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3140U -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3140U
CN215763140U CN202122127294.2U CN202122127294U CN215763140U CN 215763140 U CN215763140 U CN 215763140U CN 202122127294 U CN202122127294 U CN 202122127294U CN 215763140 U CN215763140 U CN 215763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iston
differential
limited slip
hydraulic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72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俨汉
赵玉婷
孙峰
付军
谭艳军
林霄喆
王瑞平
肖逸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72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3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3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3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限滑差速器和车辆,其中,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和与壳体相连接的两个端盖,两个端盖上均开设有液压油道;行星轮系置于壳体内;一端盖与壳体之间设有一液压限滑机构,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以及活塞复位件,摩擦片组件包括交互叠加的旋转片和锁止片,锁止片通过与壳体相卡接,旋转片和同侧的半轴齿轮相卡接,液压活塞位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油道之间,活塞复位件置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活塞之间,在限滑工况时,从液压系统输送的液压油能从液压油道流入推动液压活塞挤压摩擦片组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实现差速器锁紧系数的有效控制,满足车辆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动力性和稳定性要求。

Description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当车辆转弯或直线行驶遇到高低不平路面时,两侧驱动轮将会出现转速差。对于普通差速器在动力输出时具有差速不差扭的特性,当车辆一侧驱动轮出现打滑现象时,两侧驱动轮的驱动力取决于附着力较小的一侧车轮,这样车辆在转弯或直线行驶时通过性和动力性就会降低。为保证整车在转弯或直线行驶时出现打滑后通过性和动力性不衰减,或者当一侧驱动轮出现悬空打滑后车辆能顺利脱困,需要一种限滑差速器装置,在车轮出现打滑时将动力大部分或全部传递至附着力大的一侧驱动轮,使车辆在双附着系数的路面行驶时动力性和通过性大大提高,同时保证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市场现有的机械式摩擦片限滑差速器,采用行星轮轴、压环、弹簧等部件,车辆匀速行驶时通过弹簧提供的预紧压力传递至摩擦片之间形成摩擦力进行限滑,锁紧系数低、限滑能力差;车辆在加、减速行驶过程中,通过行星轮轴对压环产生推挤压力传递至摩擦片之间形成摩擦力进行限滑,限滑动作的实现依赖于车辆的行驶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限滑差速器,旨在使差速器通过液压限滑机构按需要对摩擦片组件的摩擦力矩进行调节,实现差速器锁紧系数的有效控制,满足车辆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动力性和稳定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两个端盖,所述壳体外部连接有差速器齿圈,所述两个端盖上均开设有液压油道;
行星轮系,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安装在十字轴上的四个行星齿轮、置于十字轴两侧并与四个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
液压限滑机构,一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所述液压限滑机构,所述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以及活塞复位件,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交互叠加的旋转片和锁止片,所述锁止片通过与所述壳体相卡接,所述旋转片和同侧的半轴齿轮相卡接,所述液压活塞位于所述摩擦片组件与所述液压油道之间,所述活塞复位件置于所述摩擦片组件与所述液压活塞之间,在限滑工况时,从液压系统输送的液压油能从所述液压油道流入推动所述液压活塞挤压所述摩擦片组件,在正常工况时,所述活塞复位件能推动所述液压活塞回到原位。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具有设有抵挡部,所述液压活塞挤压所述摩擦片组件时,所述摩擦片组件能抵接所述抵挡部。
可选地,所述抵挡部为所述壳体内形成环状的台阶,所述摩擦片组件置于所述台阶处。
可选地,所述端盖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液压油道相连通,所述液压活塞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地,每个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液压油道,一所述液压油道对应设有一所述安装腔,所述液压活塞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地,一所述端盖上相对设有两个所述液压油道,一所述液压油道对应设有一所述安装腔,所述液压活塞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为环形油槽,所述液压活塞为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将所述环形油槽与所述摩擦片组件分隔。
