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8981U -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8981U
CN209198981U CN201822224735.9U CN201822224735U CN209198981U CN 209198981 U CN209198981 U CN 209198981U CN 201822224735 U CN201822224735 U CN 201822224735U CN 209198981 U CN209198981 U CN 209198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knob structure
key
rotation key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47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飞虹
保红波
邵学亮
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47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8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8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8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旋钮结构存在旋钮盖体旋转影响功能指示标志解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该旋钮结构包括电位器、连接件、面板和旋转键,所述旋转键为环形结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支撑部和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环绕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缘,所述旋转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缘,所述电位器和所述旋转键分别位于所述面板的两侧,所述旋转键上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弧形孔,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电位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钮结构实现旋钮结构在四周旋转同时中部保持固定不动的效果,提高了其使用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控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旋钮是大多数电器上用手控转的手动控制元件。根据形状可将其分类为圆形旋钮、多边旋钮、指针旋钮和手动转盘等。现在市场上的电器产品上,旋钮结构一般包括有旋钮盖体和电位器,旋钮盖体的底部直接与PCB板上的电位器配合,调节时,通过手动转动旋钮盖体使旋钮盖体整体旋转,再通过旋钮盖体的旋转带动电位器的旋转,现有的旋钮结构形式较为单一,同时,现有的旋钮结构通常需要将功能指示标志设置在旋钮盖体的外部,因为若将功能指示标志设置在旋钮盖体上,则在旋钮盖体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其表面的功能指示标志转动,从而影响操作者对功能指示标志的解读,不利于旋钮结构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旋钮结构存在旋钮盖体旋转影响功能指示标志解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旋钮结构,包括电位器、连接件、面板和旋转键,所述旋转键为环形结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支撑部和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环绕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缘,所述旋转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缘,所述电位器和所述旋转键分别位于所述面板的两侧,所述旋转键上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弧形孔,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电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钮结构,设置了环形结构的旋转键,在所述旋转键的中部设置支撑部,所述旋转键可环绕所述支撑部进行旋转,实现旋钮结构在四周旋转同时中部保持固定不动的效果,提高了其使用的实用性,可在旋钮结构的中部设置功能指示标志,避免所述旋转键的转动影响功能指示标志的解读,所述连接件同步连接所述旋转键和所述电位器,通过所述旋转键的转动驱动所述电位器的转动,保证了所述旋转键控制功能的实现。
可选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中部,所述旋转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弧形孔沿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延伸,且所述弧形孔的两个端部之间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环形槽内壁的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突出的圆形平台,所述支撑部的外缘形成有外侧翻边,所述环形槽的内缘形成有内侧翻边,所述弧形孔形成于所述外侧翻边和所述内侧翻边之间,所述旋转键的内孔底部边缘抵靠在所述外侧翻边上,所述旋转键的外圈底部边缘抵靠在所述内侧翻边上。
可选的,所述旋钮结构还包括有固定键,所述固定键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所述旋转键的内孔底部边缘向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裙边,所述固定键的外周凸出形成有第二裙边,所述第一裙边被限位于所述第二裙边和所述外侧翻边之间。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键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卡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键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旋钮结构还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位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旋转键的一侧,所述电位器连接于所述PCB板上。
可选的,所述面板朝向所述PCB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PCB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一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圆形转轮,所述圆形转轮的中心固定于所述电位器上,所述圆形转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键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圆形转轮的内缘开设有连接转孔,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连接转孔。
