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2117U -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2117U
CN209532117U CN201920149053.8U CN201920149053U CN209532117U CN 209532117 U CN209532117 U CN 209532117U CN 201920149053 U CN201920149053 U CN 201920149053U CN 209532117 U CN209532117 U CN 209532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erically controlled
controlled lathe
crossbeam
lathe
automatic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90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明
袁安俊
黄竟春
隋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mifu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Che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mifu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Che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mifu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Che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mifu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90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2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2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2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系统、机器人、下料系统、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支撑架、横梁;所述机器人移动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所述横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数控车床的对应的第一加工区、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数控车床的第二加工区;所述上料系统、所述下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所述上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一侧,所述下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一侧;所述上料系统和所述下料系统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上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加工设备大多采用人工进行上下料,或是采用半自动化操作进行上料或下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特别是人工上下料,工人要近距离的接触机器,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效率、高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这些都迫使企业进行自动化的改造,实现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因此提供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可以实现自动上下料,提高生产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系统、机器人、下料系统、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支撑架、横梁;
所述机器人移动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所述横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数控车床的对应的第一加工区、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数控车床的第二加工区;
所述上料系统、所述下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所述上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一侧,所述下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一侧;
所述上料系统和所述下料系统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上料系统包括:处理器、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毛坯件、毛坯安装架、托盘、托架、第一直线导轨、伺服电机减速机、第一原点传感器、滚珠丝杆、定位靠山、第一控制传感器、带座轴承、第二控制传感器、第二直线导轨;
所述毛坯件放置在所述毛坯安装架上,所述毛坯安装架中在相邻的毛坯件之间安装有定位靠山;
所述毛坯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托盘上,所述托盘安装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托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上;
所述托架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且所述滚珠丝杆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之间;其中,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原点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的一端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滚珠丝杆远离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带座轴承相连;
抓取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另一端;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第二控制传感器和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上料系统还包括:直线轴承、轴套;
所述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托架的一端,所述轴套安装在直线轴承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底脚。
优选的,所述机架安装有不锈钢门。
优选的,所述毛坯件为对称分布,横排为两根,竖排为十根。