可选地,所述液压活塞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开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摩擦片组件。
可选地,所述端盖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活塞复位件置于所述环形活塞的开口的一端并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限滑差速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壳体、与壳体相连地端盖、行星轮系和液压限滑机构,端盖上均开设有液压油道,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以及活塞复位件,液压活塞位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油道之间,活塞复位件置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活塞之间,在限滑工况时,从液压系统输送的液压油能从液压油道流入推动液压活塞挤压摩擦片组件,在正常工况时,活塞复位件能推动液压活塞回到原位。差速器可以通过液压限滑机构按需要对摩擦片组件的摩擦力矩进行调节,实现差速器锁紧系数的有效控制,满足车辆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动力性和稳定性要求。以液压油压力作为控制量,控制活塞对摩擦片组件的压紧力、改变摩擦片组件的摩擦力矩,此种液压控制摩擦力矩的方式适用于各种车辆,为限滑差速器在各种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限滑差速器 21 差速器行星齿轮
11 差速器壳体 22 长行星轮轴
111 台阶 23 行星轮轴保持架
12 差速器左端盖 24 短行星轮轴
121 左液压油道 25 锁紧销
122 左安装腔 26 差速器左半轴齿轮
13 差速器右端盖 27 差速器右半轴齿轮
131 右液压油道 30 活塞复位件
132 右安装腔 40 液压活塞
14 端盖连接螺栓 51 锁止片
15 差速器齿圈 52 旋转片
16 齿圈连接螺栓 60 差速器锥轴承内圈组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车辆驱动桥的差速器,是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型差速器主要由行星齿轮、十字轴、半轴齿轮和壳体组成。差速器的作用是当驱动桥两侧车轮转速不一致(如车辆转弯)时,实现差速作用,避免车轮发生拖滑,减小行驶阻力和轮胎磨损。但这种普通差速器的缺点是差速不差扭,如果忽略差速器内部的摩擦力,左右两侧驱动车轮的驱动力是相等的,当车辆在附着系数分离的非对称路面上行驶时,两侧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不一致时,车辆的驱动力被附着系数小的一侧路面所限制,导致附着系数小的一侧车轮原地大幅滑转,而另一侧车轮停止不动,发动机的牵引力无法正常发挥,车辆无法前进,甚至由于车轮滑转,地面的横向附着力减小,发生驱动车轮的横向滑移,车辆发生侧滑失控,造成事故。
有些大型货车和工程机械则在差速器上安装差速锁,必要时将差速器锁住,让两侧驱动轮同速旋转,提高了车辆的驱动能力,机械式完全自锁的差速器需要人工在停车状态下操作,一旦忘记解除自锁,就会增加行驶阻力、增加油耗、轮胎磨损严重。或者有些车辆主要通过降低发动机功率(如减小油门、较少喷油量)和采取适当制动等措施减小驱动力,避免车轮的过度滑转,但这些方法降低了车轮的驱动力,可能出现车辆无法前进的情况。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人们开发了限滑差速器,在差速器内部增加了摩擦片组件,当两侧车轮出现滑转时,摩擦片组件被压紧,产生阻止滑转的摩擦力,将滑转一侧的车轮驱动力部分转移到另一侧不滑转的车轮上,从而提高了整车的驱动力。但这种被动的限滑作用有一个缺点,在车辆正常转弯时,摩擦副的限滑作用照样发生,不利于车辆的转弯行驶,差速器不能根据路面状况对锁紧系数进行控制。
目前出现的摩擦片式主动限滑差速器的摩擦片组件的压力多是由电机驱动或液力驱动、从差速器壳体外部通过推力轴承施加的,这样无疑会造成振动和异响;同时,摩擦片组件的压力会对壳体外部的支撑结构产生反作用力,引起支撑结构变形,长期使用会出现疲劳裂纹。
为了既能实现对其限滑作用进行有效控制,又要避免出现振动、异响和结构疲劳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限滑差速器。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限滑差速器100,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与壳体相连接的两个端盖,壳体外部连接有差速器齿圈15,两个端盖上均开设有液压油道;
行星轮系,置于壳体内,包括安装在十字轴上的四个行星齿轮、置于十字轴两侧并与四个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
液压限滑机构,一端盖与壳体之间设有一液压限滑机构,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40以及活塞复位件30,摩擦片组件包括交互叠加的旋转片52和锁止片21,锁止片51通过与壳体相卡接,旋转片52和同侧的半轴齿轮相卡接,液压活塞40位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油道之间,活塞复位件30置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活塞40之间,在限滑工况时,从液压系统输送的液压油能从液压油道流入推动液压活塞40挤压摩擦片组件,在正常工况时,活塞复位件30能推动液压活塞40回到原位。
