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0630U -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0630U
CN209600630U CN201821693071.4U CN201821693071U CN209600630U CN 209600630 U CN209600630 U CN 209600630U CN 201821693071 U CN201821693071 U CN 201821693071U CN 209600630 U CN209600630 U CN 209600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ide wall
vehicle body
body frame
camb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930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双
全文军
杜书权
肖淘
范健
易晓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930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0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0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0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包括前车体总成、前地板总成、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前地板总成前端部与前车体总成后部固定连接,前地板总成后端部与后部下车体总成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右部固定连接,顶盖总成中部设有至少一根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两端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侧围上边梁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布局合理,提高车身尾部扭转刚度,提升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增大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框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背景技术
白车身作为汽车承载主体,除装载整车零部件外,还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和安全的空间;因此,白车身除了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来承受载荷冲击、碰撞冲击外,还要有良好的结构避免与其它激励源模态耦合。常见的模块化白车身框架由前车体、前地板、后部下车体、侧围、顶盖和尾端板拼接而成,在其设计过程中,由于尺寸、空间、布置等原因,往往存在诸多设计上的不足,如图1-11所示:
1、顶盖横梁布局,顶盖前后横梁跨度过大,会造成顶盖总成模态低,易产生共振耦合、噪声大的问题,影响乘员乘坐体验和主观感受;
2、车身尾部框架结构较差,导致车身尾部扭转刚度低,减弱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影响NVH性能;
3、侧围框架后悬支撑力的传递路径不完整,难以将悬架受力向上传递,易在轮罩与后侧围内板间产生应力集中,加大疲劳开裂风险;
4、后轮罩与后侧围内板受力处连接缺少加强件,后轮罩与后侧围内板连接处存在高应力,缺少加强易产生应力集中,疲劳开裂;并且横向刚度也较差;
5、前车体下安装板横向缺少高强度、高刚度的闭环结构,仅靠下安装板单层平板与前围板组成的倒“V”型结构连接,不利于整车模态、整车刚度的提高;
6、A柱下角设计较宽,驾驶员视野不良,影响行车安全;
7、冷凝器安装点为悬臂式结构,安装点动刚度偏低,易引起冷凝器NVH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布局合理,提升冷凝器下安装点动刚度,提高车身尾部扭转刚度,提升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增大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包括前车体总成、前地板总成、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前端部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后端部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右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总成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之间,所述顶盖总成中部设有至少一根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两端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侧围上边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还可以是:
所述顶盖横梁与顶盖前横梁和顶盖后横梁之间距离均为400-450mm。
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后中部之间设有尾门框横梁,所述尾门框横梁左右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后中部上,所述尾门框横梁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之间形成两个“口”字形闭环。
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的尾端板内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尾端板纵梁,所述尾端板纵梁与所述尾端板形成封闭的尾端板腔体。
所述尾端板外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尾端板外板,所述尾端板外板与车架横梁和尾端板横梁形成腔体相通结构。
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后侧围加强板由侧围上边梁向下延伸至后轮罩外板上,所述后侧围加强板与所述顶盖横梁形成闭环结构。
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后轮罩内板与后侧围内板搭接处设有轮罩加强板,所述轮罩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内板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轮罩腔体,所述轮罩加强板上部与所述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加强板下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
所述前车体总成上设有“U”形流水槽。
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A柱下端均设有三角窗,所述三角窗前遮挡距离为130mm,所述三角窗后遮挡距离为100mm。
