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4281U -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 Google Patents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4281U
CN209384281U CN201821530247.4U CN201821530247U CN209384281U CN 209384281 U CN209384281 U CN 209384281U CN 201821530247 U CN201821530247 U CN 201821530247U CN 209384281 U CN209384281 U CN 209384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rubber
take
glue layer
adhesiv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02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鼎贤
江强
吴兆辉
杨学根
郭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ngh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ngh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ngh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ngh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02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4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4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4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橡胶止水带、底涂剂层、自粘胶层和防粘涂层,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片、多个第一防位移条及多个第二防位移条,所述橡胶基片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涂敷面及基材面,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涂敷面上,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基材面上,且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与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一一对齐设置;上述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免隔离膜,免覆沙操作,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自粘胶层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使得自粘胶层与橡胶止水带粘接地更加牢靠,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背景技术
目前,橡胶止水带是以天然橡胶或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掺入多种助剂和填充料,经塑化、混炼、压延和硫化等工序制成,主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设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内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的基础工程,如地下设施、隧道涵洞、输水渡槽、拦水坝、贮液构筑物等。橡胶止水带不同于刚性的钢板类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具有高弹性,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收缩裂缝较小,在承受荷载时能够通过变形和混凝土紧密接触,起到坚固密封,有效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
其中,橡胶类止水带多采用自粘式结构,在止水带止水段涂覆上一层自粘胶层,通过和后浇混凝土形成满粘来实现良好的止水和防窜水效果。为了防止自粘胶层被污染而失效,需在自粘胶层上做防粘处理,一般采用在自粘胶层上粘附隔离膜来起到防粘效果,例如,在自粘胶层上粘附PET隔离膜、离型膜、离型纸等,施工前需把隔离膜揭除,较为麻烦,降低安装效率。同时,在揭除的过程中一旦防粘材料遗留或把自粘胶揭落,会形成缺陷点,形成弱边界层,降低粘接可靠性,最终导致渗水和窜水。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撕开隔离膜后,由于现有的自粘胶层直接混凝土粘接时,会出现粘接不牢靠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工程中,预先撕开隔离膜,然后在自粘胶表面的洒覆一层砂砾,砂砾会牢靠地粘接在自粘胶层的表面上,同时,浇灌在橡胶止水带的自粘胶表面上且固化后的混凝土会与砂砾起到极好的粘接效果,相当于混凝土通过砂砾间接与自粘胶层相粘接,以实现橡胶类止水带的防水施工操作,基于防止自粘胶层长期接触空气后的氧化问题,以及覆沙后较难运送橡胶类止水带等问题,往往是预先将橡胶类止水带搬运到施工现场,然后撕开隔离膜,在施工现场中直接在自粘胶层表面进行覆沙操作,如此,会给施工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进一步地,在覆沙操作中,由于各种施工原因,可能会发生自粘胶层与空气较长时间的接触,甚至阳光还会较长时间地暴晒在自粘胶层上,如此,会发生橡胶止水带中的小分子物质如硫磺、促进剂及增塑剂等会迁移到自粘胶层中,改变压敏胶的成分配比,导致压敏胶和橡胶间的粘接强度下降,甚至失粘,并且自粘胶层自身也会发生氧化问题,粘度下降,如此,当止水带承受荷载发生形变时,易导致自粘胶层与橡胶止水带之间发生分离问题,使得止水带失去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免隔离膜,免覆沙操作,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能够避免自粘胶层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包括:
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片、多个第一防位移条及多个第二防位移条,所述橡胶基片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涂敷面及基材面,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涂敷面上,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基材面上,且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与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一一对齐设置;
底涂剂层,所述底涂剂层粘接于所述涂敷面上,且所述底涂剂层还包覆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的外侧壁;
自粘胶层,所述自粘胶层粘接于所述底涂剂层远离所述涂敷面的一侧面上;及
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粘接于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厚度为6mm~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为长方体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为长方体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剂层的厚度为5um~30u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为800um~2000u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涂层的喷涂量为50克/平米~100克/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涂层的厚度与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相同。
