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9055U -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9055U
CN209599055U CN201920370830.1U CN201920370830U CN209599055U CN 209599055 U CN209599055 U CN 209599055U CN 201920370830 U CN201920370830 U CN 201920370830U CN 209599055 U CN209599055 U CN 209599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casing
fixture
fixed
top surface
cas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0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崔迪
姜超
王明佳
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Xinjinlun Automotive Par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Faw Fourth Ring Jinl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Faw Fourth Ring Jinl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Faw Fourth Ring Jinl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0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9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9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9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包括:底座;以及支撑柱,其同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中心设置有通孔,其包括:底端部,其为圆台结构;中部,其为圆柱结构,并与所述底端部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顶端部,其为圆台结构,并与所述中部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固定柱,其轴向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靠近所述底座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卡片,其为圆环形,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部与所述底端部的连接处,用于卡固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固定片,其为圆环形,且固定套设在远离所述底座的固定柱一端;固定板手,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用于固定差速器壳体的顶面轴孔。方便差速器壳体转动,同时能够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测量精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夹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差速器壳体用于容纳差速器的各个组装零件并起到保护作用。
传统检测差速器壳体的各尺寸时,一般都用V型块将差速器两端的轴架在V型块两端的支撑臂上,或者将其搁置在小平台上,然后对其进行测量,但是这些方式都不能对差速器壳体进行较好的固定,而且其测量时受测量空间的限制,很多测量数据不能一次测得,需要进行多次调整位置和更换夹具,这不但浪费测量时间,而且还影响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方便差速器壳体转动,同时能够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不需要多次拆卸差速器壳体,测量精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包括:
底座,其为圆盘结构;以及
支撑柱,其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中心设置有通孔,其包括:
底端部,其为圆台结构;
中部,其为圆柱结构,并与所述底端部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
顶端部,其为圆台结构,并与所述中部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中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底端部顶面的直径,所述顶端部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中部的直径;
固定柱,其轴向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靠近所述底座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卡片,其为圆环形,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部与所述底端部的连接处,用于卡固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
固定片,其为圆环形,且固定套设在远离所述底座的固定柱一端;
固定板手,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用于固定差速器壳体的顶面轴孔。
优选的是,还包括:
中心孔,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
连接柱,其轴向穿过所述中心孔;
凹槽,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一端,用于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
轴套,其为中空圆柱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中心设置有过孔,所述轴套开口一侧内部为圆台型中空结构,并套设在所述顶端部上;
圆环片,其固定套设在位于所述顶端部和所述固定片之间的固定柱上,并位于所述轴套内,与所述过孔配合,用于卡固所述轴套。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轴套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底端部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中部同轴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卡片包括:
第一部,其为圆环柱结构,用于与所述凸台配合;
第二部,其为圆环台结构,用于与所述中部配合;
其中,所述圆环台结构用于卡固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
优选的是,所述中部与所述顶端部的连接处为圆台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圆环片与所述顶端部的顶面之间间隙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的长度为180-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方便差速器壳体转动,同时能够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不需要多次拆卸差速器壳体,测量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套设有差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套设有差速器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套设有差速器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套设有差速器壳体)的沿看向底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套设有差速器壳体)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再次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包括:底座100,其为圆盘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中心孔101;连接柱110,其轴向穿过中心孔,并在连接柱一端设置有凹槽111。
支撑柱120,其同轴固定设置在底座100上,且中心设置有通孔124,其包括:底端部121,其为圆台结构;中部122,其为圆柱结构,并与底端部121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顶端部123,其为圆台结构,并与中部122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其中,中部122的直径小于底端部121顶面的直径,顶端部123底面的直径小于中部122的直径。
在底端部121的顶面设置有凸台1211,该凸台1211与中部同轴一体成型。卡片140,其包括第一部141,为圆环柱结构,用于与凸台1211配合固定连接;第二部142,为圆环台结构,用于与中部122配合固定连接,该圆环台结构用于卡固差速器壳体200的底面轴孔。
