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8347U -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8347U
CN209238347U CN201821939594.2U CN201821939594U CN209238347U CN 209238347 U CN209238347 U CN 209238347U CN 201821939594 U CN201821939594 U CN 201821939594U CN 209238347 U CN209238347 U CN 209238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
accommodating cavity
transition roller
conveyer chain
convey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95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霞洲
刘旭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xi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95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8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8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8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包括机架、传送链以及热风循环风机,机架中间形成一隔离槽,在隔离槽两侧分别形成一容置腔,其中一容置腔设置有上料工位,上料工位设置有一链轮组件,容置腔内侧平行上料工位设置另一链轮组件,在容置腔内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渡辊,传送链通过多个过渡辊设置在链轮组件之间;传送链穿设隔离槽,隔离槽内设置有滴漆工位,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件,热风循环风机在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电机转子装设在传送链上被传送到滴漆工位。该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实现电机转子的滴漆处理,并减少设备占据的车间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背景技术
滴漆处理工艺是保证电动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工艺,通过浸渍绝缘漆的处理,使绝缘漆充填在纤维绝缘材料的小孔和毛细管内,充填在电磁线之间及电磁线与槽绝缘之间等气隙内.经过烘培固化,这些漆就成为坚硬干燥的漆膜,并使经绝缘处理后的绝缘系统凝固在一起,以达到提高电机绝缘性能。滴漆工艺目前大部分采用转子外加热滴浸机来进行,用手工装卸转子,其预热、滴漆,凝胶、滴包封料、固化各工序联接由链条传动连续一次完成,其工艺流程如下:清理→装转子→预烘→滴漆→凝胶→滴包封料→固化→缷转子。具体地,①清理:转子上不应该有灰尘垃圾等杂物,否则应采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掉,对不允许沾有漆而又容易沾上漆的部位如轴,齿轮等可用套管或涂硅脂等办法采取防沾漆措施。②装转子:把要滴漆的转子用手工装入相适应的夹具。③预热:转子由装卸位置进入预烘位置,烘道预烘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50℃范围内,根据转子大小,预热时间一般控制在20-60min。④滴漆:采用平滴方式,转子从预烘位置进入滴漆位置,并开始旋转,滴漆时转子温度一般为80-100℃,漆从铁芯二端线圈处同时滴入,滴漆时间一般控制在40-120s之间,漆的流量应调节到转子上的漆有足够的时间渗透到线圈并尽量避免漆漏下来。⑤凝胶:滴漆工作完成后,转子继续旋转,进入胶化区域,胶化温度一般为130℃,时间一般为4-10min。⑥滴包封料:等漆胶化后,转子继续旋转,进入滴包封料位置,温度为100-130℃,时间在1min以内。如无滴包封料要求此工序可略。⑦固化:胶化后转子进入固化区域,固化温度一般为120-150℃,时间一般为15min-2h。⑧缷转子:转子固化后,在装缷位置用手工缷下转子。
现有的滴漆设备一般采用平行传送方式,也就是使得机架呈现明显的长条形状,占据较大的车间空间,在厂房成本越来越高的,因此,迫切需要减少滴漆设备占据的车间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实现电机转子的滴漆处理,并减少设备占据的车间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包括机架、传送链以及热风循环风机,所述机架中间形成一隔离槽,在所述隔离槽两侧分别形成一容置腔,其中一所述容置腔设置有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一链轮组件,所述容置腔内侧平行所述上料工位设置另一链轮组件,在所述容置腔内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渡辊,所述传送链通过多个过渡辊设置在所述链轮组件之间;所述传送链穿设所述隔离槽,所述隔离槽内设置有滴漆工位,所述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件,所述热风循环风机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电机转子装设在所述传送链上被传送到所述滴漆工位。
进一步的,沿着所述传送链移动方向,其中一个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所述第二过渡辊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部,所述第一过渡辊和所述第三过渡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下部两侧,所述传送链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渡辊、所述第二过渡辊、所述第三过渡辊进入到所述滴漆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滴漆工位后端的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第四过渡辊、第五过渡辊、第六过渡辊;所述第五过渡辊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部,所述第四过渡辊和所述第六过渡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下部两侧,所述传送链依次通过所述第四过渡辊、所述第五过渡辊、所述第六过渡辊后返回所述上料工位。
可选地,所述机架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所述链轮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工位上方设置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与所述机架顶部的风管连通,所述风管与一排风机连接;所述风管一端与所述排风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槽两侧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集风管,所述集风管连通所述滴漆工位两侧和所述风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隔离槽下方也设置有所述加热器件,沿着所述传送链移动方向,在所述容置腔内依次形成预热加热区、凝胶加热区以及固化加热区。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容置腔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预热加热区一侧所述保温层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开口形成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叶轮穿设在所述保温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链轮组件之间至少设置一组传送链,电机转子设置在一组所述传送链之间,其中一所述传送链的内侧设置一左定位顶紧件,另一所述传送链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右定位顶紧件,通过所述左定位顶紧件和所述右定位顶紧件将所述电机转子安装在所述传送链上。
