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2305U -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2305U
CN209532305U CN201920225679.2U CN201920225679U CN209532305U CN 209532305 U CN209532305 U CN 209532305U CN 201920225679 U CN201920225679 U CN 201920225679U CN 209532305 U CN209532305 U CN 209532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ubstrate
elastic
compression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256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全
刘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256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2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2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2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电机、蜗杆、涡轮和成对设置的滚轴,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一端以带动所述滚轴转动,所述滚轴上设有滚花,两个所述滚轴之间的距离可供基材通过。所述设备包括所述送料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可对基材的外形进行保护,避免基材变形。

Description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铲齿设备的送料机构以及包括该送料机构的双面铲齿设备。
背景技术
双面铲齿设备用于加工出两面均有翅片的散热配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送料机构将基材送到后续的加工工序中,也就是送料。现有的双面铲齿设备的送料机构是采用上料、下料的方式进行送料,需要很多部件来完成上下动作,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双面铲齿设备的送料机构是采用上料、下料的方式进行送料,需要很多部件来完成上下动作,结构复杂。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双面铲齿设备的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电机、蜗杆、涡轮和成对设置的滚轴,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一端以带动所述滚轴转动,所述滚轴上设有滚花,两个所述滚轴之间的距离可供基材通过。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根所述滚轴上的滚花分成多节,各节滚花用于分别输送不同的所述基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轴的端部设有轴承。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花为竖直的且与所述基材通过的方向垂直。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面铲齿设备,其包括夹料机构和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料机构和第二夹料机构;所述第一夹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料机构之间可放置基材;
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一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可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一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材;
所述第二夹料机构包括第二夹紧单元和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可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二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二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材;
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均包括弹性压紧单元、压紧执行机构和松开执行机构,所述压紧执行机构和所述松开执行机构均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压紧所述基材,所述松开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松开所述基材,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可与所述基材弹性接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执行机构包括压紧转轴和压紧转动部件,所述压紧转轴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转动部件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压紧转轴上且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所述松开执行机构包括松开转轴和松开转动部件,所述松开转轴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松开转动部件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松开转轴上且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包括弹性压条、连接压条、压紧主板和间距调节单元,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弹性连接,所述连接压条设置在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之间,所述间距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压紧主板上可顶住所述连接压条以改变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之间的距离。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通过弹性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将所述弹性件压在所述压紧主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压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采用蜗杆和涡轮的传动机构,且设有滚花的滚轴成对设置在蜗杆的两侧,如此,基材可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滚轴之间移动且可穿过两个滚轴之间的空隙,从而实现直线连续送料,可实现全面铲齿不留边,可以避免尾部浪费一段,结构简单且可对基材的外形进行保护,避免基材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齿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心转动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的第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的第四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8,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包括双面齿条机构1、送料机构2、夹料机构3、铲齿机构4、导向机构5和动力机构6。
