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6887U -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6887U
CN209566887U CN201920166870.4U CN201920166870U CN209566887U CN 209566887 U CN209566887 U CN 209566887U CN 201920166870 U CN201920166870 U CN 201920166870U CN 209566887 U CN209566887 U CN 209566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larm
alarm device
thef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68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冬
藏红涛
王冲
白金彪
王朋
魏莎莎
王剑
陈影
贾吉川
王艾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68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6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6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6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盗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中所述车辆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模块;串行通信模块,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从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车辆状态信息;微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串行通信模块相连接,且用于当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指示车辆报警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执行报警动作。由此,就算是不法分子切断BCM电源或破坏BCM也不会导致车辆报警失效,保障了车辆防盗功能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众多家庭的交通工具,目前多数防盗报警装置为车身控制器直接通过驱动继电器对高低音喇叭进行报警。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一旦车身控制器检测到车辆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前机盖锁被打开;机械钥匙打开左前门;强制打开车门或者后背门),就会驱动高低音喇叭进行报警。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践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相关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的缺陷:由于报警的高低音喇叭的报警动作完全取决于车身控制器的驱动信号,导致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切断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器)电源或直接破坏BCM从而使得车辆报警失效,使得车辆防盗功能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报警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相关技术中因不法分子切断BCM电源或直接破坏BCM而致使车辆报警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报警装置,所述车辆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模块;串行通信模块,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从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车辆状态信息;微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串行通信模块相连接,且用于当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指示车辆报警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执行报警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报警装置还包括:备用电池,用于为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串行通信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提供电力。
进一步的,所述串行通信模块包括LIN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扬声器、闪光灯以及声光报警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音响测试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报警装置,通过设置了微控制单元和与车身控制器连接的串行通信模块,使得不仅能在车身控制器发现报警状态时传递车辆报警状态而执行报警动作,还能够在车身控制器和车辆报警装置之间的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时也能够产生相应的报警动作。因此,即使不法分子切断BCM电源或破坏BCM都将会引起车辆报警,保障了车辆防盗功能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以至少解决目前相关技术中因不法分子切断BCM电源或直接破坏BCM而致使车辆报警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防盗报警系统,所述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车载网络终端,连接至所述车辆报警装置,且用于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接收防盗报警通知,并将所述防盗报警通知转发至用户终端,其中所述防盗报警通知包括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车辆报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网络终端通过LIN连接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接收防盗报警通知。