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1637U -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1637U
CN209191637U CN201821647742.3U CN201821647742U CN209191637U CN 209191637 U CN209191637 U CN 209191637U CN 201821647742 U CN201821647742 U CN 201821647742U CN 209191637 U CN209191637 U CN 209191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contact
support frame
connecting rod
swing ro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77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yuan Zhong L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yuan Zhong L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yuan Zhong L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yuan Zhong L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477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1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1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16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第二支撑架包括顺序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三支撑架与第三连杆铰接,安装架固定第二支撑架上,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第三支撑架铰接,连接架与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转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架绕其与第二连杆铰接处转动;当车辆行驶在左右高低不平的路面上时,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架转动,连接架又带动与其连接的车身转动,维持车身平衡,当车辆拐弯时,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架向拐弯路径的内侧转动,以抵消车辆拐弯时产生的离心力,确保车辆不会倾覆。

Description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车辆越来越多,现有的机动车辆车身宽度较宽,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停车位缺乏现象,而如果根据现有的车辆悬架系统将车身设计的更窄,则会影响车辆平衡,提高了车辆倾覆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安装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连接架和驱动机构;
第二支撑架包括顺序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三支撑架与第三连杆铰接;
安装架固定第二支撑架上,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第三支撑架铰接;
连接架与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转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架绕其与第二连杆铰接处转动。
优选地,第一支撑架为铰链四连杆结构。
优选地,第三支撑架为铰链四连杆结构。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蜗轮、蜗杆和电机;
齿轮固定在第二连杆上,齿轮中心位于连接架与第二连杆铰接处,蜗轮转动安装在连接架上并与齿轮啮合,蜗杆与涡轮啮合,电机安装在安装架上且电机转轴与蜗杆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电机转轴转动方向;
控制机构包括摆杆、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
摆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摆杆在重力作用下平行于竖直方向,摆杆上自上而下设有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
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位于摆杆一侧并位于摆杆摆动平面内,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上下设置,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位于摆杆另一侧并位于摆杆摆动平面内,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上下设置;第一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与电机的同一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静触头和第三静触头与电机的另一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摆杆摆动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摆杆在第一极限位置下,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抵靠,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抵靠,摆杆在第二极限位置下,第一动触头与第三静触头抵靠,第二动触头与第四静触头抵靠。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当车辆行驶在左右高低不平的路面上时,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架转动,连接架又带动与其连接的车身转动,维持车身平衡,当车辆拐弯时,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架向拐弯路径的内侧转动,以抵消车辆拐弯时产生的离心力,确保车辆不会倾覆;可见无论是车辆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或还是做拐弯运动,悬架系统都能维持车辆保持平衡,进而能够将车身设计的更窄,以解决交通堵塞和停车位缺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在高低不平路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在做拐弯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的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在高低不平路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在做拐弯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中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3、安装架4、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连接架6和驱动机构;