参考图5,动力机构6的动力源为电机、液压或气压。示例的,动力机构6的动力源为电机,动力机构6包括铲齿电机61和曲柄62,铲齿电机61的输出轴与曲柄62连接,曲柄62与双面齿条机构1连接。
参考图5,动力机构6驱动双面齿条机构1,在导向机构5的导向下,双面齿条机构1带动夹料机构3和铲齿机构4分别对送料机构2输送的基材7进行夹紧和铲削,从而得到两面均有翅片的散热配件。
其中,夹料机构3包括第一夹料机构3A和第二夹料机构3B,铲齿机构4包括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和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
参考图2,双面齿条机构1包括两段,分别是在两面设有齿的第一段1A和在两面设有齿的第二段1B;具体的,第一段1A和第二段1B均是在两个正对的侧面设有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段1A和第二段1B均为一段直齿条。
送料机构2用于输送基材7,使基材7在第一夹料机构3A与第二夹料机构3B之间移动,以及使基材7在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与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之间移动。具体的,当夹料机构3和铲齿机构4都松开时,送料机构2向前输送基材7,以便对基材7尚未加工的地方进行加工。
双面齿条机构1与导向机构5连接。导向机构5用于对双面齿条机构1进行导向。动力机构6与双面齿条机构1连接。动力机构6驱动双面齿条机构1。如此,双面齿条机构1可沿导向机构5限定的路径运动。示例的,参考图1和图8,双面齿条机构1上设有滑块单元11,导向机构5为滑轨,滑块单元11与滑轨连接,如此,双面齿条机构1即可沿滑轨运动;其中,滑块单元11包括多个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夹料机构3A和第二夹料机构3B是两个结构对称的机构。
参考图5,第一夹料机构3A包括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其中,第一夹紧单元3A1用于压紧基材7。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与第二段1B的第一面1B1啮合以实现转动;具体的,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上设有与第一面1B1啮合的齿轮,当双面齿条机构1运动时,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转动。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与第一夹紧单元3A1接触以顶住第一夹紧单元,从而使第一夹紧单元3A1可压紧或松开基材7;具体的,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为偏心的转轴,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转动时,其不同的部分会与第一夹紧单元3A1接触,从而使第一夹紧单元3A1运动。
参考图5,第二夹料机构3B包括第二夹紧单元3B1和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其中,第二夹紧单元3B1用于压紧基材7。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与第二段1B的第二面1B2啮合以实现转动;具体的,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上设有与第二面1B2啮合的齿轮,当双面齿条机构1运动时,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转动。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与第二夹紧单元3B1接触以顶住第二夹紧单元3B1,从而使第二夹紧单元3B1可压紧或松开基材7;具体的,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为偏心的转轴,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转动时,其不同的部分会与第二夹紧单元3B1接触,从而使第二夹紧单元3B1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和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也是两个结构对称的机构。
参考图5,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包括第一摆动单元4A1和第一铲削单元4A2。其中,第一铲削单元4A2用于对基材7的一个面进行铲削。第一摆动单元4A1与第一段1A的第一面1A1啮合;具体的,第一摆动单元4A1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齿,当双面齿条机构1做直线运动时,即可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摆动单元4A1摆动。第一摆动单元4A1与第一铲削单元4A2连接以带动第一铲削单元4A2摆动;具体的,第一铲削单元4A2固定在第一摆动单元4A1上,如此,第一铲削单元4A2即可跟随第一摆动单元4A1摆动。
参考图5,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包括第二摆动单元4B1和第二铲削单元4B2。其中,第二铲削单元4B2用于对基材7的另一个面进行铲削。第二摆动单元4B1与第一段1A的第二面1A2啮合;具体的,第二摆动单元4B1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齿,当双面齿条机构1做直线运动时,即可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摆动单元4B1摆动。第二摆动单元4B1与第二铲削单元4B2连接以带动第二铲削单元4B2摆动;具体的,第二铲削单元4B2固定在第二摆动单元4B1上,如此,第二铲削单元4B2即可跟随第二摆动单元4B1摆动。
双面齿条机构1可使第一夹料机构3A和第二夹料机构3B夹紧基材7后,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和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对基材7进行铲齿。在工作时,双面齿条机构1先使夹料机构3夹紧基材7,然后使铲齿机构4对基材7进行铲齿;具体的,通过双面齿条机构1上的第一段1A和第二段1B来实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段1A使铲齿机构4对基材7进行铲齿,第二段1B使夹料机构3夹紧基材7。
参考图1和图5,一开始需要上料,使长条形的基材7穿过送料机构2,从而使得基材7可被输送到夹料机构3和铲齿机构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连续铲齿设备工作时包括送料、夹紧、铲齿、退刀、松开等工序。
送料:送料机构2工作,使基材7向前运动,基材7的一段位于第一夹料机构3A与第二夹料机构3B之间,基材7的另一段位于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与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之间。