可选的,所述旋转键背离所述面板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旋转键旋转角度的凹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旋钮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其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其控制组件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其电位器及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键;11、卡块;12、定位柱;13、第二裙边;2、旋转键;21、凹点;22、突出部;23、第一裙边;3、面板;31、支撑部;311、定位孔;312、卡孔;32、连接柱;33、环形槽;34、外侧翻边;35、内侧翻边;36、弧形孔;37、连接板;4、连接件;4a、圆形转轮;41、连接转孔;42、固定孔;43、扇形镂空孔;5、PCB板;51、通孔;6、电位器;61、中心转轴;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钮结构,包括电位器6、连接件4、面板3和旋转键2,所述旋转键2为环形结构,所述面板3上设置有支撑部31和弧形孔36,所述弧形孔36环绕于所述支撑部31的外缘,所述旋转键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部31的外缘,所述电位器6和所述旋转键2分别位于所述面板3的两侧,所述电位器6位于所述旋转键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旋转键2上形成有突出部22,所述突出部22穿过所述弧形孔36,所述连接件4分别连接所述突出部22和所述电位器6。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钮结构,设置了环形结构的旋转键2,在所述旋转键2的中部设置支撑部31,所述旋转键2可环绕所述支撑部31进行旋转,实现旋钮结构四周旋转同时中部保持固定不动的效果,可在旋钮结构的中部设置功能指示标志,避免所述旋转键2的转动影响功能指示标志的解读,所述连接件4同步连接所述旋转键2和所述电位器6,通过所述旋转键2的转动驱动所述电位器6的转动,保证了所述旋转键2控制功能的实现。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3上开设有环形槽33,所述环形槽33为圆环形槽33体结构,所述支撑部31位于所述环形槽33的中部,所述旋转键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槽33中,所述环形槽33的形状与所述旋转键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弧形孔36沿所述环形槽33的底部延伸,且所述弧形孔36的两个端部之间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31和所述环形槽33内壁的连接板37,所述连接板37为扇形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37连接所述支撑部31,以使所述支撑部31与所述面板3的位置相对固定。
所述弧形孔36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键2的旋转轴线上,所述旋转键2的可旋转角度与所述弧形孔36的圆弧角度一致。
所述面板3、所述连接板37和所述支撑部31为一体成型。
所述环形槽33能对所述旋转键2在所述面板3上的位移进行限制,同时不影响所述旋转键2绕其中心轴线的转动,所述旋转键2嵌合在所述环形槽33中,且所述旋转键2露出的表面与所述面板3平齐过渡,所述面板3表面平整,有利于保证所述旋钮结构在所述面板3处的整体性,提高其美观效果。
如图3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1为突出的圆形平台,所述支撑部31的形状与所述旋转键2的内孔相适配,所述支撑部31的外缘形成有外侧翻边34,所述外侧翻边34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外侧翻边34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37相接,所述环形槽33的内缘形成有内侧翻边35,所述内侧翻边35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内侧翻边35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37相接,所述弧形孔36形成于所述外侧翻边34和所述内侧翻边35之间,所述旋转键2的内孔底部边缘抵靠在所述外侧翻边34上,所述旋转键2的外圈底部边缘抵靠在所述内侧翻边35上,所述外侧翻边34和所述内侧翻边35用于对所述旋转键2形成支撑,避免所述旋转键2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向下塌陷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旋钮结构还包括有固定键1,所述固定键1连接在所述支撑部31的顶部,所述旋转键2的内孔底部边缘向所述支撑部31的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裙边23,所述第一裙边23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固定键1的外周凸出形成有第二裙边13,所述第二裙边13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裙边23被限位于所述第二裙边13和所述外侧翻边34之间。
所述第二裙边13的作用在于对所述旋转键2的内孔位置进行压合,限制所述旋转键2在垂直于所述面板3方向上的位移,从而防止旋转键2的掉落或者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环形槽33。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键1和所述支撑部31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键1的顶面设置有电源键的功能指示标志,当所述旋转键2转动时,所述固定键1保持不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键1也可设置为触感键,或是设置为显示屏。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固定键1和所述支撑部31之间为卡扣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部31上开设有卡孔312,所述卡孔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孔31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31的两侧,所述固定键1朝向所述支撑部31的一面设置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块11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键1的底部两侧,所述卡块11与所述卡孔312卡扣连接。
所述支撑部31上开设有定位孔311,所述定位孔311位于所述支撑部31的顶面,所述固定键1朝向所述支撑部31的一面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穿过所述定位孔311,通过所述定位柱12和所述定位孔311的配合以确定所述固定键1的朝向,避免所述固定键1上的功能指示标志发生偏斜。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结构还包括有PCB板5,所述PCB板5所在平面与所述面板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PCB板5和所述面板3之间留有用于安装所述电位器6和所述连接件4的空间,所述PCB板5位于所述面板3背离所述旋转键2的一侧,所述电位器6连接于所述PCB板5上,所述PCB板5用于为所述电位器6提供电源并将所述电位器6在不同旋转角度下产生的电信号导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3朝向所述PCB板5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32,所述PCB板5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51,所述通孔51和所述连接柱32之间设置有一螺钉7,所述螺钉7穿过所述通孔51并与所述连接柱32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连接柱32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连接柱32分别位于所述面板3底部的4个角位置,对应的,所述通孔51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通孔51位于所述PCB板5的4个角位置。
如图4~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为圆形转轮4a,所述圆形转轮4a的中心固定于所述电位器6上,所述圆形转轮4a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键2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圆形转轮4a的内缘开设有连接转孔41,所述突出部22穿过所述连接转孔41。
具体的,所述电位器6具有用于调控其转动角度的中心转轴61,所述圆形转轮4a的中心开设有固定孔42,所述中心转轴61插入于所述固定孔42中,且所述中心转轴61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孔4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圆形转轮4a上开设有呈环形矩阵排布的多个扇形镂空孔43。
所述旋转键2的来回转动带动所述突出部22沿所述旋转键2周向的往返位移,所述突出部22的往返位移带动所述圆形转轮4a绕所述电位器6的往返转动,从而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设置为圆形转轮4a结构能够实现所述旋转键2和所述电位器6之间的有效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所述连接件4可以为连接杆的形式,或是所述连接件4为扇形结构等。
