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1499U -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1499U
CN209621499U CN201920154799.8U CN201920154799U CN209621499U CN 209621499 U CN209621499 U CN 209621499U CN 201920154799 U CN201920154799 U CN 201920154799U CN 209621499 U CN209621499 U CN 209621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rap
liquid
fuel
fuel tank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47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中
吴潇
李希海
朱琛琦
任国清
郭亚威
刘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che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Jiangsu Jintan Dache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rcen Automobile Co Ltd
Jiangsu Jintan Dam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rcen Automobile Co Ltd, Jiangsu Jintan Dam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rce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47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1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1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1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包括集液器,集液器设置在燃油箱和碳罐之间,集液器的进口与燃油箱连接,集液器的出口与碳罐连接,集液器的出口高于集液器的进口。相当于碳罐的位置高于燃油箱阀体的位置,避免了液态燃油从燃油箱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情况。集液器为壳体结构,集液器内设有迷宫结构,迷宫结构位于进口与出口之间,使进入的液态燃油不会从出口端直接流出。进入集液器的液态燃油流经迷宫结构时,与迷宫结构的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碰撞,液态燃油被打散挥发,挥发的燃油蒸汽从集液器的出口进入碳罐,液态燃油仍然留在集液器中,避免液态燃油直接进入碳罐,利用汽油挥发性较强的特性,保证从出口端通过进入碳罐的是燃油蒸汽。

Description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车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背景技术
由于私家车日益普及,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我国在2020年将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法规,活性碳罐作为实现排放限值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降低碳罐效概率已经成为燃油系统乃至整车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考虑条件。从售后数据统计来看,碳罐失效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液态油进入碳罐,浸湿碳粉,造成不可逆的工作能力下降,最终造成碳罐失效,目前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案为将碳罐布置于高于燃油箱阀体得位置。但由于部分车辆布置空间限制,仍会存在碳罐布置位置低于燃油箱阀体,存在液态油进入碳罐的风险,从而影响碳罐的吸附性能,最终造成整车HC化合物排放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便是将碳罐布置于低于燃油箱的位置,也可避免液态燃油从燃油箱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燃油箱集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包括集液器,所述集液器设置在燃油箱和碳罐之间,集液器的进口与燃油箱连接,集液器的出口与碳罐连接,集液器的出口高于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为壳体结构,集液器内设有迷宫结构,迷宫结构位于进口与出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迷宫结构包括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均竖立连接在集液器的底部,隔板Ⅰ、隔板Ⅱ、隔板Ⅲ之间相互错开布置形成迷宫。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内还设有用于阻挡液态燃油进入出口的槽体,槽体的一端与集液器的出口连通,槽体的另一端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包括环形槽和方形槽,环形槽的一端与出口连接,环形槽与方形槽连通,挡板设置在方形槽远离环形槽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槽的底部低于环形槽的底部,挡板的高度低于槽体两侧壁的高度形成通气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的内部由低到高依次被分隔成三个区域,集液器的的底部平面为A区域,方形槽为B区域,环形槽为C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A区域的平面高度低于B区域的平面高度,B区域的平面高度低于C区域的平面高度,A区域、B区域、C区域的互通仅能以气体形式通过,进入集液器的液态燃油被分阻隔在A区域处。