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6337U - 一种自行车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6337U
CN209366337U CN201920051898.3U CN201920051898U CN209366337U CN 209366337 U CN209366337 U CN 209366337U CN 201920051898 U CN201920051898 U CN 201920051898U CN 209366337 U CN209366337 U CN 209366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elastic cushion
cushion
reinforcement
bottom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1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浩
秦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kanda International Trade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kanda International Trade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kanda International Trade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kanda International Trade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1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6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6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63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坐垫,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该坐垫包括坐垫套、弹性垫和用于与自行车连接的鞍形底壳,所述坐垫套套在所述鞍形底壳外,所述弹性垫设置在所述鞍形底壳与所述坐垫套之间,所述弹性垫上装有加强结构。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坐垫不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应对较大作用力,从而避免弹性垫在受到臀部和胯部交替运动所产生的较大作用力时发生不可逆转形变或者朝一侧歪斜,进而使得整个自行车坐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保证用户安全,适用于自行车体育赛事。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坐垫。
背景技术
传统自行车坐垫结构大都为钢轨、壳体、填充和外皮构成,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座椅壳体,作为坐垫填充衬垫的下层结构,为了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必须要有足够的刚性,但为此也损失了一定的舒适性。自行车鞍座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可以提高舒适度。例如,凝胶垫布置在座垫内部以改善舒适性,或者是在鞍座框架和鞍座壳体之间加上弹簧,尤其是在鞍座背部的区域中,但是舒适性也较差。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自行车座椅和用于生产自行车鞍座的方案: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壳,座垫设置在鞍座壳的上侧;还提供了连接到鞍座框架的支撑元件;弹性体设置在鞍座壳体和支撑元件之间,以使鞍座壳体与支撑元件分离。该种结构理论上可改进自行车坐垫的舒适度,但是其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鞍座壳体和支撑元件之间的弹性体极大削弱了坐垫的稳定性能。当用户高速剧烈骑行时,受到用户臀部与跨部的交替运动,会导致坐垫水平方向的不稳定性,易歪斜,不能进行校正。导致用户骑行时身体重心偏向于身体的某一侧而影响对车辆骑行的操控,或因此而摔倒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坐垫,解决现有技术中鞍座壳体与支撑元件设有弹性体的自形成坐垫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套、弹性垫和用于与自行车连接的鞍形底壳,所述坐垫套套在所述鞍形底壳外,所述弹性垫设置在所述鞍形底壳与所述坐垫套之间,所述弹性垫上装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垫为鞍形结构并包括前鼻部和宽尾部,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两加强块和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在两块所述加强块之间,两块所述加强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宽尾部两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两块所述加强块相对于所述弹性垫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分布于所述宽尾部两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两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连接片组成耳麦形状,所述加强块大致呈方块状且其一部分嵌入所述弹性垫内而其另一部分悬空,所述连接片为片状结构且其完全嵌入所述弹性垫内并位于所述宽尾部远离所述前鼻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块和连接片一体成型且通过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铸造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垫为鞍形结构并包括前鼻部和宽尾部,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中心块和延伸片,所述延伸片的数量为多片且呈发散状连接于所述中心块外壁上,所述中心块和所述延伸片均完全嵌装于所述弹性垫内且所述中心块位于所述宽尾部中心位置,多片所述延伸片分为两部分且相对于所述弹性垫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延伸片的数量为四片,四片所述延伸片连接在所述中心块外壁上形成X型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心块上设有安装槽且该安装槽的槽口朝下,所述鞍形底壳以及所述弹性垫的底壁上与所述安装槽正对的位置均设有与该安装槽槽口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心块和所述延伸片一体成型且通过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铸造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垫为发泡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发泡聚醚嵌段酰胺弹性体或发泡聚酰胺弹性体制成的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上包括坐垫套、弹性垫和鞍形底壳,鞍形底壳用于连接在自行车上,而上述坐垫套套在鞍形底壳上,该弹性垫则设置在鞍形底壳和坐垫套之间,借于弹性垫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另外,在弹性垫上装有加强结构,使得整个弹性垫在具有良好的弹性以缓冲作用力之外,其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应对较大作用力,从而避免弹性垫在受到臀部和胯部交替运动所产生的较大作用力时发生不可逆转形变或者朝一侧歪斜,进而使得整个自行车坐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保证用户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包含有坐垫套、弹性垫以及鞍形底壳的现有自行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实施例2所述的加强结构的弹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实施例3所述的加强结构的弹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图中:
1-坐垫套;
2-弹性垫;21-前鼻部;22-宽尾部;
3-鞍形底壳;
4-加强块;
5-连接片;
6-中心块;61-安装槽
7-延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行车坐垫,该坐垫包括有坐垫套1、弹性垫2和鞍形底壳3,鞍形底壳3用于与自行车连接,而上述坐垫套1包括支撑元件和外套,支撑元件和外套均呈鞍形且支撑元件设置在外套内并其能完全覆盖住上述鞍形底壳3,上述弹性垫2安装在上述鞍形底壳3与坐垫套1的支撑元件之间,以使得鞍形底壳3与支撑元件分离,并且上述外套能够完全套在上述支撑元件、弹性垫2以及鞍形底壳3形成的结构外,弹性垫2能够吸收以及缓冲振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坐垫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上述坐垫套1、弹性垫2以及鞍形底壳3组成的结构和现有技术中内置弹性垫2的自行车坐垫是一样的结构,而且坐垫套1、弹性垫2以及鞍形底壳3均是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对其结构、形状以及连接方式均进行详尽的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改进点,上述弹性垫2上装有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能够加强整个弹性垫2的强度和刚度,在不影响该弹性垫2舒适性的情况下,使得整个弹性垫2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避免弹性垫2在受到臀部和胯部交替运动所产生的较大作用力时发生不可逆转形变或者朝一侧歪斜,以保证用户安全,特别是对于自行车体育赛事,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坐垫更加适合。
另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稳定性而将弹性垫2设置为大尺寸的坐垫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上加装加强结构后增强了整个坐垫的结构稳定性,这样,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以及整个自行车坐垫便可以设置为较小尺寸,以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可以是和现有技术中的弹性体制作材料一样,也即其通过无规则排列的膨胀材料的粒子制成,包括膨胀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膨胀热塑性氨基甲酸酯(puppet)、膨胀聚丙烯(ePP)、膨胀聚酰胺(ePA)、膨胀聚醚嵌段酰胺(ePEBA)、膨胀聚甲醛(ePOM)、膨胀聚苯乙烯(PS)、膨胀聚乙烯(ePE)、膨胀聚氧乙烯(ePOE)、膨胀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EPDM)。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为通过泡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发泡聚醚嵌段酰胺弹性体或发泡聚酰胺弹性体制成的结构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发泡聚醚嵌段酰胺弹性体或发泡聚酰胺弹性体是一类加热可以塑化、溶剂可以溶解的弹性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油、柔软性好、弹性好、缓冲性能好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容易加工成型,并且重量轻,从而使得整个弹性垫2具有更好的可塑性、耐磨性以及柔韧性等上述优良性能,增强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也是鞍形结构且包括前鼻部21和宽尾部22,以能完全覆盖住整个鞍形底壳3,其形状和现有技术中的鞍形自行车坐垫一样。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结构包括两块加强块4和一片连接片5,上述连接片5连接在两块上述加强块4之间。
安装的时候,将上述两块加强块4分别安装为宽尾部22两侧位置,由于在整个自行车坐垫在使用的时候,其受力更大的是宽尾部,传递至弹性垫2上,也是其宽尾部22受力更大,两块加强块4与连接片5组成的结构能够“箍”住弹性垫2,使得弹性垫2在受到纵向作用力的时候不会轻易变形或者朝一侧歪斜,同时也增强纵向上的承力能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两块该加强块4相对于弹性垫2长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分布,以使得弹性垫2两侧均受到等同的紧箍作用力,进一步增强稳定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5能起到连接作用,此时,其安装位置可以是任意的。为了增强美观性并且尽最大可能利用连接片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2连接在两块加强块4之间组成的结构呈耳麦形状,安装的时候,上述连接片5完全嵌入上述弹性垫2 内且位于宽尾部22远离前鼻部21的一端,上述弹性垫2在开模的时候预留有用于嵌装连接片5的弧形槽,连接片5通过胶合的方式完全嵌装在弧形槽内,这样,连接片5在起到连接的同时还可以“箍”住弹性垫2的宽尾部22尾段,进一步增强整个弹性垫2的稳定性。上述加强块4大致呈方块形状,而上述连接片5为弧形片状结构,弹性垫2两侧在开模的时候均形成有与方块形状的加强块4形状适配的槽口,加强块4的一部分嵌装在槽口内而该加强块4的另一部分悬空,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弹性垫2,乃至整个自行车坐垫的美观性。作为另一种方式,上述加强块4也可以完全嵌入弹性垫2内。
为了增强整个加强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加强块4与连接片5一体成型,并且是通过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铸造而成的。该处所述的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可以是合成材料,也可以是合成混合材料,具体可能的材料例子是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密实材料例如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丙烯(PP)。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其他相似的可以实现在此描述的基本功能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而且增强结构可以全部或仅部分地由这些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
实施例3:
作为本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也是鞍形结构且包括前鼻部21和宽尾部22,以能完全覆盖住整个鞍形底壳3,其形状和现有技术中的鞍形自行车坐垫一样。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心块6 和延伸片7。延伸片7呈片状,其数量为多片且多片该延伸片7呈发散状分布在上述中心块6外壁上,而且多片延伸片7分成两部分。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2在开模的时候便形成有与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结构相同形状以及尺寸的B槽,上述中心块6以及延伸片7完全嵌入在B槽内并通过胶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上述中心块6位于上述弹性垫2的宽尾部22中心位置,两部分上述延伸片7相对于该弹性垫2长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分布并均位于宽尾部22内。
嵌装有该种加强结构的弹性垫2,其在纵向上的受力能力更好,并且由于延伸片7的牵拉作用,使得整个弹性垫2内部更加紧密,而朝四周散开的可能性更低,因此包含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垫2的自行车坐垫的稳定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技术,其在承受较大纵向作用力的时候不会轻易变形或者朝一侧歪斜。
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延伸片7的数量为四片,四片延伸片7连接在中心块6外壁上形成X型结构,这样的加强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制造,并且其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弹性垫2内部结构作较大变化,因而不会增大弹性垫2的内部应力,以使得包含有该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强结构的弹性垫2的稳定性更好。
