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2692U -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2692U
CN209492692U CN201920112835.4U CN201920112835U CN209492692U CN 209492692 U CN209492692 U CN 209492692U CN 201920112835 U CN201920112835 U CN 201920112835U CN 209492692 U CN209492692 U CN 209492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valve
water
cooling system
host
floating debr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28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海江
赵海涛
董金焱
王李平
陶猛
许周
刘文敏
李婵
方龙
卢新卫
舒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osco Marin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osco Marin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osco Marin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osco Marin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28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2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2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2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包括冷却水泵、热交换器、装有清水的的内循环水舱、第一及第二内循环管道;冷却水泵与热交换器相连通,冷却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与内循环水舱连通的第一内循环管道,第一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三切换阀,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第二内循环管道连通,第二内循环管道与内循环水舱连通,第二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五切换阀。本实用新型在船上设置一封闭的内循环水舱,第一内循环管道为由内循环水舱向热交换器的供水管路,第二内循环管道为由热交换器向内循环水舱的回水管路。当在垃圾水域作业时,采用封闭水舱水冷却的内循环模式,从而能够避免主机用冷却系统中海水泵以及冷却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清漂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背景技术
在现有机械清漂船的设计中,主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主机冷却系统的进水口为在船舶左右两舷或船底各设一个海水箱,分别为高位海水箱和低位海水箱;高位海水箱在舷侧较高处开孔设置格栅,低位海水箱在船底板或舷侧较低处开孔设置格栅,两个海水箱通过海水总管相连接并供应船舶主机冷却水;其中格栅起过滤较大杂质的作用。
但是,机械清漂船大多工作于垃圾、杂质较多的水域中,格栅只能过滤掉较大杂质,由于水中细小垃圾、杂质能穿过格栅进入海水泵引起水泵及冷却管路形成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能够避免主机用冷却系统中海水泵以及冷却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清漂船。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安装于船舱体上,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泵、固定于船舱体上并为主机提供冷却水的热交换器、固定于船舱体上装有清水的的内循环水舱、第一内循环管道及第二内循环管道;
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水舱连通的所述第一内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三切换阀,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内循环水舱连通,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五切换阀。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海水箱、第一切换阀、第四切换阀及第二海水箱,所述第一海水箱与所述第二海水箱分别设置于所述船舱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海水箱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冷却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海水箱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海水箱与所述第一切换阀之间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切换阀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切换阀的出水口与水域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切换阀的进水口上设有所述第一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二切换阀。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第二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于所述第一海水箱与所述第一切换阀之间连通的管道上。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六切换阀,第二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六切换阀连通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水口。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清漂船,所述机械清漂船包括船舱体及主机用冷却系统;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设置于所述船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在船上设置一封闭的内循环水舱,第一内循环管道为由内循环水舱向热交换器的供水管路,第二内循环管道为由热交换器向内循环水舱的回水管路。当在垃圾水域作业时,采用封闭水舱水冷却的内循环模式,从而能够避免主机用冷却系统中海水泵以及冷却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清漂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机械清漂船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机械清漂船;10、船舱体;20、主机用冷却系统;21、第一海水箱;22、第一切换阀;23、第一过滤器;24、第二切换阀;25、第三切换阀;26、冷却水泵;27、热交换器;28、第四切换阀;29、第五切换阀;201、第二海水箱;202、第六切换阀;203、第二过滤器;204、内循环水舱;205、第一内循环管道;206、第二内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清漂船,所述机械清漂船100包括船舱体10及主机用冷却系统20;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设置于所述船舱体10上。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安装于船舱体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包括冷却水泵26、固定于船舱体10上并为主机提供冷却水的热交换器27、固定于船舱体10上装有清水的的内循环水舱204、第一内循环管道205及第二内循环管道206;
所述冷却水泵26的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27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泵26的进水口处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水舱204连通的所述第一内循环管道205,所述第一内循环管道205上设有第三切换阀25,所述热交换器27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20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206的出水口与所述内循环水舱204连通,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206上设有第五切换阀29。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在船上设置一封闭的内循环水舱204,第一内循环管道205为由内循环水舱204向热交换器27的供水管路,第二内循环管道206为由热交换器27向内循环水舱204的回水管路。当在垃圾水域作业时,采用封闭水舱水冷却的内循环模式,从而能够避免主机用冷却系统中海水泵以及冷却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一海水箱21、第一切换阀22、第四切换阀28及第二海水箱201,所述第一海水箱21与所述第二海水箱201分别设置于所述船舱体10的两侧,所述第一海水箱21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22与所述冷却水泵26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海水箱201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海水箱21与所述第一切换阀2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热交换器27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切换阀28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切换阀28的出水口与水域相连通。