优选的,在所述抓取位置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机器人运动的第二原点传感器,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减速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实现了自动上下料,生产高度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系统1、机器人2、下料系统3、第一数控车床4、第二数控车床5、支撑架9、横梁10;所述机器人2移动设置于所述横梁10上,所述横梁10固定于所述支撑架9上,所述支撑架9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之间,所述横梁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的对应的第一加工区11、所述横梁1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的第二加工区12;所述上料系统1、所述下料系统3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之间,所述上料系统1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一侧,所述下料系统3位于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一侧;所述上料系统1和所述下料系统3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控车床4、第二数控车床5对称设置于支撑架9的两侧,且位于横梁10的下方,当机器人通过横梁10进行游走的时候,可以将位于上料系统上的待加工料件进行取走放入第一数控车床4或第二数控车床5进行加工,加工后通过加工机器人2将加工后的料件从第一数控车床4或第二数控车床5上取走,放入下料系统3中,控制机器人的移动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实现方式中,机器人2在横梁10上的移动通过内部的程序进行控制,运动的驱动力可以为电机,可以设置运行的位移,例如,上料系统1为固定的位置,第一数控车床4的第一加工区也是位置固定的,所以上料系统1到第一数控车床4的第一加工区的位移是固定的,在进行上料的时候,控制机器人2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实现到上料系统1的位置进行料件的抓取,在第一数控车床4的第一加工区或者第二数控车床5的第二加工区加工完成后,控制机器人2的运动时间进行将第一数控车床4的第一加工区或者第二数控车床5的第二加工区的料件进行抓取后放入下料系统3中。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置两个机器人分别负责第一数控车床4的第一加工区的料件提供和抓取放回,以及负责第二数控车床5的第二加工区的料件提供和抓取放回,也可以通过一个机器人实现,只要设置抓料和卸料时间即可实现,该部分为现有技术控制机器人的运行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是为第一数控车床4、第二数控车床5配合实现全自动车削的智能生产线,本智能加工系统可以实现从上料系统1自动上料、机器人2抓取上料系统1至第一数控车床4对应的第一加工区11,机器人2送车削完的工件至下料系统3、下料系统3放满20根工件后自动退至卸料位置。
具体实现中,所述上料系统1包括:处理器、机架6、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6上的:毛坯件101、毛坯安装架102、托盘103、托架104、第一直线导轨105、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滚珠丝杆108、定位靠山109、第一控制传感器110、带座轴承111、第二控制传感器113、第二直线导轨114;所述毛坯件101放置在所述毛坯安装架102上,所述毛坯安装架102中在相邻的毛坯件101之间安装有定位靠山109;所述毛坯安装架102安装在所述托盘103上,所述托盘103安装在所述托架104上,所述托架10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第二直线导轨114上;所述托架104与所述滚珠丝杆108相连,且所述滚珠丝杆108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4之间;其中,所述机架6的一端设有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的一端与所述滚珠丝杆108的一端相连,所述滚珠丝杆108远离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的一端与所述带座轴承111相连;抓取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110,所述第二控制传感器113设置于所述机架6的另一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110、第二控制传感器113和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伺服电机减速机106通过与处理器相连,接收电机转动的指令,例如正转或者翻转。通过伺服电机减速机106与滚珠丝杆108的连接,实现将电机的转动力转换为带动托架104进行沿着滚珠丝杆108的方向进行来回运动的驱动力。同步轮117全称是同步带轮,伺服电机减速机106通过同步带轮117同步带动使滚珠丝杆108转动,从而使得位于其上的托架104带动托盘103移动。同步轮117全称是同步带轮,伺服电机减速机106通过同步带轮117同步带动使滚珠丝杆108转动,从而使得位于其上的托架104带动托盘103移动。
毛坯件101通过定位靠山109进行固定,且置于毛坯安装架102上,毛坯安装架102固定于托盘103上,托盘103通过轴套固定在托架104上,托架104随着滚珠丝杆108进行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中,托架104通过运行在第一直线导轨105、第二直线导轨114上,能够进行移动轨迹的控制。
第一原点传感器107与处理器相连,用于感应托架104的位置,并将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信号以后在发送信号给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用于控制托架104的移动。例如,当托架104移动到接近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时,处理器接收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采集到的信号,停止托架104的移动,进行暂时停止,例如此时可以人为的将毛坯件101放入,然后启动伺服电机减速机106运行,在第一控制传感器110感应到托架104上的位置后,处理器将发送信号停止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的运动,在机器人间隔取走托架104上的毛坯件101,然后伺服电机减速机106驱动托架104前进,从而不断的使得机器人2可以取走毛坯件,直至毛坯件全部取完。此外,设置第二控制传感器113用于获取托架104到滚珠丝杆104另一端的时候,进行感应并驱动处理器发送电机反向转动的信号控制托架104的返回运动,从而形成托架104的往复运行。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架6上还设置有:限位装置112,所述限位装置112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4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装置112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4的两端,用来对托架104滑动位置的限定。
优选的,所述上料系统1还包括:直线轴承115、轴套116;所述直线轴承115安装在所述托架104的一端,所述轴套116安装在直线轴承115上。
因此,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伺服电机减速机106运转时,第一原点传感器107发出信号,滚珠丝杆108带动所述托架104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第二直线导轨114前进,至机器人2抓取的位置,所述根据机器人2一次抓取毛坯件的时间,设置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的转动,从而带动托架104的前进,使得机器人2抓取横向第一排两根毛坯件101,依次,直至第十排完毕,所述第二控制传感器113给伺服电机减速机106信号,伺服电机减速机106带动滚珠丝杆108反转,托架104后退至原始位置。由于托架104安装有直线轴承115,从而能保障托架104正常性能和坚固性。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架6的底部安装有底脚7。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架6安装有不锈钢门8。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毛坯件101为对称分布,横排为两根,竖排为十根。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抓取位置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横梁10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机器人2运动的第二原点传感器,所述滚珠丝杆108的一端与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系统(1)、机器人(2)、下料系统(3)、第一数控车床(4)、第二数控车床(5)、支撑架(9)、横梁(10);
