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931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9319U
CN209329319U CN201920092026.1U CN201920092026U CN209329319U CN 209329319 U CN209329319 U CN 209329319U CN 201920092026 U CN201920092026 U CN 201920092026U CN 209329319 U CN209329319 U CN 209329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alar part
wa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20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祥
徐寅超
朱建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20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9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9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9319U/zh
Priority to TW109200119U priority patent/TWM604505U/zh
Priority to US16/742,869 priority patent/US1105683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板,所述绝缘本体向后延伸有两块相对的固定壁,所述接地板包括安装于两块固定壁之间的抵持部,所述接地板还包括自所述抵接部向后延伸出固定壁外的后板及自所述后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三翼部。延伸出的第三翼部与金属壳体焊接在一起实现接地作用,提升抗电磁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抗电磁干扰能力增强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CN104425995B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接地片,绝缘本体沿纵长方向延伸且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腔,绝缘本体于形成对接腔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对接腔相连通的第一端子容置槽及第二端子容置槽,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对应收容于第一、第二端子容置槽内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包括凸伸入对接腔的接触部,所述接地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之间且凸设有位于对接腔内的抵接部。接地片位于对接腔的抵接部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导电,实现接地回路,但是抵接面积小且时间久了抵接部会磨损,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其接地效果欠佳。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增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接地板,所述绝缘本体向后延伸有两块相对的固定壁,所述接地板包括安装于两块固定壁之间的抵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还包括自所述抵接部向后延伸出固定壁外的后板及自所述后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三翼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接地板延伸出的第三翼部与金属壳体焊接在一起实现接地作用,提升抗电磁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部分结构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部分结构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6如图5所示电连接器部分结构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7是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虚线A-A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对接腔 10 前端面 101
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12
端壁 13 固定壁 14
端子槽 15 长槽 141
导电端子 2 接触部 21
连接部 22 焊接部 23
金属壳体 3 第一壳体 31
弹片 310 第一外壁 311
框体部 312 第一翼部 313
分叉状焊接部 314、324 第二壳体 32
第二外壁 321 延伸部 322
第二翼部 323 容置腔 33
磁性件 4 顶面 401
前端面 402 线缆组件 5
线头 51 绝缘条 52
接地板 6 抵接部 61
刀片部 610 V字部 611
第一接地部 612 固定臂 613
后板 62 第二接地部 621
第三翼部 63 第一接地条 71
第二接地条 72 第一接地脚 711
第二接地脚 712 第三接地脚 710、720
锡块 81 绝缘块 82
金属条 8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7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包覆于绝缘本体1的金属外壳3、固定于金属外壳3的磁性件4及连接导电端子的线缆组件5(图面显示部分线缆,其余省略未画)。
结合图3所示,绝缘本体1定义有前端面101,绝缘本体1包括贯穿前端面101的对接腔10、相对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连接第一、第二侧壁11、12的两个端壁13。前端面101为倾斜面,表现为第一侧壁11较第二侧壁12向前凸伸出一端距离。若干导电端子2呈两排分别安装于第一侧壁11 和第二侧壁12内。每排导电端子2均包括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
结合图5及图6所示,绝缘本体1还包括设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 内的两排端子槽15、及自绝缘本体向后延伸出的两块相对的固定壁14,固定壁14设有容纳导电端子的若干长槽141。导电端子2包括收容于端子槽15的接触部21、容置于长槽141内的焊接部23及连接焊接部23和接触部21的连接部22。上述接触部21凸伸入对接腔10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端子电性接触。焊接部23一面暴露出固定壁14,用以与线缆组件5焊接。
结合图3及图7所示,金属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包括贴覆于第一侧壁11的第一外壁311,第一外壁311在临近前端面处弯折出向后延伸的若干弹片310,若干弹片310倾斜向外延伸,用以与外部壳体电性抵接,实现接地效果。第一壳体31还包括位于第一外壁311两端的框体部312及自第一外壁311的两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一翼部313,第一翼部313位于框体部312的后方。第一外壁311设有贯穿外壁面的通孔,通孔自其边缘处向下弯折形成分叉状抵持臂314。第一壳体31上方覆盖有绝缘块。第二壳体32包括贴覆于第二侧壁12的第二外壁321、位于第二外壁321 两端的延伸部322及自第二外壁321的两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翼部 323,第二翼部323位于延伸部322的后方。第一翼部313和第二翼部323堆叠固定在一起。第二外壁321设有贯穿外壁面的通孔,通孔自其边缘处向上弯折形成分叉状抵持臂324。图3所示8个锡块分别焊接于分叉状抵持臂314、 324处,分叉状抵持臂314、324抵接于内置金属条83。框体部312二次折弯而延接于延伸部322,从而形成容置腔33。
结合图1所示,一对磁性件4收容于容置腔33,通过点焊与框体部312 固定在一起。磁性件4的前表面为倾斜面,与绝缘本体1的前端面101位于同一平面。且磁性件4向上凸伸出第一外壁311,藉此磁性件4自前向后安装入容置腔33时,可以将起限位作用,磁性件4的后表面为平滑的竖直面,暴露于空气中。若干弹片310排列在一对磁性件4之间且向上凸伸出一对磁性件4的顶面401。
