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0238U -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0238U
CN209240238U CN201821304197.8U CN201821304197U CN209240238U CN 209240238 U CN209240238 U CN 209240238U CN 201821304197 U CN201821304197 U CN 201821304197U CN 209240238 U CN209240238 U CN 209240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tation
wall
mold
mobile
interio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41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凤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0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0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包括:底架;至少一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移动模台,所述移动模台上设有用于构造所述预制墙体的墙体模具;所述移动模台竖起后,能够和所述固定模台一起将所述墙体模具夹在中间;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于所述底架的上方,用于在操作平台上向所述墙体模具内进行浇筑。该装置与平模浇筑相比占用更少的平面施工空间,还可减少人工支模带来的操作误差。

Description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墙体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发明人曾发明过一种用于制造大空腔预制混凝土墙体的模具。如CN107097331A就是发明人发明的一种预制墙体模具,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而成的模具框架,在模具框架内设置有特定的内模板和内模块,构造出了与灌注的混凝土分隔的现浇区域,使得双层叠合墙能够一体成型,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墙体的制作时间,节约了成本。现有技术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预制墙体模具,用于制造各种构造的预制墙体。
这些预制墙体模具在使用时,大多采用平模浇筑法,即将模具放平后,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具,即得到预制墙体。平模浇筑的缺点在于,模具长时间占据生产场所平面空间,在浇筑过程中占用水平空间过多。
发明人经过研究,尝试采用立模浇筑的方式,将模具竖立起进行浇筑。但是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人工在模具两侧支起现浇模板,而人工支模往往存在操作误差,导致浇筑墙体成型后的形状、尺寸等方面的精度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墙体的立模浇筑装置,与平模浇筑相比占用更少的平面施工空间,还可减少人工支模带来的操作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包括:
底架;
至少一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
移动模台,所述移动模台上设有用于构造所述预制墙体的墙体模具;所述移动模台竖起后,能够和所述固定模台一起将所述墙体模具夹在中间;
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于所述底架的上方,用于在操作平台上向所述墙体模具内进行浇筑。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底架的两个平行的对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模台,相应的,每个固定模台均配置一个所述移动模台。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移动模台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底架的侧面;所述装置还包括:
移动模台支起机构,所述移动模台支起机构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在地面,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模台背离所述墙体模具的一面,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移动模台从水平状态支起到竖直状态。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液压缸;所述移动模台支起机构还包括:
第一液压缸支架,所述第一液压缸支架上设有下固定轴,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设有下轴套,所述下轴套套在所述下固定轴上;
所述移动模台背离所述墙体模具的一面设有上固定轴,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设有上固定轴套,所述上固定轴套套在所述上固定轴上。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具包括内墙模具,所述内墙模具包括内墙底模,位于内墙底模两侧的内墙侧模以及用于构造墙体内部空腔的至少一个内模组;所述内模组包括两个在所述模具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内模块,在两个内模块远离所述移动模台的一侧设有内模板,所述内模板和两个内模块围合成一个空腔;所述内模板和内模块均沿着所述内墙模具的高度方向延伸,内模板和内模块的底部贯通所述内墙底模。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具包括内墙模具,所述内墙模具包括内墙底模、位于内墙底模两侧的内墙侧模以及上边模,所述内墙底模上沿着所述内墙模具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内设有内模块,各内模块的下部彼此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在第二液压缸的带动下内模块可在开口内上下移动;各内模块的上端用于对接内模管,内模管远离内模块的一端贯通顶模;在顶模上设有向内墙模具内浇筑的孔。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具还包括外墙模具,所述外墙模具设置在所述内墙模具靠近所述移动模台的一侧;所述外墙模具包括外墙底模和位于外墙底模两侧的外墙侧模。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墙体模具内还设有窗口模具,所述窗口模具构造出用于形成窗口的空腔。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底架的下方沿所述墙体模具的长度方向设有传送带,所述底架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和所述墙体模具竖起状态下的底部对应。
