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0958U - 一种后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0958U
CN209510958U CN201920031875.6U CN201920031875U CN209510958U CN 209510958 U CN209510958 U CN 209510958U CN 201920031875 U CN201920031875 U CN 201920031875U CN 209510958 U CN209510958 U CN 209510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rear axle
hole
end cap
ax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18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治国
王有为
吴永
陈浩
边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V-HS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V-HS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V-HS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V-HS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18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0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0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095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桥总成,包括后桥壳、设置在后桥壳中部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设置在后桥壳内的两根半轴、两个分别套设在后桥壳两端并且与后桥壳转动连接的轮毂和两个安装在后桥壳两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轮毂用于安装车轮,半轴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和轮毂连接,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驱动半轴与轮毂同步转动,轮毂靠近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的形状的改进并设置相应的挡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式制动器由于密封圈发生扭转、翻滚、异常磨损等问题造成的渗油、漏油的技术缺陷,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又避免了由于渗油、漏油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桥总成,属于矿山矿井用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对矿山运输车辆和非公路工程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对整机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已经不适用于矿山运输车辆及部分工程机械要求,因为在矿山环境下存在粉尘,运输车辆在工作时如产生火花则会导致安全事故;湿式制动系统在工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会产生火花,目前为止矿山运输车辆后桥总成的制动制动系统均采用湿式制动器;但现有的湿式制动系统大部分为常开式,整机需要增加额外的具有防爆性能的驻车制动器;相当于额外增加制造成本。常闭式湿式制动器也有少部分应用,现有的湿式制动器的密封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其在高压下移动时经常发生扭转、翻滚或异常磨损等问题,因此存在密封性能不好经常发生渗油、漏油等影响整车正常使用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桥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后桥总成由于制动器密封圈发生扭转、翻滚、异常磨损等问题造成的渗油、漏油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桥总成,包括后桥壳、设置在后桥壳中部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设置在后桥壳内的两根半轴、两个分别套设在后桥壳两端并且与后桥壳转动连接的轮毂和两个安装在后桥壳两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所述的轮毂用于安装车轮,所述的半轴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和轮毂连接,所述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驱动半轴与轮毂同步转动,所述的轮毂靠近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内端盖、制动器壳体、制动器外端盖、制动器活塞、多根弹簧、摩擦片和制动片,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和制动器外端盖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制动器壳体的两端并且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可拆卸的安装在后桥壳上,所述的制动片的数量比摩擦片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的制动片与摩擦片交替设置,所述的制动片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制动器壳体内的内花键相配合的外齿,所述的摩擦片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轮毂上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齿,所述的制动器活塞设置在制动器壳体内靠近制动器内端盖的一端并且可在制动器壳体内沿制动器壳体的轴向方向移动用于挤压制动片,所述的弹簧的两端分抵在制动器内端盖和制动器活塞上,所述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且随制动器活塞的移动而伸缩,所述的制动器活塞的外表面朝着制动器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的制动器壳体的内表面朝着制动器活塞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制动器活塞和制动器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的制动器壳体上开有与环形空腔相通的进油孔,制动液压油从进油孔进入环形空腔以推动制动器活塞在制动器壳体内移动,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用于与制动器壳体相贴合的面上开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的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第一密封单元和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密封单元,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单元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环形的第一挡片,所述的第二环形凸起用于与制动器活塞相贴合的表面上开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的第二环形槽内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第三密封单元和截面为弧形的第四密封单元,所述的第四密封单元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挡片。