固定柱130,其轴向设置在通孔内124,且靠近底座100一端与设置在凹槽111内并与连接柱110固定连接;固定片131,其为圆环形,且固定套设在远离底座100的固定柱130一端;固定板手150,其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片131上,用于固定差速器壳体200的顶面轴孔。
轴套160,其为中空圆柱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中心设置有过孔162,所述的轴套160开口一侧内部为圆台型中空结构,并套设在顶端部123上;在位于顶端部123和固定片131之间的固定柱130上固定套设有圆环片161,并位于轴套160内,与过孔162配合,用于卡固轴套160。
所述的固定片131与轴套160的顶面接触。所述的圆环片161与顶端部123的顶面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的中部122与顶端部123的连接处为圆台结构。所述的支撑柱120的长度为180-200mm,优选为190mm。
工作过程:
将底座和连接柱固定到检测工具上,将差速器壳体轴向套在支撑柱上,使得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与卡片接触,并将固定板手置于固定片上,实现差速器壳体的顶面轴孔的固定,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并检测完成后,取下固定板手,稍微拔出一些差速器壳体并旋转合适角度后,再将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与卡片接触,通过固定扳手对差速器壳体的顶面轴孔固定,继续检测,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差速器壳体的360检测。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方便差速器壳体转动,同时能够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不需要多次拆卸差速器壳体,实现差速器壳体的360检测,测量精度较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为圆盘结构;以及
支撑柱,其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中心设置有通孔,其包括:
底端部,其为圆台结构;
中部,其为圆柱结构,并与所述底端部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
顶端部,其为圆台结构,并与所述中部的顶面同轴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中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底端部顶面的直径,所述顶端部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中部的直径;
固定柱,其轴向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靠近所述底座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卡片,其为圆环形,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部与所述底端部的连接处,用于卡固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
固定片,其为圆环形,且固定套设在远离所述底座的固定柱一端;
固定板手,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用于固定差速器壳体的顶面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心孔,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
连接柱,其轴向穿过所述中心孔;
凹槽,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一端,用于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套,其为中空圆柱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中心设置有过孔,所述轴套开口一侧内部为圆台型中空结构,并套设在所述顶端部上;
圆环片,其固定套设在位于所述顶端部和所述固定片之间的固定柱上,并位于所述轴套内,与所述过孔配合,用于卡固所述轴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轴套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部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中部同轴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包括:
第一部,其为圆环柱结构,用于与所述凸台配合;
第二部,其为圆环台结构,用于与所述中部配合;
其中,所述圆环台结构用于卡固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底面轴孔。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与所述顶端部的连接处为圆台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片与所述顶端部的顶面之间间隙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长度为180-200mm。
CN201920370830.1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Active CN209599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0830.1U CN20959905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0830.1U CN20959905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9055U true CN209599055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5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0830.1U Active CN209599055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9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578309A (en) Tool grinding machine
CN209599055U (zh)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检测的夹具
CN116380342A (zh) 一种轴承动平衡测试辅助装置
US2553058A (en) Wheel balancing machine
CN204240892U (zh) 一种轮胎径向跳动测试工装
CN109029843B (zh) 一种车轮总成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4282218B (zh) 一种用于机械原理反转法的多机构单模型教具
CN106595543A (zh) 一种连接中空轴系的内撑式轴系回转精度测量装置
CN203026013U (zh) 一种多功能单摆、傅科摆演示器
CN201795768U (zh) 圆锥体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测量台
CN209694695U (zh) 一种生物教学用旋转式标本展示装置
CN218329703U (zh) 一种差速器上轴孔跳动检测工装
CN214011287U (zh) 一种滚筒式汽车车速表检验台
CN213238730U (zh) 一种短棒圆周精度检测仪
CN109435534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笔芯封蜡设备的转盘机构
CN211236031U (zh) 一种接地电阻测量仪
CN219736182U (zh) 一种百分表测量长轴的仪器
FR2470917A1 (fr) Support d'instrument
CN208419869U (zh) 一种两轴旋转测量机构
CN112729867B (zh) 一种转鼓以及测功机
CN213008353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动角度检测装置
CN219715279U (zh) 无轴旋转型工业ct载物台
CN209445954U (zh) 一种用于检测差速器壳体角度的检具
CN209416220U (zh) 一种行星轮轴检测装置
CN207365944U (zh) 比较测量轴径试件夹持旋转推进装置及具有其的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088 Jiay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12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Xinjinlun Automotiv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88 Jiay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12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FAW Fourth Ring Jinlun Automobile Par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