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28243U -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28243U CN209428243U CN201821953661.6U CN201821953661U CN209428243U CN 209428243 U CN209428243 U CN 209428243U CN 201821953661 U CN201821953661 U CN 201821953661U CN 209428243 U CN209428243 U CN 2094282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mb
- stirring
- waste water
- supervi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62 electromechanic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09 desulfur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276438 Gadus morhu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9516 c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02 gyps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40 gyps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7 Arteri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5 Ef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31961 Junc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33747 S6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26330 Segment-1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9 chemical indus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chl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废水调节箱、空气引接主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和脉冲喷嘴,所述空气引接主管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外侧,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均相连接设置,该空气引接主管的顶部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本系统具备自搅拌功能,取代废水调节箱机电搅拌器,设备简单、搅拌充分、使用寿命长,简化工艺控制及减少故障点,有效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运行安全可靠,且较传统曝气方法曝气效率高、掺混充分均匀、停留时间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废水调节箱的搅拌曝气系统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搅拌曝气系统,尤其是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系统浆液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会不断富集重金属元素和Cl-等,这些物质一方面会加速脱硫设备的腐蚀,另一方面会影响石膏的品质,因此,为保证石膏品质及控制脱硫装置中Cl-的浓度,脱硫系统需要定期排放一定量的废水,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脱硫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盐类、氯离子等成分,化学需氧量高,pH约为5.5,水质偏酸性,无法直接排放,需经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
目前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为传统“三联箱”工艺、脱硫废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及近几年开始有应用案例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但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在废水处理系统的前端均需配置废水调节箱,其主要目的为:①均质作用:不同时期、不同水质进入调节箱的废水先在调节箱内混合,使进入后端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水质相对稳定;②均量作用:使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水量相对均衡。
废水调节箱的进水为脱硫系统废水旋流器的溢流滤液,其密度约为1010~1020kg/m3,比水的密度稍高,含固量约为0.2%,基本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废水调节箱内的固体悬浮物不沉积,常见的解决方案为在废水调节箱内设置一台顶进式搅拌器。同时因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较高,在废水调节箱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以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方便后续工艺的达标处理。
此工艺存在的问题为:1、在废水调节箱中配备机电搅拌器,不仅增加了设备购置和箱体顶部加固带来的投资成本,而且增加了设备运行及日常维护带来的检修成本;2、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仅在叶轮附近有较大的扰动力,离叶轮越远,搅拌作用越差;而且,搅拌器的存在使得工艺控制较为复杂,不利于控制及操作的优化,且搅拌器为单一设置,无备用,对系统的可靠运行增加了潜在的故障点;3、如果搅拌器运行中断,会在废水调节箱底部产生固体沉积,固体沉积物会覆盖搅拌器叶片,使得搅拌器再次启动时由于力矩过大而出现电流过载。过大的启动负荷会损害搅拌器,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这种搅拌方式须保证搅拌器连续运行,配置保安电源;4、因脱硫废水存在一定的腐蚀,对搅拌器的浆叶及搅拌轴的材质要求较高,增加了搅拌器的投资成本;5、搅拌器轴或浆叶损坏时,需排空废水调节箱内的废水,对轴或浆叶进行更换或修复,维修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较高;6、废水调节箱底部已设置方形曝气管道,且压缩空气的压力值较高,可在此基础上优化改进,增大曝气率的同时兼有废水的搅拌功能。7、废水调节箱底部的曝气管道通常为UPVC材质,管道间通过热熔连接,并通过管卡与废水调节箱的底板固定在一起。由于曝气管道位于搅拌器浆叶的正下方,间距一般在0.5m以内,曝气管道长时间受搅拌器的扰动,易发生损坏和脱节。损坏的管道会影响系统的曝气效果,而脱落的管道不仅会随废水无规则运动,破坏废水调节箱的防腐层,还会与搅拌器的浆叶交杂在一起,使浆叶产生变形或损坏。
通常脱硫废水调节箱的容积按照外排废水停留时间6h的量进行设计,而单位时间脱硫系统废水的产生量不多,废水调节箱的设计总容积不高,且废水调节箱底部的曝气管道所引接的厂区压缩空气的压力通常为0.4~0.6MPa,压力值较高,完全可利用这部分空气射流产生的能量,达到搅拌和曝气的双重作用。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消白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该系统具备自搅拌功能,取代废水调节箱机电搅拌器,设备简单、搅拌充分、使用寿命长,简化工艺控制及减少故障点,有效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运行安全可靠,且较传统曝气方法曝气效率高、掺混充分均匀、停留时间长的特点,实现了无机电搅拌器的废水调节箱自动搅拌功能,同时兼有曝气更加充分的特点,保证废水调节箱的正常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废水调节箱的搅拌曝气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废水调节箱、空气引接主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和脉冲喷嘴,所述空气引接主管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外侧,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均相连接设置,该空气引接主管的顶部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