可选地或优选地,在所述移动模台和/或固定模台内部的长度方向上构造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导通至所述移动模台和/或固定模台的外部。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体的立模浇筑装置,包括底架,在底架上设有固定模台,装置还包括移动模台和墙体模具。移动模台立起后能和固定模台一起将墙体模具夹住,然后可以从操作平台向立起的墙体模具内浇筑混凝土。由于固定模台始终固定在底架上,保持标准的垂直度,减少了人工现支模板造成的操作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示出了移动模台水平放置的立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示出了移动模台竖立放置的立体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移动模台与底架铰接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墙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墙体模具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示出了墙体模具底部的结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窗口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所浇筑内墙体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所浇筑外墙体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第二内模块和第二液压缸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导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墙体的横向通孔示意图;
图19为另一种内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所浇筑的另一种内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底架;101-竖向支架;1011-竖向槽钢;102-水平支架;1021-横向槽钢;1022-纵向槽钢;1023-固定板;103-铰接轴;
200-固定模台;
300-移动模台;301-转板;302-上固定轴;303-上固定轴固定板;304-入口管道;305-出口管道;
400-墙体模具;401-内墙模具;4011-内墙底模;4012-内墙侧模;4013-第一内模块;4014-内模板;4015-上边模;4016-空腔;402-外墙模具;4021-外墙底模;4022-外墙侧模;403-窗口模具;4031-四边模;4032-角部模板;40131-条形孔;404-第二内模块;4041-凸缘;405-内模管;406-导向模板;407-第三内模块;4071-第三内模块连接板;
500-操作平台;501-楼梯;
600-斜支撑架;
700-地面;
801-第一液压缸;8011-下轴套;8012-上轴套;802-第一液压缸支架;8021-下固定轴;803-第二液压缸;804-拉杆;
900-传送带;
1-现浇空腔;2-连通孔;3-露筋槽;4-保温板;5-横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下文叙述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方向,将移动模台和墙体模具在立起状态下的高度方向定义为本实施例中的高度方向。同样的,在立起状态下移动模台和墙体模具的长边作为长度方向,厚度作为宽度方向。由此定义出移动模台和墙体模具中所称的“长”、“宽”、“高”。
实施例1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包括底架100和至少一固定模台200。固定模台200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100上。装置还包括移动模台300,移动模台300相对于底架100可以移动。在水平放置的状态下,移动模台300的上表面铺设有墙体模具400,该墙体模具400用于构造所述预制墙体。当移动模台300竖起后,和固定模台200一起将中间的墙体模具400夹住。在底架100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平台500,操作平台500高于墙体模具400,施工人员站在操作平台500上可以向墙体模具400内浇筑混凝土以制作预制墙体。
固定模台200始终固定在底架100上,保持着一致地、稳定的垂直度,现场制作墙体时,只需要竖起移动模台300与固定模台200对接后,墙体模具400的前后两侧分别被固定模台200和移动模台300封堵,形成完整的浇筑空腔。这样至少在固定模台一侧不需要每次都由人工支设用于封堵墙体模具的模板,减少了人工支模在垂直度等方面造成的操作误差。同时,相对于平面浇筑,立模法在浇筑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水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底架100包括竖向支架101和水平支架102。竖向支架101由多个间隔平行排列的竖向槽钢1011围成一个矩形区域。水平支架102包括位于所述矩形区域上方两个平行对侧平行布置的横向槽钢1021。平行布置的横向槽钢1021之间通过多条与横向槽钢1021垂直的纵向槽钢1022连接。固定模台200设置在水平支架102上,但是和水平支架102的横向侧边留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致等于墙体模具400和移动模台300的厚度,即该距离用于留出支撑移动模台300和墙体模具400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模台200的数量为两个,在水平支架102上平行竖立。两面的固定模台200均配备相应的移动模台300和墙体模具400,在制造预制墙体时两面可以同时作业,提高了制造效率。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采用两侧均设置固定模台200的技术方案时,可以在两侧固定模台200之间设置斜支撑架600,如图1所示的X型支撑架,从内侧对两侧固定模台200进一步形成支撑,更好地保持了固定模台200的垂直度。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左右两个固定模台200的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下文实施例仅以其中一侧固定模台200进行描述,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下文实施例中出现的其他机构、部件等(如移动模台支起机构、传送带等),也同样可以布置在另一侧和另一侧的固定模台200配合使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一侧的固定模台为放平状态,另一侧为竖直状态,且竖直状态的墙体模具预留窗口。