进一步的,所述右定位顶紧件通过一伸缩弹簧杆安装在所述传送链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通过所述伸缩弹簧杆压紧在所述左定位顶紧件和所述右定位顶紧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传送式滴漆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器设备连接,并接收设置在机架内的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在一组或者多组传送链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左定位顶紧件和右定位顶紧件,在上料工位将待滴漆处理的电机转子依次安装到左定位顶紧件和右定位顶紧件,利用伸缩弹簧杆压紧;容置腔内的加热器件和热风循环风机形成热风对流,对待加工的电机转子进行预热,沿着传送链移动方向,其中预热容置腔设置有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通过过渡辊设置使得同样长度的传送链可以占用较少的车间空间,在容置腔竖直空间上传送,滴漆工位后端的凝胶容置腔设置有第四过渡辊、第五过渡辊、第六过渡辊;当电机转子传送到滴漆工位时,滴漆装置通过喷嘴向电机转子上滴绝缘漆,在进行下一容置腔时进行凝胶加热,同样通过过渡辊使得传送链在容置腔的竖直空间上传送,当滴漆后的电机转子循环传送到隔离槽下方时进行固化加热,最后循环回到上料工位进行下料,完成滴漆处理。这样,可以采用同样长度的传送链,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使得滴漆设备占据的平面空间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侧视结构图;
图中,1-机架,2-保温层,3-传送链,4-链轮组件,5-第一过渡辊,6-第二过渡辊,7-第三过渡辊,8-第四过渡辊,9-第五过渡辊,10-第六过渡辊,11-加热器件,12-上料工位,13-集风箱,14-新风口,15-风管,16-排风机,17-热风循环风机,18-集风管,19-滴漆工位,20-电机转子,21-左定位顶紧件,22-右定位顶紧件,2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包括机架1、传送链3以及热风循环风机17,所述机架1中间形成一隔离槽(未标示),在所述隔离槽两侧分别形成一容置腔,其中一所述容置腔设置有上料工位12,所述上料工位12设置有一链轮组件4,所述容置腔内侧平行所述上料工位12设置另一链轮组件4,在所述容置腔内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渡辊,所述传送链3通过多个过渡辊设置在所述链轮组件4之间;所述传送链3穿设所述隔离槽,所述隔离槽内设置有滴漆工位19,所述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件11,所述热风循环风机17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电机转子20装设在所述传送链3上被传送到所述滴漆工位19。
其中,沿着所述传送链3移动方向,其中一个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第一过渡辊5、第二过渡辊6、第三过渡辊7;所述第二过渡辊6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部,所述第一过渡辊5和所述第三过渡辊7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下部两侧,所述传送链3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渡辊5、所述第二过渡辊6、所述第三过渡辊7进入到所述滴漆工位19。
其中,所述滴漆工位19后端的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第四过渡辊8、第五过渡辊9、第六过渡辊10;所述第五过渡辊9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部,所述第四过渡辊8和所述第六过渡辊10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下部两侧,所述传送链3依次通过所述第四过渡辊8、所述第五过渡辊9、所述第六过渡辊10后返回所述上料工位12。
可选地,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所述链轮组件4连接。
其中,所述上料工位12上方设置有集风箱13,所述集风箱13与所述机架1顶部的风管15连通,所述风管15与一排风机16连接;所述风管15一端与所述排风机1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口14。
其中,所述隔离槽两侧的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集风管18,所述集风管18连通所述滴漆工位19两侧和所述风管15。
其中,在所述隔离槽下方也设置有所述加热器件11,沿着所述传送链3移动方向,在所述容置腔内依次形成预热加热区、凝胶加热区以及固化加热区。
其中,每一所述容置腔四周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预热加热区一侧所述保温层2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开口形成所述上料工位12;所述热风循环风机19的叶轮穿设在所述保温层2内。
其中,所述链轮组件4之间至少设置一组传送链3,电机转子20设置在一组所述传送链3之间,其中一所述传送链3的内侧设置一左定位顶紧件21,另一所述传送链3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右定位顶紧件22,通过所述左定位顶紧件21和所述右定位顶紧件22将所述电机转子20安装在所述传送链3上。
其中,所述右定位顶紧件22通过一伸缩弹簧杆安装在所述传送链3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20通过所述伸缩弹簧杆压紧在所述左定位顶紧件21和所述右定位顶紧件22之间。
其中,所述平行传送式滴漆设备还包括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与电器设备连接,并接收设置在机架1内的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在一组或者多组传送链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左定位顶紧件和右定位顶紧件,在上料工位将待滴漆处理的电机转子依次安装到左定位顶紧件和右定位顶紧件,利用伸缩弹簧杆压紧;容置腔内的加热器件和热风循环风机形成热风对流,对待加工的电机转子进行预热,沿着传送链移动方向,其中预热容置腔设置有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通过过渡辊设置使得同样长度的传送链可以占用较少的车间空间,在容置腔竖直空间上传送,滴漆工位后端的凝胶容置腔设置有第四过渡辊、第五过渡辊、第六过渡辊;当电机转子传送到滴漆工位时,滴漆装置通过喷嘴向电机转子上滴绝缘漆,在进行下一容置腔时进行凝胶加热,同样通过过渡辊使得传送链在容置腔的竖直空间上传送,当滴漆后的电机转子循环传送到隔离槽下方时进行固化加热,最后循环回到上料工位进行下料,完成滴漆处理。这样,可以采用同样长度的传送链,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使得滴漆设备占据的平面空间减少。