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内的中下部,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内底部的上方,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间隔设置于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上方,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均相连接设置脉冲喷嘴,该脉冲喷嘴内能够喷出与其相连接设置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内的空气,实现废水的搅拌及曝气效果。
而且,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阀门、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和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所述空气引接主管包括相连接设置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水平段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水平段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该水平段的输出端与竖直段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竖直段的输出端通过开关阀门、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与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竖直段的输出端也通过开关阀门、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
而且,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的空气为压缩后空气;或者,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中空气的流速为10~15m/s。
而且,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的空气由厂区压缩空气源提供,或者,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与鼓风机相连接设置,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的空气由鼓风机提供,所述鼓风机采用一运一备配置方式。
而且,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及高度位于废水调节箱以下的空气引接主管的材质均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或塑料材质;当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材质为玻璃钢材质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与脉冲喷嘴之间采用树脂缠绕方式连接;当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塑料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与脉冲喷嘴之间采用螺纹或焊接方式连接。
而且,所述脉冲喷嘴采用实心锥型喷嘴或微孔形式,喷嘴孔口处的流速为18~25m/s。
而且,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包括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所述下层排管主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所述下层排管水平支管与下层排管主管平行设置,且沿纵向均布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下层排管纵向支管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布间隔设置多个,每个下层排管纵向支管均与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呈十字交叉相连通设置;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能够覆盖整个废水调节箱的底部区域;
所述脉冲喷嘴均布间隔设置于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上,该脉冲喷嘴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
而且,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包括中间连接主管和外缘环形管道,所述中间连接主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所述外缘环形管道呈环状设置,且其与中间连接主管相连通设置,且外缘环形管道设置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脉冲喷嘴均布间隔设置在中间连接主管和外缘环形管道上,所述脉冲喷嘴沿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于中间连接主管的纵向两侧,该脉冲喷嘴与中间连接主管之间的夹角均为60°,设置于中间连接主管的纵向两侧的脉冲喷嘴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脉冲喷嘴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上的外侧和内侧,脉冲喷嘴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布置,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外侧的脉冲喷嘴的中心线与外缘环形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内侧的脉冲喷嘴的中心线与外缘环形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20°。
而且,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在废水调节箱的中部,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为两个,该两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呈十字交叉状垂直相连通设置在一起,其中一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
所述脉冲喷嘴均布间隔设置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该脉冲喷嘴沿废水调节箱的中心线环向向内倾斜布置,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空气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的脉冲喷嘴射流而出后,带动废水做顺时针环向旋切运动,保持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悬浮状,且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减小废水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
如上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在环保烟气处理领域的脱硫废水的搅拌曝气方面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系统具备自搅拌功能,取代废水调节箱机电搅拌器,设备简单、搅拌充分、使用寿命长,简化工艺控制及减少故障点,有效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运行安全可靠,且较传统曝气方法曝气效率高、掺混充分均匀、停留时间长的特点,实现了无机电搅拌器的废水调节箱自动搅拌功能,同时兼有曝气更加充分的特点,保证废水调节箱的正常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废水调节箱的搅拌曝气系统中。
2、本实用新型系统适用于电站锅炉、钢铁烧结机等环保烟气处理领域脱硫废水的搅拌曝气中。
3、本实用新型系统具备自搅拌功能,取代了废水调节箱机电搅拌器,无需设置保安电源,提高了废水调节箱搅拌和曝气系统的整体经济性。
4、本实用新型系统进一步优化及简化了工艺控制,减少了设备故障点、使用寿命长,增强了系统运行的可靠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系统由于空气射流的方向性好,能量集中,搅拌充分,且空气与废水的接触时间长、曝气效率高。
6、本系统的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设置的脉冲喷嘴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其出口的空气射流方向性好、能量集中且均匀,在废水调节箱底部引起搅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不沉积;同时,通过自搅拌空气排管鼓入的空气,可充分地和废水接触,增大空气和废水的接触接触面积和时间,增加曝气率,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7、本系统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中间连接主管内的空气自脉冲喷嘴射流而出后,带动废水做顺时针环向旋切运动,保持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悬浮状,且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减小废水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外缘环形管道的设置,能显著提高废水与空气的接触范围,提高氧化效果;中间连接主管上设置脉冲喷嘴的作用,一方面可配合外缘环形管道,带动废水调节箱的中间部位的废水做环形运动,另一方面可防止废水沿外缘环形管道做旋转运动时,中间形成旋涡点,造成悬浮物在中间沉积。
