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7465U - 煅烧炉 - Google Patents

煅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7465U
CN209197465U CN201822029710.3U CN201822029710U CN209197465U CN 209197465 U CN209197465 U CN 209197465U CN 201822029710 U CN201822029710 U CN 201822029710U CN 209197465 U CN209197465 U CN 209197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rod
hole
embedding
embedding hole
calcin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97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国安
雷和孙
张礼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eshun Carb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eshun Carb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eshun Carb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eshun Carb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97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7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7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7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煅烧炉,属于碳素生产设备领域,煅烧炉包括炉体、及至少一根加热棒,炉体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炉体的上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棒伸入加热腔内部的取放口,加热棒的一端固定有卡块,加热腔内部的下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与卡块配合的卡座,卡座上开设有卡槽,卡块的一部分位于卡槽内,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煅烧炉的加热棒可拆卸设置。

Description

煅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煅烧炉。
背景技术
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而石墨材料则是基本上由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不仅是石墨,同时也包含金刚石、富勒烯、卡宾等所有的含碳材料都称为碳素材料。碳素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煅烧炉进行煅烧处理,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1974041U公开的一种煅烧炉,包括安装在炉体支架上的煅烧罐,煅烧罐上部有进料口,下部有出料筒,煅烧罐内自上而下错位设有七个隔板,将煅烧罐内腔分隔为八层弯折火道,出料筒外部设有冷却水套,冷却水套下端设有进水口,冷却水套上端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中,在煅烧炉出料筒外部设置冷却水套,冷却水从下端的进水口进,从上端的出水口出,在出料筒外部完成循环,对煅烧后排出的石油焦强制降温。
上述煅烧炉降温效果好,可以提高煅后石油焦的产品质量。但是由于煅烧炉加热棒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生耗损,而目前的煅烧炉加热棒为固定设置,不方便拆卸进行保养和维修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煅烧炉,加热棒可拆卸设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煅烧炉,包括炉体、及至少一根加热棒,炉体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炉体的上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棒伸入加热腔内部的取放口,加热棒的一端固定有卡块,加热腔内部的下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与卡块配合的卡座,卡座上开设有卡槽,卡块的一部分位于卡槽内,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包覆卡座的隔热筒,隔热筒的下侧壁固定在炉体内部的下壁上,卡座位于隔热筒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隔热筒的内部开设有围孔和第一嵌孔,围孔位于第一嵌孔的下方,且围孔与第一嵌孔连通,围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嵌孔的孔径,且第一嵌孔贯穿隔热筒的上壁。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加热棒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隔热套,隔热套位于加热棒的一端部,隔热套嵌设在第一嵌孔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套,限位套的上侧壁固定在加热腔内部的上壁处,限位套位于取放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套的内部开设有滑孔和第二嵌孔,滑孔位于第二嵌孔的上方,且滑孔与第二嵌孔连通,取放口的孔径与滑孔的孔径相同,滑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嵌孔的孔径,且第二嵌孔贯穿限位套的下壁。