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为T形,两侧均有耐油、耐高温的挡片,在液压油的压力作用,由于挡片侧面为平面结构,可以保证在圆周方向上受力均匀;因挡片受力均匀则两挡片当中的密封圈受力也是均匀的,则在密封圈移动时变形小、密封结构稳固,且因为是平面受力,比现有技术采用的O形密封圈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避免了O形密封圈在高压下移动时经常发生的扭转、翻滚、异常磨损等问题造成的渗油、漏油等质量问题,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又避免了由于渗油、漏油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毂通过内轴承和外轴承转动设置在后桥壳上,所述的轮毂远离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半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的半轴通过穿过连接法兰并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半轴安装螺栓与轮毂可拆卸的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法兰,方便半轴与轮毂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后桥壳上朝着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安装环,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环上,所述的后桥壳上设置有外轴承止退装置,所述的外轴承止退装置包括调整螺母和止退垫圈,所述的调整螺母与后桥壳螺纹连接,所述的止退垫圈套设在后桥壳上,并且所述的止退垫圈的两端分别抵住外轴承的内圈和调整螺母。本实用新型设置外轴承止退装置,用于外轴承的轴向定位,确保外轴承不会在后桥壳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轴承止退装置还包括锁片和止退螺栓,所述的调整螺母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锁片套设在轮毂上并且在其上开有止退通孔,所述的止退螺栓穿过止退通孔并且与调整螺母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止退螺栓把锁片固定在调整螺母上,使调整螺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毂上沿其径向开有加油孔,所述的加油孔内设置加油螺塞。本实用新型开设加油孔,可通过加油孔向轮毂内添加润滑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制动器活塞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用于放置弹簧的弹簧安装孔,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弹簧安装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安装孔的底面和制动器内端盖相抵接;所述的制动器活塞上设有数量与弹簧安装孔相同并且与弹簧安装孔同轴的过油孔,所述的过油孔贯穿制动器活塞的两端,并且所述的过油孔的直径小于弹簧安装孔的直径,在制动器活塞用于与制动片相贴合的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数量与过油孔相等的沉槽,所述的沉槽的一端与过油孔相通,另一端贯穿制动器活塞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开设弹簧安装孔,方便弹簧的安装和弹簧的定位,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制动活塞与制动片之间的滑动阻力、使腔体内温度分布更均匀以保证常闭式湿式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穿过制动器内端盖与所述的制动器壳体可拆卸的安装用于与环形空腔相通的通气阀座,所述的通气阀座上设置有通气阀,所述的通气阀座包括固定段和安装段,所述的通气阀座上开有贯穿固定段和安装段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单元和第二通气孔单元,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二通气孔单元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单元用于与环形空腔相通,所述的通气阀安装在第二通气孔单元内并且与第二通气孔单元螺纹连接,所述的通气阀位于第二通气孔单元内的一端为锥形的密封端,所述的密封端底部的直径大于位于第一通气孔单元的直径,所述的通气阀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第二通气孔,通气阀上靠近密封端处沿径向开有第三通气孔,所述的第三通气孔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第二通气孔单元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的密封端与第一通气孔单元端部贴合用于实现通气阀座的密封。当两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的环形内腔内的液压油过大时,通气阀泄气,保证制动器腔体内压力不会超过设计压力以保证制动器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端的锥面与第一通气孔单元配合,用以打开和闭和通气阀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段的外径小于安装段的外径,所述的固定段上套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的密封垫圈的两侧分别抵接安装段的端部和制动器壳体的端面。本实用新型设置密封垫圈,增强通气阀座与制动器壳体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制动器外端盖上用于与制动器壳体连接的一侧朝着制动器壳体的方向设置有环形的外端盖凸起,所述的外端盖凸起的直径小于制动器外端盖的直径,所述的制动器壳体与制动器外端盖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的外端盖凸起、制动器外端盖和制动器壳体上的倒角间设置有第二O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O形密封圈,制动器外端盖与制动器壳体的密封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制动器壳体上沿其径向开有注油孔,所述的注油孔内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塞。