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2776U -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2776U
CN209442776U CN201822117086.2U CN201822117086U CN209442776U CN 209442776 U CN209442776 U CN 209442776U CN 201822117086 U CN201822117086 U CN 201822117086U CN 209442776 U CN209442776 U CN 209442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raining
training wall
side wall
outlet ca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70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生辉
韩猛亮
胡桂兰
徐秀莲
郭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 Jinghui Water Util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Radically Reform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 Jinghui Water Util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Radically Reform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 Jinghui Water Util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Radically Reforming filed Critical Bei Jinghui Water Util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Radically Reforming
Priority to CN2018221170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2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2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2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出水渠本体,在出水渠本体内设置导流墙,导流墙包括若干左导流墙和若干右导流墙,左导流墙与出水渠本体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并与出水渠本体的右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右导流墙与出水渠本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并与出水渠本体的左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左导流墙和右导流墙沿出水渠本体的高度方向相互交替间隔排布,污水的流动过程形成紊流,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将混凝加药点设置在出水渠的进水端,进而使得污水和加入的药剂在出水渠内充分混合,提高混凝效果,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二沉池与混凝沉淀池之间的建筑,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投资,减少混凝搅拌机,混凝部分不增加用电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项目的出水指标已经由原先的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现有的市政污水处理成熟工艺流程为:进水→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该工艺只能达到原先的一级B标准出水指标,不能达到现在的一级A标准出水指标,无法满足提标以后的出水水质要求,原因是:
现有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针对除磷的工艺主要是依靠生化工艺段污水中的噬磷菌将污水中的磷富集到污泥中,然后进入二沉池沉淀,以剩余污泥的形式去除。随着进水水质波动,除磷效果并不稳定,无法满足0.5mg/L的出水指标;剩余污泥如果停留时间较长,污泥中的磷会重新释放出来。
为达到除磷目的,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尽量少改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使出水达到标准要求。
现有工艺如附图1所示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要包括工艺改造、水力改造和设备改造,其中最常用的是工艺改造。工艺改造中常用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在污水预处理及主处理的基础上,对二级处理水用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及膜处理法去除二级出水中存留的细菌、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有毒物质,从而达到污水的回收和利用的一种处理技术。污水深度处理可有效地去除SS和TP,并且随着SS的进一步去除,出水中其它污染物指标也可得到进一步的去除。
现有的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处理工艺流程之一为:进水→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过滤(或其它工艺)→消毒池→出水。
混凝沉淀法是深度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进行升级改造中都使用此方法。利用投加混凝剂将二级处理出水中呈胶体和微小悬浮状态的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凝聚成大颗粒的絮团,在沉降设备中进行絮团和水的分离。
现有工艺的缺点是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新增构筑物越多,占地面积越大,投资越高,同时运行成本将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包括出水渠本体,在所述出水渠本体内设置导流墙,所述导流墙包括若干左导流墙和若干右导流墙,所述左导流墙与所述出水渠本体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的右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右导流墙与所述出水渠本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的左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左导流墙和右导流墙沿所述出水渠本体的高度方向相互交替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左导流墙和右导流墙,从出水渠进水端进入的污水在向出水端运行的过程中,会撞击左导流墙和右导流墙,使得污水的流动过程产生大扰动,形成紊流,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将混凝加药点设置在出水渠的进水端,进而使得污水和加入的药剂在出水渠内充分混合,提高混凝效果,这样在出水渠内就实现了混凝效果,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二沉池与混凝沉淀池之间的建筑,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投资,且本实用新型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可以减少混凝搅拌机,混凝部分不增加用电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左导流墙的长度在所述左侧壁法向的分量与所述右导流墙的长度在所述右侧壁法向的分量之和大于所述出水渠的宽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设置是为了保证在左导流墙与右导流墙之间形成的水流通道是波浪形的,提高水流与导流墙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水流扰动更大,提高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效果,进而提高混凝效果。
进一步,所述左导流墙和右导流墙均朝所述出水渠的进水端倾斜,且所述左导流墙与所述左侧壁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右导流墙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为锐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左导流墙和右导流墙均朝所述出水渠的进水端倾斜,水流流体运动到导流墙与侧壁形成的锐角区域,并撞击导流墙之后通过导流墙与侧壁之间的间隙继续向后流动,锐角区域会形成更大的紊流。
进一步,所述左导流墙与所述左侧壁的夹角为45°,所述右导流墙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为4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夹角均设置为45°能达到最大的紊流效果。
进一步,所述左导流墙垂直于所述左侧壁,所述右导流墙垂直于所述右侧壁。
进一步,所述左导流墙与所述右导流墙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左导流墙与所述出左侧壁的夹角、所述右导流墙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设计使得导流墙与流体的接触面积最大化且能实现最优的混合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包括上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渠。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上述二沉池出水渠的全部有益效果,再次就不再赘述。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二沉池,且所述二沉池出水渠的进水端设有加药设备。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上述二沉池的全部有益效果,再次就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部分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沉池出水渠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出水渠本体,2、左导流墙,3、右导流墙,4、二沉池,5、集配水井,6、管道混合器,7、混凝沉淀池,8、加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中为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工艺部分示意图,包括二沉池4、集配水井5、管道混合器6、混凝沉淀池7和加药设备8。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包括出水渠本体1,在所述出水渠本体1内设置导流墙,所述导流墙包括若干左导流墙2和若干右导流墙3,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右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左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沿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高度方向相互交替间隔排布。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从出水渠进水端进入的污水在向出水端运行的过程中,会撞击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使得污水的流动过程产生大扰动,形成紊流,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将混凝加药点设置在出水渠的进水端,进而使得污水和加入的药剂在出水渠内充分混合,提高混凝效果,这样在出水渠内就实现了混凝效果,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二沉池与混凝沉淀池之间的建筑,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投资,且本实用新型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可以减少混凝搅拌机,混凝部分不增加用电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包括出水渠本体1,在所述出水渠本体1内设置导流墙,所述导流墙包括若干左导流墙2和若干右导流墙3,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右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左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沿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高度方向相互交替间隔排布。