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载网络终端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对应于跛行模式的辅助连接,且所述车载网络终端用于通过所述辅助连接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接收跛行信号;其中,所述车载网络终端用于在所述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报警装置还用于在所述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执行报警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防盗报警系统还包括:TSP服务器,与所述车载网络终端通信连接,且用于从所述车载网络终端接收所述防盗报警通知,并将所述防盗报警通知转发至预授权的用户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网络终端包括:移动数据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移动数据信号发送所述防盗报警通知。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报警系统,通过将车辆报警装置与车辆网络终端之间建立关联连接,使得在车辆出现报警信息时,能够通过相连接的车载网络终端及时将报警信息发送出去,能够让用户远程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车辆的报警信息,提高了车辆的防盗报警功能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的原理架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在设防状态下触发的防盗报警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在报警装置离线后触发的报警流程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在车载网络终端离线后的报警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车辆报警装置 101 报警模块
20 BCM 102 串行通信模块
103 微控制单元 30 车载网络终端
200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a LIN连接
b 辅助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报警装置100,其包括报警模块101、串行通信模块102和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103,串行通信模块102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BCM 20连接,微控制单元103与报警模块101及串行通信模块102连接。其中,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串行通信模块102可以从BCM 20接收车辆状态信息,示例性地,当用户通过钥匙锁车之后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此时串行通信模块102从BCM 20接收车辆状态信息;进而,当从车身控制器所接收的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者该车辆状态信息指示车辆报警状态时微控制单元103控制报警模块执行报警动作,示例性的,不法分子恶意破坏BCM或断开BCM电源而导致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以及一旦车辆的五门一盖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强制打开车门或车盖),BCM 20会生成指示车辆报警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以上行为都将会触发报警模块执行报警动作。关于报警动作的类型,在此应不限定,示例性地,其可以是对应于所选用的报警模块,例如通过包括用于发声报警扬声器、包括用于闪烁报警的闪光灯和包括用于声光报警的声光报警器等等,且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串行通信模块可以是包括LIN模块,由此通过LIN信号与BCM20之间传输车辆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车辆报警装置中设置了微控制单元和与车身控制器连接的串行通信模块,使得不仅能在车身控制器发现报警状态时传递车辆报警状态而执行报警动作,还能够在车身控制器和车辆报警装置之间的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时也能够产生相应的报警动作。因此,即使不法分子切断BCM电源或破坏BCM都将会引起车辆报警,保障了车辆防盗功能的可靠性。
在目前相关技术中,由于报警用的高低音喇叭采用继电器驱动而无备份电源电路,使得不法分子还可以通过直接切断整车电源而使得车辆报警失效。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提出了,在车辆报警装置100中还设置有备用电池(未示出),该备用电池可以是与微控制单元103、串行通信模块102和报警模块101相连接,以分别为其提供电力。由此,为车辆报警装置100设置备用电源,使得即使不法分子断开整车电源,依然无法阻止车辆报警,更加提高了车辆防盗报警功能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200,其包括车辆报警装置100和与车辆报警装置100连接的车载网络终端30,关于车辆报警装置100相关的细节和效果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在此便不赘述。其中,车载网络终端30用于从车辆报警装置100接收防盗报警通知,并将防盗报警通知转发至用户终端(未示出),其中防盗报警通知包括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车辆报警状态。由此,在车辆出现报警信息时,能够通过相连接的车载网络终端及时将报警信息发送出去,能够让用户远程了解到自己车辆的报警信息,提高了车辆的防盗报警功能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可以是指示各种由车主或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其可以是包括手机、电脑、PAD等,对其类型在此对其应不加以限定。
关于防盗报警通知至用户终端的传输方式,其一方面可以是直接由车载网络终端将防盗报警通知传输至用户终端,其另一方面还可以是由车载网络终端将防盗报警通知传输至中间站(例如TSP服务器),以由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将该将防盗报警通知转发给用户终端。具体的,可以是TSP服务器与车载网络终端通信连接,并从车载网络终端接收防盗报警通知,之后将防盗报警通知转发至预授权(例如在TSP服务器上与车载网络终端存在预绑定关系)的用户终端。另外,对于车载网络终端所配置的通信模块,其可以是任意的通信模块,例如其可以是移动数据通信模块(诸如4G模块),以实现通过移动数据信号发送防盗报警通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车载网络终端30通过LIN连接a从车辆报警装置100接收防盗报警通知,以实现串口通信传输报警通知。优选地,可附加至该LIN连接,在车载网络终端30与车辆报警装置100之间还设置有对应于跛行模式(LIMPHOME)的辅助连接b,车载网络终端30可以通过辅助连接b从车辆报警装置100接收跛行信号。其中,车载网络终端30在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向用户终端发送报警信息,该报警信息可以是指示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或者车辆报警装置被破坏的消息;作为示例,当不法分子破坏车辆报警装置时,其会导致辅助连接b断开从而使得跛行信号异常中断,自动触发车载网络终端向用户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由此,即使用户破坏车辆报警装置,依然能够基于车载网络终端实现远程报警,提高防盗报警的可靠性。