夹紧:动力机构6工作,使双面齿条机构1做直线运动,双面齿条机构1的第二段1B使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和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转动,进而使位于基材7两侧的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二夹紧单元3B1夹紧基材7。
铲齿:双面齿条机构1继续运动,夹料机构3保持夹紧基材7,双面齿条机构1的第一段1A使第一摆动单元4A1和第二摆动单元4B1摆动,进而使位于基材7两侧的第一铲削单元4A2和第二铲削单元4B2沿弧线运动,对基材7的两个面进行铲削。
退刀:完成铲齿后,动力机构6使双面齿条机构1反向运动,第一铲削单元4A2和第二铲削单元4B2从基材7上退出。
松开:动力机构6使双面齿条机构1反向运动,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二夹紧单元3B1离开基材7,从而松开基材7。
随后,送料机构2工作,向前送料,使基材7上加工完毕的地方离开铲齿机构4所在的区域,使基材7上未加工的地方进入铲齿机构4所在的区域,重复前述的夹紧、铲齿、退刀、松开工序。
根据上述可知,双面齿条机构1在使第一夹料机构3A的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二夹料机构3B的第二夹紧单元3B1夹紧基材7后,再使第一摆动铲齿机构4A的第一铲削单元4A2和第二摆动铲齿机构4B的第二铲削单元4B2摆动,对基材7进行双面铲齿。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同步驱动、联轴节、多级铰接机构等结构来实现铲齿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简化了传动机构,使得双面铲齿的动作同步,且第一铲削单元4A2和第二铲削单元4B2铲削的运动轨迹有微小的弧度,有利于刀具的初始铲削且可保留翅片的初始部分,从而保证加工出的散热配件的一致性。此外,铲削单元的运动轨迹有微小的弧度,使得铲出的翅片有一定的弧度,散热面积更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4,送料机构2包括送料电机21、蜗杆22、涡轮23和多对成对设置的滚轴24。示例的,送料机构2包括四对滚轴24。送料电机21与蜗杆22啮合,蜗杆22与涡轮23啮合,涡轮23设置在滚轴24的一端以带动滚轴24转动,滚轴24上设有滚花241,两个滚轴24之间的距离可供基材7通过。长条形的基材7位于两个滚轴24之间,其两个相对的侧面均与滚轴24上的滚花接触,送料电机21转动,送料电机21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蜗杆22水平转动,蜗杆22带动位于蜗杆22两侧的涡轮23竖直转动,从而使正对的两个滚轴24转动且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如此,滚轴24转动的同时,由于滚花的摩擦力,基材7在两个滚轴24之间做直线运动,从而实现送料。在两根基材7的端部设置公母连接结构,如此,两根基材7可首尾连接,即可实现连续送料,进而完成连续铲齿,在铲齿的过程中无需中断设备来上料,可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上述可知,采用蜗杆和涡轮的传动机构,且设有滚花241的滚轴24成对设置在蜗杆的两侧,如此,基材可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滚轴24之间移动且可穿过两个滚轴24之间的空隙,从而实现直线连续送料,可实现全面铲齿不留边,可以避免尾部浪费一段,结构简单且可对基材7的外形进行保护,避免基材7变形。
此外,送料机构2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送料机构,以进行连续送料。
参考图4,一根滚轴24上的滚花241分成多节,各节滚花用于分别输送不同的基材7。示例的,一根滚轴24上的滚花241沿轴向分成四节,如此,送料机构2可以一次输送四根基材到夹料机构3和铲齿机构4中,提高送料的效率。
滚轴24是可转动地设置的。示例的,滚轴24的两个端部设有轴承,轴承固定在壳体上,如此,涡轮23转动时即可带动滚轴24转动。
滚花为竖直的且与基材7通过的方向垂直。示例的,滚花为竖条,竖条的长度方向与滚轴24的轴向平行。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使基材7平稳地做直线运动,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两个滚轴24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从而调整夹紧基材的松紧度。
参考图7,第一摆动单元4A1包括第一摆动部4A11和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第一摆动部4A11与第一段1A的第一面1A1啮合;示例的,第一摆动部4A11的外形为扇形的,其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用于与第一段1A的第一面1A1啮合的齿。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可转动地设置且连接第一摆动部4A11和第一铲削单元4A2;示例的,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一摆动部4A11与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固定连接且可带动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转动,第一铲削单元4A2固定在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上且可随第一转动连接部4A12转动;由于第一摆动部4A11在工作时是摆动的,因此,第一铲削单元4A2的运动轨迹是弧形的,也即第一铲削单元4A2可往复摆动,从而对基材7进行铲削。
参考图7,与第一摆动单元4A1类似,第二摆动单元4B1包括第二摆动部4B11和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第二摆动部4B1与第一段1A的第二面1A2啮合;示例的,第二摆动部4B1的外形为扇形的,其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用于与第一段1A的第二面1A2啮合的齿。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可转动地设置且连接第二摆动部4B11和第二铲削单元4B2;示例的,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摆动部4B11与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固定连接且可带动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转动,第二铲削单元4B2固定在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上且可随第二转动连接部4B12转动;由于第二摆动部4B11在工作时是摆动的,因此,第二铲削单元4B2的运动轨迹是弧形的,也即第二铲削单元4B2可往复摆动,从而对基材7进行铲削。
根据上述可知,第一铲削单元4A2和第二铲削单元4B2以摆动的形式进行铲齿,简化了铲齿机构的结构,从而避免多级传动带来的误差,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参考图7,第一铲削单元4A2和第二铲削单元4B2的结构是相同的,两者对称设置,两者之间留有供基材7通过的空间,两者均包括刀具421、刀具座422和锁紧部件423。刀具421用于对基材进行铲削;刀具座422用于固定刀具421;锁紧部件423用于将刀具421锁紧在刀具座422上。刀具421设置在刀具座422上,锁紧部件423与刀具座422连接以锁紧刀具421,这样便于更换刀具。具体的,刀具座422上设有缺口4221,刀具421放置在缺口4221中,这样有利于可靠固定刀具421,使得对基材进行铲削时刀具421顶住刀具座422;刀具421放置在刀具座422上后,比如放置在缺口4221中,刀具421的侧面与刀具座422的表面形成上大下小的凹槽,也即形成一个楔形槽,锁紧部件423设置在凹槽中,这样便于锁紧刀具421。