移动模台300的竖起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起吊机将移动模台300吊起到竖直状态,但这仍然可能造成一定的操作误差,而且需要配备起吊机和作业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采用移动模台支起机构来自动支起移动模台,机械化程度高,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
为了使得移动模台支起机构能够将移动模台从水平状态支起到竖直状态,首先,移动模台300的底部与底架100的侧面铰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水平支架102的横向槽钢1021的外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固定板1023,各固定板1023上对应地开设有通孔,移动模台300的底部设置沿着移动模台300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有多个转板301,转板301的数量可以和固定板1023的数量相同。转板301大体上呈L型,转板301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模台300底部背离墙体模具400的一面,另一端开设有通孔。铰接轴103沿着各通孔贯穿各固定板1023和各转板301,从而固定在底架100的侧面。如此,移动模台300就可以沿着铰接轴103向上翻转,从水平状态转到竖直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板301可以贴合所述固定板1023设置,便于以固定板1023建立移动模台300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基准,提高支模精度。
移动模台支起机构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在地面700,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模台300背离所述墙体模具400的一面。驱动机构在工作时驱动移动模台300以铰接轴103为轴向上翻转,从水平状态逐渐过渡到竖直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驱动机构为第一液压缸801,但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也可以采用气缸、电动推杆等原理或结构类似的驱动机构。以第一液压缸801为例,所述移动模台支起机构还包括第一液压缸支架802,第一液压缸支架802上设有下固定轴8021,第一液压缸801的底部设有下轴套8011,所述下轴套8011套在所述下固定轴802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支架802包括两个栅栏状的左右支架,左右支架的底部之间横向设置下固定轴8021。栅栏状的左右支架与下固定轴的长度大致等于移动模台300的长度,高度和底架的高度一致。移动模台300在水平状态下可以平稳地放置在左右支架上,保证每次预制墙体作业的水平状态保持一致,有利于保证墙体制作基准保持稳定。
移动模台300背离墙体模具400的一面设有上固定轴302,具体地,在移动模台300的背面构造出两块平行的上固定轴固定板303,上固定轴30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上固定轴固定板303的内侧。第一液压缸801的上端设有上轴套8012,上轴套8012套在上固定轴302上。当第一液压缸801的液压杆向外伸出时,第一液压缸801的上下两端可以在和上固定轴302和下固定轴8021发生相对转动,逐渐支起,同时移动模台300以其铰接轴103为轴顺势向上翻转,逐渐过渡到竖直状态。支起移动模台300后,控制第一液压缸801的位置保持不变,继续为移动模台300形成稳定的支撑。采用驱动机构支起移动模台300,不需要人工或专门的起吊起就可自动竖起移动模台300与固定模台200完成对接,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装配误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墙体模具可以采用任何一种适用于立模浇筑的墙体模具。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所述墙体模具400包括内墙模具401,内墙模具401包括内墙底模4011,位于内墙底模4011两侧的内墙侧模4012以及用于构造墙体内部空腔的至少一个内模组。内墙底模4011和两侧的内墙侧模4012构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框架,内模组的大部分位于该框架内部,内模组包括两个在墙体模具长度方向(即内墙底模4011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内模块4013。在两个第一内模块4013远离所述移动模台300的一侧设有内模板4014。内模板4014和两个第一内模块4013围合成一个空腔。多个内模组沿着内墙底模4011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从而构造出多个空腔。内模板4014和第一内模块4013均沿着所述内墙模具400的高度方向延伸,内模板4014和第一内模块4013的底部贯通所述内墙底模4011。在立模浇筑时,混凝土只浇筑在相邻内模组之间的浇筑空间内,在混凝土凝固后,撤掉内模组,就形成了多个间隔排列的空腔4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模块4013呈弧形,这样在混凝土凝固后,第一内模块4013易于沿着其弧面转动,从而与混凝土剥离,方便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模块4013的侧面还开设有弧状的条形孔40131,供横向钢筋穿过,避免内模组的设置影响预制墙体横向钢筋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内模组之间可以设有上边模4015,上边模4015的宽度小于内墙底模4011和内墙侧模4012的宽度,以不影响混凝土灌入为宜。