所述前车体总成的下弯梁总成设有封闭的下弯梁腔体,冷凝器安装点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上,所述下弯梁总成左右两端可拆卸固定于大梁焊接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包括前车体总成、前地板总成、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前端部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后端部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右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总成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之间,所述顶盖总成中部设有至少一根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两端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侧围上边梁。这样,本申请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由前车体总成、前地板总成、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组成,整个车身架构形成完整且连续的笼式结构,能更加有效地传递和分散给车身的载荷,提升车身扭转刚度及关键NVH性能。并且在顶盖总成中部增加一根顶盖横梁,两端通过焊接与侧围上边梁连接,顶部采用膨胀胶与顶盖总成连接,使顶盖横梁分布更合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布局合理,提升冷凝器下安装点动刚度,提高车身尾部扭转刚度,提升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增大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Z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顶盖总成结构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尾门框结构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尾端板内侧结构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尾端板外侧结构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左侧围总成结构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侧围内板与轮罩搭接的结构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A柱下端处的结构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冷凝器下安装点的结构图。
图1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前围板区域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顶盖总成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尾门框结构图。
图14是图13中D-D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尾端板内侧结构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尾端板外侧结构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左侧围总成结构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侧围内板与轮罩搭接的结构图。
图19是图18中J-J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流水槽的结构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A柱下端处结构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冷凝器下安装点的结构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前围板区域的结构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结构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爆炸结构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下弯梁总成的结构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的下弯梁总成的爆炸图。
图28是图26中F-F的截面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弯梁总成安装冷凝器的结构图。
图号说明
1…车身框架 2…前车体总成 3…前地板总成
4…后部下车体总成 5…左侧围总成 6…右侧围总成
7…顶盖总成 8…顶盖横梁 9…尾门框横梁
10…尾端板纵梁 11…尾端板外板 12…后侧围加强板
13…轮罩加强板 14…流水槽 15…三角窗
16…下弯梁总成 17…冷凝器安装点 18…大梁焊接支架
19…尾门框 20…尾端板 21…后侧围内板
22…后轮罩内板 24…前围板 25…侧围上边梁
26…后轮罩外板 27…下弯梁安装板 28…冷凝器
33…下弯梁主体 29…前大梁 30…下弯梁连接板
31…下弯梁上板 32…下弯梁下板 34…上板翻边
35…下板翻边 36…上筋条口 37…下筋条口
38…漏液排气孔 39…防错标识 40…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2至图29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请参考图12-29,包括前车体总成2、前地板总成3、后部下车体总成4、左侧围总成5、右侧围总成6和顶盖总成7,所述前地板总成3前端部与所述前车体总成2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3后端部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4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围总成5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2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围总成6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2后端右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总成7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之间,所述顶盖总成7中部设有至少一根顶盖横梁8,所述顶盖横梁8两端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 的侧围上边梁25上,所述顶盖总成7横向截面形状为“θ”形。这样,本申请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1结构由前车体总成2、前地板总成3、后部下车体总成4、左侧围总成5、右侧围总成6和顶盖总成7组成,而且左侧围总成5和右侧围总成6与后部下车体总成4连接,并形成尾门框19,整个车身架构形成完整且连续的笼式结构,能更加有效地传递和分散施加给车身的载荷,提升车身扭转刚度及关键NVH性能。并且在顶盖总成7中部增加一根顶盖横梁8,两端通过焊接与侧围上边梁25连接,顶部采用膨胀胶与顶盖总成7连接,使顶盖横梁8分布更合理,当顶盖横梁8为一根时,所述顶盖总成7横向截面形状为“θ”形。顶盖总成7闭环由传统“O”型闭环变为“θ”型闭环,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和顶盖模态,降低噪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1结构,其布局合理,提升冷凝器下安装点动刚度,提高车身尾部扭转刚度,提升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增大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结构,请参考图12-29,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顶盖横梁8与顶盖前横梁和顶盖后横梁之间距离均为400-450mm。这样,将传统顶盖横梁8间距由670mm控制在 400-450mm范围,使顶盖横梁8分布更合理,顶盖总成7闭环由传统“O”型闭环变为“θ”型闭环,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和顶盖模态。还可以是: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后中部之间设有尾门框横梁9,所述尾门框横梁9左右两端部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后中部上,所述尾门框横梁9与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之间形成两个“口”字形闭环。这样,在尾门框19中部增加尾门框横梁9,通过点焊与左侧围总成5和右侧围总成6连接,尾门框横梁9与左右侧围形成闭环结构,解决尾门框19区域闭环结构偏弱,车身尾部扭转刚度低的问题,提高整车扭转刚度。