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1734U -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1734U
CN209491734U CN201822278371.2U CN201822278371U CN209491734U CN 209491734 U CN209491734 U CN 209491734U CN 201822278371 U CN201822278371 U CN 201822278371U CN 209491734 U CN209491734 U CN 20949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turning
platform
blind flange
top blind
botto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83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忠江
黄金
龙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er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er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er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er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83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翻转底座、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均设置于翻转底座之间,翻转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翻转底座,加工组件的两端连接于翻转组件,电机旋转体一端连接于翻转底座,另一端连接于翻转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底部支撑平台、顶部盖板平台和驱动机构,所述底部支撑平台和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且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转动连接于翻转组件,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翻转组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底部支撑平台与顶部盖板平台,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在同一工位对产品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生产线中,大部分产品需要在正反面两面施行生产工序,而目前,大多数产线中是在翻转工位完成翻转后,将产品输送至下一工位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容易出现产品的定位误差,导致产品损坏的现象发生,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如何实现产品在同一工位进行正反两面加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生产线不能在同一工位进行正反两面加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翻转底座、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所述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底座之间,所述翻转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所述加工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电机旋转体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驱动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加工组件旋转;
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底部支撑平台、顶部盖板平台和驱动机构,所述底部支撑平台、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组件之间,所述底部支撑平台和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且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
优选地,所述翻转底座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所述第一翻转体连接于所述电机旋转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面,所述第二翻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加工组件还包括:顶升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朝向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的一面;
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之间,所述传送机构的底部连接于所述顶升液压缸,以推动所述传送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部盖板平台。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盖板开合液压缸,其活塞杆端连接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缸体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顶部盖板平台;
底撑开合液压缸,其活塞杆端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缸体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底部支撑平台。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传送滚筒或传送皮带。
优选地,所述翻转体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的回缩位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朝向所述第二翻转体的一面,或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体朝向所述第一翻转体的一面。优选地,所述电机旋转体的数量至少设置一个。
优选地,所述盖板开合液压缸和所述底撑开合液压缸至少设置为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提供一种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翻转底座、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所述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底座之间,所述翻转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所述加工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电机旋转体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驱动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加工组件旋转;通过底部支撑平台与顶部盖板平台夹持待加工产品,驱动机构驱动顶部盖板平台打开,以对待加工产品正面加工,正面加工完毕后,通过电机旋转体驱动加工组件翻转,以使底部支撑平台位于上面,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底部支撑平台打开,以对待加工产品反面加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在同一工位对产品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的技术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不同工位对产品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需要多次定位,容易出现产品的定位误差,导致产品损坏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定位装置的顶部盖板平台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定位装置提供的传动机构与顶升液压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定位装置中加工组件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定位装置中底部支撑平台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翻转定位装置;10、翻转底座;101、连接部;102、支撑部;1021、第一支撑部;1022、第二支撑部;20、电机旋转体;30、翻转组件;301、第一翻转体;302、第二翻转体;303、限位块;40、加工组件;401、底部支撑平台;4011、第一转轴;402、顶部盖板平台;4021、第二转轴;403、顶升液压缸;404、驱动机构;4041、盖板开合液压缸;4042、底撑开合液压缸;405、传送机构;4051、传送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翻转定位装置100,包括翻转底座10、电机旋转体20、翻转组件30以及加工组件40,所述电机旋转体20、翻转组件30以及加工组件40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底座10之间。
上述翻转底座10包括:连接部101和支撑部102,所述连接部101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02,所述连接部101为连接板,贴合地面或工作平台设置。所述支撑部102包括: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022由所述连接部101的两端分别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101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022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连接部101、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均设置为方形,且连接部101、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均设置为镂空结构,起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作用。上述连接部101、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有钢板或模板制作。