设置上边模4015方便作业人员以上边模为基准确定混凝土料封顶的位置,从而保证每次制作的预制墙体高度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墙体模具400还包括外墙模具402,所述外墙模具402设置在所述内墙模具401靠近所述移动模台300的一侧,即夹在内墙模具401和移动模台300之间。外墙模具402包括外墙底模4021和位于外墙底模4021两侧的外墙侧模4022。外墙底模4021和外墙侧模4022也围成了一个一面开口的框架,在框架内可以安装一层保温板(图中未示出),以便在浇筑后将内墙体和外墙体隔开。在浇筑时,外墙体模具402立起,开口朝上,施工人员向开口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即成外墙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墙模具402也可以在外墙底模4021和外墙侧模4022的基础上,在顶部添加外墙上边模,然后在外墙上边模上预料灌注混凝土的开口。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墙体模具400内还可以设有窗口模具403,以构造出用于形成窗口的空腔。如图7所示,窗口模具403包括围合成矩形区域的四边模4031,在四边模4031的角部还水平地设有角部模板4032,每个角部的角部模板4032为两块,分别设置在四边模4031靠近和远离移动模台300的一侧。四边模4031的宽度和内墙模具401和外墙模具402的宽度之和大致相等。窗口模具403放入在内墙模具401和外墙模具402之内,当墙体模具400立起后,从上向下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窗口模具403阻挡混凝土进入,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相应的窗口。
在立模浇筑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会有一些垃圾杂物(如拆模后的混凝土废料)落到地面上,长期作业中这些垃圾会越积越多,难以清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底架100的下方沿所述墙体模具400的长度方向设有传送带900,底架100上具有开口,开口位于所述传送带900上方,且和所述墙体模具400竖起状态下的底部对应。本实施例中,该开口即为水平支架102上相邻纵向槽钢1022之间的空隙。垃圾和废料从模具落下后,直接落在传送带900上,随着传送带900运输走,防止垃圾积聚,减少制作污染,提高了环保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养护,在移动模台300内部的长度方向上构造有加热管道(本实施例中位于移动模台300底部),加热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导通至所述移动模台的两侧,分别形成入口管道304和出口管道305。在浇筑完成后,向加热管道内输送热介质,如热水等,就可以将热量传递给浇筑好的预制墙体,起到干热养护墙体的作用。同理,在固定模台200内部的长度方向上也可以构造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的两端分别导出至固定模台的外部。这样墙体两面都能进行热养护,养护效果大大提高,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同时取消了装配式现行的蒸汽养护,大大节省了费用,而且充分利用了移动模台300和固定模台200的内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道由循环水系统连接,加热的水周而往复地在移动模台和固定模台内流动,不断对墙体进行干热养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楼梯501,所述楼梯501的上端连接至操作平台500,操作平台500也被夹在两侧的固定模台200之间,作业人员可以在通过楼梯登上同一个操作平台500,为左右两侧的模具进行浇筑。
在使用时,首先将移动模台300移动到水平放置的状态,搭放于左右支架上,然后在移动模台300表面安装墙体模具400。安装好后,启动第一液压缸801支起移动模台300,待墙体模具400与固定模台200贴紧后,移动模台300也处于竖直状态,保持第一液压缸801继续支撑移动模台300。工作人员站在操作平台500上,向墙体模具400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向移动模台300和固定模台200内通入热介质养护,养护后撤掉墙体模具,控制第一液压缸放下移动模台300,即形成预制墙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按照标准规程操作,以移动模台为安装基准平面,使得模具制作及安装精确,加固牢固,规格尺寸几乎没有误差,如需安装预留或预埋件,也可以精准、牢固安装。移动模台在竖起状态下,由第一液压缸稳定支撑,基本不受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扰动影响,这样在板墙制作完成后,立面规整,可以达到清水效果,外观质量大大提高,降低了人工及导致的外观质量缺陷。
此立模浇筑装置可制作预制混凝土内墙板和预制混凝土三明治外墙板,外墙的保温板在浇筑过程中能稳定牢固,不移位。
实施例2
发明人曾发明过一种特殊的墙体,其内墙体结构如图11、12所示,外墙体结构如图13所示(外墙体比内墙体多一层保温板4)。在该墙体的内墙体中,在墙体底部具有一个现浇空腔1,该空腔通过墙体内部的连通孔2一直连通到墙体顶部(如图12所示)。在空腔内的两内表面还设有用于露出墙体底部钢筋的露筋槽3。在现场浇筑时,只需要向连通孔2内浇筑混凝土就可以进入到底部的现浇空腔1中。这种墙体在制作时,需要人工拆除构造现浇空腔的模具,非常费力,而且每个空腔内的模具都需要单独拆卸,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替换另一种内墙模具,并为内墙模具配备了自动拆模机构,实现了对多个空腔内模具的自动化同步拆除。在图14中,为了方便显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的结构,省略了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支架等结构。另外,图14中的固定模台一侧为内墙模具,图16所示的图14中固定模台的另一侧为内墙体模具和外墙模具的组合,由于外墙模具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只以内墙模具一侧为例进行介绍。