本实用新型设置螺塞,可通过螺塞的拆卸和安装向本实用新型中添加润滑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的形状的改进并设置相应的挡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式制动器由于密封圈发生扭转、翻滚、异常磨损等问题造成的渗油、漏油的技术缺陷,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又避免了由于渗油、漏油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中常闭式湿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反映本申请中第一密封圈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反映本申请中第二密封圈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制动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制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1、制动器内端盖;1002、制动器壳体;1003、制动器外端盖;1004、制动器活塞;1005、弹簧;1006、摩擦片;1007、制动片;1008、外齿;1009、内齿;1010、第一环形凸起;1011、第二环形凸起;1012、环形空腔;1013、进油孔;1014、第一环形槽;1015、第一密封圈;1151、第一密封单元;1152、第二密封单元;1016、第一挡片;1017、第二环形槽;1018、第二密封圈;1181、第三密封单元;1182、第四密封单元;1019、第二挡片;1020、弹簧安装孔;1021、过油孔;1022、沉槽;1023、通气阀座;1024、通气阀;1025、第一通气孔单元;1026、第二通气孔单元;1027、密封端;1028、第二通气孔;1029、第三通气孔;1030、固定段;1031、安装段;1033、密封垫圈;1034、第一O形密封圈;1035、外端盖凸起;1036、第二O形密封圈;1037、注油孔;1038、螺塞; 1040、第一安装通孔;1041、第二安装通孔;1042、第四安装通孔;1043、摩擦片安装通孔;1044、制动片安装通孔;1045、注油通孔;1046、油孔;1047、第一安装孔;1048、第一通孔;1049、泄气孔;1050通气塞;1501、通气塞本体;1502、通气塞球;1503、通气塞弹簧;1504、通气塞帽;1505、第一泄气孔单元;1506、第二泄气孔单元;1507、排气通孔;1051、组合油封;1052、后桥壳;1053、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4、半轴;1055、轮毂;1056、连接法兰;1057、半轴安装螺栓;1058、安装环;1059、调整螺母;1060、止退垫圈;1061、外轴承;1062、内轴承;1063、锁片;1064、止退螺栓;1065、加油孔;1066、加油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7所示的后桥总成,包括后桥壳1052、设置在后桥壳1052中部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设置在后桥壳1052内的两根半轴1054、两个分别套设在后桥壳1052两端并且与后桥壳1052转动连接的轮毂1055和两个安装在后桥壳1052两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所述的轮毂1055用于安装车轮,所述的半轴1054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和轮毂1055连接,所述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驱动半轴1054与轮毂1055同步转动,所述的轮毂1055靠近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内端盖1001、制动器壳体1002、制动器外端盖1003、制动器活塞1004、多根弹簧1005、摩擦片1006和制动片1007,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和制动器外端盖1003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制动器壳体1002的两端,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安装通孔1040,所述的制动器外端盖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第二安装通孔1041,所述的制动器壳体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第三安装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第四安装通孔1042,所述的摩擦片1006上开有摩擦片安装通孔1043,制动片1007上开有制动片安装通孔1044,所述的制动片1007的外径大于摩擦片1006的外径,所述的制动片1007的内径大于摩擦片1006的外径,所述的摩擦片1006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轮毂上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齿1009,所述的制动片1007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内的内花键相配合的外齿1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安装通孔内表面靠近制动器外端盖1003的一端设置内花键,所述的制动片1007的数量比摩擦片1006的数量多一个,并且所述的制动片1007与摩擦片1006交替设置,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设置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靠近制动器内端盖1001的一端并且可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沿制动器壳体1002的轴向方向移动用于挤压制动片1007,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制动片1007的数量为四个,摩擦片1006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摩擦片1006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制动片1007,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安装在第三安装通孔内,在使用时,将本申请安装在汽车桥壳上,汽车桥壳穿过第一安装通孔1040、第四安装通孔1042、制动片安装通孔1044、摩擦片安装通孔1043和第二安装通孔1041,汽车轮毂的一侧从第二安装通孔伸入本申请内并且其端部的花键与摩擦片1006上的内齿1009相配合,制动片1007的内径大于汽车轮毂上花键的大径,因此在汽车正常行驶中,所述的摩擦片1006与汽车轮毂同步转动,而所述的制动片1007由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通过外花键连接,因此制动片1007相对于制动器壳体1002静止,当汽车制动时,制动片1007挤压摩擦片1006,阻止摩擦片1006转动,此时摩擦片1006与制动片1007相对静止,并且摩擦片1006阻止汽车轮毂转动,并使汽车最终停下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轮毂1055通过内轴承1062和外轴承1061转动设置在后桥壳1052上,所述的轮毂1055远离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开