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的进口位于A区域处,集液器的出口高于C区域的平面高度,进入集液器的液态燃油被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打散挥发,液态燃油被继续分阻隔在A区域,部分由液态燃油挥发成的燃油蒸汽通过B区域、C区域,经出口进入碳罐被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器的底部为倾斜面,A区域贮存液态燃油的容量大于液态燃油从燃油箱阀体泄漏的最大量。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集液器的出口高于集液器的进口,相当于碳罐的位置高于燃油箱阀体的位置,避免了液态燃油从燃油箱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进入集液器的液态燃油被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打散挥发,液态燃油被继续分阻隔在A区域,部分由液态燃油挥发成的燃油蒸汽通过B区域、C区域,经出口进入碳罐被吸附,避免了液态燃油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可能性,最终减少了HC化合物排放。
3、本实用新型,集液器内部被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分割成若干迷宫式的分离区,又通过槽体,形成高度差,建立了A区域、B区域、C区域三个平面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之间的互通仅能以气体形式通过,避免液态燃油直接进入碳罐,利用汽油挥发性较强的特性,保证从出口端通过进入碳罐的是燃油蒸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液器的正视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集液器;4、进口;5、出口;6、隔板Ⅰ;7、隔板Ⅱ;8、隔板Ⅲ;9、槽体;91、挡板;92、环形槽;93、方形槽;94、侧壁;11、A区域;12、B区域;13、C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包括集液器1,集液器1设置在燃油箱和碳罐之间,集液器1的进口4与燃油箱连接,集液器1的出口5与碳罐连接,集液器1的出口5高于集液器1的进口4。相当于碳罐的位置高于燃油箱阀体的位置,避免了液态燃油从燃油箱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情况。优选的,在集液器1的进口4处设置快插接头,集液器1通过快插接头与燃油箱连通;集液器1的出口5处设置竹节接头,集液器1通过竹节接头与碳罐连通,快插接头和竹节接头的设置可实现快速连接。
集液器1为壳体结构,集液器1内设有迷宫结构,迷宫结构位于进口4与出口5之间,使进入的液态燃油不会从出口端直接流出。迷宫结构包括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均竖立连接在集液器1的底部,隔板Ⅰ6、隔板Ⅱ7、隔板Ⅲ8之间相互错开布置形成迷宫。进入集液器1的液态燃油流经迷宫结构时,与迷宫结构的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碰撞,液态燃油会被打散挥发,挥发的燃油蒸汽从集液器1的出口5进入碳罐,液态燃油仍然留在集液器1中,避免液态燃油直接进入碳罐,利用汽油挥发性较强的特性,保证从出口端通过进入碳罐的是燃油蒸汽。
为进一步阻挡液态燃油进入碳罐,集液器1内还设有用于阻挡液态燃油进入出口5的槽体9,槽体9的一端与集液器1的出口5连通,出口5完全被包裹在槽体9中,槽体9的另一端设有挡板91。槽体9包括环形槽92和方形槽93,环形槽92的一端与出口5连接,环形槽92与方形槽93连通,挡板91设置在方形槽93远离环形槽92的一端。方形槽93的底部低于环形槽92的底部,挡板91的高度低于槽体9两侧壁94的高度形成通气的缺口;也可在挡板91上设置通气孔。
集液器1的内部由低到高依次被分隔成三个区域,集液器1的的底部平面为A区域11,方形槽93为B区域12,环形槽92为C区域13。A区域11的平面高度低于B区域12的平面高度,B区域12的平面高度低于C区域13的平面高度,A区域11、B区域12、C区域13的互通仅能以气体形式通过,进入集液器1的液态燃油被分阻隔在A区域11处。集液器1的进口4位于A区域11处,集液器1的出口5高于C区域13的平面高度,进入集液器1的液态燃油被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打散挥发,液态燃油被继续分阻隔在A区域11,部分由液态燃油挥发成的燃油蒸汽通过B区域12、C区域13,经出口5进入碳罐被吸附,减少了液态燃油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可能性,最终减少了HC化合物排放。
集液器1的底部为倾斜面,靠近进口4的一侧低于靠近出口5的一侧,集液器1的底部由进口4向出口5的方向逐渐升高。A区域11贮存液态燃油的容量大于液态燃油从燃油箱阀体泄漏的最大量。燃油箱阀体的最大泄漏量在5-10ml,A区域能贮存30ml左右的液态燃油,大于液态燃油从燃油箱阀体泄漏的理论最大量5-10ml,确保了液态燃油不会没过A区域11到达B区域12、C区域13。
集液器1上还设有集液器上盖14,集液器上盖14密封扣合在集液器1,集液器1通过固定卡扣15固定于燃油箱1上,通过快插接头与燃油箱管路相连,通过竹节接头与碳罐管路相连,碳罐的位置低于燃油箱顶面的位置,当在某些极限工况时,燃油箱1的液态油通过快插接头进入到燃油箱集液器,集液器1整体被设计成低进口高出口结构,且底部为倾斜面,集液器1内部被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分割成若干迷宫式的分离区,又通过槽体9,形成高度差,建立了A区域、B区域、C区域三个平面区域,其中A区域11的平面高度低于B区域12的平面高度,B区域12的平面高度低于C区域13的平面高度,A区域、B区域、C区域之间的互通仅能以气体形式通过,进入集液器的液态燃油被分阻隔在A区域,避免了液态燃油进入碳罐造成碳罐失效的可能性,最终减少了HC化合物排放。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器(1),所述集液器(1)设置在燃油箱和碳罐之间,集液器(1)的进口(4)与燃油箱连接,集液器(1)的出口(5)与碳罐连接,集液器(1)的出口(5)高于进口(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器(1)为壳体结构,集液器(1)内设有迷宫结构,迷宫结构位于进口(4)与出口(5)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结构包括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均竖立连接在集液器(1)的底部,隔板Ⅰ(6)、隔板Ⅱ(7)、隔板Ⅲ(8)之间相互错开布置形成迷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器(1)内还设有用于阻挡液态燃油进入出口(5)的槽体(9),槽体(9)的一端与集液器(1)的出口(5)连通,槽体(9)的另一端设有挡板(9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