8、本系统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在废水调节箱的中部,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为两个,该两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呈十字交叉状垂直相连通设置在一起,脉冲喷嘴可根据搅拌覆盖率要求合理均布间隔设置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该脉冲喷嘴沿废水调节箱的中心线环向向内倾斜布置,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空气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的脉冲喷嘴射流而出后,带动废水做顺时针环向旋切运动,保持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悬浮状,且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减小废水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的截面剖视部分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B向的一种截面剖视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1的B-B向的另一种截面剖视部分放大图;
其中,1为废水调节箱,2为空气引接主管,3为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4为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4a为中间连接主管,4b为外缘环形管道),5为脉冲喷嘴,6为开关阀门,7为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8为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下层排管主管31、下层排管水平支管32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内的常用设备,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内的常规方法。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废水调节箱1、空气引接主管2、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3、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4和脉冲喷嘴5,所述空气引接主管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外侧,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均相连接设置,该空气引接主管的顶部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以防止废水调节箱内的废水倒流至空气引接主管中;
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内的中下部,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内底部的上方,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间隔设置于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上方,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均相连接设置脉冲喷嘴,该脉冲喷嘴内能够喷出与其相连接设置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内的空气,实现废水的搅拌及曝气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阀门、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7和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8,所述空气引接主管包括相连接设置的水平段9和竖直段10,所述水平段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水平段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水平段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该水平段的输出端与竖直段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竖直段的输出端通过开关阀门11、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与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竖直段的输出端也通过开关阀门6、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
开关阀门的设置,使得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可任一层或两层同时投入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的空气为压缩后空气;或者,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中空气的流速为10~15m/s。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的空气由厂区压缩空气源提供,或者,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与鼓风机相连接设置(图中未示出),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的空气由鼓风机提供,所述鼓风机采用一运一备配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及高度位于废水调节箱以下的空气引接主管的材质均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或塑料材质;当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材质为玻璃钢材质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与脉冲喷嘴之间采用树脂缠绕方式连接;当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塑料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与脉冲喷嘴之间采用螺纹或焊接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脉冲喷嘴采用实心锥型喷嘴或微孔形式,喷嘴孔口处的流速为18~25m/s,喷嘴数量取决于废水调节箱的截面积及搅拌强度。每个喷嘴的空气射流所覆盖的面积与喷嘴的规格有关。
所述脉冲喷嘴均匀布置在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废水调节箱的横截面积及搅拌强度确定脉冲喷嘴的规格、数量及分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包括下层排管主管31、下层排管水平支管32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33,所述下层排管主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所述下层排管水平支管与下层排管主管平行设置,且沿纵向均布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下层排管纵向支管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布间隔设置多个,每个下层排管纵向支管均与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呈十字交叉相连通设置;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能够覆盖整个废水调节箱的底部区域;