上述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橡胶止水带、底涂剂层、自粘胶层和防粘涂层,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片、多个第一防位移条及多个第二防位移条,所述橡胶基片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涂敷面及基材面,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涂敷面上,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基材面上,且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与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一一对齐设置;上述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免隔离膜,免覆沙操作,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自粘胶层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使得自粘胶层与橡胶止水带粘接地更加牢靠,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构思。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包括:橡胶止水带100、底涂剂层200、自粘胶层300和防粘涂层400。
可以理解,橡胶止水带100具有高弹性,能够与混凝土进行紧密接触,将混凝土浇筑时形成的缝隙进行密封,对建筑结构起到良好的防止漏水或渗水的作用。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00包括橡胶基片110、多个第一防位移条120及多个第二防位移条130,所述橡胶基片100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涂敷面及基材面,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间120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110的涂敷面上,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130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110的基材面上,且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120与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130一一对齐设置。如此,能够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混凝土更好的粘接,避免混凝土在未固化时流动性过高,而无法与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进行咬合而起到防止建筑结构渗水或者窜水的作用。这是由于,第一防位移条120及第二防位移条130能够起到嵌置的作用,降低还未固化的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能够与混凝土进行更牢靠和稳定的粘接关系,起到更好的防止渗水和窜水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00的厚度为6mm~10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值,所述橡胶止水带10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为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为长方体形状,如此,能够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粘接紧密度,与混凝土形成更加牢固的粘接关系,起到更强的防止建筑结构渗水和窜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剂层200粘接于所述涂敷面上,且所述底涂剂层200 还包覆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120的外侧壁;所述自粘胶层300粘接于所述底涂剂层200远离所述涂敷面的一侧面上;所述防粘涂层400粘接于所述自粘胶层 300远离所述底涂剂层200的一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底涂剂层200的粘度较小,对于橡胶止水带100表面的润湿性和粘附性好,能够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所述橡胶止水带100 与所述自粘胶层300的粘接紧密度,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避免小分子物质透过防粘涂层400和自粘胶层300与橡胶止水带100进行接触,而导致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本身的粘接效力下降,进而导致防水效果不佳,如此,底涂剂层 200粘接于所述涂敷面上,且所述底涂剂层200还包覆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120 的外侧壁。能够进一步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密和稳定,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剂层的厚度为5um~30um。
还需要说明的是,自粘胶层300具有良好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如此,在施工过程中,橡胶止水带即使面对阳光的直射,或者在较高温度的施工环境下,自粘胶层300仍不会轻易发生氧化问题或者发生轻易老化,进而避免了与橡胶止水带间的强度下降。此外,自粘胶层300还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能够与底涂剂层200带形成非常牢固的粘接关系,同时还能够与所述防粘涂层400进行紧密的粘接,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整体结构更加牢靠和稳定,如此,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能够和混凝土形成更加牢固的粘接,进而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能够发挥更好的抗渗水和抗窜水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粘胶层300的厚度为800um~2000u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自粘胶层300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值,所述自粘胶层30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粘涂层400对于自粘胶层300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亲和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能够与自粘胶层300形成优良的粘接效果,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整体结构粘接的更加紧密,整体性能更加稳定;同时,还能够通过活性官能团与后浇混凝土中的极性集团形成化学键,与混凝土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同时,还能够免除覆沙操作,无需在自粘胶层300的表面洒覆一层砂砾,减少了运输成本,并且无需再通过撕开隔离膜的程序,使得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还避免了自粘胶层300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而发生氧化的问题,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粘涂层400固化后能够对自粘胶层300起到防粘和隔离作用,能够防止自粘胶层300被污染而失效,或者因自身氧化而降低粘接强度甚至失去粘性,如此,即使当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 承受荷载发生形变时,也不会导致自粘胶层300与所述防粘涂层400及橡胶止水带100之间发生分离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是由于,所述亲混凝土乳液为丙烯酸乳液和/或有机硅乳液,其中,所述亲混凝土乳液的固含量为40%~70%。