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2705A -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2705A
CN109052705A CN201811221942.7A CN201811221942A CN109052705A CN 109052705 A CN109052705 A CN 109052705A CN 201811221942 A CN201811221942 A CN 201811221942A CN 109052705 A CN109052705 A CN 109052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in
micro
sedimentation
high concentration
suspended ma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19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19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2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2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0Solids, e.g. total solids [TS],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or volatile solids [V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的底部开设有进液管,混凝池和絮凝池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立式搅拌机和第二立式搅拌机,所述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通过两个侧翼固定板隔开,所述絮凝池的内部中间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导流筒,混凝池通过上部设置的水平管道接通到导流筒;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将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充分利用微砂压载作用,使得形成的悬浮物固体絮团快速沉降,出水效果好,占地小,动力消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水处理工艺组合中必不可少的工艺单元,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保证后续的处理过程正常运行,通常应用于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如生化单元后续的泥水分离,重金属去除的固液分离,常规处理的混凝絮凝固液分离等都需要沉淀功能作用,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构筑物。
沉淀池在市政水厂的总建设费用中约占25%。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沉淀池所占比重更大,造纸废水,焦化废水,印染废水等高浓度工业废水都需要混凝工艺作为前处理来保证后续处理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水处理工艺中形成的悬浮物固体絮团沉降速度慢,并且占地大,动力消耗高,因而需要对沉淀池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占地小、处理效率高的紧凑型工艺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的底部开设有进液管,混凝池和絮凝池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立式搅拌机和第二立式搅拌机,所述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通过两个侧翼固定板隔开,所述絮凝池的内部中间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导流筒,混凝池通过上部设置的水平管道接通到导流筒,水平管道上部接通有三通管,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下侧安装有刮泥机,沉淀池的内部上侧设有斜板和用于收集上清液的集水槽,沉淀池的底部接通有双循环回流系统,双循环回流系统中的水力旋流器位于三通管的上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循环回流系统包括两根相互接通的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的开口端位于沉淀池的底部,污泥回流管上分别接通有回流泵和水力旋流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池为矩形形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絮凝池和沉淀池宽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立式搅拌机的桨叶直径为混凝池宽度的1/2-1/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筒直径为絮凝池宽度的1/2-1/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槽接通有排水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水在混凝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min,水在絮凝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15min。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80-120m/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将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充分利用微砂压载作用,使得形成的悬浮物固体絮团快速沉降,出水效果好,占地小,动力消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管、2-混凝池、3-絮凝池、4-沉淀池、5-排水管、6-回流泵、7-污泥回流管、8-水力旋流器、9-第一立式搅拌机、10-第二立式搅拌机、11-刮泥机、12-斜板、13-集水槽、14-三通管、15-导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混凝池2的底部开设有进液管1,混凝池2和絮凝池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立式搅拌机9和第二立式搅拌机10,所述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通过两个侧翼固定板隔开,所述絮凝池3的内部中间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导流筒15,混凝池2通过上部设置的水平管道接通到导流筒15,水平管道上部接通有三通管14,所述沉淀池4的内部下侧安装有刮泥机11,沉淀池4的内部上侧设有斜板12和用于收集上清液的集水槽13,沉淀池4的底部接通有双循环回流系统,双循环回流系统中的水力旋流器8位于三通管14的上部,所述混凝池2为矩形形状,所述集水槽13接通有排水管5;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将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充分利用微砂压载作用,使得形成的悬浮物固体絮团快速沉降,出水效果好,占地小,动力消耗低,处理废水的固体悬浮物含量大于SS≥300mg/L且SS≤3000mg/L。
结构紧凑,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设置在一个一体化装置内,集混凝、絮凝和沉淀为一体,处理量大,安装方便;在混凝池2和絮凝池3之间设置水平管道,回流的微砂和投加的絮凝剂与混凝后的废水进行充分的混合,直接进入导流筒15中,加强了微砂和絮体的接触,絮凝效果更好,矾花比重大,同时也避免了短流;选用大粒径的微砂,加速絮体的沉淀速度,同时通过最优的絮凝控制,可以捕捉细小的絮体,使得出水浊度更低;处理含有高浓度悬浮物固体的废水(300mg/L≤SS≤3000mg/L);整池的来水量可以动态调节,通过调节进入沉淀区域的水量,可以在很大幅度内调节曝气区的容积,从而适用不同的水质需要的停留时间,在来水有机物降解速率高且水量小的时候也适用,并不会引起污泥过度曝气导致的老化;曝气区前设生物接触区,能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吸附去除效应,使得被微生物吸附的有机物能在好氧曝气区快速降解,相比传统的生物好氧反应池,降解有机物的速度更快,去除有机物更彻底,并且对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也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实施例2:
所述双循环回流系统包括两根相互接通的污泥回流管7,污泥回流管7的开口端位于沉淀池4的底部,污泥回流管7上分别接通有回流泵6和水力旋流器8,所述絮凝池3和沉淀池4宽度一致,所述第一立式搅拌机9的桨叶直径为混凝池2宽度的1/2-1/3,所述导流筒15直径为絮凝池3宽度的1/2-1/3;
采用双循环回收污泥和微砂,没有堵塞风险;采用微砂和污泥双循环设置,微砂回收率≥99.5%。
一种使用上述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去除高浓度悬浮物的方法,水在混凝池2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min,水在絮凝池3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15min,所述沉淀池4的上升流速为80-120m/h。
