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7579U -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7579U
CN209597579U CN201821935643.5U CN201821935643U CN209597579U CN 209597579 U CN209597579 U CN 209597579U CN 201821935643 U CN201821935643 U CN 201821935643U CN 209597579 U CN209597579 U CN 209597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late
paint bath
paint
accommodating cavity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56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霞洲
刘旭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56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7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7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7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包括密封板、连接块以及升降气缸,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密封板,一组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漆槽两侧,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设置在机架内,一组所述密封板将所述机架内容置腔的空间隔离,在所述漆槽位置形成独立空间。通过在漆槽位置也就是浸漆工位两端的容置腔上分别设置一密封板,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密封板开启和闭合,当密封板闭合时,密封板将容置腔隔离,在浸漆工位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而有效地防止绝缘漆的在车间的扩散,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浸漆工艺,是指电机在完成绕组嵌放,并做好导体连接、固定、绕组端部整形等工序过程之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艺流程。这项工艺流程,对电机的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电机的使用"寿命"。绕组浸漆是电动机检修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序。对电动机绕组进行浸漆处理,是使绝缘漆浸透到绝缘材料与电磁线之间,以及绕组与铁芯之间,在这些部位的表面形成漆膜,以增强绝缘能力,提高电动机的绝缘寿命。具体说,绕组浸漆有以下作用:
1)一体化。电机浸漆的最主要作用,是绕组、铁芯、绝缘料以及附件的" 一体化"。也就是说,使用绝缘漆这个特殊材料,通过浸漆、烘干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将这些材料"融为一体",既确保了彼此分工不受干涉,又能较好融为一体,保证彼此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水分,污垢就不宜浸入绕组空隙;绕组的端部形状以及电机运行时,绕组端部受力变形的位移就会在较小范围之内,绕组机械性能就会有保障;电机运行时,振动,噪声会小;绕组在电机运动时,受损程度会大幅降低,延长了绕组使用寿命。
2)导热。在封闭式电机里,热的传递,只有靠"传导",对流和辐射均被封闭机壳所限制。以固化后的绝缘漆来代替空气,作为热传递的介质,效果当然要好得多。真空压力下的浸漆,比一般的普通浸漆,其电机温升会降低5--15度。
3)防潮,防锈,防腐,防霉。
4)减震降噪。
5)绝缘,增加爬电距离。在绕组的绝缘破损口,正好处于一个不受其它物体干扰的位置,比如绕组端部某处破损一个小点时,浸漆可以"提高绕组绝缘性能"。
电机绕组浸漆一般是将具有绕组的电机转子在绝缘漆箱内浸泡一段时间来实现,由于绝缘漆具有挥发性,容易造成扩散,现有的浸漆设备中在机架容置腔内将装载有电机转子的框体或者篮子直接在漆槽内浸泡,这样更加容易使得绝缘漆挥发,带来空气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将电机转子浸泡绝缘漆的空间限定在狭小空间内,减少绝缘漆挥发扩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包括密封板、连接块以及升降气缸,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密封板,一组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漆槽两侧,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设置在机架内,一组所述密封板将所述机架内容置腔的空间隔离,在所述漆槽位置形成独立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下两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密封板通过导向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所述连接块,另一侧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容置腔的边缘接触形成独立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上端对应传送链位置设置有槽口,所述密封板闭合时,所述传送链设置在所述槽口内。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浸漆设备,包括机架、传送链、漆槽自动升降组件以及热循环风机,所述机架内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传送链,所述传送链均匀挂载多个装载篮,在所述传送链下方设置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器件,所述热循环风机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所述传送链将放置有电机转子的所述装载篮运送到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正上方,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驱动漆槽向上移动,所述装载篮内的电机转子浸没在所述漆槽;在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的两侧容置腔设置有上述自动密封门结构,使得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位于一独立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开口形成上料工位;在所述上料工位上设置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通过所述机架顶部设置的风管与一排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热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所述热循环风机的叶轮穿设在所述保温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包括漆槽安装座、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通过一皮带轮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通过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和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一丝杆,所述丝杆上分别套设有螺母,所述漆槽安装座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螺母上,所述漆槽固定在所述漆槽安装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漆槽安装座的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导向杆,所述漆槽通过一连接口与外部设置的漆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通过在漆槽位置也就是浸漆工位两端的容置腔上分别设置一密封板,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密封板开启和闭合,当密封板闭合时,密封板将容置腔隔离,在浸漆工位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因为浸漆时需要将电机转子在漆槽内浸泡一段时间,在电机转子浸泡时保持密封板闭合,从而有效地防止绝缘漆的在车间的扩散,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另外通过集风箱能够将扩散的少量绝缘漆快速地排放到室外,从而保证了车间生产环境的良好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开启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浸漆设备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浸漆设备中漆槽自动升降组件三维结构图;
图中,1-机架,2-保温层,3-装载篮,4-传送链,5-链轮组件,6-集风箱,7-风管,8-排放机,9-热循环风机,10-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1-漆槽;101-皮带轮,102-第一减速机,103-传动轴,104-第二减速机,105-漆槽安装座,106- 丝杆,107-螺母,108-导向杆,111-连接口。
20-自动密封门结构,21-密闭板,211-槽口,212-连接块,213-导向环, 22-升降气缸,23-气缸安装座,24-导向杆,2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20,包括密封板21、连接块212以及升降气缸22,所述连接块212设置在所述密封板21上,所述升降气缸22通过所述连接块212驱动所述密封板21,一组所述密封板21设置在漆槽两侧,所述升降气缸22通过气缸安装座23设置在机架内,一组所述密封板21将所述机架内容置腔的空间隔离,在所述漆槽位置形成独立空间。
在实施例1中,所述密封板21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杆24,所述导向杆24上下两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密封板21通过导向环213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4 上。
在实施例1中,所述密封板21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所述连接块212,另一侧面设置有密封垫25,所述密封垫25与所述容置腔的边缘接触形成独立空间。
在实施例1中,所述密封板21上端对应传送链位置设置有槽口211,所述密封板闭合时,所述传送链设置在所述槽口211内。