可以理解,丙烯酸乳液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粘附性,能够使得所述防粘涂层400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更高;有机硅乳液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及防水耐久性,再配合适当配比的填料、水、光稳定剂、分散剂、消泡剂以及钛白粉,能够大大提高所述防粘涂层 400与混凝土以及自粘胶层300的粘接效果,尤其是还加入了亲混凝土偶联剂,大大提高了所述防粘涂层400与混凝土的粘合性,进一步地,所述亲混凝土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如此,所述亲混凝土偶联剂中的活性官能团与后浇混凝土中的极性集团形成化学键,与混凝土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同时,还能够免除覆沙操作,无需在自粘胶层300 的表面洒覆一层砂砾,减少了运输成本,并且无需再通过撕开隔离膜的程序,使得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这是由于所述防粘涂层在固化后,与橡胶止水带之间不产生粘性,即使在卷绕后防粘涂层不会在橡胶止水带上残留胶痕,且也不会在操作过程中与操作人员的手部或者机器等外物产生粘性,但当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铺展后,并且湿且含水的混凝土接触防粘涂层时,又会与防粘涂层产生比砂砾层更好地粘接效果,能够达到满粘且不易分离窜水的效果,进一步地,防粘涂层在空气与阳光的接触中,也不会产生不好影响,即耐候性良好,同时,防粘涂层能够遮挡自粘胶层,即能够避免自粘胶层300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而发生氧化的问题,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防粘涂层400与混凝土的粘接性能,例如,所述填料为重质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填料的目数为800目~1200目,所述光稳定剂为2-(2 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和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pH为7~9的离子型分散剂,所述消泡剂为pH为5~7 的消泡剂,如此,能够大大提高所述防粘涂层400的粘接性能,与混凝土形成更加紧密的粘接关系,起到更好的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自粘胶层300受到外界的污染或者发生氧化作用,使得自粘胶层300与所述防粘涂层400及橡胶止水带100之间不会发生分离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涂层400的喷涂量为50克/平米~100克/平米,所述防粘涂层的厚度与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相同,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粘涂层400的粘接性能和对自粘胶层300的隔离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粘胶层300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5份~45份、增粘剂22份~56份、增塑剂20份~40 份、抗氧剂0.3份~0.6份、紫外光屏蔽剂0.8份~3份、偶联剂0.3份~1.2份以及白炭黑2份~10份。
可以理解,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是嵌段共聚物,由硬聚苯乙烯链段制成,与矩阵柔性链段互相联接,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和弹性,耐摩擦性能好,且抗疲劳性能优异,能够使得自粘胶层300与现浇混凝土形成满粘,进而有效的防止建筑结构发生渗水或窜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SIS/SBS、SIS/SEBS、SEPS/SBS及SIS/SEPS,可以理解,SIS为苯乙烯一异戊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EPS为SIS的氢化改良型共聚物,SEBS为SBS的氢化改良型共聚物,在本实施例中,SIS与SBS的质量比、SIS与SEBS的质量比、SEPS与SBS的质量比及SIS与SEPS的质量比均为(1~15):1,其中,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SIS中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15%~40%,SBS中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 20%~50%,SEPS中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10%~30%,SEBS中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10%~40%,如此,能够使得自粘胶层300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且能够与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粘接效果,此外,还能够与橡胶止水带100以及防粘涂层400之间形成良好的粘接关系,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具有优良的自粘效果,同时能够与混凝土形成满粘,进而起到更好的防止渗水和窜水的作用。
为了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粘接性能,例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松香、改性松香树脂、萜烯酚树脂和双环戊二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使得自粘胶层300与橡胶止水带100以及防粘涂层400 之间粘接的更加牢靠,同时能够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水泥混凝土形成更紧固的粘接,咬合效果更好,进而起到更高的防止渗水和窜水的作用。
为了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柔软性和弹性,例如,所述增塑剂为白油、液体石蜡、氯化石蜡油、聚异丁烯(PIB)、环烷油和液体丁腈橡胶(LNBR) 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收缩裂缝较小,在承受荷载时能够通过变形和混凝土紧密接触,起到坚固密封,有效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
为了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抗氧化性能,例如,所述抗氧剂为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2,6-对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使得自粘胶层300的抗氧化性能更好,在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在承受荷载发生形变时,不易与橡胶止水带之间发生分离问题,进而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
为了提高自粘胶层300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例如,所述紫外光屏蔽剂为二氧化钛、氯化锌和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提高自粘胶层300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延长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水泥混凝土的粘接强度,例如,所述偶联剂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得自粘胶层300体系内部的兼容性更好,同时还能够与橡胶止水带100和防粘涂层400之间形成更加稳定和牢固的联合关系,进一步地,还能够与水泥混凝土中的极性基团形成硅-氧等化学键,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与水泥混凝土的粘接强度。