限滑差速器100构成部件主要有差速器壳体11、差速器左端盖12、差速器右端盖13、左液压油道121、左安装腔122、右液压油道131、右安装腔132、差速器锥轴承内圈组件60、活塞复位件30、端盖连接螺栓14、差速器行星齿轮21、短行星轮轴24、齿圈连接螺栓16、差速器齿圈15、差速器左半轴齿轮26、差速器右半轴齿轮27、液压活塞40、锁止片51、锁紧销25、长行星轮轴22、行星轮轴保持架23、旋转片52。
组装时,安装差速器齿圈15至差速器壳体11,通过齿圈连接螺栓16将差速器齿圈15与差速器壳体11紧固连接。短行星轮轴24、长行星轮轴22与行星轮轴保持架23分别装入差速器壳体11中,短行星轮轴24、长行星轮轴22分别与差速器壳体11的行星轮轴安装孔、差速器行星齿轮21内孔及行星轮轴保持架23内孔配合,在通过锁紧销25将短行星轮轴24、长行星轮轴22与差速器壳体11固定,行星轮轴保持架23便于短行星轮轴24、长行星轮轴22安装,且安装后形成的十字轴连接强度高、不易断裂。安装差速器左半轴齿轮26、差速器右半轴齿轮27与差速器行星齿轮21配合,安装旋转片52、锁止片51至差速器内部,其中旋转片52通过内齿与半轴齿轮卡槽连接,锁止片51通过外齿与差速器壳体11卡槽连接。将液压活塞40、活塞复位件30分别安装至差速器端盖,通过差速器端盖的定位槽对活塞复位件30进行轴向固定。将分装完的差速器端盖组件安装至差速器壳体11,并通过端盖连接螺栓14将差速器端盖与差速器壳体11紧固连接。将差速器锥轴承内圈组件60压装至差速器端盖。
在另一实施例中,十字轴也可为轴线垂直相交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二轴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位置处紧密卡合在一起。如此设置十字轴也具有连接性好、强度高不易断裂、工艺简单及容易安装的优点。
在再一实施例中,十字轴也可为包含一个轴环,轴环呈环形,四个轴颈均垂直固定于所述轴环,且四个轴颈两两之间成直角构成,行星轮安装在轴颈处。
在其他本实施例中,活塞复位件30可为若干复位弹簧的端部共同卡接有卡接座,卡接座上设有与各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对应的卡接柱,复位弹簧一端直接铆接在铆接座上。活塞复位件30可根据设计情况设置为活塞弹簧复位组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活塞复位件30也可为弹簧壳体、设置在弹簧壳体内部的弹簧和横向穿插在弹簧壳体内部的销轴组成。
限滑差速器100正常工作时,力的传递路径:从变速器输入的扭矩传递至差速器齿圈15,差速器齿圈15将扭矩传递至差速器壳体11,差速器壳体11通过短行星轮轴24、长行星轮轴22将扭矩传递至差速器行星齿轮21,差速器行星齿轮21通过与差速器半轴齿轮齿的啮合将扭矩传递至差速器左半轴齿轮26、差速器右半轴齿轮27,差速器半轴齿轮通过与传动轴花键连接,将动力输出至车辆轮端。
一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所述液压限滑机构,所述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40以及活塞复位件30。在行星轮系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限滑机构,摩擦片组件和液压活塞40以及活塞复位件30位于壳体内,在摩擦片组件受到压力作用时,壳体对其起支撑作用,保证其受压时能够平稳传递摩擦力矩,不会因为变形等原因引起振动和异响,从而保证了限滑差速器100的工作平稳、振动小,控制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壳体、与壳体相连地端盖、行星轮系和液压限滑机构,端盖上均开设有液压油道,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40以及活塞复位件30,液压活塞40位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油道之间,活塞复位件30置于摩擦片组件与液压活塞40之间,在限滑工况时,从液压系统输送的液压油能从液压油道流入推动液压活塞40挤压摩擦片组件,在正常工况时,活塞复位件30能推动液压活塞40回到原位。差速器可以通过液压限滑机构按需要对摩擦片组件的摩擦力矩进行调节,实现差速器锁紧系数的有效控制,满足车辆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动力性和稳定性要求。以液压油压力作为控制量,控制活塞对摩擦片组件的压紧力、改变摩擦片组件的摩擦力矩,此种液压控制摩擦力矩的方式适用于各种车辆,为限滑差速器在各种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出现振动、异响和结构疲劳等缺陷。所述壳体内具有设有抵挡部,所述液压活塞40挤压所述摩擦片组件时,所述摩擦片组件能抵接所述抵挡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挡部为所述壳体内形成环状的台阶111,所述摩擦片组件置于所述台阶111处。
端盖上开设有液压油道,当液压油推压液压活塞40压紧摩擦片组件时,摩擦副对液压活塞40的反作用力只作用于差速器壳体11上,不会对外部其他零部件构成影响,因此,这种将摩擦片组件的压力驱动装置设在壳体内部的结构,既能对摩擦片组件的限滑作用实现有效控制,又避免出现振动、异响和结构疲劳等缺陷。
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挡部也能为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的组装零件。
进一步地,方便安装活塞,也便于通过液压系统按需要对摩擦副的摩擦力矩进行调节,实现差速器锁紧系数的有效控制。所述端盖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液压油道相连通,所述液压活塞40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液压活塞40与安装腔之间密封配合,当液压油从液压油道中将安装腔中的液压活塞40推动之后,安装腔可视为行程腔,液压活塞40沿安装腔移动推压摩擦片组件。即当左右两侧路面附着条件趋于对称时,安装腔内的压力降低,摩擦片组件所受到的压力随之减小,旋转片52和锁止片5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随之减小,两侧车轮可以相对转动,安装腔内的压力降低到一定值后,在活塞复位件30的作用下,液压活塞40回到原位,摩擦片组件的旋转片52和锁止片51之间产生空隙,摩擦力消失,主减速器(变速器)传给差速器壳的扭矩重新在两侧半轴之间平均分配。