第一段1A和第二段1B还可以是设置有呈弧形分布的齿的结构。
参考图5和图6,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二夹紧单元3B1均包括弹性压紧单元311、压紧执行机构312和松开执行机构313。压紧执行机构312和松开执行机构313均与弹性压紧单元311固定连接。压紧执行机构312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接触以使第二夹紧单元3B1可压紧基材7;示例的,第二夹紧单元3B1上设有导向柱3B10,导向柱3B10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中,壳体为静止的,从而使第二夹紧单元3B1可在壳体上来回运动;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包括一段偏心转动轴,如此,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厚的部分顶住压紧执行机构312,使得第二夹紧单元3B1远离壳体并向基材7靠近,对于第一夹紧单元3A1也是如此,从而压紧基材。松开执行机构313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接触以使第二夹紧单元3B1可松开基材7;示例的,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薄的部分顶住松开执行机构313,使得第二夹紧单元3B1靠近壳体并远离基材7,对于第一夹紧单元3A1也是如此,从而松开基材7。弹性压紧单元311可与基材7弹性接触;示例的,弹性压紧单元311为弹性的或者与基材接触的部分为弹性的。
根据上述可知,基材7位于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二夹紧单元3B1之间,通过转动顶开单元与压紧执行机构312或松开执行机构313接触,从而实现周期性地夹紧和松开基材7,且设置了弹性压紧单元311,如此,在避免基材7发生变形的前提下压紧基材7,便于连续铲齿。
如前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和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均包括一段偏心转动轴,该偏心转动轴的横截面是这样的:参考图3,包括一段等半径段321和一段不等半径段322,等半径段321和不等半径段322连接,等半径段321为前述厚的部分,如此,第一转动顶开单元3A2或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厚的部分顶住压紧执行机构312时,可保持基材7一直被压紧,直至铲削完成之后才被松开。不等半径段322为前述薄的部分。
为牢靠地夹紧基材,防止在铲削时基材出现移动。第一夹紧单元3A1和第二夹紧单元3B1的表面上均设有用于与基材7的表面接触的凹凸部。示例的,凹凸部为齿。
参考图6,压紧执行机构312包括压紧转轴3121和压紧转动部件3122,压紧转轴3121与弹性压紧单元311固定连接,压紧转动部件3122可转动地固定在压紧转轴3121上且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接触;如此,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接触到压紧转动部件3122的表面时,使得压紧转动部件3122被挤压并绕压紧转轴3121转动,第二夹紧单元3B1靠近基材7,可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部件的磨损。示例的,压紧转动部件3122为轴承。
参考图6,松开执行机构313包括松开转轴3131和松开转动部件3132,松开转轴3131与弹性压紧单元311固定连接,松开转动部件3132可转动地固定在松开转轴3131上且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接触;如此,第二转动顶开单元3B2接触到松开转动部件3132的表面时,使得松开转动部件3132被挤压并绕松开转轴3131转动,第二夹紧单元3B1远离基材,可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部件的磨损。示例的,松开转动部件3132为轴承。
参考图7,弹性压紧单元311包括弹性压条3111、连接压条3112、压紧主板3113和间距调节单元3114。示例的,弹性压条3111的材料为弹簧钢。弹性压条3111与压紧主板3113弹性连接,连接压条3112设置在所述弹性压条3111与压紧主板3113之间,间距调节单元3114设置在压紧主板3113上可顶住连接压条3112以改变弹性压条3111与压紧主板3113之间的距离。如此,调节间距调节单元3114即可使弹性压条3111远离或者靠近压紧主板3113,弹性压条3111是用于直接压住基材7的,也就可以改变第一夹紧单元3A1压紧基材7的程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基材。
其中,压紧转轴3121和松开转轴3131均是与压紧主板3113固定连接的。
弹性压条3111与压紧主板3113弹性连接的方式为:弹性压条3111与压紧主板3113通过弹性连接单元314连接,参考图8,弹性连接单元314包括连接杆3141和弹性件3142;示例的,弹性件3142为压簧;连接杆3141的一端将弹性件3142压在压紧主板3113的一侧,连接杆3141的另一端与连接压条3112固定连接。调节间距调节单元3114时,连接压条3112带动连接杆3141运动,使得弹性件3142的形变发生改变,从而允许弹性压条3111远离或者靠近压紧主板3113。
为更可靠地压紧基材7,弹性压条3111用于与基材7接触的侧面的两端设有凹凸部,该凹凸部为齿,且弹性压条3111中部的最大厚度小于两端的最大厚度,即弹性压条3111的中间薄、两端厚,如此,弹性压条3111两端与基材7接触后可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挤压基材导致基材变形。
弹性压条3111和连接压条3112的数量均为多条,两者的数量可以是对应的。间距调节单元3114的数量与弹性压条3111对应,一条弹性压条3111与一条连接压条3112重叠固定,一条弹性压条3111用于压紧一条基材7,一个间距调节单元3114用于改变一条弹性压条3111与压紧主板3113之间的距离。这样,可对压紧每一条基材7的力度进行单独调节,使得每条基材7都可被牢靠固定,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参考图8,间距调节单元3114包括调节螺栓3115,调节螺栓3115与压紧主板3113螺纹连接且穿过压紧主板3113,调节螺栓3115的一端可顶住连接压条3112。拧松或拧紧调节螺栓3115即可使弹性压条3111远离或者靠近压紧主板3113。当然,还可以在调节螺栓3115和压紧主板3113之间设置调节螺母3116,以锁紧调节螺栓3115,可防止调节螺栓3115调节完成之后在夹紧基7材的过程中出现松动,进而防止压紧基材7的程度发生改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双面铲齿设备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电机、蜗杆、涡轮和成对设置的滚轴,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一端以带动所述滚轴转动,所述滚轴上设有滚花,两个所述滚轴之间的距离可供基材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一根所述滚轴上的滚花分成多节,各节滚花用于分别输送不同的所述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端部设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为竖直的且与所述基材通过的方向垂直。