结合图6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接地板6,接地板6 包括位于两块固定壁之间14内的抵接部61、自抵接部61向后延伸出固定壁14 外的后板62、以及自后板62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三翼部63。参图1和图2,第一翼部313、第三翼部63、第二翼部323依次从上往下堆叠焊接在一起。第一翼部313及第二翼部323表面均包括若干焊点。抵接部61包括径直向前延伸的片状部610及呈V字状倾斜向前延伸出的V字部611,片状部610的前侧面及V 字部611的拐点暴露于对接腔10,用以与对接电连接器电性抵接,形成接地回路,上述V字部的拐点向前凸伸出片状部的前侧面。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抵接部61两端向外弯曲延伸有第一接地部612,第一接地部612继续向前延伸形成固定臂613,固定臂613凸伸入对接腔10内。后板 62包括自其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二接地部621,第二接地部621位于第一接地部 612相邻后方。参图5,电连接器设有第一接地条71及第二接地条72,第一接地条71包括与第一接地部612抵接的第一接地脚711,第二接地条72包括与第二接地部621抵接的第二接地脚721。每一接地条7均设有若干第三接地脚710、 720,第三接地脚710、720与导电端子2中用于接地功能的端子连接。如此,各接地端子、接地条7及接地板6均连接于一起,且最终通过第三翼部63与金属壳体3焊接于一起,实现更好的接地效果,提升抗电磁干扰能力。
结合图4及图5,线缆组件5与导电端子2相连,线缆组件5包括线缆及将各线缆固定在一起的绝缘条52,线缆包括线芯51及包裹线芯51的绝缘层,线芯 51一端与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相连。绝缘条52一侧为上述接地条7,另一侧设有金属条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接地板,所述绝缘本体向后延伸有两块相对的固定壁,所述接地板包括安装于所述两块固定壁之间的抵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还包括自所述抵接部向后延伸出固定壁外的后板及自所述后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三翼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自其后方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上述三个翼部彼此堆叠,且所述第三翼部位于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第三翼部及第二翼部由上及下依次通过点焊固定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前端面、相对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贴覆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在临近前端面处弯折出向后延伸的若干弹片,所述若干弹片倾斜向外延伸,用以与外部壳体电性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一侧壁较第二侧壁向前凸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两端的一对磁性件,所述磁性件向上凸伸出第一外壁,所述若干弹片排列在所述一对磁性件之间且向上凸伸出一对磁性件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径直向前延伸的片状部、以及呈V字状倾斜向前延伸出的V字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部的拐点向前凸伸出所述片状部的前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两端向外弯曲延伸有第一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继续向前延伸形成固定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地部相邻后方的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及第三翼部均彼此独立。
CN201920092026.1U 2019-01-21 2019-01-21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9329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2026.1U CN209329319U (zh) 2019-01-21 2019-01-21 电连接器
TW109200119U TWM604505U (zh) 2019-01-21 2020-01-04 電連接器
US16/742,869 US11056837B2 (en) 2019-01-21 2020-01-14 Electrical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three metal plates joined togeth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2026.1U CN209329319U (zh) 2019-01-21 2019-01-2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9319U true CN209329319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3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2026.1U Active CN209329319U (zh) 2019-01-21 2019-01-2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9319U (zh)
TW (1) TWM60450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4505U (zh) 2020-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575B (zh) 电连接器
TWI739908B (zh) 電連接器
US73843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064915B (zh) 电连接器
CN205944620U (zh) 电连接器
US20110059626A1 (en) Shieled connector having leveling arrangement ensuring reliable interconnection
CN211700677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481069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98200A (zh) 电连接器
CN209929525U (zh)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CN106410487B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209329319U (zh) 电连接器
CN110829085B (zh) 电连接器
US10069223B2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20080227339A1 (en) Plug connecto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4505980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201440490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9037988A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806U (zh) 电连接器
CN211182587U (zh) 具可传输高速信号的电连接器
CN209472139U (zh) 电连接器
CN109428201B (zh) 电连接器
CN206282999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7490223U (zh) 电连接器
CN21479779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