更优选的,当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车辆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可以理解的是,辅助连接的断开还有可能是不法分子破坏了车载网络终端,因此相应地,在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车辆报警装置执行报警动作,从而实现了即使用户破坏车载网络终端,依然能够基于车辆报警装置实现声光报警等,提高了车辆防盗报警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汇总,在报警装置内置电池,可以保证车辆电源被切断后,仍然能够实现车辆报警功能,车辆电源被切断后立即报警,增强了报警功能的可靠性;车身控制器、报警装置以及车载网络终端均采用双向的监控机制,三个节点中任一节点被损坏或被拆除均会触发声音报警和针对用户移动设备的告警提示,在增强报警功能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报警功能的失效性,能第一时间通知车主车辆存在异常情况,降低车主车辆及财产损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报警用的报警装置集成内部处理器,内置备用电源,同时车身控制器与报警装置采用LIN通讯,报警装置与车载网络终端采用LIN通讯,且存在limphome交互,旨在解决如下问题:
1)报警装置自带主MCU,报警逻辑自行判断,无需其他模块协助;
2)报警装置采用内置电源,可自行充电,不再依赖于整车电源报警,整车电源被破坏后,仍可持续报警;
3)车身控制器与报警装置采用LIN通讯,车身控制器将车辆状态以LIN信号形式传输给报警装置,一旦LIN信号异常或丢失,均触发报警;
4)报警装置与车载网络终端通过LIN线连接,可将车辆报警状态发送给车载网络终端,网络终端可通过4G信号将车辆报警状态传递至用户手机。
5)报警装置和车载网络终端有limphome策略,一旦报警装置或者车载网络终端的limphome线被切断,则会同时触发报警装置报警,且车载网络终端会通过4G信号向用户手机发送告警信息。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的原理架构,本实用新型由车身控制器、报警装置(内置电池、扬声器)、车载网络终端(内置电池)、TSP后台、及用户移动手机设备共同实现。
A防盗报警的触发条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针对车辆进入设防状态后,满足触发条件后的报警功能,目的在于提醒用户,警告侵犯车辆者。车辆进入设防条件可以是车辆收到合法钥匙的闭锁指令和/或车辆防盗报警计时结束后。
其中,在设防状态下,防盗报警的触发条件如下:
1)车辆门状态发生变化(包括后背门及前机舱盖);
2)防盗报警装置电源线、地线、LIN线被切断;
3)防盗报警装置离线(离线后,报警装置会触发声音报警,同时车载网络终端检测到报警装置离线后,会发送告警信息至TSP);
4)车载网络终端离线(离线后,报警装置会检测到,触发声音报警)
B车身控制器、报警装置及车载网络终端的交互策略;
Ⅰ车身控制器与报警装置的LIN交互策略:
车辆处于设防状态后,车身控制器间隔5S唤醒LIN线并发送信号,连续发送10帧,报警装置连续5.5S未收到BCM信号或连续3帧收不到信息均会激活报警。报警方式为扬声器鸣叫28S,停2S,持续6个循环(报警时长可标定)。
LIN信号名称及定义如下表一所示:
信号名 信号解释 Coding值
AntitheftSts 防盗状态 (0X0:Disarmed;0X1:Armed;0X2:Prearmed;0X3:Alarmed)
HoodSts 机舱盖状态 (0X1:Closed;0X2:Open)
FLDoorSts 左前门状态 (0X1:Closed;0X2:Open)
FLDoorlockrSts 左前门锁状态 (0X1:Closed;0X2:Open)
FRDoorSts 右前门状态 (0X1:Closed;0X2:Open)
RLDoorSts 左后门状态 (0X1:Closed;0X2:Open)
RRDoorSts 右后门状态 (0X1:Closed;0X2:Open)
TrunkSts 后背门状态 (0X1:Closed;0X2:Open)
表一
Ⅱ报警装置和车载网络终端的交互策略:
LIN交互策略:报警装置被处罚后,会以LIN信号形式告知车载网络终端,车载网络终端会将报警信息发送至TSP后台,同步通过APP推送或短信等形式通知用户车辆异常,内容可定义。
LIN信号名称及定义如表二所示:
信号名 信号解释 Coding值
WarningSts 报警状态 (0X0:Warning;0X1:Normal)
表二
Limhome交互策略:报警装置失效(Limphome)信号通过硬线信号直接输出给车载网络终端,当报警装置失效,或报警装置离线或无法与车身控制器进行通讯时,会另Limhome信号进入失效状态,车载网络终端收到该失效模式信号后,会通过APP推送或短信等形式通知用户车辆异常,内容可定义。
Limhome信号形式:50HzPWM方波,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内,都可以认为是有效的Limphome信号,具体要求入下表三所示:
名称 最小值 有效值 最大值
占空比 40% 50% 60%
频率 45hz 50hz 55hz
表三
C防盗报警的主要功能及流程
Ⅰ设防状态下,触发的防盗报警功能及流程
如图4A所示,当车主按下遥控器的闭锁按键后,遥控闭锁指令发出,此时车辆进入设防状态(AntitheftSts由0X0变更为0X1)。车身控制器将设防状态通过LIN信号发送给报警装置,同时将五门一盖状态一同发送至报警装置。此时,一旦车辆的五门一盖状态发生变化,车辆的防盗状态会从设防状态变更为报警状态(AntitheftSts由0X1变更为0X3).报警装置收到AntitheftSts由0X1变更为0X3后,直接驱动内部扬声器报警,同时将WarningSts信号由0X1变更为0X0,并发送至车载网络终端,网络终端收到报警信号后,将报警信号通过4G信号发送至TSP后台,TSP后台通过短信或者APP推送通知车主。车身控制器被恶意破坏或者通讯出现异常时,执行上述同样的报警流程。
Ⅱ报警装置离线后的报警功能及流程
如图4B所示,当车主按下遥控器的闭锁按键后,遥控闭锁指令发出,此时车辆进入设防状态(AntitheftSts由0X0变更为0X1)。车身控制器将设防状态通过LIN信号发送给报警装置,同时将五门一盖状态一同发送至报警装置。此时,一旦报警装置的电源线、地线、LIN线中的任何一根被断开,报警装置直接驱动内部扬声器报警,车载网络终端时时检测报警装置发送的LIN信号及LIMPHOME信号,一旦发现LIN信号丢失或LIMPHOME信号异常,网络终端自动触发报警,将报警信号通过4G信号发送至TSP后台服务器,TSP后台服务器通过短信或者APP推送通知车主。
Ⅲ车载网络终端离线后的报警功能及流程
如图4C所示,当车主按下遥控器的闭锁按键后,遥控闭锁指令发出,此时车辆进入设防状态(AntitheftSts由0X0变更为0X1)。车身控制器将设防状态通过LIN信号发送给报警装置,同时将五门一盖状态一同发送至报警装置。此时,一旦车载网络终端离线或被恶意破坏,报警装置会检测到与车载网络终端的LIMPHOME信号失效,直接驱动内部扬声器报警,车载网络终端检测到与报警装置LIN通讯及LIMPHOME失效后,网络终端通过备用电池自动触发报警,将报警信号通过4G信号发送至TSP后台,TSP后台通过短信或者APP推送通知车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报警装置采用内置电池及内置扬声器,即使车辆供电系统被破坏依然可实现报警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新的报警形式,车辆设防状态下,车辆被非法侵入时,声音报警同时,通过短信或者APP手段及时通知用户;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向监控机制,车身控制器和报警装置,一方失效均可实现如上所描述的报警功能(声音报警加短信或APP推送通知用户);以及,报警装置和车载网络终端,任一方失效也均可实现如上所描述的报警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包括:
报警模块;
串行通信模块,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从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车辆状态信息;
微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串行通信模块相连接,且用于当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指示车辆报警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执行报警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还包括:
备用电池,用于为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串行通信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提供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通信模块包括LIN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扬声器、闪光灯以及声光报警器。
5.一种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报警装置;
车载网络终端,连接至所述车辆报警装置,且用于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接收防盗报警通知,并将所述防盗报警通知转发至用户终端,其中所述防盗报警通知包括车辆状态信息异常中断或车辆报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网络终端通过LIN连接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接收防盗报警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载网络终端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对应于跛行模式的辅助连接,且所述车载网络终端用于通过所述辅助连接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接收跛行信号;
其中,所述车载网络终端用于在所述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报警装置还用于在所述跛行信号异常中断时,执行报警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防盗报警系统还包括:
TSP服务器,与所述车载网络终端通信连接,且用于从所述车载网络终端接收所述防盗报警通知,并将所述防盗报警通知转发至预授权的用户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网络终端包括:移动数据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移动数据信号发送所述防盗报警通知。
CN201920166870.4U 2019-01-30 2019-01-30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Active CN209566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870.4U CN209566887U (zh) 2019-01-30 2019-01-30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870.4U CN209566887U (zh) 2019-01-30 2019-01-30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6887U true CN209566887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6870.4U Active CN209566887U (zh) 2019-01-30 2019-01-30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68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078A (zh) * 2021-11-25 2022-03-1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远程报警防盗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078A (zh) * 2021-11-25 2022-03-1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远程报警防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162078B (zh) * 2021-11-25 2024-03-15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远程报警防盗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8582U (zh) 一种汽车报警装置以及汽车
CN203260136U (zh) 基于gsm网络与2g无线技术的家居安防装置
CN104228768A (zh) 多特征融合的车内防盗和防误锁报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001324A (zh) 一种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2923094A (zh) 一种汽车遥控防盗装置
CN209566887U (zh) 车辆报警装置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CN101817335A (zh) 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控制方法
CN205508093U (zh) 基于车联网的车辆呼救系统
CN106494352A (zh) 一种远程智能汽车防盗控制系统
CN109606105A (zh) 一种智能的车辆安全防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RU99717U1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контроля противопожар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727869Y (zh) Gsm无线监控报警装置
CN100414569C (zh) 一种无线式汽车安全预警器
CN202736256U (zh) 配电房安全管理系统
CN101332803B (zh) 反传统的汽车防盗方法和相应的装置
CN205983715U (zh) 一种报警系统
CN204279340U (zh) 一种卡车蓄电池防盗系统
CN101746436B (zh) 一种摩托车智能防盗保护器
CN202854992U (zh) 具有遥控功能的声光报警警示装置
CN201071034Y (zh) 汽车防盗装置
CN105818891A (zh) 一种电动车防盗系统设计
CN104149737A (zh) 汽车防盗装置
JP4260685B2 (ja) シーケンス信号を利用したセキュリティーシステム
KR100741309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차량의 도난방지 및 원격제어 시스템과 차량의 원격제어 방법
CN2712738Y (zh) 具有gsm/gprs/cdma网络的汽车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