所述机器人(2)移动设置于所述横梁(10)上,所述横梁(10)固定于所述支撑架(9)上,所述支撑架(9)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之间,所述横梁(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的对应的第一加工区(11)、所述横梁(1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的第二加工区(12);
所述上料系统(1)、所述下料系统(3)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之间,所述上料系统(1)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一侧,所述下料系统(3)位于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一侧;
所述上料系统(1)和所述下料系统(3)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上料系统(1)包括:处理器、机架(6)、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6)上的:毛坯件(101)、毛坯安装架(102)、托盘(103)、托架(104)、第一直线导轨(105)、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滚珠丝杆(108)、定位靠山(109)、第一控制传感器(110)、带座轴承(111)、第二控制传感器(113)、第二直线导轨(114);
所述毛坯件(101)放置在所述毛坯安装架(102)上,所述毛坯安装架(102)中在相邻的毛坯件(101)之间安装有定位靠山(109);
所述毛坯安装架(102)安装在所述托盘(103)上,所述托盘(103)安装在所述托架(104)上,所述托架(10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第二直线导轨(114)上;
所述托架(104)与所述滚珠丝杆(108)相连,且所述滚珠丝杆(108)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4)之间;其中,所述机架(6)的一端设有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的一端与所述滚珠丝杆(108)的一端相连,所述滚珠丝杆(108)远离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的一端与所述带座轴承(111)相连;
抓取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110),所述第二控制传感器(113)设置于所述机架(6)的另一端;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110)、第二控制传感器(113)和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上还设置有:限位装置(112),所述限位装置(112)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4)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1)还包括:直线轴承(115)、轴套(116);
所述直线轴承(115)安装在所述托架(104)的一端,所述轴套(116)安装在直线轴承(1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的底部安装有底脚(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安装有不锈钢门(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坯件(101)为对称分布,横排为两根,竖排为十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取位置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横梁(10)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机器人(2)运动的第二原点传感器,所述滚珠丝杆(108)的一端与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相连。
CN201920149053.8U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Active CN209532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9053.8U CN209532117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9053.8U CN209532117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2117U true CN209532117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9053.8U Active CN209532117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2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6374A (zh) * 2020-10-29 2021-03-12 张国建 一种船用设备机柜进舱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6374A (zh) * 2020-10-29 2021-03-12 张国建 一种船用设备机柜进舱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1620B (zh) 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03863219U (zh) 一种金属管材激光切割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3792327U (zh) 机械手
CN105836481B (zh) 一种码坯机及码坯方法
CN208037516U (zh) 一种转盘送料机械手
CN202317829U (zh) 圆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CN102180363B (zh) 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
CN104175162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器手臂及自动上下料方法
CN202779819U (zh) 自动升降接送料装置
CN209532117U (zh) 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0948206A (zh) 一种转向架组装落成工艺以及摇枕侧架组装机
CN109702082A (zh) 自动上料冲压切断折弯生产线
CN206779157U (zh) 一种钢管轧制装置
CN211219828U (zh) 一种大型原料加工锯床进料系统
CN201023959Y (zh) 工件提升机
CN209157831U (zh) 双臂机械手自动线
CN201105949Y (zh) 一种车身电泳下件转挂装置
CN203382210U (zh) 一种新型板簧自动上料机
CN105382550A (zh) 一条电饭锅专用生产线
CN104400015B (zh) 一种数控立式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717613Y (zh) 轴承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0893997B (zh) 医用导管模块推块传动机构
CN210024612U (zh) 一种新型的机加工零件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CN202238943U (zh) 开坯机前全液压驱动翻钢装置
CN108857002A (zh) 全自动钢管相贯线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