为了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抗老化性能以及耐高温性能,例如,所述白炭黑为沉淀法二氧化硅、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粘附力、抗撕裂及耐热抗老化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涂层400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亲混凝土乳液30份~60份、填料20份~40份、水5份~20份、光稳定剂0.2份~2份、分散剂0.1份~1份、消泡剂0.3份~1份、亲混凝土偶联剂0.2份~2份以及钛白粉2份~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剂层200为橡胶基溶剂型底涂剂层、橡胶基乳液型底涂剂层或改性丙烯酸酯类底涂剂层,所述底涂剂层的厚度为 5um~30um,例如,所述底涂剂还可以选用市售的橡胶适用底涂剂,例如,惠州恒英胶粘制品有限公司的CNHYBOUD771底涂剂,惠州恒英胶粘制品有限公司的CNHYBOUD952助黏剂,3M公司的3M94底涂剂,南海南光化工包装有限公司的793R橡胶表面处理剂,如此,所述底涂剂通过烘道烘干后形成底涂剂层 200,能够进一步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1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密和稳定,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
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提供橡胶止水带。
可以理解,橡胶止水带100具有高弹性,能够与混凝土进行紧密接触,将混凝土浇筑时形成的缝隙进行密封,对建筑结构起到良好的防止漏水或渗水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00的材质为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可以理解,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均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对止水带耐穿刺的高要求,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厚度为6mm~10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值,所述橡胶止水带10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S120、将底涂剂涂覆在所述橡胶止水带上,形成底涂剂层。
可以理解,底涂剂层的粘度较小,对于橡胶止水带表面的润湿性和粘附性较好,能够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橡胶止水带与自粘胶层的粘接紧密度,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避免小分子物质透过防粘涂层和自粘胶层与橡胶止水带进行接触,而导致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本身的粘接效力下降,进而导致防水效果不佳,如此,通过将底涂剂涂覆在所述橡胶止水带上,形成底涂剂层,能够进一步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密和稳定,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例如,所述底涂剂层为橡胶基溶剂型底涂剂层、橡胶基乳液型底涂剂层或改性丙烯酸酯类底涂剂层,所述底涂剂层的厚度为5um~30um。
S130、将自粘胶层涂覆在所述底涂剂层远离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一侧面上,其中,所述自粘胶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5份~45份、增粘剂22份~56份、增塑剂20份~40份、抗氧剂0.3份~0.6份、紫外光屏蔽剂0.8份~3份、偶联剂0.3份~1.2份以及白炭黑2份~10份。
通过将自粘胶层涂覆在所述底涂剂层远离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一侧面上,能够进一步将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形成更加牢固的粘接,同时也能够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自身的整体结构更加牢靠和稳定,进而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能够发挥更好的抗渗水和抗窜水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为800um~2000u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值,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粘胶层的各组分通过特定的配比形成的整个自粘胶体系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具有优良的自粘效果,同时能够与混凝土形成满粘,进而起到更好的防止渗水和窜水的作用。例如,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SIS/SBS、SIS/SEBS、SEPS/SBS及SIS/SEPS,如此,能够使得自粘胶层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且能够与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粘接效果;例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松香、改性松香树脂、萜烯酚树脂和双环戊二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使得自粘胶层与橡胶止水带以及防粘涂层之间粘接的更加牢靠,同时能够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与水泥混凝土形成更紧固的粘接,咬合效果更好,进而起到更高的防止渗水和窜水的作用;例如,所述增塑剂能够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收缩裂缝较小,在承受荷载时能够通过变形和混凝土紧密接触,起到坚固密封,有效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所述抗氧剂能够使得自粘胶层的抗氧化性能更好,在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在承受荷载发生形变时,不易与橡胶止水带之间发生分离问题,进而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所述紫外光屏蔽剂能够提高自粘胶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延长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使用寿命;所述偶联剂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得自粘胶层体系内部的兼容性更好,同时还能够与橡胶止水带和防粘涂层之间形成更加稳定和牢固的联合关系,进一步地,还能够与水泥混凝土中的极性基团形成硅-氧等化学键,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与水泥混凝土的粘接强度;所述白炭黑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粘附力、抗撕裂及耐热抗老化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自粘胶层涂覆在所述底涂剂层远离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一侧面上的操作中,所述自粘胶层由涂覆在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的自粘胶液固化后形成,所述自粘胶液的制备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31、将增塑剂、抗氧剂、紫外光屏蔽剂、偶联剂及白炭黑投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控制反应釜的真空度为0.05Mpa~0.1Mpa,并进行低速搅拌操作,同时将反应釜的温度升至155℃~165℃。
通过将增塑剂、抗氧剂、紫外光屏蔽剂、偶联剂及白炭黑投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反应釜的真空度为0.05Mpa~0.1Mpa,并进行低速搅拌操作,例如,搅拌速度为350rpm,同时将反应釜的温度升至155℃~165℃,能够将反应釜中的各组分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和熔融。