实施例2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包括机架1、传送链4、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以及热循环风机9,所述机架1内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传送链4,所述传送链4均匀挂载多个装载篮3,在所述传送链4下方设置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器件,所述热循环风机9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所述传送链4将放置有电机转子的所述装载篮3运送到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正上方,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驱动漆槽向上移动,所述装载篮3内的电机转子浸没在所述漆槽内。在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的两侧容置腔设置有实施例1 的自动密封门结构20,使得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位于一独立空间。
在实施例2中,所述容置腔四周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开口形成上料工位。在所述上料工位3上设置有集风箱6,所述集风箱6 通过所述机架1顶部设置的风管7与一排风机8连接。
在实施例2中,多个所述热循环风机9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所述热循环风机9的叶轮穿设在所述保温层2内。当传送链4将装载篮3在容置腔内传送时,加热器件(未示出)产生热量,热循环风机9在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对流,从而对装载篮3内的电机转子进行预热处理。
如图5所示,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10包括漆槽安装座105、第一减速机 102和第二减速机104,所述第一减速机102通过一皮带轮101与驱动电机(未示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104通过一传动轴103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102和所述第二减速机10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一丝杆106,所述丝杆106上分别套设有螺母107,所述漆槽安装座105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螺母107上,所述漆槽11固定在所述漆槽安装座105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漆槽安装座105的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导向杆108,所述漆槽11通过一连接口111与外部设置的漆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通过在漆槽位置也就是浸漆工位两端的容置腔上分别设置一密封板,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密封板开启和闭合,当密封板闭合时,密封板将容置腔隔离,在浸漆工位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因为浸漆时需要将电机转子在漆槽内浸泡一段时间,在电机转子浸泡时保持密封板闭合,从而有效地防止绝缘漆的在车间的扩散,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另外通过集风箱能够将扩散的少量绝缘漆快速地排放到室外,从而保证了车间生产环境的良好空气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板、连接块以及升降气缸,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密封板,一组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漆槽两侧,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设置在机架内,一组所述密封板将所述机架内容置腔的空间隔离,在所述漆槽位置形成独立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下两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密封板通过导向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所述连接块,另一侧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容置腔的边缘接触形成独立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端对应传送链位置设置有槽口,所述密封板闭合时,所述传送链设置在所述槽口内。
5.一种浸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链、漆槽自动升降组件以及热循环风机,所述机架内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传送链,所述传送链均匀挂载多个装载篮,在所述传送链下方设置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器件,所述热循环风机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所述传送链将放置有电机转子的所述装载篮运送到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正上方,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驱动漆槽向上移动,所述装载篮内的电机转子浸没在所述漆槽;在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的两侧容置腔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密封门结构,使得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位于一独立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开口形成上料工位;在所述上料工位上设置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通过所述机架顶部设置的风管与一排风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浸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所述热循环风机的叶轮穿设在所述保温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漆槽自动升降组件包括漆槽安装座、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通过一皮带轮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通过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和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一丝杆,所述丝杆上分别套设有螺母,所述漆槽安装座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螺母上,所述漆槽固定在所述漆槽安装座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浸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漆槽安装座的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导向杆,所述漆槽通过一连接口与外部设置的漆箱连接。
CN201821935643.5U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Active CN209597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5643.5U CN209597579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5643.5U CN209597579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7579U true CN209597579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5643.5U Active CN209597579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75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8378A (zh) * 2020-12-10 2021-04-30 刘跃 一种用于板凳腿粘胶装置
CN114412752A (zh) * 2022-03-28 2022-04-29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式真空作业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8378A (zh) * 2020-12-10 2021-04-30 刘跃 一种用于板凳腿粘胶装置
CN112718378B (zh) * 2020-12-10 2022-09-06 吉荣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板凳腿粘胶装置
CN114412752A (zh) * 2022-03-28 2022-04-29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式真空作业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7579U (zh) 一种浸漆设备的自动密封门结构
CN1144957C (zh) 电磁离合器
CN201242938Y (zh) 真空连续浸漆机
CN109332096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滴漆设备
CN207991124U (zh) 一种热风快速干燥箱
CN209200892U (zh) 一种半自动浸漆设备
CN108448776A (zh) 磁悬浮轴承绕组固定结构、轴向磁悬浮轴承及装配方法
CN213335355U (zh) 一种烘干均匀的防爆热风循环烘箱
CN209849160U (zh) 一种环保式浸漆设备
CN211346182U (zh) 一种多功能烘干机
EP0633647A1 (en) Resin molded electric motor with rubber vibration isolator
CN201247993Y (zh) 鼠笼式全封闭电动机
CN202889068U (zh) 一种设有散热端盖的电机
CN213564059U (zh) 一种降温冷却式模温机
CN112648445B (zh) 一种增强耐磨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1206B (zh) 电机有绕组定子浸漆的方法及系统
CN212461260U (zh) 一种阻燃塑料绝缘电缆干燥设备
CN209227026U (zh) 一种高强度铝棒控温回火炉
CN219433634U (zh) 电芯烘烤装置
CN208337338U (zh) 一种双轴伸紧凑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7991193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3027168U (zh) 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CN207304295U (zh) 一种便于电机散热保护的电机壳体
CN221021969U (zh) 电子元件生产用树脂固化设备
CN219187595U (zh) 一种生产变压器用的浸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