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1121U -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1121U
CN209321121U CN201821953916.9U CN201821953916U CN209321121U CN 209321121 U CN209321121 U CN 209321121U CN 201821953916 U CN201821953916 U CN 201821953916U CN 209321121 U CN209321121 U CN 209321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guard board
saddle
ontology
dismou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39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unw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unw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unw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unw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39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1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1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11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包括鞍座本体、支架,鞍座本体下部设置有支架,鞍座本体下设置有护板组件,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通过弹扣连接,鞍座本体包括坐垫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护板结构连接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连接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弹扣,护板组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若干支撑件,若干支撑件包括水平部、凹部,支撑件均以水平部紧贴上护板、水平部紧贴下护板的形式排列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护板组件远离鞍座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C形护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使得防护板的强度和缓冲性能良好,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由于经济因素、交通状况以及其他各项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的人们在出行中选择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也由于它的轻便、价格低廉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也因此被称为自行车大国。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自行车类产品的研发及技术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鞍座是安装在自行车座管上,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当与外界硬质材料碰撞时鞍座易损坏,因此需在鞍座底部安装防护板结构。然而目前,在自行车、摩托车或电动车领域内,现有的鞍座底部的防护板采用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不便于防护板的更换,且防护板的强度和缓冲能力较弱,使得防护板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使得防护板的强度和缓冲性能良好,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包括鞍座本体、支架,所述鞍座本体下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鞍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鞍座本体下设置有护板组件,所述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通过弹扣连接,所述鞍座本体包括坐垫部和连接部,所述坐垫部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护板结构连接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连接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弹扣,所述护板组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若干支撑件,若干所述支撑件包括水平部、凹部,所述支撑件均以水平部紧贴上护板、水平部紧贴下护板的形式排列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所述护板组件远离鞍座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C形护板。
进一步,所述弹扣包括伸出端和直端,所述伸出端和所述直端一体成型,所述伸出端设置有端部和尾部,所述伸出端的尾部与所述直端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平台,所述伸出端的端部为角形结构。
进一步,若干所述弹扣与若干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的凹部内部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
进一步,所述C形护板的两侧具有翼板,所述翼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护板组件上。
进一步,所述凹部为C形结构,所述水平部与凹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上护板、下护板和支撑件构造采用金属薄板或塑料制成,所述上护板、下护板和支撑件构造的厚度为0.6-1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鞍座本体下设置有护板组件,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通过弹扣连接,鞍座本体包括坐垫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护板结构连接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连接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弹扣,若干弹扣与若干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设置,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弹扣的直端紧靠时长度,而通孔的直径又小于所述弹扣的直端自然状态下分开时长度,使得弹扣不会从通孔中脱落,通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部与护板组件的连接方式,方便拆装、便于更换,同时,与传统的粘结的连接方式不同,采用类似箭头形状的弹扣进行连接,不仅能确保鞍座本体与护板组件的稳固连接,还延长了鞍座的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护板组件,护板组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若干支撑件,若干支撑件包括水平部、凹部,支撑件均以水平部紧贴上护板、水平部紧贴下护板的形式排列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支撑件可粘接到上护板和下护板上,并且上护板、下护板和支撑件构造采用金属薄板或塑料制成,上护板、下护板和支撑件构造的厚度为0.6-1mm,凹部为C形结构,水平部与凹部一体成型,支撑件的凹部内部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纳米吸能材料能吸收外部冲击的能量,用于保护其他部件免受外来冲击的影响,延长鞍座的使用寿命,另外,护板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连接部的深度,安装时,护板组件通过弹扣与连接部稳固连接,此时护板组件的边缘轮廓不会凸出在连接部的轮廓之外,不仅节省原料,还使外形形状规则、美观,护板组件和连接部都可以根据骑行者的喜好设置成不同的颜色,护板组件和连接部的外围表面还可以粘接有荧光的条状物体,在黑夜中骑行可作为提醒标识,保证骑行者夜间骑行的安全,增加实用性;