一体化装置水力停留时间短,沉淀池流速高,通过微砂压载絮凝物,获得极高的沉淀流速,处理效果优于常规的高密度沉淀池和常规微砂沉淀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混凝池(2)的底部开设有进液管(1),混凝池(2)和絮凝池(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立式搅拌机(9)和第二立式搅拌机(10),所述混凝池(2)、絮凝池(3)和沉淀池(4)通过两个侧翼固定板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3)的内部中间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导流筒(15),混凝池(2)通过上部设置的水平管道接通到导流筒(15),水平管道上部接通有三通管(14),所述沉淀池(4)的内部下侧安装有刮泥机(11),沉淀池(4)的内部上侧设有斜板(12)和用于收集上清液的集水槽(13),沉淀池(4)的底部接通有双循环回流系统,双循环回流系统中的水力旋流器(8)位于三通管(14)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循环回流系统包括两根相互接通的污泥回流管(7),污泥回流管(7)的开口端位于沉淀池(4)的底部,污泥回流管(7)上分别接通有回流泵(6)和水力旋流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2)为矩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3)和沉淀池(4)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式搅拌机(9)的桨叶直径为混凝池(2)宽度的1/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5)直径为絮凝池(3)宽度的1/2-1/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3)接通有排水管(5)。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在混凝池(2)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min,水在絮凝池(3)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1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的上升流速为80-120m/h。
CN201811221942.7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Pending CN109052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1942.7A CN109052705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1942.7A CN109052705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705A true CN109052705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6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1942.7A Pending CN109052705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270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608A (zh) * 2019-01-03 2019-03-26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与处理系统
CN109987689A (zh) * 2019-05-13 2019-07-09 山东万和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熄焦废水处理工艺
CN110078283A (zh) * 2019-04-24 2019-08-0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含盐矿井水处理装置
CN110523112A (zh) * 2019-08-09 2019-12-03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沉淀装置、絮凝沉淀预处理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111285540A (zh) * 2020-01-07 2020-06-16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废水预处理设备
CN114641456A (zh) * 2019-11-08 2022-06-17 懿华水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压载絮凝的电凝聚/电化学工艺之后絮凝物的加速沉降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608A (zh) * 2019-01-03 2019-03-26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与处理系统
CN114873779A (zh) * 2019-01-03 2022-08-09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与处理系统
CN110078283A (zh) * 2019-04-24 2019-08-0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含盐矿井水处理装置
CN109987689A (zh) * 2019-05-13 2019-07-09 山东万和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熄焦废水处理工艺
CN110523112A (zh) * 2019-08-09 2019-12-03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沉淀装置、絮凝沉淀预处理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114641456A (zh) * 2019-11-08 2022-06-17 懿华水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压载絮凝的电凝聚/电化学工艺之后絮凝物的加速沉降
CN111285540A (zh) * 2020-01-07 2020-06-16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废水预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2705A (zh)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沉淀一体化装置
CN106630472A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CN103395943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JP2004522576A (ja) 安定化されたフロックを用いるフロキュレーション−デカンテーションによる水処理から得られたスラッジを濃縮する方法及びプラント
CN103214141A (zh) 一种可显著提高经济性的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法
CN205953777U (zh) 一种集成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4752298U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103553274B (zh) 一种中纤板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2139972A (zh) 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09226708U (zh)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去除的微砂高速沉淀一体化装置
CN103086539A (zh) 一种印钞擦版浓缩废液固液分离的装置及方法
CN104016520B (zh) 利用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
CN207713466U (zh) 一种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
KR101261839B1 (ko) 반류수 처리장치
CN104355484A (zh) 一种垃圾挤出液的处置系统及方法
CN103739144A (zh) 一种合成洗涤剂废水处理工艺
CN109455857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CN211813962U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KR101003460B1 (ko) 하·오수의 영양염류 제거를 위한 에스비알 고도처리장치
CN208829505U (zh) 精细化工废水经mvr蒸馏后的后处理系统
CN208776538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6927676U (zh) 一种煤泥回流混凝沉淀设备
CN214936783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CN20525824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5328795U (zh)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