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4536U - 车身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74536U CN209274536U CN201822117111.7U CN201822117111U CN209274536U CN 209274536 U CN209274536 U CN 209274536U CN 201822117111 U CN201822117111 U CN 201822117111U CN 209274536 U CN209274536 U CN 209274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housing
- sealing ring
- body control
- control structure
- lower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控制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模块和模块接口;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共同形成安装空间;上壳体形成有开口;模块接口连接至电路板模块并部分经由开口延伸至安装空间外部;上壳体和电路板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电路板模块安装有密封凸台;密封凸台形成有第一齿形压紧部;上壳体形成有第二齿形压紧部;下壳体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凹槽;上壳体形成有用于将第二密封圈压紧在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筋;环形凹槽的内壁形成有限制第二密封圈运动的限位部。车身控制结构的密封性高,能够避免水汽进入壳体腐蚀电路板模块,从而延长车身控制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的车身控制模块的壳体安装后密封性较差,水汽容易进入壳体内腐蚀电路板,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车身控制模块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控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控制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模块和模块接口;上壳体连接至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共同形成安装空间;电路板模块安装于安装空间内;上壳体形成有开口;模块接口连接至电路板模块并部分经由开口延伸至安装空间外部;上壳体和电路板模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外部水汽从开口进入安装空间以避免损坏电路板模块的第一密封圈;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外部水汽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安装空间以避免损坏电路板模块的第二密封圈;电路板模块安装有密封凸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模块接口的外周且位于密封凸台和上壳体之间;密封凸台形成有第一齿形压紧部;上壳体形成有配合第一齿形压紧部以将第一密封圈压紧并增大外部水汽经由第一密封圈时的路程的第二齿形压紧部;下壳体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凹槽;上壳体形成有用于将第二密封圈压紧在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筋;环形凹槽的内壁形成有限制第二密封圈运动的限位部;限位部位于环形凸筋和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齿形压紧部和第二齿形压紧部啮合。
进一步地,第一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
进一步地,第二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小于第一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
进一步地,第一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为3。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第二密封圈的圆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限位部和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小于等于环形凹槽的槽底的宽度。
进一步地,车身控制结构包括多个模块接口;多个模块接口沿直线排列。
进一步地,上壳体形成有多个散热凸筋。
进一步地,下壳体形成有插销;上壳体形成有用于供插销插入以将下壳体固定至上壳体的插孔;插销沿插孔的延伸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车身控制结构的密封性高,能够避免水汽进入壳体腐蚀电路板模块,从而延长车身控制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控制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的车身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车身控制结构的第一密封圈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的车身控制结构的第二密封圈的放大图。
车身控制结构10,上壳体11,下壳体12,电路板模块13,模块接口14,安装空间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7,密封凸台18,开口111,第一齿形压紧部181,第二齿形压紧部112,环形凹槽121,环形凸筋113,限位部1211,插销122,插孔114,散热凸筋1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车身控制结构10,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电路板模块13和模块接口14。上壳体11连接至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共同形成安装空间15。电路板模块13安装于安装空间15内。上壳体11形成有开口111。模块接口14连接至电路板模块13,并且部分经由开口111延伸至安装空间15外部以供插件插接从而连通插件和电路板模块13实现对车身的控制。
上壳体11和电路板模块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6。第一密封圈16用于阻止外部水汽从开口111进入安装空间15以避免损坏电路板模块13。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7用于阻止外部水汽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缝隙进入安装空间15以避免损坏电路板模块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电路板模块13安装有密封凸台18。第一密封圈16套设于模块接口14的外周且位于密封凸台18和上壳体11之间,从而实现阻止外部水汽从开口111进入安装空间15内腐蚀电路板模块13。
具体而言,密封凸台18形成有第一齿形压紧部181。上壳体11形成有第二齿形压紧部112。第二齿形压紧部112向第一齿形压紧部181运动以将第一密封圈16压紧从而实现密封。同时,第一齿形压紧部181和第二齿形压紧部112在压紧第一密封圈16时,其凸出的齿能够迫使第一密封圈16变形从而增大外部水汽经由第一密封圈16时的路程,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说,下壳体12形成有环形凹槽121。环形凹槽121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17。环形凹槽121的内壁形成有限位部1211。限位部1211凸出于环形凹槽121的内壁从而限制第二密封圈17运动,以避免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脱离时上壳体11将第二密封圈17带动至脱离环形凹槽121。具体地,限位部1211位于环形凸筋113和环形凹槽121的槽底之间。上壳体11形成有环形凸筋113。当上壳体11安装至下壳体12时,环形凸筋113向环形凹槽121的槽底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二密封圈17压紧在环形凹槽121内,从而阻止外部水汽从环形凹槽121进入安装空间15。此时,限位部1211紧紧压迫第二密封圈17,避免外部水汽进入,进一步提高了车身控制结构10的密封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密封凸台也可以是电路板模块一体成型的,和电路板模块作为一个整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齿形压紧部181和第二齿形压紧部112啮合,即第一齿形压紧部181和第二齿形压紧部112的齿的参数相同。