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4666U - 双向张紧轮系 - Google Patents

双向张紧轮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4666U
CN209244666U CN201822274662.4U CN201822274662U CN209244666U CN 209244666 U CN209244666 U CN 209244666U CN 201822274662 U CN201822274662 U CN 201822274662U CN 209244666 U CN209244666 U CN 209244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belt
generator
water pump
way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46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印
凌青海
龚小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46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4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4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4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张紧轮系,包括主动皮带轮、水泵皮带轮以及发电机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设置在发动机上,发电机皮带轮设置在发电机上,皮带依次包绕过主动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传递动力,主动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之间设置有惰轮Ⅰ,发电机上设置有双向张紧轮组件,主动皮带轮、惰轮Ⅰ、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双向张紧轮组件共面。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根据整个轮系运转时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皮带张紧力,使皮带张紧力始终保证足够,有效降低皮带打滑和抖动的风险,而且可在前端轮系不同工作模式下始终保持张紧性能,保证动力稳定传输。

Description

双向张紧轮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张紧轮系。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车辆前端轮系对动力源的要求更高,如在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前端轮系以主动皮带轮作为动力源;而在发动机启动模式下,前端轮系以发电机作为动力源。因此,对张紧轮的要求更为苛刻,不仅要实现对皮带的张紧功能,还需要在前端轮系不同工作模式下均达到张紧效果,而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轮很难实现在不同模式下保证张紧性能,多采用增加张紧轮或惰轮的方式来满足不同模式下的张紧需求,既增加了成本,也占用了额外的安装空间,还增加了整车重量,不符合轻量化标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张紧轮系,不仅能够根据整个轮系运转时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皮带张紧力,使皮带张紧力始终保证足够,有效降低皮带打滑和抖动的风险,而且可在前端轮系不同工作模式下始终保持张紧性能,保证动力稳定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张紧轮系,包括主动皮带轮、水泵皮带轮以及发电机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设置在发动机上,所述发电机皮带轮设置在发电机上,一皮带依次包绕过主动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传递动力,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皮带包角的惰轮Ⅰ,所述发电机上设置有用于在启动模式和驱动模式下均可自动调节皮带张紧力的双向张紧轮组件,所述主动皮带轮、惰轮Ⅰ、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双向张紧轮组件共面。
进一步,所述双向张紧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发电机上的托架、安装在托架上的自动张紧轮和惰轮Ⅱ,所述自动张紧轮位于发电机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所述惰轮Ⅱ位于发电机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
进一步,所述托架上分别设有自动张紧轮安装位和惰轮Ⅱ安装位,所述自动张紧轮和惰轮Ⅱ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所对应的安装位上。
进一步,在启动模式下,所述惰轮Ⅱ的外圆周面与皮带外侧接触,并向皮带内侧张紧皮带,皮带对惰轮Ⅱ反向包角,所述自动张紧轮与皮带不接触;在驱动模式下,所述自动张紧轮外圆周面与皮带内侧接触,并向皮带外侧张紧皮带,皮带对自动张紧轮反向包角,所述惰轮Ⅱ与皮带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皮带对自动张紧轮和惰轮Ⅱ的包角均大于180°。
进一步,所述自动张紧轮为槽轮结构。
进一步,所述皮带对主动皮带轮、惰轮Ⅰ、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的包角均大于90°。
进一步,所述主动皮带轮到水泵皮带轮之间的皮带跨距、水泵皮带轮到发电机皮带轮之间的跨距、发电机皮带轮到主动皮带轮之间的皮带跨距均小于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张紧轮系,不仅能够根据整个轮系运转时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皮带张紧力,使皮带张紧力始终保证足够,有效降低皮带打滑和抖动的风险,而且可在前端轮系不同工作模式下始终保持张紧性能,保证动力稳定传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向张紧轮系,包括主动皮带轮1、水泵皮带轮2以及发电机皮带轮3,所述主动皮带轮1和水泵皮带轮2设置在发动机4上,所述发电机皮带轮3设置在发电机5上,一皮带6依次包绕过主动皮带轮1、水泵皮带轮2、发电机皮带轮3传递动力,所述主动皮带轮1和水泵皮带轮2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皮带6包角的惰轮Ⅰ7,所述发电机5上设置有用于在启动模式和驱动模式下均可自动调节皮带6张紧力的双向张紧轮组件,所述主动皮带轮1、惰轮Ⅰ7、水泵皮带轮2、发电机5皮带轮3、双向张紧轮组件共面,不仅能够根据整个轮系运转时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皮带张紧力,使皮带张紧力始终保证足够,有效降低皮带打滑和抖动的风险,而且可在前端轮系不同工作模式下始终保持张紧性能,保证动力稳定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张紧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发电机5上的托架8、安装在托架8上的自动张紧轮9和惰轮Ⅱ10,所述自动张紧轮9位于发电机5皮带轮3与主动皮带轮1之间,所述惰轮Ⅱ10位于发电机皮带轮3与主动皮带轮1之间,使其能够在前端轮系不同工作模式下始终保持张紧性能,保证动力稳定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8上分别设有自动张紧轮安装位和惰轮Ⅱ安装位,所述自动张紧轮9和惰轮Ⅱ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所对应的安装位上,本实施例的自动张紧轮安装位和惰轮Ⅱ安装位均为安装孔,紧固件为紧固螺栓,自自动张紧轮9和惰轮Ⅱ10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所对应的安装孔上,便于装拆。