S132、再加入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并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待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完全熔融后,加入增粘剂,混合均匀后,得到自粘胶液,其中,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增粘剂、所述增塑剂、所述抗氧剂、所述紫外光屏蔽剂、所述偶联剂以及所述白炭黑的质量比例为(15~45):(22~56):(20~40):(0.3~0.6):(0.8~3):(0.3~1.2):(2~10)。
通过再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并进行高速搅拌操作,例如,搅拌速度为700rpm,待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完全熔融后,加入增粘剂,混合均匀后,能够得到自粘胶液,其中,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增粘剂、所述增塑剂、所述抗氧剂、所述紫外光屏蔽剂、所述偶联剂以及所述白炭黑的质量比例为(15~45):(22~56):(20~40): (0.3~0.6):(0.8~3):(0.3~1.2):(2~10)。
S140、将防粘涂层涂覆在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其中,所述防粘涂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亲混凝土乳液30份~60份、填料 20份~40份、水5份~20份、光稳定剂0.2份~2份、分散剂0.1份~1份、消泡剂 0.3份~1份、亲混凝土偶联剂0.2份~2份以及钛白粉2份~10份。
通过将防粘涂层涂覆在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能够与自粘胶层形成优良的粘接效果,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整体结构粘接的更加紧密,整体性能更加稳定;同时,还能够通过活性官能团与后浇混凝土中的极性集团形成化学键,与混凝土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同时,还能够免除覆沙操作,无需在自粘胶层的表面洒覆一层砂砾,减少了运输成本,并且无需再通过撕开隔离膜的程序,使得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还避免了自粘胶层在去除隔离后,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而发生氧化的问题,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粘涂层固化后能够对自粘胶层起到防粘和隔离作用,能够防止自粘胶层被污染而失效,或者因自身氧化而降低粘接强度甚至失去粘性,如此,即使当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承受荷载发生形变时,也不会导致自粘胶层与所述防粘涂层及橡胶止水带之间发生分离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粘涂层的各组分通过特定的配比能够对自粘胶层起到良好的防粘和隔离作用,同时还能够与混凝土进行紧密粘接。例如,所述亲混凝土乳液为丙烯酸乳液和/或有机硅乳液,其中,所述亲混凝土乳液的固含量为40%~70%。可以理解,丙烯酸乳液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粘附性,能够使得所述防粘涂层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更高;有机硅乳液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及防水耐久性,配合适当配比的填料、水、光稳定剂、分散剂、消泡剂以及钛白粉,能够大大提高所述防粘涂层与混凝土以及自粘胶层的粘接效果,尤其是还加入了亲混凝土偶联剂,大大提高了所述防粘涂层与混凝土的粘合性,使得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粘接性能更好,进而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止建筑结构漏水、渗水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防粘涂层涂覆在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的操作中,所述防粘涂层由涂覆在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的亲混凝土防粘涂液烘干后形成,所述亲混凝土防粘涂液的制备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41、先将亲混凝土乳液和消泡剂加入至反应釜中,采用450rpm~550rpm 的搅拌速度,进行8min~15min的搅拌操作;再将光稳定剂和分散剂加入至反应釜中,采用550rpm~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10min~20min的搅拌操作。
通过先将亲混凝土乳液和消泡剂加入至反应釜中,采用450rpm~550rpm的搅拌速度,并进行8min~15min的搅拌操作,使亲混凝土乳液和消泡剂混合均匀,再将光稳定剂和分散剂加入至反应釜中,采用550rpm~650rpm的搅拌速度,并进行10min~20min的搅拌操作,能够使得各组分分散的更加均匀。
S142、最后将填料、水、偶联剂和钛白粉加入至反应釜中,采用 750rpm~8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25min~35min的搅拌操作,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亲混凝土防粘涂液,其中,所述亲混凝土乳液、所述填料、所述水、所述光稳定剂、所述分散剂、所述消泡剂、所述亲混凝土偶联剂以及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例为(30~60):(20~40):(5~20):(0.2~2):(0.1~1):(0.3~1): (0.2~2):(2~10)。
最后通过将填料、水、偶联剂和钛白粉加入至反应釜中,采用750rpm~850rpm 的搅拌速度,并进行25min~35min的搅拌操作,充分混合均匀后,能够得到亲混凝土防粘涂液,其中,所述亲混凝土乳液、所述填料、所述水、所述光稳定剂、所述分散剂、所述消泡剂、所述亲混凝土偶联剂以及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例为(30~60):(20~40):(5~20):(0.2~2):(0.1~1):(0.3~1):(0.2~2): (2~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免隔离膜,免覆沙操作,施工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自粘胶层与空气发生过多接触,且还可以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在自粘胶层上,使得自粘胶层与橡胶止水带粘接地更加牢靠,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下面是具体各对比例及实施例的配方。
下面是各对比例及实施例的性能测试。
通过上述性能测试结果可知,对比例1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剥离强度相对实施例1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大大降低,且剥离界面严重发黄,说明底涂剂的存在能明显改善剥离界面黄变的现象,并同时大大提高了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粘接强度。这是因为底涂剂层作为连接橡胶止水带和自粘胶层的桥梁,一方面改善了橡胶止水带和自粘胶层的兼容性差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减缓了两界面间小分子的相互渗透,表现为界面黄边状况大为改善。
从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防粘涂层对粘接强度的改善同样是显著的,尤其是紫外老化后的剥离强度。防粘涂层中添加了性能优异的光稳定剂、和高效的紫外屏蔽剂,能大幅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的抗紫外能力;选用的亲混凝土乳液和混凝土的亲和性非常好,能够提高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对水泥砂浆的粘接力;添加的亲混凝土偶联剂能够起到架桥的作用,一方面改善无机填料和体系的兼容性,另外一方面作为反应性的分子通过水解生成活性硅醇基,然后与水泥砂浆表面的羟基反应,形成化学键合,极大地提高了体系和水泥砂浆的粘接强度。