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半轴1054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056,所述的连接法兰1056的直径大于半轴1054的直径并且与轮毂1055端部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连接法兰1056与半轴1054一体成型制成以确保两者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半轴1054通过穿过连接法兰1056并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半轴安装螺栓1057与轮毂1055可拆卸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现制动器内端盖1001与后桥壳1052安装的具体结构是:在所述的后桥壳1052上朝着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安装环1058,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环1058上,所述的后桥壳1052上设置有外轴承止退装置,所述的外轴承止退装置包括调整螺母1059和止退垫圈1060,所述的调整螺母1059与后桥壳1052螺纹连接,所述的止退垫圈1060套设在后桥壳1052上,并且所述的止退垫圈1060的两端分别抵住外轴承1061的内圈和调整螺母105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轴承止退装置还设置有锁片1063和止退螺栓1064,所述的调整螺母1059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锁片1063套设在后桥壳1052上并且在其上开有止退通孔,所述的止退螺栓1064穿过止退通孔并且与调整螺母1059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后桥壳105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限位槽,在所述的锁片1063的内表面高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在锁片1063套设在后桥壳1052上时,限位块卡在限位槽内,防止锁片相对后桥壳转动,由此阻止调整螺母1059在后桥壳1052上转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后桥壳1052远离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端的外径小于用于安装制动器内端盖1001处的外径,后桥壳1052直径变化处形成肩部,所述的内轴承1062的内圈靠近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端抵住所述的肩部,所述的轮毂1055的内表面朝着其中心线的方向凸出成内凸起和外凸起,所述的内凸起位于靠近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侧,外凸起位于远离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侧,所述的内凸起的一侧抵住内轴承1062的外圈,所述的外轴承1061的外圈抵住外凸起远离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侧,所述的外凸起与止退垫圈1060共同对外轴承1061的位置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螺母1059位置的调整对外轴承1061在后桥壳1052上的位置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锁片1063和止退螺栓1064,通过止退螺栓1064把锁片1063固定在调整螺母1059上,使调整螺母1059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轮毂1055上沿其径向开有加油孔1065,所述的加油孔1065内设置加油螺塞106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簧1005的两端分抵在制动器内端盖1001和制动器活塞1004上,所述的弹簧1005处于压缩状态并且随制动器活塞1004的移动而伸缩,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1005正常状态处于压缩状成,因此其在正常状成下始终推动制动片1007,本实用新型处于制动状态,车子起动时,制动器活塞1004朝着制动器内端盖1001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解除制动状态,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开有多个用于放置弹簧1005的弹簧安装孔1020,所述的弹簧1005设置在弹簧安装孔1020内,弹簧1005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安装孔1020的底面和制动器内端盖1001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1005优选的采用矩形截面弹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上设有数量与弹簧安装孔1020相同并且与弹簧安装孔1020同轴的过油孔1021,所述的过油孔1021贯穿制动器活塞1004的两端,即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油孔1021的一与弹簧安装孔1020构成一个贯穿制动器活塞1004两端的二级台阶孔,并且所述的过油孔1021的直径小于弹簧安装孔1020的直径,在弹簧安装孔1020与过油孔1021相通处,形成二级台阶孔的肩部,所述的弹簧1005的一端抵住该肩部,在制动器活塞1004用于与制动片1007相贴合的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数量与过油孔1021相等的沉槽1022,所述的沉槽1022的一端与过油孔1021相通,另一端贯穿制动器活塞1004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靠近制动器内端盖的一端的外表面朝着制动器壳体100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起1010,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中部的内表面朝着制动器活塞1004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起1011,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1010、第二环形凸起1011、制动器活塞1004和制动器壳体100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1012,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上开有与环形空腔1012相通的进油孔1013,制动液压油从进油孔1013进出环形空腔1012以推动制动器活塞1004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移动,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1010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相贴合的面上开有第一环形槽1014,所述的第一环形槽1014内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密封圈1015,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015