本实施例中,在启动模式下,所述惰轮Ⅱ10的外圆周面与皮带6外侧接触,并向皮带6内侧张紧皮带6,皮带6对惰轮Ⅱ10反向包角,所述自动张紧轮9与皮带6不接触;在驱动模式下,所述自动张紧轮9外圆周面与皮带6内侧接触,并向皮带6外侧张紧皮带6,皮带6对自动张紧轮9反向包角,所述惰轮Ⅱ10与皮带6不接触,使皮带7一直处于张紧状态,保证皮带与各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处于合适的范围,使皮带张紧力始终在一个合适的数值,驱动可靠,保证驱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6对自动张紧轮9和惰轮Ⅱ10的包角均大于180°,保证了皮带与自动张紧轮9和惰轮Ⅱ10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提高了驱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张紧轮9为槽轮结构,可防止皮带打滑和抖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6对主动皮带轮1、惰轮Ⅰ7、水泵皮带轮2、发电机5皮带轮3的包角均大于90°,保证皮带与各皮带轮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提高了驱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皮带轮1到水泵皮带轮2之间的皮带跨距、水泵皮带轮2到发电机皮带轮3之间的跨距、发电机皮带轮3到主动皮带轮1之间的皮带跨距均小于400mm,以有效降低皮带抖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皮带轮、水泵皮带轮以及发电机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设置在发动机上,所述发电机皮带轮设置在发电机上,一皮带依次包绕过主动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传递动力,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皮带包角的惰轮Ⅰ,所述发电机上设置有用于在启动模式和驱动模式下均可自动调节皮带张紧力的双向张紧轮组件,所述主动皮带轮、惰轮Ⅰ、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双向张紧轮组件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张紧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发电机上的托架、安装在托架上的自动张紧轮和惰轮Ⅱ,所述自动张紧轮位于发电机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所述惰轮Ⅱ位于发电机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分别设有自动张紧轮安装位和惰轮Ⅱ安装位,所述自动张紧轮和惰轮Ⅱ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所对应的安装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模式下,所述惰轮Ⅱ的外圆周面与皮带外侧接触,并向皮带内侧张紧皮带,皮带对惰轮Ⅱ反向包角,所述自动张紧轮与皮带不接触;在驱动模式下,所述自动张紧轮外圆周面与皮带内侧接触,并向皮带外侧张紧皮带,皮带对自动张紧轮反向包角,所述惰轮Ⅱ与皮带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对自动张紧轮和惰轮Ⅱ的包角均大于1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张紧轮为槽轮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对主动皮带轮、惰轮Ⅰ、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的包角均大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张紧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皮带轮到水泵皮带轮之间的皮带跨距、水泵皮带轮到发电机皮带轮之间的跨距、发电机皮带轮到主动皮带轮之间的皮带跨距均小于400mm。
CN201822274662.4U 2018-12-31 2018-12-31 双向张紧轮系 Active CN209244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662.4U CN209244666U (zh) 2018-12-31 2018-12-31 双向张紧轮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662.4U CN209244666U (zh) 2018-12-31 2018-12-31 双向张紧轮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4666U true CN209244666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4662.4U Active CN209244666U (zh) 2018-12-31 2018-12-31 双向张紧轮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46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18132A (ja) * 2019-01-25 2020-08-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オートテンショナの取付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18132A (ja) * 2019-01-25 2020-08-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オートテンショナの取付構造
JP7205251B2 (ja) 2019-01-25 2023-01-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オートテンショナの取付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3996B1 (en) Endless drive arrangement for hybrid vehicle using two-armed tensioner with non-orbiting arms
KR101664672B1 (ko) 엔진용 벨트 오토 텐셔너
CN20238116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前端轮系
CN206309475U (zh) Bsg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附件轮系
CN209244666U (zh) 双向张紧轮系
CN102295142A (zh) 输送机链条张紧装置
CN203603996U (zh) 发动机正时轮系及发动机
CN201574827U (zh) 一种bsg发动机前端轮系
CN106285931B (zh) 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CN202392059U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皮带张紧机构
CN201731028U (zh) 一种发动机皮带自动张紧器
CN202746008U (zh) 一种双空调发动机轮系结构
CN201155363Y (zh) 柴油机前端传动装置
CN204239064U (zh) 柴油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
CN210660313U (zh) 发动机组件和车辆
CN206987960U (zh) 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
CN209688011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皮带传动机构及车辆
KR101866097B1 (ko) 엔진용 벨트 오토 텐셔너
CN208816233U (zh) 发动机皮带轮系总成
CN204024814U (zh)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CN202007869U (zh) 汽车发动机用自动涨紧轮
CN202965915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和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安装支架
CN206957816U (zh) 一种机械张紧式附件轮系及发动机
CN201818743U (zh) 一种卡簧式皮带自动张紧器
CN112412623A (zh) 一种bsg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附件轮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