9)包括环形槽(92)和方形槽(93),环形槽(92)的一端与出口(5)连接,环形槽(92)与方形槽(93)连通,挡板(91)设置在方形槽(93)远离环形槽(92)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93)的底部低于环形槽(92)的底部,挡板(91)的高度低于槽体(9)两侧壁(94)的高度形成通气的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器(1)的内部由低到高依次被分隔成三个区域,集液器(1)的底部平面为A区域(11),方形槽(93)为B区域(12),环形槽(92)为C区域(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区域(11)的平面高度低于B区域(12)的平面高度,B区域(12)的平面高度低于C区域(13)的平面高度,A区域(11)、B区域(12)、C区域(13)的互通仅能以气体形式通过,进入集液器(1)的液态燃油被分阻隔在A区域(11)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器(1)的进口(4)位于A区域(11)处,集液器(1)的出口(5)高于C区域(13)的平面高度,进入集液器(1)的液态燃油被隔板Ⅰ(6)、隔板Ⅱ(7)和隔板Ⅲ(8)打散挥发,液态燃油被继续分阻隔在A区域(11),部分由液态燃油挥发成的燃油蒸汽通过B区域(12)、C区域(13),经出口(5)进入碳罐被吸附。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燃油箱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器(1)的底部为倾斜面,A区域(11)贮存液态燃油的容量大于液态燃油从燃油箱阀体泄漏的最大量。
CN201920154799.8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Active CN209621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4799.8U CN209621499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4799.8U CN209621499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1499U true CN209621499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4799.8U Active CN209621499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14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114A (zh) * 2021-01-18 2021-04-13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液态燃油进入到碳罐的积液盒结构
CN113217232A (zh) * 2021-06-29 2021-08-06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罐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114A (zh) * 2021-01-18 2021-04-13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液态燃油进入到碳罐的积液盒结构
CN113217232A (zh) * 2021-06-29 2021-08-06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罐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1499U (zh) 一种燃油箱集液器
US3049171A (en) Fuel tank construction
US20140318505A1 (en) Liquid fuel trap device
CN205638732U (zh) 带过滤器的碳罐装置
CN208281098U (zh) 一种油箱集液装置
CN212765691U (zh) 一种集成加油通风功能的液气分离器
CN211203005U (zh) 一种坡度排气阀
CN205955797U (zh) 一种免维护油气分离器
CN211106937U (zh) 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1106940U (zh) 一种环保型油箱空气滤清器
CN106938662A (zh) 储油罐、储油罐的挡油组件以及具有该储油罐的车辆
CN109139304B (zh) 组合式炭罐
US10343516B2 (en) Fuel tank arrangement for a dual fue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9164654U (zh) 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带积液功能的组合阀
CN106917701A (zh)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214464593U (zh) 一种防止液态燃油进入到碳罐的积液盒结构
US11506152B2 (en) Carbon canister
CN205059242U (zh) 一种燃料加注系统
CN208347954U (zh) 用于连接燃油箱与炭罐的积液器及燃油箱蒸发排放系统
CN112648114A (zh) 一种防止液态燃油进入到碳罐的积液盒结构
CN208281085U (zh) 一种汽车灰尘过滤装置
CN208534645U (zh) 一种通机用化油器
CN206647186U (zh)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213472790U (zh) 集液器及车辆
CN206694160U (zh) 一种新型两级燃油过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200 168 Huache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Dacheng Automobi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tan Dache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200 168 Huache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DORCEN AUTOMOBI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NTAN DAMA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