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第一密封单元1151和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密封单元1152,所述的第一密封单元1151与第二密封单元1152一体成型制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单元115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环形的第一挡片1016,所述的第二密封单元1152的最大宽度和两个第一挡片1016的厚度之和与第一密封单元1151的宽度相等并且略大于制动器壳体1002用于与第一环形凸起1011相配合处的内径,所述的第二密封单元1152沿制动器壳体1002径向的最大厚度与第一挡片16沿制动器壳体1002径向的厚度相等,所述的第一密封单元1151远离第二密封单元1152的表面用于与第一环形槽1014的槽底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密封单元1151沿制动器壳体1002轴向的宽度与第一环形槽1014的宽度相等,所述的第二环形凸起1011用于与制动器活塞1004相贴合的表面上开有第二环形槽1017,所述的第二环形槽1017内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第二密封圈1018,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018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第三密封单元1181和截面为弧形的第四密封单元1182,所述的第四密封单元118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挡片1019。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密封圈1018与第一密封圈1015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第二密封单元1152设置在第一密封单元1151的外表面上,而第四密封单元1182设置在第三密封单元1181的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油孔1013在制动器壳体1002,并且所述的进油孔1013的中心线与制动器活塞1004的中心线平行,在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上开有一个与进油孔1013相对应的注油通孔1045用于向本实用新型中注入制动液压油,所述的注油通孔1045与进油孔1013相通并且两者共轴线,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上沿其径向开有一个用于连通进油孔1013与环形穿腔1012的油孔1046,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液压油从注油通孔1045注入,经由进油孔1013和油孔1046进入环形穿腔1012,以推动制动器活塞1004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液压油进入环形空腔1012,推动制动器活塞1004朝着制动器内端盖1001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1005进一步被压缩,制动器活塞对制动片1007的挤压较小,当制动液压油从环形空腔1012流出时,弹簧1005伸长,推动制动器活塞1004朝着制动片1007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制动片1007,制动片1007对摩擦片1006产生挤压,阻止汽车轮毂转动,实现汽车的制动。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穿过制动器内端盖1001与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可拆卸的安装用于与环形空腔1012相通的通气阀座1023,所述的通气阀座1023上设置有通气阀1024,本实用新型中通气阀座1023与通气阀1024的具体结构是:所述的通气阀座1023包括固定段1030和安装段1031,所述的通气阀座1023上开有贯穿固定段1030和安装段1031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和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的直径小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用于与环形空腔1012相通,所述的通气阀1024安装在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并且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螺纹连接,具体在安装段1031上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安装段1031上的外螺纹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的内螺纹相配合将通气阀1024可拆卸的安装在通气阀座1023上,所述的通气阀1024位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的一端为锥形的密封端1027并且在通气阀1024设置密封端1027的一端设置有一段直径略小于设置外螺纹处直径的光滑段,该光滑段的直径与密封端1017底部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密封端1027底部的直径大于位于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的直径,所述的通气阀1024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第二通气孔1028,通气阀1024上靠近密封端1027处的光滑段上沿径向开有第三通气孔1029,所述的第三通气孔1029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和第二通气孔1028,所述的密封端1027与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端部贴合用于实现通气阀座1023的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拧动通气阀1024,调整通气阀1024在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的位置,当通气阀1024的密封端的锥面与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的端部紧密贴合时,封堵住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防止制动液压油从通气阀1024流出,保持环形空腔1012内的油压,而当环形空腔1012内的油压较大时,可拧动通气阀1024,使密封端1024的锥面与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端部脱离,制动液压油可从环形空腔1012进入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并通过密封端1024的锥面、第三通气孔1029进入第二通气孔1028内,并从第二通气孔1028内排出,以减小环形空腔1012内的油压。