为了增强整个加强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强度,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块6与延伸片7一体成型,并且是通过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铸造而成的。该处所述的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可以是合成材料,也可以是合成混合材料,具体可能的材料例子是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密实材料例如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丙烯(PP)。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其他相似的可以实现在此描述的基本功能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而且增强结构可以全部或仅部分地由这些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3的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块6上设有安装槽61且该安装槽61的槽口朝下,在上述鞍形底壳3以及弹性垫2的底壁上与该安装槽61正对的位置均设有与该安装槽61槽口适配的通孔,整个安装槽 61为锥形扩口槽。这样,整个安装槽61通过通孔的导通作用将会与外界连通。
在该安装槽61内可以安装若干电子部件,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部件的安装为现有技术,此处只是将电子部件安装在一个槽里面,故在此不再对电子部件的安装方式进行详尽的赘述,上述的电子部件可以例如是GPS收发器,并且可以用于确定位置,也可以是速度感应器,用于测定骑行速度,也可以是其余一些小型电子器件,以完成各项所需功能。当然,这样电子部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套、弹性垫和用于与自行车连接的鞍形底壳,所述坐垫套套在所述鞍形底壳外,所述弹性垫设置在所述鞍形底壳与所述坐垫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上装有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鞍形结构并包括前鼻部和宽尾部,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两加强块和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在两块所述加强块之间,两块所述加强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宽尾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加强块相对于所述弹性垫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分布于所述宽尾部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连接片组成耳麦形状,所述加强块大致呈方块状且其一部分嵌入所述弹性垫内而其另一部分悬空,所述连接片为片状结构且其完全嵌入所述弹性垫内并位于所述宽尾部远离所述前鼻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和连接片一体成型并通过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铸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鞍形结构并包括前鼻部和宽尾部,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中心块和延伸片,所述延伸片的数量为多片且呈发散状连接于所述中心块外壁上,所述中心块和所述延伸片均完全嵌装于所述弹性垫内且所述中心块位于所述宽尾部中心位置,多片所述延伸片分为两部分且相对于所述弹性垫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片的数量为四片,四片所述延伸片连接在所述中心块外壁上形成X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上设有安装槽且该安装槽的槽口朝下,所述鞍形底壳以及所述弹性垫的底壁上与所述安装槽正对的位置均设有与该安装槽槽口适配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和所述延伸片一体成型并通过柔性且具有耐撕裂性的材料铸造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发泡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发泡聚醚嵌段酰胺弹性体或发泡聚酰胺弹性体制成的结构件。
CN201920051898.3U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自行车坐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6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1898.3U CN209366337U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自行车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1898.3U CN209366337U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自行车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6337U true CN209366337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2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189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6337U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自行车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6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568A (zh) * 2019-01-11 2019-03-26 瓦坎达国际贸易(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坐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568A (zh) * 2019-01-11 2019-03-26 瓦坎达国际贸易(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坐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7505B2 (en) Saddle having a cushion sandwiched between a pad and a base
US6942291B2 (en) Bicycle saddle
CN109515568A (zh) 一种自行车坐垫
CN209366337U (zh) 一种自行车坐垫
CN203920497U (zh) 汽车座椅防下潜支撑结构
CN204688262U (zh) 自行车鞍座
CN202728402U (zh) 缓冲减震型自行车鞍座
CN204219697U (zh) 一种缓冲动感单车
CN206520689U (zh) 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
CN206265199U (zh) 一种五簧鞍座
CN205327232U (zh) 减震鞍座
CN204978970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鞍座
KR100935441B1 (ko) 자전거 안장
CN103889830B (zh) 对自行车或骑乘车辆座椅和鞍座的改进
CN200995736Y (zh) 踏板式摩托车的脚踏板缓冲结构
CN203332278U (zh) 减震自行车后座
CN202243789U (zh) 便于通风的两半式鞍座
CN206297361U (zh) 一种防变形实心自行车胎
CN201604741U (zh) 自行车吸震式脚踏板
CN201808615U (zh) 自行车避震座垫
CN201006728Y (zh) 一种乘用车车身
CN205757356U (zh) 赛车驾驶员下肢体保护架
CN205220874U (zh) 自行车车座
CN202163307U (zh) 变速器辅助悬置
CN201914361U (zh) 一种可保护坐骨的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