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加热棒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加热棒的另一端部,且限位块位于限位套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块包括滑动部和嵌部,嵌部固定在滑动部的下方,滑动部与滑孔滑动配合,嵌部嵌设在第二嵌孔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密封套,密封套设在取放口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炉体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燃烧槽,燃烧槽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煅烧炉,通过取放口将加热棒取出进行保养和维修更换,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对加热棒进行固定,并且方便对加热棒进行拆装。并且通过隔热套和隔热筒的配合,防止位于围孔内的卡块和卡座受到高温损坏,更好地保护卡块和卡座,确保卡块与卡座之间的卡接配合,进一步提高加热棒拆装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热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炉体;2、加热棒;3、加热腔;4、取放口;5、卡块;6、卡座;7、卡槽;8、隔热筒;9、围孔;10、第一嵌孔;11、隔热套;12、限位套;13、滑孔;14、第二嵌孔;15、限位块;151、滑动部;152、嵌部;16、密封套;17、燃烧槽;18、进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煅烧炉,包括炉体1、及两根加热棒2,炉体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3,炉体1的上壁开设有两个用于加热棒2伸入加热腔3内部的取放口4,炉体1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燃烧槽17,燃烧槽17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仓18,通过进料仓18进料,待煅烧的物料在燃烧槽17内被煅烧处理,加热棒2的下端固定有卡块5,加热腔3内部的下侧壁上固定有两个与卡块5配合的卡座6,卡座6上开设有卡槽7,卡块5的下部分位于卡槽7内,卡块5与卡槽7卡接配合,安装时,将卡块5对准卡槽7然后将卡块5卡进卡槽7内进行固定,需要拆卸加热棒2时,往上拉加热棒2,使得卡块5离开卡槽7,然后即可通过取放口4将加热棒2取出进行保养和维修更换,通过卡块5与卡槽7的卡接配合,对加热棒2进行固定,并且方便对加热棒2进行拆装。
为了保护卡块5和卡座6,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用于包覆卡座6的隔热筒8,隔热筒8的下侧壁固定在炉体1内部的下壁上,卡座6位于隔热筒8的内部,隔热筒8的内部开设有围孔9和第一嵌孔10,围孔9位于第一嵌孔10的下方,且围孔9与第一嵌孔10连通,围孔9的孔径小于第一嵌孔10的孔径,本实施例中围孔9的孔径与第一嵌孔10的孔径比为8:9,且第一嵌孔10贯穿隔热筒8的上壁,加热棒2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隔热套11,隔热套11的直径小于取放口4的孔径,使得隔热套11可穿过取放口4,隔热套11位于加热棒2的下端部,隔热套11嵌设在第一嵌孔10内,安装加热棒2时,将加热棒2上设有隔热套11的一端朝下,接着将隔热套11穿过取放口4,然后往下推动加热棒2,调节加热棒2的位置,直至隔热套11嵌进第一嵌孔10内,此时,卡块5刚好位于卡槽7的正上方,只有隔热套11嵌进第一嵌孔10内时,加热棒2才能继续往下运动,当卡块5向下运动卡进卡槽7内完成固定时,隔热套11刚好完全嵌入第一嵌孔10内,通过隔热套11和隔热筒8的配合,防止位于围孔9内的卡块5和卡座6受到高温损坏,更好地保护卡块5和卡座6,确保卡块5与卡座6之间的卡接配合,进一步提高加热棒2拆装的可行性。
为了对加热棒2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限位套12,限位套12的上侧壁固定在加热腔3内部的上壁处,限位套12位于取放口4的下方,限位套12的内部开设有滑孔13和第二嵌孔14,滑孔13位于第二嵌孔14的上方,且滑孔13与第二嵌孔14连通,取放口4的孔径与滑孔13的孔径相同,滑孔13的孔径大于第二嵌孔14的孔径,本实施例中,滑孔13的孔径与第二嵌孔14的孔径比为5:4,第一嵌孔10的孔径小于第二嵌孔14的孔径,使得隔热套11能穿过第二嵌孔14,且第二嵌孔14贯穿限位套12的下壁,加热棒2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位于加热棒2的上端部,且限位块15位于限位套12的内部,限位块15包括滑动部151和嵌部152,滑动部151和嵌部152一体成型,嵌部152固定在滑动部151的下方,滑动部151与滑孔13滑动配合,嵌部152嵌设在第二嵌孔14内,当加热棒2安装完毕时,嵌部152刚好嵌在第二嵌孔14内,并且滑动部151位于滑孔13内,通过滑动部151与限位块15内的滑孔13之间的配合,对加热棒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加热棒2偏移摆动,进一步提高加热棒2固定后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嵌部152将第二嵌孔14堵住,减少加热腔3内部的热量流失。
为了进一步减少加热腔3内部热量的流失,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套16,密封套16设在取放口4的内部,只有当取出加热棒2时才将密封套16取出,通过密封套16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加热腔3内部的热量从取放口4漏出。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包括炉体(1)、及至少一根加热棒(2);
所述炉体(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3);
所述炉体(1)的上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所述加热棒(2)伸入所述加热腔(3)内部的取放口(4);
