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3654U -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3654U
CN209493654U CN201822211895.XU CN201822211895U CN209493654U CN 209493654 U CN209493654 U CN 209493654U CN 201822211895 U CN201822211895 U CN 201822211895U CN 209493654 U CN209493654 U CN 209493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lature
support
rack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18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Yuhongxiang Silk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Yuhongxiang Silk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Yuhongxiang Silk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Yuhongxiang Silk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18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3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3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3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包括机架、缫丝框、水盆,它还包括传动机构、加捻机构、脚踩架;脚踩架通过手摇柄与缫丝框相连接,缫丝框设置在机架短侧边的上方且缫丝框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加捻机构设置在机架另一短侧边的上方;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多根横档架,水盆放置在横档架上;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且相互垂直的小齿轮与大齿轮,大齿轮与缫丝框相连接,小齿轮连接在一号连接臂的一端,一号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连接杆与转动块相连接,转动块通过长钉可转动的与二号连接臂的一端相连接。本产品具有能够往复运送的传动机构,解决了丝线打滑的问题,并且释放了操作者的双手,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缫丝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背景技术
缫丝是指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缫丝机作为缫制桑蚕丝或柞蚕丝的机器,伴随着缫丝工艺而世代相传。现有的缫丝机大部分为价格昂贵的自动缫丝机,对于少量柞蚕茧的缫丝是大材小用,而且会增加生产成本或研究成本,并且自动缫丝生产的丝的品质明显不如手工缫丝生产的丝品质好,因此,手工缫丝机仍为人民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现有的手工缫丝机存在着丝线容易打滑而导致纩丝不均匀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手工缫丝机需要手摇缫丝框,无法释放操作者的双手,从而增加了缫丝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包括机架、缫丝框、水盆,它还包括传动机构、加捻机构、脚踩架;脚踩架通过手摇柄与缫丝框相连接,缫丝框设置在机架短侧边的上方且缫丝框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加捻机构设置在机架另一短侧边的上方;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多根横档架,水盆放置在横档架上;
机架由长支臂、短支臂支撑,长支臂、短支臂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长支臂之间、两个短支臂之间均设置有横支臂,两个长支臂顶部均开设有凹口,缫丝框通过两个长支臂顶部的凹口安装在机架上;缫丝框在一个凹口处连接有手摇柄,手摇柄的把手处设置有吊环,吊环通过绳子与脚踩架的一端相连接,脚踩架的另一端通过绳子与短支臂之间的横支臂相连接;
缫丝框在另一个凹口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一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三号支撑架、大齿轮、小齿轮、一号连接臂、二号连接臂、转动块;一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三号支撑架均固定在支架上且一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三号支撑架的顶部均开设有凹口;大齿轮连接有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杆一端连接在缫丝框的中轴线位置上、另一端放置在一号支撑架的凹口内;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且小齿轮与大齿轮相互垂直,小齿轮连接在一号连接臂的一端,一号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连接杆与转动块相连接,二号连接杆放置在二号支撑架的凹口内;转动块通过长钉可转动的与二号连接臂的一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臂的另一端放置在三号支撑架的凹口处,二号连接臂的中部上方设置有传丝圈;
加捻机构包括支架、引线圈、一号轮、二号轮、三号轮,引线圈、一号轮、二号轮、三号轮均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在支架上;引线圈位于一号轮的下方,一号轮位于二号轮的下方,二号轮位于三号轮的下方,引线圈的连接部件长于三号轮的连接部件,三号轮的连接部件长于一号轮的连接部件,一号轮的连接部件长于二号轮的连接部件。
进一步地,一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固定在支架的同一长侧边上,三号支撑架固定在支架的另一侧长侧边上。
进一步地,缫丝框上固定有压块。
