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4873U -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4873U
CN209224873U CN201822122589.9U CN201822122589U CN209224873U CN 209224873 U CN209224873 U CN 209224873U CN 201822122589 U CN201822122589 U CN 201822122589U CN 209224873 U CN209224873 U CN 209224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trailing arm
reinforcing rib
main reinforcing
strengthening tend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25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民煜
黄灿
杨林海
梁庚法
喻忠
廖程亮
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225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4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4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4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纵臂,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整体呈弧形,所述本体的宽度由前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本体的首端设有一安装套,所述本体的末端两侧均往外延伸出一安装角,每个所述安装角上均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本体从前端至后端延伸出一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形成一凸起,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凹陷,所述本体的中部至末端朝延伸出一辅加强筋,所述辅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凸起,所述辅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形成一凹陷,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缘均朝所述本体的背面方向延伸出一翻边。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纵臂具有刚度与强度均得到加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纵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了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汽车都配备有悬架系统,悬架系统能缓冲由不平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以保证车身能平稳通过。
目前汽车上后轮悬架系统应用较广泛的是单纵臂式独立悬架系统,这种后悬架在车辆行驶车轮跳动时,车轮相对车身的外倾角和轮距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车轮前束角变化也很小,这种后悬架系统结构简单,有利于增大车内乘坐空间、提升轮胎磨损性能和车辆行驶稳定性。后纵臂是单纵臂式独立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零件,后纵臂一端与汽车后纵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后轮连接。主要运动方式为上下运动,产生吸震和连接车身的作用,影响车辆侧倾特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作为单纵臂式独立悬架的重要组成零件,其刚强度和耐久性在设计时一般都会重点考虑。
现有技术当中,市场上主流车型中的后纵臂刚强度相对较低,通常用于轻型汽车上,若车辆载荷变大可能会导致变形或开裂等问题,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现在市场上新能源车型和混动车型越来越多,车辆重量有所增大,现有的后纵臂存在不满足刚强度要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纵臂,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后纵臂的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一种后纵臂,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整体呈弧形,所述本体的宽度由前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本体的首端设有一安装套,所述本体的末端两侧均往外延伸出一安装角,每个所述安装角上均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本体从前端至后端延伸出一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形成一凸起,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凹陷,所述本体的中部至末端朝延伸出一辅加强筋,所述辅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凸起,所述辅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形成一凹陷,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缘均朝所述本体的背面方向延伸出一翻边。
上述后纵臂,通过在本体上冲压凸出一条主加强筋与一条辅加强筋,主加强筋从后纵臂本体的前端延伸至末端靠近连接孔,长度贯穿本体,辅加强筋从后纵臂本体的中部延伸至靠近另一个连接孔,主加强筋与辅加强筋的冲压凸出方向相反,后纵臂本体的两侧缘均朝与辅助加强筋冲压成型方向延伸出一翻边,通过主加强筋、辅加强筋及翻边的共同作用,使后纵臂整体刚度与强度相比传统的后纵臂均提升,可以适用于车辆重量增加的车型。
进一步地,所述主加强筋的末端延伸至靠近下侧的所述连接孔,所述辅加强筋延伸至靠近上侧的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侧的所述连接孔处设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覆盖所述主加强筋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加强筋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增加,所述辅加强筋的宽度从前至后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上侧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本体的下侧的所述连接孔之间的本体上设有一安装孔和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底部焊接有一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的两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在所述安装套的外围环绕设有一环形加强筋。
本是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后纵臂。
本是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悬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后纵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后纵臂的后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体 10 安装套 11
环形加强筋 111 安装角 12
连接孔 121 主加强筋 13
辅加强筋 14 加强板 122
安装孔 15 定位孔 16
减重孔 17 翻边 18
螺母 16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后纵臂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后纵臂本体10,本体10由3.5mm厚的钢板冲压成型。所述本体10整体呈弧形,所述本体10的宽度由前端至末端逐渐增加。
所述本体10的首端设有一安装套11,所述安装套11的两端凸出于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在所述安装套11的外围环绕设有一环形加强筋111。环形加强筋111加强安装套11与本体10相接处的强度。安装套11内固定焊接安装衬套套管,衬套套管内连接固定轴,固定轴与车身连接,从而实现后纵臂与车身连接。
所述本体10的末端的两侧均往外延伸出一安装角12,每个所述安装角12上均设有一连接孔121,连接孔121的一端凸出于本体10的正面。连接孔121处为衬套外套管,该端与后制动器连接。