所述旋转键2背离所述面板3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旋转键2旋转角度的凹点21,所述凹点21可随所述旋转键2的转动位于不同位置,从而直观地确定所述旋转键2所处的旋转角度及其对应的控制功能。
在进行所述旋钮结构的安装时,可先将所述电位器6焊接于所述PCB板5上,再将所述圆形转轮4a固定到所述电位器6上,然后将所述面板3放置于所述PCB板5焊接有电位器6的一面上,设置螺钉7穿过所述PCB板5上的通孔51并连接至所述面板3上的连接柱32,以将所述PCB板5和所述面板3相互固定,固定好所述面板3之后,再将所述旋转键2放置到所述面板3上的环形槽33中,所述突出部22穿过所述圆形转轮4a上的所述连接转孔41,最后将所述固定键1卡扣到所述支撑部31上,完成所述旋钮结构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钮结构可应用于现有各类电器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旋钮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位器、连接件、面板和旋转键,所述旋转键为环形结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支撑部和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环绕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缘,所述旋转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缘,所述电位器和所述旋转键分别位于所述面板的两侧,所述旋转键上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弧形孔,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电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中部,所述旋转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弧形孔沿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延伸,且所述弧形孔的两个端部之间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环形槽内壁的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突出的圆形平台,所述支撑部的外缘形成有外侧翻边,所述环形槽的内缘形成有内侧翻边,所述弧形孔形成于所述外侧翻边和所述内侧翻边之间,所述旋转键的内孔底部边缘抵靠在所述外侧翻边上,所述旋转键的外圈底部边缘抵靠在所述内侧翻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结构还包括有固定键,所述固定键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所述旋转键的内孔底部边缘向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裙边,所述固定键的外周凸出形成有第二裙边,所述第一裙边被限位于所述第二裙边和所述外侧翻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键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键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结构还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位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旋转键的一侧,所述电位器连接于所述PCB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朝向所述PCB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PCB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一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圆形转轮,所述圆形转轮的中心固定于所述电位器上,所述圆形转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键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圆形转轮的内缘开设有连接转孔,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连接转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键背离所述面板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旋转键旋转角度的凹点。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钮结构。
CN201822224735.9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198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4735.9U CN20919898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4735.9U CN20919898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8981U true CN20919898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3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4735.9U Active CN20919898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89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8056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档位旋钮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8056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档位旋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8647A (zh) 一种货箱搬运机器人伸缩叉齿调平机构
CN209198981U (zh) 一种旋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5206578U (zh) 智能型内置电动闭门器
JP2020521274A (ja) 電気操作パネル
JP4314323B2 (ja) ジャイロ及びレーザ墨出し装置
CN210462291U (zh) 可调节观看角度的显示屏
CN209638061U (zh) 摇头机构及送风设备
CN207853650U (zh) 角度可调的永磁同步电机
CN107571987A (zh) 自动伸缩脚架
CN106402604B (zh) 显示装置
CN205946073U (zh) 一种音箱支架
CN219692801U (zh) 旋转式显示屏
CN205045282U (zh) 具有液位报警功能的指针控制机构
CN211378005U (zh) 接近开关组件
CN218954390U (zh) 一种多媒体屏幕的安装结构
CN214546897U (zh) 一种醒面效果好的面食机
CN207559771U (zh) 一种具有光电定位功能的电动执行器
CN203899773U (zh) 离心机控制面板
CN105114855B (zh) 一种多功能学生专用台灯
CN209346769U (zh) 一种带有转动开关的搅拌机
CN208675444U (zh) 一种可旋转音柱的连接结构
CN203907151U (zh) 液晶显示器的转动结构
CN103920219A (zh) 气体选择阀组件
CN215636885U (zh) 一种应急照明灯
CN220867690U (zh) 一种切刀机构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518119 1 Yanan Road, Kwai Chu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83 Guangdong city of Huizhou province Dayawan xiangshuih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YD Semiconduc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