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液压油道,一所述液压油道对应设有一所述安装腔,所述液压活塞40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液压油道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三个、四个等。不难理解多个液压油道的设置能加快液压系统地供油速度,能缩短液压系统的响应时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一所述端盖上相对设有两个所述液压油道,一所述液压油道对应设有一所述安装腔,所述液压活塞40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为了便于推动挤压摩擦片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为环形油槽,所述液压活塞40为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将所述环形油槽与所述摩擦片组件分隔。如图1所示,端盖上设有液压油道,该液压油道与安装腔连通,安装腔和液压活塞40配合封闭液压油。可在端盖内部沿周向对称分布二个液压油道,当二个液压油道与完整一圈的圆周环形油槽连通时,能更好的推动液压活塞40挤压摩擦片组件,能够实现快速、大流量的液压油输送和回油,缩短了液压系统的响应时间,同时能够避免因液压油道的部分堵塞而发生失效,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液压限滑机构具有较好的限滑效果。所述液压活塞40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开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40开口一端只是限制摩擦片组件在圆周方向的旋转运动,在推压过程中开口设置的液压活塞40具有一定扩张减震作用,因而可以保证在限滑差速器10在工作过程中输入扭矩的变化引起的振动、变形,不会伤害液压活塞40,保证了限滑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液压活塞4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活塞复位件30置于所述环形活塞的开口的一端并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活塞复位件30固定安装在定位槽中,所述活塞复位件30朝向所述摩擦片组件一侧被所述定位槽抵挡,定位槽能在安装时对活塞复位件30进行轴向固定,即活塞复位件30朝向摩擦片组件一侧被定位槽限位,一方面保证活塞复位件30在限滑工况到正常工况时,能将液压活塞40推动恢复至原位,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活塞复位件30推动液压活塞40时给于反作用力到摩擦片组件。
环形活塞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π”形状,即环形活塞的一侧具有唇形开口,开口的一端的边长的长度不同,较短的一边与活塞复位件30相连接,较长一边能靠近摩擦片组件,以在限滑时能快速压紧摩擦片组件,通过该方式既能抵压摩擦片组件也能使得液压活塞40在正常工况时,能被推动复位。
本方案中限滑差速器100的工作过程是:当车辆正常转弯行驶时,限滑差速器100与普通差速器的工作方式相同,由于摩擦片组件未被压紧结合,限滑差速器100只起差速作用而不起限滑作用,主减速器传给差速器壳体11的扭矩在两侧半轴之间平均分配。即正常工况:差速器行星齿轮21受到来自于左右两侧的差速器半轴齿轮的力矩平衡,差速器行星齿轮21、差速器半轴齿轮不发生自转,限滑差速器100无差速现象发生,旋转片52与锁止片51之间无相对转动发生,同时液压活塞40不发生推压动作,限滑差速器100无限滑动作发生。
当车辆直线行驶或转弯行驶过程中由于左右两侧路面附着条件不对称使一侧车轮发生过度滑转时,液压限滑机构开始工作,高压油经过液压油道进入安装腔,推动液压活塞40压紧摩擦片组件,当压力消除运动间隙并挤出摩擦副中大部分润滑油时,旋转片52和锁止片51之间进入边界润滑状态,开始形成较大的摩擦力矩,这时,摩擦力成为阻止两侧半轴齿轮的相对旋转运动的阻力,使滑转一侧车轮的驱动转矩向另一侧非滑转车轮转移,使路面摩擦系数好的车轮能够获得较大的扭矩,从而增加了非滑转车轮的驱动力,提高了车辆整体的驱动力。即限滑工况:差速器行星齿轮21受到来自于左右两侧的差速器半轴齿轮的力矩不平衡时,差速器行星齿轮21、差速器半轴齿轮将发生自转,旋转片52与锁止片5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液压活塞40通过液压系统产生推压动作,使旋转片52与锁止片51之间产生摩擦力,限滑差速器100限滑动作产生。
在这一作用过程中,油压的增加带来的环形液压活塞40对摩擦副压力能实现不同的限滑能力:根据车辆发生打滑时的实际情况,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使液压活塞40对旋转片52与锁止片51之间产生不同的推压力,从而旋转片52与锁止片51之间产生相应的摩擦力,使限滑差速器100产生不同的锁紧系数实现不同的限滑能力。液压机构中液压油道的压力是由电控系统进行调节的,电控系统通过轮速传感器信号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当两侧轮胎与路面的摩擦条件大范围改变时,轮速必然大幅变化,电控系统同时参考转向信号,及时通过液压系统调节液压油道内的油压,增加或降低液压活塞40对摩擦片组件的压力,改变限滑差速器100对输入扭矩在两侧车轮间的分配比例,改变车辆的驱动状态,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限滑差速器100,该限滑差速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两个端盖,所述壳体外部连接有差速器齿圈,所述两个端盖上均开设有液压油道;
行星轮系,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安装在十字轴上的四个行星齿轮、置于十字轴两侧并与四个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