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链以及热风循环风机,所述机架中间形成一隔离槽,在所述隔离槽两侧分别形成一容置腔,其中一所述容置腔设置有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一链轮组件,所述容置腔内侧平行所述上料工位设置另一链轮组件,在所述容置腔内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渡辊,所述传送链通过多个过渡辊设置在所述链轮组件之间;所述传送链穿设所述隔离槽,所述隔离槽内设置有滴漆工位,所述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加热器件,所述热风循环风机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气流;电机转子装设在所述传送链上被传送到所述滴漆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传送链移动方向,其中一个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所述第二过渡辊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部,所述第一过渡辊和所述第三过渡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下部两侧,所述传送链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渡辊、所述第二过渡辊、所述第三过渡辊进入到所述滴漆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漆工位后端的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第四过渡辊、第五过渡辊、第六过渡辊;所述第五过渡辊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部,所述第四过渡辊和所述第六过渡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下部两侧,所述传送链依次通过所述第四过渡辊、所述第五过渡辊、所述第六过渡辊后返回所述上料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上方设置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与所述机架顶部的风管连通,所述风管与一排风机连接;所述风管一端与所述排风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新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两侧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集风管,所述集风管连通所述滴漆工位两侧和所述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槽下方也设置有所述加热器件,沿着所述传送链移动方向,在所述容置腔内依次形成预热加热区、凝胶加热区以及固化加热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容置腔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预热加热区一侧所述保温层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开口形成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叶轮穿设在所述保温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组件之间至少设置一组传送链,电机转子设置在一组所述传送链之间,其中一所述传送链的内侧设置一左定位顶紧件,另一所述传送链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右定位顶紧件,通过所述左定位顶紧件和所述右定位顶紧件将所述电机转子安装在所述传送链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定位顶紧件通过一伸缩弹簧杆安装在所述传送链的内侧,所述电机转子通过所述伸缩弹簧杆压紧在所述左定位顶紧件和所述右定位顶紧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传送式滴漆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器设备连接,并接收设置在机架内的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CN201821939594.2U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Active CN209238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9594.2U CN209238347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9594.2U CN209238347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8347U true CN209238347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9594.2U Active CN209238347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8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2195A (zh) * 2021-03-05 2021-07-13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滴漆过程的输送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2195A (zh) * 2021-03-05 2021-07-13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滴漆过程的输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38299U (zh) 一种滴漆设备的自动滴漆装置
CN209238347U (zh) 一种上下传送式滴漆设备
CN209849185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滴漆设备
CN209502132U (zh) 一种平行传送式滴漆设备
CN107403947A (zh) 一种双输入输出锂电池自动干燥冷却系统
CN203930035U (zh) 一种全自动仪表老化线
CN109019040B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物料传输装置
CN108895845A (zh) 一种物料自动化干燥冷却隧道炉系统
CN208282562U (zh) 一种漆包线用烘焙装置
CN209238338U (zh) 一种转子滴漆自动烘干设备
CN208920750U (zh) 一种循环冷却炉体
CN207303245U (zh) 一种双输入输出锂电池自动干燥冷却系统
CN207599881U (zh) 360度环绕气流嵌入式家用空调
CN207649245U (zh) 一种双侧开门的热风烘烤设备
CN110160348B (zh) 隧道式干燥炉
CN204854260U (zh) 一种立式的烘干流水线
CN211261524U (zh) 用于药品生产的干燥装置
CN210773332U (zh) 装修用墙体表面处理设备
CN208907730U (zh) 一种真空干燥炉体及真空干燥隧道炉体
CN206345921U (zh) 一种铝箔胶带酸洗刷洗一体机
CN201697437U (zh) 全自动焊带烘干机
CN219058159U (zh) 一种涤纶丝输送装置
CN115987043A (zh) 一种电机生产用电机芯浸漆烘干设备
CN109210900A (zh) 多层式烘房装置
CN22043703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干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