从实施例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增粘剂的种类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极性树脂有助于提高粘接力。
从实施例3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增塑剂同样是粘接强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LNBR作为一种耐迁移的增塑剂,能够减缓小分子在两相界面间的迁移速度,改善自粘胶层因为吸收/失去小分子而导致失粘的状况。此外,实施例中所选用的LNBR结构中含有40%的极性丙烯腈成分,有助于提高自粘胶层和粘接面之间的范德华力,表现为粘接强度的明显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片、多个第一防位移条及多个第二防位移条,所述橡胶基片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涂敷面及基材面,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涂敷面上,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橡胶基片的基材面上,且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与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一一对齐设置;
底涂剂层,所述底涂剂层粘接于所述涂敷面上,且所述底涂剂层还包覆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的外侧壁;
自粘胶层,所述自粘胶层粘接于所述底涂剂层远离所述涂敷面的一侧面上;及
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粘接于所述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底涂剂层的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厚度为6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位移条为长方体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位移条为长方体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剂层的厚度为5um~3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为800um~20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涂层的喷涂量为50克/平米~100克/平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涂层的厚度与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相同。
CN201821530247.4U 2018-09-18 2018-09-18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Active CN209384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0247.4U CN209384281U (zh) 2018-09-18 2018-09-18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0247.4U CN209384281U (zh) 2018-09-18 2018-09-18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4281U true CN209384281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0247.4U Active CN209384281U (zh) 2018-09-18 2018-09-18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42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6837A (zh) * 2018-09-18 2018-12-21 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438A (zh) * 2021-08-25 2021-11-12 鞍山科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热熔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应用、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6837A (zh) * 2018-09-18 2018-12-21 广东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438A (zh) * 2021-08-25 2021-11-12 鞍山科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热熔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应用、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6837A (zh)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7512B (zh) 反应自粘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WO2021232819A1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9384281U (zh) 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
WO2016008373A1 (zh) 桥联式防水密封膏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BR112013011074B1 (pt) Montagem de parede compreendendo composição adesiva de barreira de água e de ar com base em silicone
CN102140281B (zh) 用于石材背面防护的涂料
CN104371585A (zh) 一种反应型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9851A (zh) 用于施涂于沥青的粘合性、涂覆性或封闭性组合物的增塑剂
KR100344940B1 (ko) 미가류 상태인 점착성 방수시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사용한 시공방법
CN110116523A (zh) 具有防粘涂料预浸布的预铺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JP6780289B2 (ja) 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の補修方法
CN106497486A (zh) 可低温固化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0362A (zh) 一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031012A (ja) 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接着シート
US20070249779A1 (en)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sealing cracks in concrete
CN107384207B (zh) 一种高弹橡胶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6829196U (zh) 自粘型止水带
CN108587452A (zh) 一种密封胶用底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90193A (zh) 具有提高的粘附性的粘合复合体
CN108546545B (zh) 一种混凝土接缝密封胶
CN220167189U (zh) 一种耐热耐候性的聚氨酯防水卷材
CN215165275U (zh) 一种高分子自粘止水带
KR100476063B1 (ko) 1액형 다중폴리머 도막방수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866916B2 (ja) 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の施工方法及び保護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