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上沿其轴向开有第一安装孔1047,在制动器壳体上沿其径向开有用于连通环形空腔1012和第一安装孔1047的第一通孔1048,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047内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固定段103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固定段1030上的外螺纹与第一安装孔1047内的内螺纹相配合,实现通气阀座1023与制动器壳体1002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047是盲孔,并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047的深度大于固定段1030的长度,固定段1030的长度以将所述的固定段103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047内时,不阻挡住第一通孔1048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段1030的外径小于安装段1031的外径,所述的固定段1030上套设有密封垫圈1032,所述的密封垫圈1032的两侧分别抵接安装段1031的端部和制动器壳体1002的端面,以增强通气阀座1023与制动器壳体1002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相接的面上开有内端盖环形槽1033,所述的内端盖环形槽1033内设置有第一O形密封圈1034。所述的制动器外端盖1003上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连接的一侧朝着制动器壳体1002的方向设置有环形的外端盖凸起1035,所述的外端盖凸起1035的直径小于制动器外端盖1003的直径并且所述的外端盖凸起1035的外径略小于第三安装通孔靠近制动器外端盖1003一端的直径,在制动器外端盖1003安装在制动器壳体1002上时,所述的外端盖凸起1035伸入第三安装通孔内,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与制动器外端盖1003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的外端盖凸起1035、制动器外端盖1003和制动器壳体1002上的倒角间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三角形空腔,在所述的三角形空腔内设置有第二O形密封圈1036。
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上沿其径向开有注油孔1037,所述的注油孔1037与制动器壳体1002上的第三安装通孔用于安装制动片1007和摩擦片1006的部位相通,所述的注油孔1037内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塞1038,通过打开螺栓1038可向本申请内添加润滑油,对本申请在使用时汽车轮毂上安装的轴承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上开有用于与第三安装通孔相通的泄气孔1049,在泄气孔内安装有通气塞1050,所述的通气塞1050包括通气塞本体1501、通气塞球1502、通气塞弹簧1503和通气塞帽1504,所述的通气塞本体1501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通气塞本体150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泄气通孔,所述的泄气通孔是由相通的第一泄气孔单元1505和第二泄气孔单元1506构成的二级台阶孔,所述的第一泄气孔单元1505的直径大于第二泄气孔单元1506的直径,所述的泄气塞球1502优选的采用钢球,所述的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二泄气孔单元1506的直径小于第一泄气孔单元1505的直径,所述的钢球放置于第一泄气孔单元1505内,所述的通气塞帽1504的截面为U形,,所述的通气塞本体1501远离泄气孔1049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限位环,所述的通气塞帽1504套在通气本体1501上并且在通气塞帽1504的开口处朝内冲压,使冲压处通气塞帽1504开口宽度小于限位环的外径,此时通气塞帽1504可在通气本体上转动和移动而不能从通气塞帽上掉落,所述的通气塞弹簧1503安装在第一泄气孔单元1505内,并且所述的通气塞弹簧1505的两端分别顶着钢球和通气塞帽1504,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通气塞本体1501上沿其径向开有与第一泄气孔单元1505相通的排气通孔1507,所述的排气通孔1507位于钢球和通气塞帽1504之间,本申请中通气塞本体1501上设置用于与通气塞帽1504相配合的外螺纹的部位的直径大于开设排气通孔1507处的直径,所述的通气塞本体1501远离通气塞帽1504的一端与泄气孔1049螺纹连接,当本申请内温度升高后,气压增大,气体可通过泄气孔1049推动钢球挤压通气塞弹簧1503,当钢球挤压通气塞弹簧1503至钢球运动到与第二泄气孔单元1506端部不接触时,气体可从排气通孔1507内排出,降低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压,当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压恢复时,通气塞弹簧1503恢复原状,即通气塞弹簧1503伸长将钢球推动至堵住第二泄气孔单元1506,此时可保持本实用新型内的气压在正常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外端盖1003上的第二安装通孔1041内远离制动器壳体1002的一端设置有组合油封1051,所述的轮毂1055的一端伸入第二安装通孔1041内并且与制动器外壳体1002由组合油封1051实现密封,用于增强本实用新型与汽车轮毂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中的组合油封1051本身及其与制动器外端盖1003的安装方式均系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因此对其具体的结构及与制动器外端盖3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不予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在制动器内端盖1001和制动器外端盖1003上均开有固定通孔,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的两端均开有固定螺纹孔,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和制动器外端盖1003通过螺栓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制动器壳体1002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用于将其可拆卸的安装在汽车桥壳上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栓将制动器内端盖1001可拆卸的安装在汽车桥壳上,从而实现将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在汽车桥壳上。