5.双面铲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料机构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送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料机构和第二夹料机构;所述第一夹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料机构之间可放置基材;
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一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可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一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材;
所述第二夹料机构包括第二夹紧单元和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可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二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二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材;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均包括弹性压紧单元、压紧执行机构和松开执行机构,所述压紧执行机构和所述松开执行机构均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压紧所述基材,所述松开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松开所述基材,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可与所述基材弹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铲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执行机构包括压紧转轴和压紧转动部件,所述压紧转轴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转动部件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压紧转轴上且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所述松开执行机构包括松开转轴和松开转动部件,所述松开转轴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松开转动部件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松开转轴上且与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铲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单元包括弹性压条、连接压条、压紧主板和间距调节单元,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弹性连接,所述连接压条设置在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之间,所述间距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压紧主板上可顶住所述连接压条以改变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铲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压紧主板通过弹性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将所述弹性件压在所述压紧主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压条固定连接。
CN201920225679.2U 2019-02-22 2019-02-22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Active CN209532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5679.2U CN209532305U (zh) 2019-02-22 2019-02-22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5679.2U CN209532305U (zh) 2019-02-22 2019-02-22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2305U true CN209532305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5679.2U Active CN209532305U (zh) 2019-02-22 2019-02-22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23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055A (zh) * 2019-12-24 2020-04-03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055A (zh) * 2019-12-24 2020-04-03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
CN110948055B (zh) * 2019-12-24 2020-12-08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7401A (zh) 双面连续铲齿设备及方法
CN205218885U (zh) 一种快速夹紧装置
CN213945163U (zh) 一种用于铝单板的倒角装置
CN209532305U (zh)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送料机构
CN209632224U (zh)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夹料机构
CN108907598A (zh) 一种轴类零件焊接用可旋转固定装置
CN209632223U (zh) 双面铲齿设备及其铲齿机构
CN110496955A (zh) 铸造件高性能浇冒口切割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8946067A (zh) 一种弯头组装与贴标装置
CN107838739B (zh) 一种用于卧式铣床的工件送料和夹紧装置
CN114178612A (zh) 一种新式锯板机
CN206415960U (zh) 一种数控锯床的工作台
CN20872926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铣床模具
CN203863847U (zh) 一种新型石质墙体构件榫槽加工装置
CN202239856U (zh) 设置在车床上的型材铣削装置
CN213646753U (zh) 一种油压半自动双头铣床
CN108746330A (zh) 一种用于螺帽大批量生产的连续加工打孔装置
CN107214461A (zh) 一种焊接用固定夹具
CN211758824U (zh)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切削装置
CN108436190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铝材切割机
CN211727670U (zh) 具有推送功能的剪板机
CN103991135A (zh) 一种新型石质墙体构件榫槽加工方法与装置
CN107902403A (zh) 一种多工位模具的机械手组件
CN210877840U (zh) 多角度翻转割锯
CN209408296U (zh) 工件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