进一步地,手摇柄的把手上开设有凹槽,吊环放置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脚踩架与吊环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短支臂之间的横支臂连接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具有能够往复运送的传动机构,即解决了丝线容易打滑的问题,还使得丝线十分均匀、光滑且无断头,进一步提升了手工缫丝机获得的蚕丝的品质。并且,本新型手工缫丝机具有脚踩架,通过人体协调工作来进行缫丝,释放了操作者的双手,便利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手工缫丝机获得的蚕丝的高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引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缫丝框;3、蚕丝卷;4、传动机构;5、水盆;6、加捻机构;7、脚踩架;8、手摇柄;9、吊环;10、长支臂;11、绳子;12、横档架;13、横支臂;14、一号支撑架;15、一号连接臂;16、二号支撑架; 17、大齿轮;18、小齿轮;19、转动块;20、二号连接臂;21、传丝圈;22、三号支撑架;23、压块;24、长钉;25、支架;26、引丝圈;27、一号轮; 28、二号轮;29、三号轮;30、蚕丝线;31、结点处;32、一号连接杆;33、二号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包括机架1、缫丝框2、水盆5,它还包括传动机构4、加捻机构6、脚踩架7;脚踩架7通过手摇柄8与缫丝框2相连接,缫丝框2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上方且缫丝框2与传动机构4相连接,加捻机构6设置在机架1另一侧的上方;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多根横档架12,水盆5放置在横档架12上,水盆用于浸泡干蚕茧。
机架1由长支臂10、短支臂支撑,长支臂10、短支臂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长支臂之间、两个短支臂之间均设置有横支臂13,两个长支臂顶部均开设有凹口,缫丝框2通过两个长支臂顶部的凹口安装在机架1上,即将缫丝框两侧的连接杆放置在长支臂顶部的凹口内,凹口呈半圆形,缫丝框的连接杆呈圆柱状,使得连接杆能够在凹口内转动,从而带动缫丝框转动,实现纩丝,获得蚕丝卷 3。此外,缫丝框2上固定有压块23,压块可绑在缫丝框的架子上,通过压块能够提高缫丝框的重力,使得缫丝框的转动更加稳定。
缫丝框2在一个凹口处连接有手摇柄8,手摇柄8的把手处设置有吊环9,可以手摇柄8的把手上开设有凹槽,把吊环9放置在凹槽内,提高吊环的稳定性,确保脚踩架能够顺利的带动手摇柄转动。吊环9通过绳子11与脚踩架7的一端相连接,脚踩架7的另一端通过绳子11与短支臂之间的横支臂13相连接,并且脚踩架7与吊环9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短支臂之间的横支臂13连接的一端。传统的手工缫丝机需要摇动手摇柄实现缫丝框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手工缫丝机设置了脚踩架,当手摇柄的把手位于1点钟方向时,踩动脚踩架,作用力由绳子传送到吊环进而摇动手摇柄,手摇柄带动缫丝框转动,进一步地,缫丝框带动传动机构工作,实现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转。采用脚踩的方式代替传统手摇的方式,释放了操作者的双手,便利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缫丝框2在另一个凹口处与传动机构4相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机构 4包括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三号支撑架22、大齿轮17、小齿轮18、一号连接臂15、二号连接臂20、转动块19;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三号支撑架22均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固定在机架1的同一长侧边上,三号支撑架22固定在机架1的另一侧长侧边上。并且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三号支撑架22的顶部均开设有凹口,凹口仍呈半圆状。大齿轮17连接有一号连接杆32,一号连接杆为缫丝框两侧连接杆之一,一号连接杆32一端连接在缫丝框2的中轴线位置上、另一端放置在一号支撑架14 的凹口内;小齿轮18与大齿轮17相啮合且小齿轮18与大齿轮17相互垂直,小齿轮18连接在一号连接臂15的一端,一号连接臂15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连接杆33与转动块19相连接,二号连接杆33放置在二号支撑架16的凹口内;转动块19通过长钉24可转动的与二号连接臂20的一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臂20的另一端放置在三号支撑架22的凹口处。二号连接臂在传动块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往复运动,使得丝线能够均匀的分布,提高了缫丝的质量,并且在二号连接臂20的中部上方设置有传丝圈21,加捻机构传送来的蚕丝线30首先经过传丝圈21,再缠绕在缫丝框,进一步避免丝线打滑,使得丝线均匀。
加捻机构6包括支架25、引线圈26、一号轮27、二号轮28、三号轮29,引线圈26、一号轮27、二号轮28、三号轮29均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在支架25上;引线圈26位于一号轮27的下方,一号轮27位于二号轮28的下方,二号轮28位于三号轮29的下方,引线圈26的连接部件长于三号轮29的连接部件,三号轮29的连接部件长于一号轮27的连接部件,一号轮27的连接部件长于二号轮28的连接部件。干蚕茧浸泡完成后,首先需要在加捻机构中进行加捻操作,蚕丝30具体走线方式如图4所示,蚕丝首先穿过引线圈,绕过二号轮的上方后再绕过一号轮的下方,并绕过结点处31,然后绕过三号轮的上方,进而穿过引线圈,进行纩丝。由于引线圈设置在一号连接臂上,一号连接臂不断的做往复运动,使得丝线均匀的分布,提高了缫丝的质量。
本新型手工缫丝机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预先将干蚕茧在水盆的水中浸泡,浸泡完成后进行加捻操作;随后,当手摇柄位于一点钟方向时,踩动脚踩架,由绳子拉动吊环从而使手摇柄不断转动,手摇柄带动缫丝框转动,此时,从加捻机构传送过来的蚕丝穿过传线圈并一圈一圈缠绕在缫丝框上,形成蚕丝卷;同时,缫丝框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从而小齿轮随着大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小齿轮带动一号连接臂运动,一号连接臂带动转动块转动,由转动块拉动二号连接臂不断的做往复运动,从而二号连接臂上设置的引线圈也能够不断的做往复运动,将由加捻机构传送来的蚕丝均匀分布,从而缠绕在缫丝框上。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包括机架(1)、缫丝框(2)、水盆(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传动机构(4)、加捻机构(6)、脚踩架(7);所述脚踩架(7)通过手摇柄(8)与缫丝框(2)相连接,缫丝框(2)设置在机架(1)短侧边的上方且缫丝框(2)与传动机构(4)相连接,加捻机构(6)设置在机架(1)另一短侧边的上方;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多根横档架(12),水盆(5)放置在横档架(12)上;