通过在内循环冷却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外冷却模式,即在船上设置高低位海水箱,提供两种可更换的冷却模式,当处于一般通常情况下,船舶在较干净水域进行调遣时,使用高低位海水箱向主机提供冷水;当在垃圾较多水域作业时,切换为采用封闭水舱水冷却的内循环模式,从而能够避免主机用冷却系统中冷却水泵26以及冷却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一过滤器23,所述第一海水箱2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切换阀22的进水口上设有所述第一过滤器23。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二切换阀24,所述第一海水箱2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23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二切换阀24。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二过滤器203,第二海水箱201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203连通于所述第一海水箱21与所述第一切换阀2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
进一步,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六切换阀202,第二海水箱201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六切换阀202连通于所述第二过滤器203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在船上设置高低位海水箱的同时,在船上设置一封闭的内循环水舱204,第一内循环管道205为由内循环水舱204向热交换器27的供水管路,第二内循环管道206为由热交换器27向内循环水舱204的回水管路。当处于一般通常情况下,船舶在较干净水域进行调遣时,使用高低位海水箱向主机提供冷水;当在垃圾较多水域作业时,切换为采用封闭水舱水冷却的内循环模式,从而能够避免主机用冷却系统中冷却水泵26以及冷却管路出现堵塞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船舶体10在清水区域调遣航行时,关闭第一切换阀25和第五切换阀29,打开第二切换阀24、第六切换阀202、第一切换阀22及第四切换阀28,其一冷却水自第一海水箱21及第一切换阀22,通过水泵26进入主机热交换器27后经第四切换阀28排出船外,其二冷却水自第二海水箱201及第六切换阀202,通过水泵26进入主机热交换器27后经第四切换阀28排出船外。
船舶在杂质较多水域清漂作业时,关闭第一切换阀22和第四切换阀28,打开第三切换阀25和第五切换阀29,冷却水自内循环水舱204经第三切换阀25通过水泵26进入主机热交换器27后经切换阀8再返回到入内循环水舱,返回的冷却水温度有所升高,由于内循环水舱204上部开口且下部与水域采用导热材料直接接触,所以温度有所提升的冷却水可直接与外界进行快速热交换,热量散失后又降低至最初温度。
需要指出的是,其中冷却水泵26可选用顺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CLZ型号的水泵。过滤器可选用南通旭日船用设备有限公司的标准号为CB/T497海水滤器。切换阀可选东台市远洋船舶配件有限公司的型号为CB/T3196的直通式切换阀。热交换器27可选用南通旭日船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板式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安装于船舱体(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包括冷却水泵(26)、固定于船舱体(10)上并为主机提供冷却水的热交换器(27)、固定于船舱体(10)上装有清水的内循环水舱(204)、第一内循环管道(205)及第二内循环管道(206);
所述冷却水泵(26)的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27)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泵(26)的进水口处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水舱(204)连通的所述第一内循环管道(205),所述第一内循环管道(205)上设有第三切换阀(25),所述热交换器(27)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20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206)的出水口与所述内循环水舱(204)连通,所述第二内循环管道(206)上设有第五切换阀(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一海水箱(21)、第一切换阀(22)、第四切换阀(28)及第二海水箱(201),所述第一海水箱(21)与所述第二海水箱(201)分别设置于所述船舱体(10)的两侧,所述第一海水箱(21)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22)与所述冷却水泵(26)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海水箱(201)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海水箱(21)与所述第一切换阀(2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热交换器(27)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切换阀(28)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切换阀(28)的出水口与水域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一过滤器(23),所述第一海水箱(2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切换阀(22)的进水口上设有所述第一过滤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二切换阀(24),所述第一海水箱(2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23)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二切换阀(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二过滤器(203),第二海水箱(201)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器(203)连通于所述第一海水箱(21)与所述第一切换阀(2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还包括第六切换阀(202),第二海水箱(201)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六切换阀(202)连通于所述第二过滤器(203)的进水口。
7.一种机械清漂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清漂船(100)包括船舱体(10)及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主机用冷却系统(20);所述主机用冷却系统(20)设置于所述船舱体(10)上。
CN201920112835.4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Active CN209492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2835.4U CN209492692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2835.4U CN209492692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2692U true CN209492692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2835.4U Active CN209492692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2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6876U (zh) 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
CN102514693B (zh) 用于当船在海中航行时更换船的压载舱中的压舱水的方法
CN206797637U (zh) 一种极地航行船舶海底门的进水结构
JP4505613B2 (ja) 船舶の浮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05799863B (zh)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CN1022995C (zh) 船用发动机的自流水冷却装置
CN201454224U (zh) 无沉淀免拆洗粗水滤器
CN110182351A (zh) 船舶用海水箱及包含其的船舶
CN209492692U (zh) 一种机械清漂船主机用冷却系统及机械清漂船
CN203666941U (zh) 压载舱防泥沙系统
CN214287502U (zh) 一种40000吨自卸船用脱硫装置
KR100557353B1 (ko)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시스템
CN105799862A (zh) 一种混合动力集散两用货船
CN110843998A (zh) 一种船舶洗舱水排放系统
CN205737976U (zh)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CN110481752A (zh) 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
CN203358864U (zh) 一种内河高速船舶的江水箱
CN210736379U (zh) 一种船用中和水系统
CN208774964U (zh) 一种分布式压载水系统
CN114011227A (zh) 一种高效抗堵型的船舶混合式脱硫方法、系统及应用
CN209735111U (zh) 利用主机外部冷却水路清理海水箱进水口拦网的结构
CN114291202A (zh) 一种适用于极地船舶的防冰海底门装置
CN216374891U (zh) 一种高速船海水总管系统
CN211139567U (zh) 一种船舶洗舱水排放系统
KR101167935B1 (ko) 해수교환이 가능한 선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