所述脉冲喷嘴可根据搅拌覆盖率要求合理均布间隔设置于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上,该脉冲喷嘴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其出口的空气射流方向性好、能量集中且均匀,在废水调节箱底部引起搅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不沉积,搅拌充分无死角,且下部悬浮杂质不会在喷嘴内部产生堆积;同时,通过自搅拌空气排管鼓入的空气,可充分地和废水接触,增大空气和废水的接触接触面积和时间,增加曝气率,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较优地,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于距废水调节箱的底部上方0.5m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包括中间连接主管4a和外缘环形管道4b,所述中间连接主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所述外缘环形管道呈环状设置,且其与中间连接主管相连通设置,且外缘环形管道设置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脉冲喷嘴可根据搅拌覆盖率要求合理均布间隔设置在中间连接主管和外缘环形管道上,所述脉冲喷嘴沿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于中间连接主管的纵向两侧,该脉冲喷嘴与中间连接主管之间的夹角均为60°,设置于中间连接主管的纵向两侧的脉冲喷嘴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脉冲喷嘴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上的外侧和内侧,脉冲喷嘴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布置,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外侧的脉冲喷嘴的中心线与外缘环形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内侧的脉冲喷嘴的中心线与外缘环形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20°。
本系统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中间连接主管内的空气自脉冲喷嘴射流而出后,带动废水做顺时针环向旋切运动,保持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悬浮状,且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减小废水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外缘环形管道的设置,能显著提高废水与空气的接触范围,提高氧化效果;中间连接主管上设置脉冲喷嘴的作用,一方面可配合外缘环形管道,带动废水调节箱的中间部位的废水做环形运动,另一方面可防止废水沿外缘环形管道做旋转运动时,中间形成旋涡点,造成悬浮物在中间沉积。
较优地,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底部上方2.5m处(根据废水调节箱的尺寸,可适当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在废水调节箱的中部,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为两个,该两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呈十字交叉状垂直相连通设置在一起,其中一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
所述脉冲喷嘴可根据搅拌覆盖率要求合理均布间隔设置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该脉冲喷嘴沿废水调节箱的中心线环向向内倾斜布置,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空气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的脉冲喷嘴射流而出后,带动废水做顺时针环向旋切运动,保持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悬浮状,且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减小废水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
较优地,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底部上方2.5m度处(根据废水调节箱的尺寸,可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外缘环形管道、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等的数量取决于废水调节箱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的一种工作原理为:
在废水调节箱投运期间,开启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空气自脉冲喷嘴排出,产生的射流可保证废水中悬浮物不沉积,并带动废水做旋切运动,产生搅拌作用。同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设置,增大了空气与废水的接触时间及面积,显著提高废水的曝气率,充分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根据需要,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和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可分别或同时投入运行。
采用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的一种具体方法为:
⑴自废水旋流器的溢流废水自流进入废水调节箱,当液位达到约1m高度时,打开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入口的开关阀门,废水在空气射流的作用下产生扰动,保证废水中的悬浮物不沉积,化学需氧量降低。
⑵当液位达到约3m高度时,打开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入口的开关阀门,废水在空气射流的作用下做旋切运动,废水中的悬浮物处于不断扰动状态,废水的曝气率增大,化学需氧量显著降低。
另外,一般正常工况下,本系统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是同时运行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
a、当脱硫系统中废水的产生量较少,且废水调节箱的液位低于3~4m时,可以仅开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
b、当若废水经前端工艺的旋流器处理后,水质中的悬浮物较少,可以仅开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废水调节箱、空气引接主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和脉冲喷嘴,所述空气引接主管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外侧,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均相连接设置,该空气引接主管的顶部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
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内的中下部,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废水调节箱内底部的上方,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间隔设置于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上方,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均相连接设置脉冲喷嘴,该脉冲喷嘴内能够喷出与其相连接设置的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内的空气,实现废水的搅拌及曝气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阀门、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和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所述空气引接主管包括相连接设置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水平段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空气,该水平段设置于废水调节箱的顶部的上方,该水平段的输出端与竖直段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竖直段的输出端通过开关阀门、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与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竖直段的输出端也通过开关阀门、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对接口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能够输入的空气为压缩后空气;或者,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中空气的流速为10~15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