上述电机旋转体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与第二支撑部1022之间,电机旋转体2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02,且所述电机旋转体20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02的中部且远离所述连接部10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机旋转体20至少设置一个,电机旋转体20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或所述第二支撑部1022,只要能够实现电机旋转体20驱动翻转组件30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电机旋转体20设置为两个,可以更好的驱动翻转组件30转动,以实现对产品正面和反面加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机旋转体20可驱动翻转组件30进行180度旋转,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机旋转体20还可以采用液压马达等旋转动力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驱动旋转组件30转动即可。
翻转组件30,包括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所述第一翻转体301连接于所述电机旋转体20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1022的一面,所述第二翻转体30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022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的一面,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翻转体302也可以通过电机旋转体20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022,以实现所述第二翻转体302随着电机旋转体20转动。
上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均设置为方形,且长度大小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相一致。上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可通过螺纹连接于电机旋转体2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还设有限位块303,所述限位块303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朝向所述第二翻转体302的一面,或连接于所述第二翻转体302朝向所述第一翻转体301的一面,上述限位块303与下述盖板开合液压缸4042和底撑开合液压缸4041相互配合工作,当盖板开合液压缸4042和底撑开合液压缸4041回缩时,以限制底部支撑平台401与顶部盖板平台402回缩至原来的位置,防止底部支撑平台401与顶部盖板平台402回缩时发生错位的现象发生,导致底部支撑平台401与顶部盖板平台402不能更好的定位产品,出现产品损坏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限位块303至少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303设置于第一翻转体301或第二翻转体302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块303也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限位块303设置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的两端,可以更好的防止底部支撑平台401与顶部盖板平台402回缩时发生错位的现象发生。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加工组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与第二翻转体302之间,所述加工组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所述第二翻转体302,通过将产品放置于所述加工组件40,加工组件40随着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所述第二翻转体302转动,以实现对产品正面和反面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不能同时在同一工位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的技术问题。
上述加工组件40包括:底部支撑平台401、顶部盖板平台402、顶升液压缸403、驱动机构404以及传送机构405。
上述底部支撑平台401,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与所述第二翻转体302之间,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的一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与所述第二翻转体302,另一边可相对所述连接部101打开或闭合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底部支撑平台401靠近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的一面均设有第一转轴4011,第一转轴4011由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所述第二翻转体30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转轴40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以实现底部支撑平台401绕转轴旋转180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底部支撑平台401的一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远离所述电机旋转体20的一端。
顶部盖板平台402,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与所述第二翻转体302之间且位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的上方,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之间设有一定间隙,该间隙为待加工产品的容纳空间。
上述顶部盖板平台402,设置于把底部盖板平台401的上方,顶部盖板平台40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转轴4021,所述第二转轴4021由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的方向延伸形成,上述顶部盖板平台402通过第二转轴402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且所述第一转轴4011与所述第二转轴4021相对设置,通过顶部盖板平台402与底部支撑平台401相互夹持待加工产品,在顶部盖板平台402与底部支撑平台401翻转过程中,以实现对产品更好的定位。
驱动机构404,设置于所述加工组件40,用于控制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的打开与关闭。
上述驱动机构404包括: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以及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上述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的活塞杆端端连接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缸体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30,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3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与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至少设置一个,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上述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的缸体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朝向所述第二翻转体302的一面,所述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的活塞杆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通过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驱动活塞杆推动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的打开或关闭,以实现对产品的正面加工。
上述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的活塞杆通过销轴连接于顶部盖板平台402靠近第二转轴4021的位置,以方便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推动顶部盖板平台402的打开或关闭。
上述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的缸体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朝向所述第二翻转体302的一面,所述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的活塞杆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通过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驱动活塞杆推动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的打开或关闭,以实现对产品的反面加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的活塞杆通过销轴连接于底部支撑平台401靠近第一转轴4011的位置,以方便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推动底部支撑平台401的打开或关闭。