通过在护板组件远离鞍座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C形护板,所述C形护板的两侧具有翼板,所述翼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护板组件上,C形护板的C形开口朝上,C形护板与护板组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腔体,C形护板可以用来进一步加强鞍座本体的稳固,且C形护板与护板组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腔体可以用来存放套设在鞍座本体上的防水套等物品,兼具存储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的护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的护板组件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的弹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鞍座本体,11、坐垫部,12、连接部,2、支架,3、护板组件,31、上护板,32、下护板,33、支撑件,331、水平部,332、凹部,4、C形护板,5、弹扣,51、伸出端,52、直端,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包括鞍座本体1、支架2,所述鞍座本体1下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与鞍座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鞍座本体1下设置有护板组件3,所述护板组件3与鞍座本体1通过弹扣5连接,所述鞍座本体1包括坐垫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坐垫部11和连接部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2与护板结构连接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6,所述护板组件3与鞍座本体1连接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弹扣5,若干所述弹扣5与若干所述通孔6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通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弹扣5的直端52紧靠时长度,而所述通孔6的直径又小于所述弹扣5的直端52自然状态下分开时长度,使得弹扣5不会从通孔6中脱落,通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部12与护板组件3的连接方式,方便拆装、便于更换,同时,与传统的粘结的连接方式不同,采用类似箭头形状的弹扣5进行连接,不仅能确保鞍座本体1与护板组件3的稳固连接,还延长了鞍座的使用寿命,所述护板组件3包括上护板31、下护板32、设置在上护板31和下护板32之间的若干支撑件33,若干所述支撑件33包括水平部331、凹部332,所述支撑件33均以水平部331紧贴上护板31、水平部331紧贴下护板32的形式排列设置在上护板31和下护板32之间,支撑件33可粘接到上护板31和下护板32上,并且所述上护板31、下护板32和支撑件33构造采用金属薄板或塑料制成,所述上护板31、下护板32和支撑件33构造的厚度为0.6-1mm,所述凹部332为C形结构,所述水平部331与凹部332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件33的凹部332内部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纳米吸能材料能吸收外部冲击的能量,用于保护其他部件免受外来冲击的影响,延长鞍座的使用寿命,另外,护板组件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连接部12的深度,安装时,护板组件3通过弹扣5与连接部12稳固连接,此时护板组件3的边缘轮廓不会凸出在连接部12的轮廓之外,不仅节省原料,还使外形形状规则、美观,护板组件3和连接部12都可以根据骑行者的喜好设置成不同的颜色,护板组件3和连接部12的外围表面还可以粘接有荧光的条状物体,在黑夜中骑行可作为提醒标识,保证骑行者夜间骑行的安全,增加实用性。
所述护板组件3远离鞍座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C形护板4,所述C形护板4的两侧具有翼板,所述翼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护板组件3上,C形护板4的C形开口朝上,C形护板4与护板组件3的下表面之间形成腔体,C形护板4可以用来进一步加强鞍座本体1的稳固,且C形护板4与护板组件3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腔体可以用来存放套设在鞍座本体1上的防水套等物品,兼具存储功能。
如图6所示,所述弹扣5包括伸出端51和直端52,所述伸出端51和所述直端52一体成型,所述伸出端51设置有端部和尾部,所述伸出端51的尾部与所述直端52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平台,所述伸出端51的端部为角形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包括鞍座本体、支架,所述鞍座本体下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鞍座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本体下设置有护板组件,所述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通过弹扣连接,所述鞍座本体包括坐垫部和连接部,所述坐垫部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护板结构连接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护板组件与鞍座本体连接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弹扣,所述护板组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的若干支撑件,若干所述支撑件包括水平部、凹部,所述支撑件均以水平部紧贴上护板、水平部紧贴下护板的形式排列设置在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所述护板组件远离鞍座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C形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包括伸出端和直端,所述伸出端和所述直端一体成型,所述伸出端设置有端部和尾部,所述伸出端的尾部与所述直端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平台,所述伸出端的端部为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弹扣与若干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凹部内部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的两侧具有翼板,所述翼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护板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C形结构,所述水平部与凹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下护板和支撑件构造采用金属薄板或塑料制成,所述上护板、下护板和支撑件构造的厚度为0.6-1mm。
CN201821953916.9U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1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3916.9U CN209321121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3916.9U CN209321121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1121U true CN209321121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391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1121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1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1121U (zh) 一种便拆装的鞍座底部护板结构
CN206884874U (zh) 三角警示牌
CN203538464U (zh) 一种可收放拆卸的面罩雨帽
CN208441012U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强塑料本体自发光护栏板
CN209324132U (zh) 一种桥梁安全防护结构
CN109987183A (zh) 一种可拆卸自行车后视镜
CN202368732U (zh) 一种摩托车保险杠
CN111172923A (zh) 一种电杆防撞警示装置
CN202063208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
CN204726555U (zh) 一种自行车锁车架
CN206107425U (zh) 一种自行车伸缩型带尾灯挡泥板装置
CN2813424Y (zh) 摩托车挡泥板
CN202115637U (zh) 一种摩托车挡风罩
CN21219573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9249021U (zh) 一种警示牌
CN209024990U (zh) 一种建筑工地及建筑车辆用警示装置
CN20260896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挡风罩
CN217978658U (zh) 一种摩托车透明防护大灯罩
CN101323332B (zh) 两轮机动车的置物筐和两轮机动车
CN208815435U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警示牌
CN218316953U (zh) 一种玻璃钢双轮缘
CN203047459U (zh) 摩托车的车架
CN213862448U (zh) 一种汽车用扰流板
CN206968853U (zh) 一种带led灯的后座
WO2018160233A1 (en) Bicycle safet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