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桥壳(1052)、设置在后桥壳(1052)中部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设置在后桥壳(1052)内的两根半轴(1054)、两个分别套设在后桥壳(1052)两端并且与后桥壳(1052)转动连接的轮毂(1055)和两个安装在后桥壳(1052)两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所述的轮毂(1055)用于安装车轮,所述的半轴(1054)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和轮毂(1055)连接,所述的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驱动半轴(1054)与轮毂(1055)同步转动,所述的轮毂(1055)靠近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内端盖(1001)、制动器壳体(1002)、制动器外端盖(1003)、制动器活塞(1004)、多根弹簧(1005)、摩擦片(1006)和制动片(1007),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和制动器外端盖(1003)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制动器壳体(1002)的两端并且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可拆卸的安装在后桥壳(1052)上,所述的制动片(1007)的数量比摩擦片(1006)的数量多一个,所述的制动片(1007)与摩擦片(1006)交替设置,所述的制动片(1007)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内的内花键相配合的外齿(1008),所述的摩擦片(1006)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轮毂(1055)上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齿(1009),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设置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靠近制动器内端盖(1001)的一端并且可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沿制动器壳体(1002)的轴向方向移动用于挤压制动片(1007),所述的弹簧(1005)的两端分抵在制动器内端盖(1001)和制动器活塞(1004)上,所述的弹簧(1005)处于压缩状态并且随制动器活塞(1004)的移动而伸缩,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的外表面朝着制动器壳体(100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起(1010),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的内表面朝着制动器活塞(1004)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起(1011),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1010)、第二环形凸起(1011)、制动器活塞(1004)和制动器壳体(100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1012),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上开有与环形空腔(1012)相通的进油孔(1013),制动液压油从进油孔(1013)进入环形空腔(1012)以推动制动器活塞(1004)在制动器壳体(1002)内移动,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1010)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相贴合的面上开有第一环形槽(1014),所述的第一环形槽(1014)内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密封圈(1015),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015)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第一密封单元(1151)和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密封单元(1152),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单元(115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环形的第一挡片(1016),所述的第二环形凸起(1011)用于与制动器活塞(1004)相贴合的表面上开有第二环形槽(1017),所述的第二环形槽(1017)内设置有截面为T形的第二密封圈(1018),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018)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第三密封单元(1181)和截面为弧形的第四密封单元(1182),所述的第四密封单元(118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挡片(10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1055)通过内轴承(1062)和外轴承(1061)转动设置在后桥壳(1052)上,所述的轮毂(1055)远离主减速带差速器总成(1053)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半轴(1054)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056),所述的半轴(1054)通过穿过连接法兰(1056)并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半轴安装螺栓(1057)与轮毂(1055)可拆卸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桥壳(1052)上朝着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安装环(1058),所述的制动器内端盖(1001)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环(1058)上,所述的后桥壳(1052)上设置有外轴承止退装置,所述的外轴承止退装置包括调整螺母(1059)和止退垫圈(1060),所述的调整螺母(1059)与后桥壳(1052)螺纹连接,所述的止退垫圈(1060)套设在后桥壳(1052)上,并且所述的止退垫圈(1060)的两端分别抵住外轴承(1061)的内圈和调整螺母(10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轴承止退装置还包括锁片(1063)和止退螺栓(1064),所述的调整螺母(1059)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锁片(1063)套设在后桥壳(1052)上并且在其上开有止退通孔,所述的止退螺栓(1064)穿过止退通孔并且与调整螺母(1059)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1055)上沿其径向开有加油孔(1065),所述的加油孔(1065)内设置加油螺塞(106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用于放置弹簧(1005)的弹簧安装孔(1020),所述的弹簧(1005)设置在弹簧安装孔(1020)内,弹簧(1005)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安装孔(1020)的底面和制动器内端盖(1001)相抵接;所述的制动器活塞(1004)上设有数量与弹簧安装孔(1020)相同并且与弹簧安装孔(1020)同轴的过油孔(1021),所述的过油孔(1021)贯穿制动器活塞(1004)的两端,并且所述的过油孔(1021)的直径小于弹簧安装孔(1020)的直径,在制动器活塞(1004)用于与制动片(1007)相贴合的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