所述机架(1)由长支臂(10)、短支臂支撑,长支臂(10)、短支臂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长支臂之间、两个短支臂之间均设置有横支臂(13),两个长支臂顶部均开设有凹口,缫丝框(2)通过两个长支臂顶部的凹口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缫丝框(2)在一个凹口处连接有手摇柄(8),手摇柄(8)的把手处设置有吊环(9),吊环(9)通过绳子(11)与脚踩架(7)的一端相连接,脚踩架(7)的另一端通过绳子(11)与短支臂之间的横支臂(13)相连接;
所述缫丝框(2)在另一个凹口处与传动机构(4)相连接,传动机构(4)包括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三号支撑架(22)、大齿轮(17)、小齿轮(18)、一号连接臂(15)、二号连接臂(20)、转动块(19);所述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三号支撑架(22)均固定在机架(1)上且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三号支撑架(22)的顶部均开设有凹口;所述大齿轮(17)连接有一号连接杆(32),一号连接杆(32)一端连接在缫丝框(2)的中轴线位置上、另一端放置在一号支撑架(14)的凹口内;所述小齿轮(18)与大齿轮(17)相啮合且小齿轮(18)与大齿轮(17)相互垂直,小齿轮(18)连接在一号连接臂(15)的一端,一号连接臂(15)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连接杆(33)与转动块(19)相连接,二号连接杆(33)放置在二号支撑架(16)的凹口内;所述转动块(19)通过长钉(24)可转动的与二号连接臂(20)的一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臂(20)的另一端放置在三号支撑架(22)的凹口处,二号连接臂(20)的中部上方设置有传丝圈(21);
所述加捻机构(6)包括支架(25)、引线圈(26)、一号轮(27)、二号轮(28)、三号轮(29),引线圈(26)、一号轮(27)、二号轮(28)、三号轮(29)均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在支架(25)上;所述引线圈(26)位于一号轮(27)的下方,一号轮(27)位于二号轮(28)的下方,二号轮(28)位于三号轮(29)的下方,引线圈(26)的连接部件长于三号轮(29)的连接部件,三号轮(29)的连接部件长于一号轮(27)的连接部件,一号轮(27)的连接部件长于二号轮(28)的连接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工缫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架(14)、二号支撑架(16)固定在支架(25)的同一长侧边上,三号支撑架(22)固定在机架(1)的另一侧长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工缫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缫丝框(2)上固定有压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工缫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柄(8)的把手上开设有凹槽,吊环(9)放置在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工缫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架(7)与吊环(9)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短支臂之间的横支臂(13)连接的一端。
CN201822211895.X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Active CN209493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1895.XU CN209493654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1895.XU CN209493654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3654U true CN209493654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1895.XU Active CN209493654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3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2346U (zh) 一种线缆生产双捻机
CN205169811U (zh) 一种纱筒下料装置
CN201459318U (zh) 用于bc584型细纱机生产圈圈纱的装置
CN209493654U (zh) 一种新型手工缫丝机
CN201634819U (zh) 用于bc582型细纱机生产圈圈纱的装置
CN207862570U (zh) 一种自动打结器
CN210558608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01495345U (zh) 捻线机用三维空间定位导线支承臂
CN204980598U (zh) 一种改进后的并线机
CN203597765U (zh) 一种圣诞树绞藤机
CN203346542U (zh) 一种粗纱机利用双股熟条生产包芯纱的装置
CN206728874U (zh) 一种半自动化宠物用狗咬胶制作装置
CN212865120U (zh) 一种变频调速氨纶纱加捻装置
CN205169808U (zh) 一种纱管上管设备
CN209071130U (zh) 一种变压器绕线装置
CN109422131A (zh) 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
CN209082086U (zh) 低捻不脱绒雪尼尔纱线的生产设备
CN208747354U (zh) 一种吊穗穗须的手摇排线机
CN201358093Y (zh) 筒式卷带机
CN201040786Y (zh) 粘胶长丝加捻装置
CN201659221U (zh) 棒材自动布钢器
CN206511759U (zh) 绕线机的绞线机构
CN209114083U (zh) 一种用于新型耐高温硅胶套管生产的打线机
CN205687295U (zh) 一种纤维束往复绕卷机构
CN201609960U (zh) 旋转缠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