽然能够避免对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部分区域形成遮挡,但由于第二倒角41的倾斜度会减小,即第二倒角41更趋近于水平,这样便无法将听筒喇叭7远离外观出音口1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声波反射向第一倒角31。因此,将第二倒角41的前端设置在与听筒喇叭7的中部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处,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声音损失。
使用时,根据环境结构的不同,可通过模拟或实验的方式灵活调整第一倒角31和第二倒角41的倾斜角度,以寻出更佳或满足特定需求的出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听筒通道2的出音方向上,第二倒角41的前端为弧面结构42,可以使听筒喇叭7发出的声波更多的被反射向第一倒角31,进一步再通过第一倒角31反射出外观出音口1。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侧型材3向听筒喇叭7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之间延伸出有连接部6,该连接部6优先为与顶侧型材3一体成型设计,该连接部6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连接,由此在机壳的顶侧边框5内侧形成补强设计;另外,连接部6与听筒喇叭7之间具有间隔,以免撞击力直接由机壳的顶侧边框5传递到听筒喇叭7上;顶侧型材3与听筒喇叭7之间夹设有密封垫8,当然前侧型材4与听筒喇叭7之间也夹设有密封垫8,两处的密封垫8可以是一体的整圈式结构,该密封垫8一方面可以起到隔音、防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摩擦力和粘接力阻止听筒喇叭7与连接部6发生相对错动,使二者保持间隔关系。
其中,连接部6与机壳的顶侧边框5可采用榫槽配合的形式连接,以使连接部6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得到锁定,从而可保持住与听筒喇叭7的紧密压接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侧型材4的尾端设有与屏幕11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平台,顶侧型材3上设有第二安装平台,第一安装平台和第二安装平台分别用于与防尘网9的两侧边缘连接,移动终端通过该结构安装防尘网9后,可防止灰尘进入到听筒喇叭处。另外,还可以在位于第一安装平台上的部分防尘网9的上方设置垫片,在垫片与屏幕11之间再夹设钢网10,以起到初级过滤和防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听筒通道2的出音方向上,还可以在顶侧型材3的尾端设置相对于第二安装平台凸起的凸起部12,凸起部12的前端设有第三倒角,该凸起部12一方面可对该部位的机壳的顶侧边框5形成补强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其第三倒角还可在该死角处形成反射面,进一步改善导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该移动终端采用该听筒导音结构后,可以将听筒的外观出音口1更进一步的贴靠于屏幕11的顶端设置,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同时,机壳顶侧边框的内侧也具有充足的空间设置补强结构,在保证听筒具备较佳音质和音量的同时,又不会丧失机身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外观出音口与听筒喇叭发声区的听筒通道,在所述听筒通道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设有顶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与屏幕之间设有前侧型材;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前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为弧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型材向听筒喇叭与机壳的顶侧边框之间延伸出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听筒喇叭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顶侧型材与听筒喇叭之间夹设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机壳的顶侧边框榫槽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尾端设有与屏幕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平台,所述顶侧型材上设有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平台分别用于与防尘网的两侧边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尾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平台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前端设有第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所述前端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后端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顶侧型材的所述前端低于所述前侧型材的所述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听筒通道的出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倒角的前端与听筒喇叭的中部区域相对应。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听筒导音结构。
CN201920110042.9U 2019-01-22 2019-01-22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Active CN209105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0042.9U CN209105241U (zh) 2019-01-22 2019-01-22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0042.9U CN209105241U (zh) 2019-01-22 2019-01-22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5241U true CN209105241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0042.9U Active CN209105241U (zh) 2019-01-22 2019-01-22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524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0041A (zh) * 2020-06-23 2020-12-04 无锡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的支撑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3518137A (zh) * 2021-04-29 2021-10-19 深圳云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柔性屏弯折特性的全面屏智能手机
CN114285926A (zh) * 2021-12-03 2022-04-0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5512609A (zh) * 2021-06-23 2022-12-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喇叭安装结构及显示屏
WO2024088038A1 (zh) * 2022-10-29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0041A (zh) * 2020-06-23 2020-12-04 无锡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的支撑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3518137A (zh) * 2021-04-29 2021-10-19 深圳云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柔性屏弯折特性的全面屏智能手机
CN113518137B (zh) * 2021-04-29 2024-02-13 深圳云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柔性屏弯折特性的全面屏智能手机
CN115512609A (zh) * 2021-06-23 2022-12-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喇叭安装结构及显示屏
CN114285926A (zh) * 2021-12-03 2022-04-0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88038A1 (zh) * 2022-10-29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5241U (zh)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导音结构
CN103458326A (zh) 喇叭密封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202373481U (zh) 消防开关箱
CN209468741U (zh) 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
CN210105052U (zh) 一种隔音降噪的单元幕墙
CN203027446U (zh) 一种声场音箱
CN209482538U (zh) 一种移动隔断的隔音夹板
CN205747080U (zh) 吸油烟机及其滤网和导流过滤组件
CN201838303U (zh) 三角钢琴音板
CN207526273U (zh) 缓冲装置及扣手总成
CN210955998U (zh) 一种侧立式铝合金灯箱安装结构
CN207902129U (zh) 一种新型全覆盖天幕的顶盖系统结构
CN209581106U (zh) 一种新型汽车门洞密封结构
CN204212663U (zh) 一种高稳定性密封条及密封结构
CN205877979U (zh) 汽车灯密封结构
CN205223883U (zh) 一种透明隔声声屏障单元板
CN110154708A (zh) 一种新型汽车门洞密封结构
CN202306514U (zh) 防水一体化红外触摸屏边框架
CN212720220U (zh) 一种可拼装的空调挡风板
CN207008146U (zh) 一种光缆接线盒
CN203406986U (zh) 喇叭密封结构
CN205510358U (zh) 防水草坪音箱
CN207213947U (zh) 一种遮光板及采用该遮光板的条形灯
CN219007776U (zh) 耐冲击的高强度车辆保险杠格栅饰板
CN212507909U (zh) 一种塑钢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