具体地,如图14-15所示,内墙模具仍然包括由内墙底模4011、上边模4015、两边的内墙侧模4012组成的模具框架。在模具框架内部,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内模管405和位于内模405下方的内模块404,内模管405和内模块404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在内墙底模401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内模块通过的开口,开口沿着内墙底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各第二内模块404的底部通过拉杆804连接在一起,在拉杆804上连接有竖直设立在拉杆804下方的第二液压缸803,本实施例中,第二液压缸803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液压缸803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当第二液压缸803伸出时,拉杆804带动第二内模块404向上移动,当第二液压缸803收缩时,拉杆804带动第二内模块404向下移动。第二内模块404的顶部设有凸缘4041,用于和内模管405的底部配合。第二内模块404的上端两侧可以设置成斜面、倒角等过度面,方便在拆模时与混凝土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还可以在内墙底模4011的下方再设置一导向模板406,导向模板406的结构与内墙底模4011完全相同,也可供第二内模块404活动。在内墙底模4011被调走后,导向模板406限制各个第二内模块404的横向位置,用于保持底部的第二内模块404位置不动,再次装配内墙底模4011时无需再去调整第二内模块404的位置与内墙底模4011的开口对齐。
在制作图11-13所示的墙体时,将移动模台竖起,夹住内墙模具(或内墙模具和外墙模具)。启动第二液压缸803的液压缸伸出,将第二内模块404升起,相应地将内模管405座在对应的第二内模块404上,然后从上往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或基本成型后,再次启动第二液压缸803收缩,第二内模块404向下抽动,脱离已经浇筑成型的混凝土体,然后用吊机将各个内模管405移走,待墙体成型后将墙体也通过吊机输送走。当浇筑下一个墙体时,只需要重复第二液压缸803的升起动作就可以一次性支起多个第二内模块404,极大提高了支模效率。在拆模时,通过第二液压缸803一次性同步控制整排第二内模块404抽出混凝土,不需要人工逐一拆卸,因此也极大提高了拆模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拆模过程中,不要求第二内模块404完全抽离到内墙底模下方,只需要经过抽动消除与混凝土体的紧密结合,达到方便吊机吊起墙体的程度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内墙模具中内模管和第二内模块的方向可以灵活多变的调整。如可以采用第二内模块设置在上方、内模管设置在下方的方式,此时第二液压缸控制内模管的升降。或者内模块、内模管也可以侧向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墙体模具中还可以预留出一个贯通墙体长度方向的孔,制成的墙体如图18所示,其具有一个横向通长的横向孔5,用于使墙体内部和外部导通,避免墙体内部真空,不方便拆除内模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内墙体模具的结构,如图19所示,该内墙体模具具有矩形的框架(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框架内设置的是第三内模块407,第三内模块407贯穿矩形框架的上下两边,在第三内模块407的下端具有第三内模块连接板4071,可以用于连接液压缸等驱动机构,方便第三内模块407的拆卸。使用该模具,可以制成图20所示的墙体,该墙体具有贯通的现浇空腔1,还可以进一步在墙体的内侧设置露筋槽3。
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示出了一个浇筑装置,多个同样的该浇筑装置还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接拼,形成一个工作系统。
再者,移动模台和墙体模具还可以堆叠多层,即从固定模台向外,可以交替布置墙体模具和移动模台,从而批量生产预制墙体。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至少一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
移动模台,所述移动模台上设有用于构造所述预制墙体的墙体模具;所述移动模台竖起后,能够和所述固定模台一起将所述墙体模具夹在中间;
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于所述底架的上方,用于在操作平台上向所述墙体模具内进行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两个平行的对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模台,相应的,每个固定模台均配置一个所述移动模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台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底架的侧面;所述装置还包括:
移动模台支起机构,所述移动模台支起机构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在地面,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模台背离所述墙体模具的一面,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移动模台从水平状态支起到竖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液压缸;所述移动模台支起机构还包括:
第一液压缸支架,所述第一液压缸支架上设有下固定轴,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设有下轴套,所述下轴套套在所述下固定轴上;