的空气由厂区压缩空气源提供,或者,所述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与鼓风机相连接设置,该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入端的空气由鼓风机提供,所述鼓风机采用一运一备配置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及高度位于废水调节箱以下的空气引接主管的材质均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或塑料材质;当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材质为玻璃钢材质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与脉冲喷嘴之间采用树脂缠绕方式连接;当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塑料时,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与脉冲喷嘴之间采用螺纹或焊接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喷嘴采用实心锥型喷嘴或微孔形式,喷嘴孔口处的流速为18~25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包括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所述下层排管主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所述下层排管水平支管与下层排管主管平行设置,且沿纵向均布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下层排管纵向支管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布间隔设置多个,每个下层排管纵向支管均与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呈十字交叉相连通设置;所述下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能够覆盖整个废水调节箱的底部区域;
所述脉冲喷嘴均布间隔设置于下层排管主管、下层排管水平支管和下层排管纵向支管上,该脉冲喷嘴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包括中间连接主管和外缘环形管道,所述中间连接主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所述外缘环形管道呈环状设置,且其与中间连接主管相连通设置,且外缘环形管道设置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脉冲喷嘴均布间隔设置在中间连接主管和外缘环形管道上,所述脉冲喷嘴沿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于中间连接主管的纵向两侧,该脉冲喷嘴与中间连接主管之间的夹角均为60°,设置于中间连接主管的纵向两侧的脉冲喷嘴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脉冲喷嘴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上的外侧和内侧,脉冲喷嘴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布置,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外侧的脉冲喷嘴的中心线与外缘环形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设置于外缘环形管道内侧的脉冲喷嘴的中心线与外缘环形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2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在废水调节箱的中部,该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设置为两个,该两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呈十字交叉状垂直相连通设置在一起,其中一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输入端与空气引接主管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
所述脉冲喷嘴均布间隔设置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该脉冲喷嘴沿废水调节箱的中心线环向向内倾斜布置,与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的中心线的夹角为70°;空气自上层自搅拌空气排管上的脉冲喷嘴射流而出后,带动废水做顺时针环向旋切运动,保持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悬浮状,且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减小废水旋转运动所需的能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53661.6U CN209428243U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53661.6U CN209428243U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28243U true CN209428243U (zh) | 2019-09-24 |
Family
ID=67969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53661.6U Active CN209428243U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282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24547A (zh) * | 2022-03-03 | 2022-05-24 |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中心) | 一种高效除磷的一体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2018
- 2018-11-26 CN CN201821953661.6U patent/CN2094282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24547A (zh) * | 2022-03-03 | 2022-05-24 |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中心) | 一种高效除磷的一体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18241U (zh) | 一种叶轮搅拌自吸气预处理矿浆浮选机 | |
CN201437515U (zh) | 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 | |
CN103936093B (zh) | 一种高效溶气气浮系统 | |
CN209428243U (zh) |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 | |
CN109205811A (zh) |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废水调节箱的自搅拌曝气系统及应用 | |
CN207024717U (zh) | 一种可充分沉淀的沉淀池 | |
CN209138093U (zh) | 一种环境治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8087256U (zh) | 一种高效高塔式气浮机 | |
CN206521816U (zh) | 一种节能型防沉积污水蓄水池 | |
CN205874151U (zh) | 一种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6843182U (zh) | 厌氧反应器 | |
CN208839385U (zh) | 一种内置mbr膜重力在线清洗装置 | |
CN105688729B (zh) | 流体力学自控的三级混合装置 | |
CN210410259U (zh) | 水煤浆添加剂供给装置 | |
CN209721621U (zh) | 机械加工工作液处理用快速反应池 | |
CN105903396A (zh) | 一种聚能气体搅拌方法及装置 | |
CN20195230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2580511B (zh) | 液体氧化、固体浓缩塔 | |
CN20823456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气浮机 | |
CN213569837U (zh) | 一种新型蛋白质分离器 | |
CN209507726U (zh) | 一种污泥生物淋滤专用曝气装置 | |
CN109095581B (zh) | 城市景观水体CaCO3矿粒在线除磷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8479646A (zh) | 一种废酸还原气动混合装置 | |
CN215626901U (zh) | 一种紧凑型组合式气浮 | |
CN217012349U (zh) | 一种集污排污跑道养殖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