还可以是: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4的尾端板20内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尾端板纵梁10,所述尾端板纵梁10与所述尾端板20形成封闭的尾端板腔体。这样,尾端板20内侧左右两侧各增加二根尾端板纵梁10,提高了尾端板20自身的结构刚度和强度,解决了车身尾部扭转刚度低,进而减弱车身整体扭转刚度的问题。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尾端板20外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尾端板外板11,所述尾端板外板11 与车架横梁和尾端板20横梁形成闭环结构。这样,尾端板20内侧左右两侧各增加二根尾端板纵梁10,尾端板20外侧左右两侧各增加一个尾端板外板 11,与车架横梁和尾端板横梁连接形成纵向栅格型闭环结构,提高尾端板 20区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解决尾端板20区域未形成完善闭环腔体结构,车身尾部扭转刚度低,进而减弱车身整体扭转刚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1结构,请参考图12-29,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 的后侧围加强板12由侧围上边梁25向下延伸至后轮罩外板26上,所述后侧围加强板12与所述顶盖横梁8形成闭环结构。这样,将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的后侧围加强板12由侧围上边梁25向下延伸至后轮罩外板26上,后侧围加强板12腔体上下贯通,连接侧围上边梁25及后轮罩外板26,使左右后侧围加强板12与顶盖横梁8形成闭环结构,有利于后悬载荷的传递疏散,并有效加强车身整体框架。还可以是:所述左侧围总成5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的后轮罩内板22与后侧围内板21搭接处设有轮罩加强板 13,所述轮罩加强板13与所述后轮罩内板22和所述后侧围内板21之间形成封闭的轮罩腔体,所述轮罩加强板13上部与所述后侧围内板21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加强板13下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22固定连接。这样,在后轮罩内板22与后侧围内板21搭接处增加一块轮罩加强板13,通过点焊连接,加强后轮罩与后侧围内板21搭接处结构,增加安全裕度,减小高应力下产生疲劳开裂的风险,同时加强横向连接刚度。还可以是:所述前车体总成2上设有“U”形流水槽14。这样,在前车体总成2上设计U型流水槽14结构,与前围板24、前围板24上安装板点焊涂胶连接,与左右前轮罩外板点焊连接;前围板24分出流水槽14高度后减小了前围板24本体整体尺寸,有益提升前围板24本体刚度;设计U型流水槽14结构有效加强前挡区域、前围板24 前上区域横向连接刚度,提升整车扭转刚度。还可以是:所述左侧围总成5 和所述右侧围总成6的A柱下端均设有三角窗15,所述三角窗15前遮挡距离为130mm,所述三角窗15后遮挡距离为100mm。这样,本申请的车型在A 柱下端设计三角窗15,减少驾驶员视野遮挡(原遮挡长度为325mm,增加三角窗15后前后遮挡分别减少为130mm和100mm),改善驾驶员视野,增加行车安全。还可以是:所述前车体总成2的下弯梁总成16设有封闭的下弯梁腔体,冷凝器安装点17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16上,所述下弯梁总成16左右两端可拆卸固定于大梁焊接支架18上。这样,下弯梁总成16设有封闭的下弯梁腔体,而且在下弯梁总成16上设有冷凝器安装点17,冷凝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冷凝器安装点17上,通过下弯梁腔体提高了冷凝器的动刚度,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左右大梁焊接支架18连接,提升冷凝器下安装点动刚度。还可以是:本专利将前围板24筋条适度优化,增大前围板24加强板长度,空调入风口从前围板24移至流水槽14上,从前围板24本体切分流水槽14,前围板24本体高度降低,尺寸减小,提升本体刚度,解决前围板24模态值偏低,易与整车空腔模态重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请参考图12-29,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下弯梁总成16包括设有封闭腔体的下弯梁主体33和两个下弯梁安装板27,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位于所述下弯梁主体33的左端部上,另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位于所述下弯梁主体33 的右端部上,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与前大梁29可拆卸固定连接,冷凝器28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主体33上部。这样,下弯梁主体33设有封闭的腔体,通过腔体可以提高下弯梁主体33自身的结构刚度和强度,然后将冷凝器28安装在下弯梁主体33上,进而提高了冷凝器28的动刚度;而且两个下弯梁安装板27分别固定在下弯梁主体33左右两端部且下弯梁安装板 27是可拆卸固定在前大梁29上,多车型共线生产时无需生产线做特别工装固定及避让,提高生产线兼容性。即可有效提高多车型共线生产的兼容性,同时有利于现场装配,减少返工。能够在局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满足冷凝器28安装、零件动刚度及NVH性能要求,采用分段式设计,有利于安装尺寸控制,从而提高防腐性能,提升产品品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和所述下弯梁主体33连接处设有下弯梁连接板30,所述下弯梁连接板30上部与下弯梁安装板27内侧面固定,所述下弯梁连接板30下部与所述下弯梁主体33外侧面相抵且固定。这样,通过在下弯梁安装板27和所述下弯梁主体33连接处设有下弯梁连接板30,进一步的提高了下弯梁安装板27与下弯梁主体33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下弯梁主体33包括下弯梁上板31和下弯梁下板32,所述下弯梁上板31 和所述下弯梁下板32围设成所述腔体,所述下弯梁上板31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下板32上方,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31和所述下弯梁下板32左端部之间,另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31和所述下弯梁下板32右端部之间,所述冷凝器28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31上方。这样,本申请的下弯梁主体33采用分段式结构,单个零件相对传统结构的“几”字型变为“L”型,不仅有利于降低单件的冲压难度,也有利于安装尺寸及局部尺寸控制,尺寸偏差易于后期调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下弯梁上板31上设有冷凝器安装点17,所述冷凝器28通过所述冷凝器安装点17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31上。这样,下弯梁主体33 由下弯梁上板31和下弯梁下板32的“L”型截面上下闭合,形成封闭的腔体,然后在下弯梁上板31上设置安装冷凝器28的冷凝器安装点17,在有限空间内也能有效提高零件刚度及NVH性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下弯梁上板31 上设有由下弯梁上板31左端延伸至右端的上板翻边34,所述下弯梁下板32上设有由下弯梁下板32左端延伸至右端的下板翻边35,所述上板翻边34与所述下板翻边35固定连接。这样,下弯梁上板31上设有上板翻边34,所述下弯梁下板32上设有下板翻边35,然后将上板翻边34与下板翻边35进行固定,可以通过下板翻边35和上板翻边34有效的将力进行传递分散,防止下弯梁上板 31和下弯梁下板32因受力集中导致开裂等情况发生。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上板翻边34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筋条口36,所述下板翻边35上设有与所述上筋条口36位置对应的向下凹入的下筋条口37,所述上筋条口36与所述下筋条口37形成漏液排气孔38。这样,在上板翻边34和下板翻边35的搭接面上留有漏液排气孔38以及上弯梁上板和上弯梁下板的工艺孔,增强腔体内漆膜的附着厚度,提高整体防腐性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上板翻边34和所述下板翻边35设有向下倾斜的5°的坡度。