所述移动模台背离所述墙体模具的一面设有上固定轴,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设有上固定轴套,所述上固定轴套套在所述上固定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具包括内墙模具,所述内墙模具包括内墙底模,位于内墙底模两侧的内墙侧模以及用于构造墙体内部空腔的至少一个内模组;所述内模组包括两个在所述模具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内模块,在两个内模块远离所述移动模台的一侧设有内模板,所述内模板和两个内模块围合成一个空腔;所述内模板和内模块均沿着所述内墙模具的高度方向延伸,内模板和内模块的底部贯通所述内墙底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具包括内墙模具,所述内墙模具包括内墙底模、位于内墙底模两侧的内墙侧模以及上边模,所述内墙底模上沿着所述内墙模具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内设有内模块,各内模块的下部彼此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液压缸,在第二液压缸的带动下内模块可在开口内上下移动;各内模块的上端用于对接内模管,内模管远离内模块的一端贯通顶模;在顶模上设有向内墙模具内浇筑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具还包括外墙模具,所述外墙模具设置在所述内墙模具靠近所述移动模台的一侧;所述外墙模具包括外墙底模和位于外墙底模两侧的外墙侧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具内还设有窗口模具,所述窗口模具构造出用于形成窗口的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下方沿所述墙体模具的长度方向设有传送带,所述底架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和所述墙体模具竖起状态下的底部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模台和/或固定模台内部的长度方向上构造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导通至所述移动模台和/或固定模台的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操作平台。
CN201821304197.8U 2018-07-26 2018-08-13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Active CN20924023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8344 2018-07-26
CN2018211983448 2018-07-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0238U true CN209240238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4197.8U Active CN209240238U (zh) 2018-07-26 2018-08-13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02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626A (zh) * 2018-07-26 2018-11-06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CN113789951A (zh) * 2021-09-06 2021-12-14 天蓬智慧建造(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现浇墙体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626A (zh) * 2018-07-26 2018-11-06 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CN113789951A (zh) * 2021-09-06 2021-12-14 天蓬智慧建造(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现浇墙体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8626A (zh)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CN209240238U (zh) 预制墙体立模浇筑装置
CN216766760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搭接吊模装置
CN211173215U (zh)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一次性现浇筑沉箱模板支撑装置
CN107916677A (zh) 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KR20070106386A (ko) 캡슐형 또는 동굴형 지하구조물의 미경화 콘크리트 성형틀
CN113733329A (zh) 一种隧道管片浇筑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626958U (zh) 一体化墙体构造砼模用设备
KR102176639B1 (ko) 날개벽을 가진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벽판의 제작장치 및 이에 의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벽판의 제작방법
CN108468348A (zh) 箱型快速组装拆卸模多孔管廊施工工艺
CN106142301B (zh) 一种批量预制的砼构件共享模板系统
CN216787957U (zh) 柱式检查坑现浇混凝土轨道立柱
CN207700216U (zh) 管廊施工模板系统
CN209066507U (zh) 基于钢模板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支模结构
CN114505947A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立模制作方法
CN113006133A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车站的中板孔洞的施工方法
CN112900489A (zh) 高低跨处的管廊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装置
JP7452721B2 (ja) 構造体の構築方法
CN219311568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井的浇灌模型
CN220889061U (zh) 一种砖胎膜构造柱
CN215860208U (zh) 一种可穿行喇叭口混凝土衬砌模板
CN217601717U (zh) 一种装配式养护窑
KR200189326Y1 (ko) 아이엘엠용 피씨박스거더 교량제작 거푸집 시스템
CN217345964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预制构件生产的混凝土移动模台
CN116874314B (zh) 大体积墩柱水化热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