液压限滑机构,一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所述液压限滑机构,所述液压限滑机构包括摩擦片组件、液压活塞以及活塞复位件,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交互叠加的旋转片和锁止片,所述锁止片与所述壳体相卡接,所述旋转片和同侧的半轴齿轮相卡接,所述液压活塞位于所述摩擦片组件与所述液压油道之间,所述活塞复位件置于所述摩擦片组件与所述液压活塞之间,在限滑工况时,从液压系统输送的液压油能从所述液压油道流入推动所述液压活塞挤压所述摩擦片组件,在正常工况时,所述活塞复位件能推动所述液压活塞回到原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设有抵挡部,所述液压活塞挤压所述摩擦片组件时,所述摩擦片组件能抵接所述抵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为所述壳体内形成环状的台阶,所述摩擦片组件置于所述台阶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液压油道相连通,所述液压活塞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所述液压油道,一所述液压油道对应设有一所述安装腔,所述液压活塞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端盖上相对设有两个所述液压油道,一所述液压油道对应设有一所述安装腔,所述液压活塞可滑动地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为环形油槽,所述液压活塞为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将所述环形油槽与所述摩擦片组件分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活塞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开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摩擦片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活塞复位件置于所述环形活塞的开口的一端并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滑差速器。
CN202122127294.2U 2021-09-03 2021-09-03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Active CN215763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7294.2U CN215763140U (zh) 2021-09-03 2021-09-03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7294.2U CN215763140U (zh) 2021-09-03 2021-09-03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3140U true CN21576314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7294.2U Active CN215763140U (zh) 2021-09-03 2021-09-03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31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0586A (zh) * 2022-03-29 2022-06-28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0586A (zh) * 2022-03-29 2022-06-28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桥结构
CN114670586B (zh) * 2022-03-29 2024-05-24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9152B (zh) 一种回流式液压限滑差速器
CN101737478B (zh) 一种驱动限滑差速器
CN101793317B (zh) 一种液压限滑差速器
CN103671815B (zh) 具有用于维持接触的组合预加载弹簧的锁止式差速器
US12013018B2 (en) Multi-speed gearbox with a gear-clutch assembly
CN211852691U (zh) 电驱动桥
CN104411528B (zh) 具有预加载弹簧耐磨垫的锁止式差速器
CN215763140U (zh) 限滑差速器和车辆
CN201651220U (zh) 一种液压限滑差速器
CN110043585B (zh) 一种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12297711A (zh) 一种小轮距叉车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12223956A (zh) 一种叉车用湿式桥箱一体驱动桥
CN217271541U (zh) 一种具有双摩擦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
CN202790383U (zh) 回流式液压限滑差速器
CN214267351U (zh) 电动渣土车中桥总成
CN113525074A (zh) 一种电动车辆用集成式湿式摩擦制动驱动桥
CN110043586B (zh) 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
CN112797143A (zh) 一种具有二个挡位的减速器动力总成
CN109488707B (zh) 一种后桥总成
CN201257956Y (zh) 驱动桥的制动装置
CN216618452U (zh) 一种单向滚针式差速器
CN214499846U (zh) 一种集成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功能的制动器
CN117489726B (zh) 一种叉车用离合与驻车复合分动箱
CN111362191B (zh) 一种车辆斜放坡道的防溜坡制动机构
CN218804999U (zh) 驱动桥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