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647U - 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36647U CN209336647U CN201821681915.3U CN201821681915U CN209336647U CN 209336647 U CN209336647 U CN 209336647U CN 201821681915 U CN201821681915 U CN 201821681915U CN 209336647 U CN209336647 U CN 209336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e
- connector
- body harness
- upper limit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包括一上下设置且相互插接的上卡扣以及下卡扣;上卡扣包括上限位板以及上连接件,上连接件的上端与上限位板的上端相连;下卡扣包括下限位板、下连接件以及用于插入钣金件上钣金孔的钣金卡扣,下连接件的下端与下限位板相连,下限位板的下方与钣金卡扣相连;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插接,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夹持车身线束固定之间的空间;钣金卡扣上套设有一海绵垫圈,海绵垫圈与下限位板的下表面相抵。本专利将传统的一体化成型的卡扣,改良为相互插接的上卡扣与下卡扣,保证对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卡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车内所需要布置的支架数量也在不断地提升,若支架无法固定或者固定的不够牢固,则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摇晃,发出异响,在摇摆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损坏,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目前线束固定支架结构的多样化,不规则的线束固定支架很难安装在车身的钣金件上,经常出现装配不牢,产生异响,甚至干扰线束的正常工作。如何实现不同的线束固定支架均能与汽车上的钣金件进行连接,提高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的便利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下设置且相互插接的上卡扣以及下卡扣;
所述上卡扣包括上限位板以及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限位板的上端相连;
所述下卡扣包括下限位板、下连接件以及用于插入钣金件上钣金孔的钣金卡扣,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下限位板相连,所述下限位板的下方与所述钣金卡扣相连;
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插接,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限位板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夹持车身线束固定之间的空间;
所述钣金卡扣上套设有一海绵垫圈,所述海绵垫圈与所述下限位板的下表面相抵。
本专利的改良点在于:(1)将传统的一体化成型的卡扣,改良为相互插接的上卡扣与下卡扣,将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夹设在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之间,保证对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固定效果。通过下限位板,避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之间与钣金件的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相互磨损导致噪音,并削弱车身振动导致的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振动。
(2)通过海绵垫圈,起到防水和消除噪音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上固定有2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卡爪,所述卡爪上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凸起;所述下连接件上设有用于插入上连接件上的插接孔,所述下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爪个数相匹配的卡爪限位孔,所述卡爪限位孔与所述插接孔导通;
所述上卡扣与所述下卡扣插接时,所述限位凸起容置在所述卡爪限位孔内;
所述上连接件上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条状突起,所述条状突起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所述下连接件上设有两个与所述条状突起相匹配的条状凹槽。
本专利通过条状突起与条状凹槽,便于引导上连接件插入下连接件的插接口,实现限位凸起卡设在所述卡爪限位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上连接件的径向外围。
便于用户通过开口,将卡爪进行收拢,进而移出卡爪限位孔,实现上卡扣与下卡扣之间的拆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限位板设有突出方向向下的半球状突起。通过半球状突起减少与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接触面,给予一定的形变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限位板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是线段与优弧相连围成的。
本专利优化上限位板的结构,便于通过线段作为安装时的参考线,保证安装效果。
所述上限位板的厚度从中央至后侧逐渐递减。
本专利通过优化上限位板的厚度,便于保证上限位板的强度的同时,减少上限位板外凸感。
所述下限位板的上表面呈一从上至下外径递增的锥面。减少与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接触面。
所述上限位板上安装有开口向上的C字形的卡线槽。
通过卡线槽便于实现车身线束固定支架上穿过的线束的固定。
所述上限位板上固定有一扎带。
通过扎带便于实现车身线束固定支架上穿过的线束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卡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卡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卡扣,2为下卡扣,3为海绵垫圈,11为上限位板,12为上连接件,13为限位凸起,14为开口,15为条状突起,21为下连接件,22为卡爪限位孔,23为下限位板, 24为钣金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包括一上下设置且相互插接的上卡扣1以及下卡扣2;上卡扣1包括上限位板11以及上连接件12,上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限位板11的上端相连;下卡扣2包括下限位板23、下连接件21以及用于插入钣金件上钣金孔的钣金卡扣24,下连接件21的下端与下限位板23相连,下限位板23的下方与钣金卡扣24相连;上连接件12与下连接件21插接,上限位板11与下限位板23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夹持车身线束固定之间的空间;钣金卡扣24上套设有一海绵垫圈3,海绵垫圈3与下限位板23的下表面相抵。本专利的改良点在于:(1)将传统的一体化成型的卡扣,改良为相互插接的上卡扣1与下卡扣2,将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夹设在上限位板11与下限位板23之间,保证对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固定效果。通过下限位板23,避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之间与钣金件的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相互磨损导致噪音,并削弱车身振动导致的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振动。通过海绵垫圈3,起到防水和消除噪音的作用。
上连接件12上固定有2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卡爪,卡爪上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凸起 13;下连接件21上设有用于插入上连接件12上的插接孔,下连接件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爪个数相匹配的卡爪限位孔22,卡爪限位孔22与插接孔导通;上卡扣1与下卡扣2插接时,限位凸起13容置在卡爪限位孔22内;上连接件12上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条状突起15,条状突起15的长度方向为上下,下连接件21上设有两个与条状突起15相匹配的条状凹槽。本专利通过条状突起15与条状凹槽,便于引导上连接件12插入下连接件21的插接口,实现限位凸起13卡设在卡爪限位孔22内。