顶升液压缸403,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所述顶升液压缸403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机构405远离或靠近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顶升液压缸403至少设置四个,四个所述顶升液压缸403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顶升液压缸403设置为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顶升液压缸403可使用气缸、电缸等直线动力机构,只要能够实现驱动传送机构405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即可。
传送机构405,包括至少一个传送滚筒,所述传送机构405的底部连接于所述顶升液压缸403远离所述底部支撑平台401的一面,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405也可以为传送皮带等传送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传递产品的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中传送滚筒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传送滚筒与所述第一翻转体301和所述第二翻转体302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传送滚筒设置为方形,且传送滚筒中间设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实现对产品正面和反面加工。
使用时,通过将产品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405上,然后,通过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驱动顶部盖板平台402打开,以使产品正面待加工部位露出,实现对产品正面加工,产品正面加工完成后,通过盖板开合液压缸4041驱动顶部盖板平台402闭合,顶升液压气缸驱动传送机构405靠近顶部盖板平台402,以使顶部盖板平台402和传送机构405夹紧待加工产品,然后,通过电极旋转体旋转,以使第一翻转体301和第二翻转体302带动所述加工组件40一起旋转180度,通过底撑开合液压缸4042驱动底部支撑平台401打开,以使产品反面待加工部位露出,实现对产品反面加工,产品反面加工完成后,通过电机旋转体20驱动加工组件40按相反方向旋转180度,最后,通过顶升液压缸403驱动传送机构405远离所述顶部盖板平台402,并将产品送出底部支撑平台401,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提供一种翻转定位装置100,包括翻转底座10、翻转组件30、加工组件40以及电机旋转体20,所述翻转组件30、加工组件40以及电机旋转体20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底座10之间,所述翻转组件3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10,所述加工组件40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30,所述电机旋转体20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30,以驱动所述翻转组件30带动所述加工组件40旋转;通过底部支撑平台401与顶部盖板平台402夹持待加工产品,驱动机构驱动顶部盖板平台402打开,以对待加工产品正面加工,正面加工完毕后,通过电机旋转体20驱动加工组件40翻转,以使底部支撑平台401位于上面,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底部支撑平台401打开,以对待加工产品反面加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在同一工位对产品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的技术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不同工位对产品进行正面和反面加工,需要多次定位,容易出现产品的定位误差,导致产品损坏的现象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底座、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所述翻转组件、加工组件以及电机旋转体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底座之间,所述翻转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所述加工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电机旋转体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驱动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加工组件旋转;
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底部支撑平台、顶部盖板平台和驱动机构,所述底部支撑平台、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组件之间,所述底部支撑平台和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且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底座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所述第一翻转体连接于所述电机旋转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面,所述第二翻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还包括:顶升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朝向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的一面;
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之间,所述传送机构的底部连接于所述顶升液压缸,以推动所述传送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部盖板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盖板开合液压缸,其活塞杆端连接于所述顶部盖板平台,缸体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顶部盖板平台;
底撑开合液压缸,其活塞杆端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缸体端连接于所述翻转组件,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底部支撑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传送滚筒或传送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顶部盖板平台与所述底部支撑平台的回缩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体朝向所述第二翻转体的一面,或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体朝向所述第一翻转体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旋转体的数量至少设置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开合液压缸和所述底撑开合液压缸至少设置为一个。
CN201822278371.2U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Active CN20949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8371.2U CN209491734U (zh)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8371.2U CN209491734U (zh)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1734U true CN209491734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4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8371.2U Active CN209491734U (zh) 2018-12-31 2018-12-31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1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298A (zh) * 2018-12-31 2019-04-12 深圳市合尔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298A (zh) * 2018-12-31 2019-04-12 深圳市合尔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109605298B (zh) * 2018-12-31 2024-03-26 深圳市合尔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0239U (zh) 一种柔性自适应机械手
CN105817859B (zh) 夹持装置
CN109736061A (zh) 一种桌面式叠衣机
CN209491734U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109605298A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108381508A (zh) 一种六轴通用机器人
CN207390453U (zh) 一种板料的翻转机械手机构
CN208231824U (zh) 抓取设备及机器人套装
CN107285042B (zh) 一种车圈带式夹持码垛设备
CN109395977A (zh) 点胶上色设备
CN206352110U (zh) 一种高脚杯对接机
CN209193508U (zh) 一种用于纸板印刷的翻转平台
CN108624437A (zh) 一种酒甑翻转卸料机
CN203125778U (zh) 一种海绵夹持移动装置
CN117302881A (zh) 一种用于产品工序转运的装载输送装置
CN208732042U (zh) 可多角度调节的软包锂电芯检测用移送装置
CN208743644U (zh) 取料折料装置
CN109398218A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装置
CN201781926U (zh) 一种茶叶包揉装置
CN206359220U (zh) 一种以滑动副与连杆及驱动源构成的多功能旋转装置
CN209401689U (zh) 一种电池模组uv固化装置
CN208916138U (zh) 一种伺服驱动自动升降的移栽装置
CN207226452U (zh) 输送装置
CN11187425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播种式无人机起飞辅助装置
CN207628677U (zh) 一种用于点胶机的点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