所述加热棒(2)的一端固定有卡块(5);
所述加热腔(3)内部的下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卡块(5)配合的卡座(6),所述卡座(6)上开设有卡槽(7),所述卡块(5)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槽(7)内,所述卡块(5)与所述卡槽(7)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包覆所述卡座(6)的隔热筒(8);
所述隔热筒(8)的下侧壁固定在所述炉体(1)内部的下壁上,所述卡座(6)位于所述隔热筒(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筒(8)的内部开设有围孔(9)和第一嵌孔(10);
所述围孔(9)位于所述第一嵌孔(10)的下方,且所述围孔(9)与所述第一嵌孔(10)连通;
所述围孔(9)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嵌孔(10)的孔径,且所述第一嵌孔(10)贯穿所述隔热筒(8)的上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棒(2)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隔热套(11),所述隔热套(11)位于所述加热棒(2)的一端部,所述隔热套(11)嵌设在所述第一嵌孔(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套(12);
所述限位套(12)的上侧壁固定在所述加热腔(3)内部的上壁处,所述限位套(12)位于所述取放口(4)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套(12)的内部开设有滑孔(13)和第二嵌孔(14);
所述滑孔(13)位于所述第二嵌孔(14)的上方,且所述滑孔(13)与所述第二嵌孔(14)连通;
所述取放口(4)的孔径与所述滑孔(13)的孔径相同,所述滑孔(13)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嵌孔(14)的孔径,且所述第二嵌孔(14)贯穿所述限位套(12)的下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棒(2)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位于所述加热棒(2)的另一端部,且所述限位块(15)位于所述限位套(1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15)包括滑动部(151)和嵌部(152);
所述嵌部(152)固定在所述滑动部(151)的下方;
所述滑动部(151)与所述滑孔(13)滑动配合,所述嵌部(152)嵌设在所述第二嵌孔(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密封套(16);
所述密封套(16)设在所述取放口(4)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1)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燃烧槽(17);
所述燃烧槽(17)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仓(18)。
CN201822029710.3U 2018-12-05 2018-12-05 煅烧炉 Active CN209197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9710.3U CN209197465U (zh) 2018-12-05 2018-12-05 煅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9710.3U CN209197465U (zh) 2018-12-05 2018-12-05 煅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7465U true CN209197465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9710.3U Active CN209197465U (zh) 2018-12-05 2018-12-05 煅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7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7246U (zh) 石灰窑布料装置
CN104211309B (zh) 一种悬挂缸式并流蓄热双膛窑
JP6695202B2 (ja) 黒鉛化炉、システム、及び黒鉛化方法
CN108083271A (zh) 一种超细颗粒人造石墨石墨化工艺及石墨化炉
CN109761237A (zh) 一种高效的内外混热式回转炭化炉
CN209197465U (zh) 煅烧炉
CN205133826U (zh) 一种碳纤维原料高温碳化设备
CN108955276A (zh) 具有旋转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7294187U (zh) 一种炭化活化一体炉
CN103979981B (zh) 一种大规格半石墨质碳化硅碳砖及其生产工艺
CN108101048A (zh) 高温石墨化设备
CN102551179A (zh) 一种咖啡豆用烘焙机
CN203881107U (zh) 一种石英石煅烧炉
CN204125385U (zh) 一种悬挂缸式并流蓄热双膛窑
BRPI0813231B1 (pt) processo e aparelho para produzir ferro-esponja
US1879680A (en) Rabbling means
CN208700580U (zh) 连续生产间隔加热石墨化炉
CN204478801U (zh) 一种可从窑外更换内衬的水泥回转窑
CN209068970U (zh) 具有窑中窑结构的工业烧成回转窑
CN206787276U (zh) 罐式煅烧炉
CN201898854U (zh) 脱除鱼粉中的挥发性盐基氮的装置
CN206902038U (zh) 石灰生产炉
CN104293397A (zh) 高温含尘荒煤气冷却过滤热解装置
CN104357607A (zh) 一种高炉烘炉方法
CN103575112A (zh) 阳极炭块焙烧炉火道墙的维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