这样使得第一齿形压紧部181和第二齿形压紧部112在压迫第一密封圈16迫使第一密封圈16变形时具有啮合的趋势,从而保证车身控制结构10的密封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齿形压紧部181的齿的数目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这样设置使得外部水汽经由第一密封圈16的路程足够长,进一步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齿形压紧部112的齿的数目小于第一齿形压紧部181的齿的数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齿形压紧部181的齿的数目为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密封圈17的截面为圆形。第二密封圈17的圆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限位部1211和环形凹槽121的槽底之间,从而实现限制第二密封圈17运动,以避免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脱离时上壳体11将第二密封圈17带动至脱离环形凹槽12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密封圈17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小于等于环形凹槽121的槽底的宽度,以使第二密封圈17在被压迫时能够贴合槽底,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车身控制结构10包括多个模块接口14。用户可以通过多个模块接口14实现对车身的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模块接口14沿直线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壳体12形成有插销122。上壳体11形成有插孔114。将插销122插入插孔114内即将下壳体12安装至上壳体11。
具体而言,下壳体12形成有多个插销122。上壳体11形成有多个插孔114。多个插销122沿下壳体12的外周分布。多个插销122分别插入多个插孔114以将下壳体12固定至上壳体11,保证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的安装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壳体11形成有多个散热凸筋115。安装空间15内的电路板模块13运行产生的热量通过多个散热凸筋115散发至壳体外部,从而保证电路板模块13的性能稳定。进一步而言,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采用铝材料制造而成。采用铝材料制造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能够提高车身控制结构10的散热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模块和模块接口;所述上壳体连接至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共同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电路板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上壳体形成有开口;所述模块接口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模块并部分经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外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模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外部水汽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安装空间以避免损坏所述电路板模块的第一密封圈;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外部水汽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安装空间以避免损坏所述电路板模块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电路板模块安装有密封凸台;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模块接口的外周且位于所述密封凸台和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凸台形成有第一齿形压紧部;所述上壳体形成有配合所述第一齿形压紧部以将所述第一密封圈压紧并增大外部水汽经由所述第一密封圈时的路程的第二齿形压紧部;所述下壳体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壳体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二密封圈运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环形凸筋和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形压紧部和所述第二齿形压紧部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形压紧部的齿的数目为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圆形截面的圆心位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控制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模块接口;多个所述模块接口沿直线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形成有多个散热凸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成有插销;所述上壳体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插销插入以将所述下壳体固定至所述上壳体的插孔;所述插销沿所述插孔的延伸方向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17111.7U CN209274536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车身控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17111.7U CN209274536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车身控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74536U true CN209274536U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61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17111.7U Active CN209274536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车身控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74536U (zh) |
-
2018
- 2018-12-17 CN CN201822117111.7U patent/CN209274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28921A (zh) | 二次电池 | |
CN106129699B (zh) | 整体式高压屏蔽电连接器插座 | |
CN105609680B (zh) | 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池箱 | |
CN205534156U (zh) | 一种齿轮箱端盖 | |
CN209274536U (zh) | 车身控制结构 | |
CN21375281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动力电池铝基合金盖板 | |
CN105405994B (zh) | 一种动力电池接插件密封结构 | |
CN208282034U (zh) | 一种灯壳及采用该灯壳的灯体 | |
CN201937396U (zh) | 一种电机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 | |
CN212303774U (zh) | 电池 | |
JP6915024B2 (ja) | 電池製品 | |
CN211019705U (zh) | 一种便于接线和检修的电动车控制器 | |
CN207832873U (zh) | 一种电能表壳体 | |
CN210536380U (zh) | 一种可靠性高的电机的端面静密封结构 | |
CN207486300U (zh) | 一种冷却管快速接头 | |
CN104527455A (zh) | 一种紧凑型易散热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 |
CN220830627U (zh) | 一种灌胶控制器外壳胶塞固定与透气结构 | |
CN217902907U (zh) | 一种抗压型铝电解电容器 | |
CN212841358U (zh) | 一种新型灯具驱动盒及具有它的车灯 | |
CN214849266U (zh) | 具有防水引线端子的充电机壳体 | |
CN219588897U (zh) | 一种防水防尘型led线条灯铝壳 | |
CN202503394U (zh) | 一种电机壳体后盖 | |
CN217135891U (zh) | 一种控制器壳体、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
CN218163343U (zh) | 一种车载充电器的风道结构 | |
CN212657245U (zh) | 一种骨架密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