数量与过油孔(1021)相等的沉槽(1022),所述的沉槽(1022)的一端与过油孔(1021)相通,另一端贯穿制动器活塞(1004)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过制动器内端盖(1001)与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可拆卸的安装用于与环形空腔(1012)相通的通气阀座(1023),所述的通气阀座(1023)上设置有通气阀(1024),所述的通气阀座(1023)包括固定段(1030)和安装段(1031),所述的通气阀座(1023)上开有贯穿固定段(1030)和安装段(1031)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和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的直径小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用于与环形空腔(1012)相通,所述的通气阀(1024)安装在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并且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螺纹连接,所述的通气阀(1024)位于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内的一端为锥形的密封端(1027),所述的密封端(1027)底部的直径大于位于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的直径,所述的通气阀(1024)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第二通气孔(1028),通气阀(1024)上靠近密封端(1027)处沿径向开有第三通气孔(1029),所述的第三通气孔(1029)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第二通气孔单元(1026)和第二通气孔(1028),所述的密封端(1027)与第一通气孔单元(1025)端部贴合用于实现通气阀座(1023)的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段(1030)的外径小于安装段(1031)的外径,所述的固定段(1030)上套设有密封垫圈(1032),所述的密封垫圈(1032)的两侧分别抵接安装段(1031)的端部和制动器壳体(1002)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外端盖(1003)上用于与制动器壳体(1002)连接的一侧朝着制动器壳体(1002)的方向设置有环形的外端盖凸起(1035),所述的外端盖凸起(1035)的直径小于制动器外端盖(1003)的直径,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与制动器外端盖(1003)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的外端盖凸起(1035)、制动器外端盖(1003)和制动器壳体(1002)上的倒角间设置有第二O形密封圈(103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壳体(1002)上沿其径向开有注油孔(1037),所述的注油孔(1037)内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塞(1038)。
CN201920031875.6U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后桥总成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510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1875.6U CN209510958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后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1875.6U CN209510958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后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0958U true CN209510958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187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510958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后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09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8707A (zh) * 2019-01-08 2019-03-19 南京创捷和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后桥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8707A (zh) * 2019-01-08 2019-03-19 南京创捷和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后桥总成
CN109488707B (zh) * 2019-01-08 2023-09-01 南京创捷和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后桥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47494A (en) Seal device for tire pressure-adjusting device
CN102829152A (zh) 一种回流式液压限滑差速器
CN209510958U (zh) 一种后桥总成
CN110043585B (zh) 一种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09538663A (zh) 常闭式湿式制动器
CN108944260A (zh) 轮毂单元及其装配安装方法
CN209370327U (zh) 常闭式湿式制动器
CN209370332U (zh) 装有常闭式湿式制动器的前轴总成
CN208664817U (zh) 轮毂单元
CN108705933B (zh) 一种防误踩油门装置及车辆
CN109488707A (zh) 一种后桥总成
CN109505899A (zh) 装有常闭式湿式制动器的前轴总成
CN110043586B (zh) 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
CN215763140U (zh)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CN205446473U (zh) 一种湿式多盘失压制动器
CN204942333U (zh) 叉速集成型湿式驻车制动器
CN214149834U (zh) 卡车轮毂用免维护轴承动态密封试验工装
CN209781783U (zh) 一种用于汽车驱动桥的单向通气塞总成
CN210599944U (zh) 一种驻车制动器
US2807335A (en) Hydraulic brake
CN208324758U (zh) 轮毂单元
CN207018389U (zh) 气动湿式制动器
CN202790383U (zh) 回流式液压限滑差速器
CN108006113B (zh) 一种柱塞缸推动锥形导轨的径向摩擦式离合器
CN105946461A (zh) 电气式湿式车桥及生产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