上限位板11上开设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开口14,开口14位于上连接件12的径向外围。便于用户通过开口14,将卡爪进行收拢,进而移出卡爪限位孔22,实现上卡扣1与下卡扣2 之间的拆卸。上限位板11设有突出方向向下的半球状突起。通过半球状突起减少与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接触面,给予一定的形变空间。上限位板1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是线段与优弧相连围成的。本专利优化上限位板11的结构,便于通过线段作为安装时的参考线,保证安装效果。
上限位板11的厚度从中央至后侧逐渐递减。本专利通过优化上限位板11的厚度,便于保证上限位板11的强度的同时,减少上限位板11外凸感。下限位板23的上表面呈一从上至下外径递增的锥面。减少与车身线束固定支架的接触面。
上限位板11上安装有开口14向上的C字形的卡线槽。通过卡线槽便于实现车身线束固定支架上穿过的线束的固定。卡线槽与上限位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卡线槽的下端设有开设有外螺纹的连接杆,上限位板上开设有延伸至下连接件上的螺纹孔。连接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便于实现卡线槽的安装。或者,上限位板上固定有一扎带。通过扎带便于实现车身线束固定支架上穿过的线束的固定。上卡扣与下卡扣均包括一塑料制成的内层以及覆盖在内层外围的耐磨层。耐磨层是一泡沫铝层或者气凝胶层。提高上卡扣与下卡扣的耐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下设置且相互插接的上卡扣以及下卡扣;
所述上卡扣包括上限位板以及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限位板的上端相连;
所述下卡扣包括下限位板、下连接件以及用于插入钣金件上钣金孔的钣金卡扣,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下限位板相连,所述下限位板的下方与所述钣金卡扣相连;
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插接,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限位板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夹持车身线束固定之间的空间;
所述钣金卡扣上套设有一海绵垫圈,所述海绵垫圈与所述下限位板的下表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上固定有2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卡爪,所述卡爪上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凸起;所述下连接件上设有用于插入上连接件上的插接孔,所述下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爪个数相匹配的卡爪限位孔,所述卡爪限位孔与所述插接孔导通;
所述上卡扣与所述下卡扣插接时,所述限位凸起容置在所述卡爪限位孔内;
所述上连接件上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条状突起,所述条状突起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所述下连接件上设有两个与所述条状突起相匹配的条状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上连接件的径向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设有突出方向向下的半球状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是线段与优弧相连围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的厚度从中央至后侧逐渐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的上表面呈一从上至下外径递增的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上安装有开口向上的C字形的卡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上固定有一扎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81915.3U CN209336647U (zh) | 2018-10-17 | 2018-10-17 | 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81915.3U CN209336647U (zh) | 2018-10-17 | 2018-10-17 | 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36647U true CN209336647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774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81915.3U Active CN209336647U (zh) | 2018-10-17 | 2018-10-17 | 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366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9802A (zh) * | 2019-09-10 | 2019-12-06 | 广州博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舱连接保护罩 |
-
2018
- 2018-10-17 CN CN201821681915.3U patent/CN2093366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9802A (zh) * | 2019-09-10 | 2019-12-06 | 广州博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舱连接保护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B2365632A (en) | Wire harness slack absorbing mechanism for vehicular sliding door | |
CN209336647U (zh) | 一种车身线束固定支架安装用卡扣 | |
JP2002240679A (ja) | シートベルトバックルとベルト引き締め装置との組立体 | |
US8002340B2 (en) | Joint structure for fixing between sunroof and headliner | |
EP3178697A1 (en) | Fog lamp mounting structure | |
US6890211B2 (en) | Connector holding structure | |
CN208576514U (zh) | 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 | |
JPH10110718A (ja) |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の端末取付構造 | |
CN209776686U (zh) | 线缆固定装置及滑板车 | |
JP2016215852A (ja) |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 |
CN206336197U (zh) | 一种氛围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 |
KR101483886B1 (ko) | 헤드레스트 스테이 가이드 | |
CN216215521U (zh) | 一种防踩踏线束结构 | |
CN219096495U (zh) | 一种副仪表板卡接结构及车辆 | |
CN217495908U (zh) | 头枕音箱装置 | |
CN214028129U (zh) | 一种空调压缩机接插件固定支架 | |
KR100320964B1 (ko) | 자동차의 가니쉬 장착용 클립 | |
KR20190054291A (ko) | 자동차의 헤드라이너에 와이어링을 장착하는 구조 | |
CN219821337U (zh) | 一种车载卫星定位导航仪的固定安装结构 | |
CN215110979U (zh) | 制动管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096286U (zh) | 一种立柱下内饰板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 |
CN212063304U (zh) | 用于车辆线缆的套管 | |
CN212073939U (zh) | 一种车载线束保护装置 | |
KR20190001255U (ko) | 지지부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전장 박스의 결합 구조 | |
KR200170697Y1 (ko) | 자동차의 벨트 가이드 설치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