这样,上板翻边34和所述下板翻边35向下倾斜5°,能够有效的减少水汽在平面的凝结。所述下弯梁主体33 上表面上设有防错标识39。这样,在下弯梁主体33上表面上设置防错标识39,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辨识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是: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安装孔40,所述下弯梁安装板27通过所述螺栓安装孔40和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前大梁29上。这样,下弯梁安装板27 左右两端开孔,在前大梁29侧面上焊接安装支架,下弯梁安装板27通过螺栓与大梁连接;多车型共线生产时无需生产线做特别工装固定及避让,提高生产线兼容性。还可以是:所述下弯梁主体33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这样,L 形的下弯梁主体33形成封闭的腔体,能够有效的提高冷凝器安装点17的安装强度。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体总成、前地板总成、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前端部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后端部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右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总成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之间,所述顶盖总成中部设有至少一根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两端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侧围上边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与顶盖前横梁和顶盖后横梁之间距离均为400-4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后中部之间设有尾门框横梁,所述尾门框横梁左右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后中部上,所述尾门框横梁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之间形成两个“口”字形闭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的尾端板内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尾端板纵梁,所述尾端板纵梁与所述尾端板形成封闭的尾端板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板外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尾端板外板,所述尾端板外板与车架横梁和尾端板横梁形成腔体相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后侧围加强板由侧围上边梁向下延伸至后轮罩外板上,所述后侧围加强板与所述顶盖横梁形成闭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后轮罩内板与后侧围内板搭接处设有轮罩加强板,所述轮罩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内板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轮罩腔体,所述轮罩加强板上部与所述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加强板下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总成上设有“U”形流水槽。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A柱下端均设有三角窗,所述三角窗前遮挡距离为130mm,所述三角窗后遮挡距离为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总成的下弯梁总成设有封闭的下弯梁腔体,冷凝器安装点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上,所述下弯梁总成左右两端可拆卸固定于大梁焊接支架上。
CN201821693071.4U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Active CN209600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3071.4U CN209600630U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3071.4U CN209600630U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0630U true CN209600630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93071.4U Active CN209600630U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06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9901A (zh) * 2022-03-23 2022-06-2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9901A (zh) * 2022-03-23 2022-06-2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065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8894136B2 (en) Structure for side portion of vehicle body
KR20120110134A (ko) 서스펜션 서브 프레임
EP1183177B1 (en) Symmetrical dash reinforcement
CN105313981A (zh) 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车尾侧的加固结构
CN104554451B (zh) 汽车车身的车尾侧的侧壁组件
CN111017034B (zh) 一种车架结构
JP4290143B2 (ja)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CN111071341A (zh)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WO2018161696A1 (zh) 驾驶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600630U (zh)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US6983982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8127225A (ja) 車体構造
CN110816662A (zh) 车辆
CN110015343A (zh)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CN106275109B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12667488U (zh) 一种汽车全框副车架
JP2009035244A (ja) 自動車車体用ルーフ補強材
CN209479763U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CN209305394U (zh) 一种用于座椅安装的横梁组件
US10994786B2 (en) Structure for front part of vehicle
CN109204512B (zh) 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
CN214648574U (zh) 车辆前围构造
CN109455226A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CN205524509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