具体的,导流墙可以砖砌结构,也可以是钢板等型材,通过设置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从出水渠进水端进入的污水在向出水端运行的过程中,会撞击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使得污水的流动过程产生大扰动,形成紊流,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将混凝加药点设置在出水渠的进水端,进而使得污水和加入的药剂在出水渠内充分混合,提高混凝效果,这样在出水渠内就实现了混凝效果,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二沉池与混凝沉淀池之间的建筑,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投资,且本实用新型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可以减少混凝搅拌机,混凝部分不增加用电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如图2所示,一种二沉池出水渠,所述左导流墙2的长度在所述左侧壁法向的分量与所述右导流墙3的长度在所述右侧壁法向的分量之和大于所述出水渠的宽度。
具体的,法向的分量是利用物理力学分析中的正交分解原理,将导流墙的长度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成两个分量,垂直于侧壁方向的分量为法向的分量。上述设置是为了保证在左导流墙2与右导流墙3之间形成的水流通道是波浪形的,提高水流与导流墙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水流扰动更大,提高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效果,进而提高混凝效果。
如图2所示,一种二沉池出水渠,所述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均朝所述出水渠的进水端倾斜,且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左侧壁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为锐角。具体的,该夹角至导流墙与靠近出水端一侧的侧壁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左侧壁的夹角为45°,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为45°,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均朝所述出水渠的进水端倾斜,水流流体运动到导流墙与侧壁形成的锐角区域,并撞击导流墙之后通过导流墙与侧壁之间的间隙继续向后流动,锐角区域会形成更大的紊流,夹角均设置为45°能达到最大的紊流效果。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导流墙2垂直于所述左侧壁,所述右导流墙3垂直于所述右侧壁。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均朝所述出水渠的出水端倾斜,这一设计虽然混凝效果不如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均朝所述出水渠的进水端倾斜设置的混凝效果,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一种二沉池出水渠,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右导流墙3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出左侧壁的夹角、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相同,上述设计使得导流墙与流体的接触面积最大化且能实现最优的混合效果。
二沉池出水渠整体是一个绕二沉池外侧的环形渠,本实施例中的导流墙也可以设置为相应的环形,图2中示出的为截面图。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在二沉池出水渠引入导流墙,减少混凝构筑物,节省占地面积;不增加混凝构筑物,不增加混凝搅拌机,节约投资;混凝部分不增加用电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实施例3
一种二沉池,包括上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渠。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上述二沉池出水渠的全部有益效果,再次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二沉池,且所述二沉池出水渠的进水端设有加药设备。
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通过加药设备向二沉池出水渠投加混凝药剂,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发生着化学絮凝作用,即形成的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凝体,进入下一级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混凝沉淀池出水后,经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具体的,加药设备为现有技术中的加药设备,例如图1中的加药设备8。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上述二沉池的全部有益效果,再次就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包括出水渠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渠本体(1)内设置导流墙,所述导流墙包括若干左导流墙(2)和若干右导流墙(3),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右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左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沿所述出水渠本体(1)的高度方向相互交替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流墙(2)的长度在所述左侧壁法向的分量与所述右导流墙(3)的长度在所述右侧壁法向的分量之和大于所述出水渠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流墙(2)和右导流墙(3)均朝所述出水渠的进水端倾斜,且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左侧壁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左侧壁的夹角为45°,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流墙(2)垂直于所述左侧壁,所述右导流墙(3)垂直于所述右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右导流墙(3)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左导流墙(2)与所述出左侧壁的夹角、所述右导流墙(3)与所述右侧壁的夹角相同。
7.一种二沉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出水渠。
8.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沉池,且所述二沉池出水渠的进水端设有加药设备。
CN201822117086.2U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9442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7086.2U CN209442776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7086.2U CN209442776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2776U true CN209442776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7086.2U Active CN209442776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2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3906A (zh) * 2020-01-17 2020-04-14 申健 一种节能高效市政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方法
CN115403186A (zh) * 2022-09-13 2022-11-29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化后废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3906A (zh) * 2020-01-17 2020-04-14 申健 一种节能高效市政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方法
CN115403186A (zh) * 2022-09-13 2022-11-29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化后废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CN115403186B (zh) * 2022-09-13 2024-03-12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化后废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5943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JP5017281B2 (ja) 活性汚泥とバラスト凝集を用いる汚水処理
EP2508483B1 (en) Waste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N102976526B (zh) 一种投加石灰的强制外循环式高效沉淀方法及其设备
CN103214141A (zh) 一种可显著提高经济性的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法
CN209442776U (zh) 一种二沉池出水渠和二沉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09052705A (zh)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CN110482752A (zh) 高含盐炼油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7193070U (zh) 一种高效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08250110U (zh) 一种塑料行业废水处理站
CN215288264U (zh) 一种多介质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JP6640837B2 (ja)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CA3223496A1 (en) Radial inflow diffuser for clarifier
CN112830603B (zh) 一种多介质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108439571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芬顿流化床及其方法
CN205328795U (zh)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
CN211847296U (zh) 上流式固体搅拌混凝装置
CN103819025B (zh) 一种浓缩污泥水同步脱磷除浊方法及装置
CN209567946U (zh) 膜生产中dmf低压精馏回收塔塔顶废水处理系统
CN208430008U (zh) 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6428128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1389531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CN109019972A (zh) 一种洗浴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9635959U (zh) 一种斜管絮凝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