所述本体10前端至后端延伸一主加强筋13,所述主加强筋13在所述本体10的背面形成一凸起,所述主加强筋13在所述本体10的正面形成一凹陷,主加强筋13从前至后贯穿本体10至靠近本体10上的下侧的连接孔121,主加强筋13加强后纵臂本体10的强度,避免导致车辆在恶劣环境下行车易出现金属疲劳,避免出现后纵臂本体断裂的风险。所述本体10的中部至末端延伸出一辅加强筋14,所述辅加强筋14在所述本体10的正面形成一凸起,所述辅加强筋14在所述本体10的背面形成一凹陷。本体10一体冲压成型后,再进行主加强筋13与辅加强筋14的冲压,主加强筋13与辅加强筋14的冲压方向相反,通过主加强筋13与辅加强筋14的设计且凸出方向相反,使得后纵臂本体10整体刚度相比传统的后纵臂设计刚度和强度均得到提升。
其中,所述主加强筋13的末端延伸至靠近下侧的所述连接孔121,所述辅加强筋14延伸至靠近上侧的所述连接孔121。所述主加强筋13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增加,所述辅加强筋14的宽度从前至后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加。本体10上的下侧的所述连接孔121处设有一加强板122,所述加强板122覆盖所述主加强筋13的末端。
上侧的所述连接孔121与下侧的所述连接孔121之间的本体10上设有一安装孔15和一定位孔16,所述定位孔16安装孔15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15的的直径,定位孔16和安装孔15用于安装车轮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定位与安装。进一步地,在定位孔16的底部焊接有一螺母161,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为减轻整车重量,降低能耗,在所述本体10上设有若干减重孔17。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所述减重孔17,减重孔17呈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重孔17可以为长条形。
此外,在所述本体10的上下两侧缘均朝所述本体10的背面方向延伸出一翻边18,后纵臂本体10在受到应力时分散到翻边18上,增加后纵臂本体10在行车过程中的支撑力,起到进一步加强强度与刚度的作用。
上述后纵臂,通过在本体上冲压凸出一条主加强筋与一条辅加强筋,主加强筋从后纵臂本体的前端延伸至末端靠近连接孔,长度贯穿本体,辅加强筋从后纵臂本体的中部延伸至靠近另一个连接孔,主加强筋与辅加强筋的冲压凸出方向相反,后纵臂本体的两侧缘均朝与辅助加强筋冲压成型方向延伸出一翻边,通过主加强筋、辅加强筋及翻边的共同作用,使后纵臂整体刚度与强度相比传统的后纵臂均提升,可以适用于车辆重量增加的车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悬架装置,该悬架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后纵臂,还包括避震器、悬架弹簧、防倾杆、悬吊副梁、纵向杆、橡皮衬套和连杆等部件。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因地面的变化而受到震动及冲击,这些冲击的力量其中一部分会由轮胎吸收,绝大部分被轮胎与车身间的悬架装置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悬架装置,以及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其他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纵臂,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整体呈弧形,所述本体的宽度由前端至末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本体的首端设有一安装套,所述本体的末端两侧均往外延伸出一安装角,每个所述安装角上均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本体从前端至后端延伸出一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形成一凸起,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凹陷,所述本体的中部至末端朝延伸出一辅加强筋,所述辅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正面形成一凸起,所述辅加强筋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形成一凹陷,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缘均朝所述本体的背面方向延伸出一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强筋的末端延伸至靠近下侧的所述连接孔,所述辅加强筋延伸至靠近上侧的所述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侧的所述连接孔处设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覆盖所述主加强筋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强筋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增加,所述辅加强筋的宽度从前至后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侧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本体的下侧的所述连接孔之间的本体上设有一安装孔和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底部焊接有一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的两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在所述安装套的外围环绕设有一环形加强筋。
9.一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臂。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装置。
CN201822122589.9U 2018-12-17 2018-12-17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09224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2589.9U CN209224873U (zh) 2018-12-17 2018-12-17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2589.9U CN209224873U (zh) 2018-12-17 2018-12-17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4873U true CN209224873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8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2589.9U Active CN209224873U (zh) 2018-12-17 2018-12-17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4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5530U (zh) 一种汽车悬架
CN201619415U (zh) 一种用于中置轴式汽车拖车的独立车轴悬挂车架
CN101734117A (zh) 汽车前悬架控制臂
CN209224873U (zh)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CN204161489U (zh) 一种汽车后车架及汽车
CN210283807U (zh) 后纵臂总成结构及汽车底盘后悬架
CN203186029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1736759U (zh) 一种载货汽车转向桥用空心橡胶弹簧复合悬架装置
CN201580223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
CN203211036U (zh) 一种汽车三角臂结构
CN108116179A (zh) 一种具有c形气囊托架的汽车前大梁悬架
CN204567766U (zh) 一种前副车架交叉加强结构
CN210139753U (zh) 一种焊接式导向臂空气悬架
CN208277768U (zh) 后纵臂、悬架装置及汽车
CN203666299U (zh)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CN106347454A (zh) 一种车辆用中支承轴总成
CN203198657U (zh) 一种汽车摆臂总成
CN213799134U (zh) 用于麦弗逊悬架系统的前下控制臂
CN207059670U (zh) 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的托臂
KR100656605B1 (ko) 스트러트 인슐레이터 구조
CN204641882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1641735U (zh) 中型客车底盘前悬挂系统
CN220904596U (zh) 空气悬挂装置
CN218257622U (zh) 一种适用于低入口驾驶室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CN217892423U (zh) 一种汽车多连杆前置悬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