第二支撑架包括顺序铰接的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因此第二支撑架呈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可以改变,第一支撑架1第一端与第一连杆21中部铰接,第一支撑架1第二端与车轮连接,第三支撑架3第一端与第三连杆23铰接,第三支撑架3第二端与车轮连接;
安装架4固定第二支撑架上,第一弹性件51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和第一支撑架1中部连接,第二弹性件52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和第三支撑架3中部铰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51和第二弹性件52均为液压减震器;
连接架6与第二连杆22中部和第四连杆24中部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架6绕其与第二连杆22铰接处转动,连接架6与车身连接,当连接架6转动时,连接架6带动所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为铰链四连杆结构,所述铰链四连杆结构的其中一条连杆即为第一连杆21,车轮与铰链四连杆结构中与第一连杆21相对的一条连杆连接,第一弹性件51与所述铰链四连杆机构中的一条连杆中部铰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架为铰链四连杆结构,所述铰链四连杆结构的其中一条连杆即为第三连杆23,车轮与铰链四连杆结构中与第三连杆23相对的一条连杆连接,第二弹性件52与所述铰链四连杆机构中的一条连杆中部铰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齿轮71、蜗轮72、蜗杆和电机73;
所述齿轮71为半圆结构,齿轮71固定在第二连杆22中部,齿轮71中心位于连接架6与第二连杆22铰接处,齿轮71轮面与第二支撑架所在平面平行,蜗轮72转动安装在连接架6上并与齿轮71啮合,蜗杆与涡轮啮合,电机73安装在安装架4上且电机73转轴与蜗杆连接;工作状态下,电机73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由于齿轮71是固定不动的,涡轮会绕齿轮71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6绕连接架6与第二连杆22铰接处转动,连接架6又带动车身改变倾斜角度,从而维持车身平衡。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电机73转轴转动方向;
控制机构包括摆杆8、第一静触头91、第二静触头92、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
摆杆8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摆杆8另一端固定有重锤,摆杆8在重力作用下平行于竖直方向,摆杆8摆动平面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发生倾斜时,摆杆8始终保持竖直,摆杆8上自上而下设有第一动触头81和第二动触头82,第一动触头81和第二动触头82分别与电源正负极连接;
第一静触头91、第二静触头92、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均固定在车身上,随车身倾斜而改变位置,第一静触头91和第二静触头92位于摆杆8一侧并位于摆杆8摆动平面内,第一静触头91和第二静触头92上下设置,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位于摆杆8另一侧并位于摆杆8摆动平面内,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上下设置,车身平稳状态下,第一静触头91和第三静触头93关于摆杆8对称设置,第二静触头92和第四静触头94关于摆杆8对称设置;第一静触头91和第四静触头94与电机73的同一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静触头92和第三静触头93与电机73的另一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参照图5,与第一静触头91和第四静触头94连接的线路采用粗线表示,与第二静触头92和第三静触头93连接的线路采用细线表示;
当车身倾斜时,第一静触头91、第二静触头92、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位置发生改变,摆杆8相对于车身相对摆动,摆杆8摆动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摆杆8在第一极限位置下,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一静触头91抵靠,第二动触头82与第二静触头92抵靠,此时电流自第一动触头81到达第一静触头91再通过线路到达电机73输入端,经过电机73后到达第二静触头92,在到达第二动触头82回至电源,摆杆8在第二极限位置下,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三静触头93抵靠,第二动触头82与第四静触头94抵靠,此时电流自第一动触头81到达第三静触头93再通过线路到达电机73输入端,经过电机73后到达第四静触头94,再到达第二动触头82回至电源,由此可见,摆杆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经过电机73的电流流向相反,从而实现电机73正反转。
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静触头91和第二静触头92所在一侧称为左侧,所述左侧即为车身左侧,将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所在一侧称为右侧,所述右侧即为车身右侧。
参照图3,当车辆行驶在左低右高的路面上时,导致车身向左侧倾斜,进而摆杆8摆动至第一极限位置,电流正向流过电机73,电机73正转,电机73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连接架6向车辆右侧转动,连接架6带动车身向车辆右侧转动,从而使得车身向水平的位置转动,当车身到达水平位置时,摆杆8恢复至原始位置,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一静触头91脱离,第二动触头82与第二静触头92脱离,电机73断电,电机73断电后涡杆、涡轮不能转动,进而连接架6不能转动,从而维持车身处于平衡状态。
同理当车辆行驶在左高右低的路面上时,悬架系统同样能够维持车身平衡。
参照图4,当车辆向左侧拐弯时,摆杆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摆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此时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三静触头93抵靠,第二动触头82与第四静触头94抵靠,电流反向流过电机73,电机73反转,电机73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连接架6向车辆左侧转动,连接架6带动车身向车辆左侧转动,抵消部分离心力,从而维持车辆平衡,不会倾覆;当车辆恢复至直线运动后,摆杆8在重力作用下摆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此时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一静触头91抵靠,第二动触头82与第二静触头92抵靠,电流正向流过电机73,电机73正转,电机73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连接架6向车辆右侧转动,连接架6带动车身向车辆右侧转动,使得车身恢复至水平位置,当车身到达水平位置时,摆杆8恢复至原始位置,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一静触头91脱离,第二动触头82与第二静触头92脱离,电机73断电,电机73断电后涡杆、涡轮不能转动,进而连接架6不能转动,从而维持车身处于平衡状态。
同理当车辆向右侧拐弯时,悬架系统同样能够维持车身平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3)、安装架(4)、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连接架(6)和驱动机构;
第二支撑架包括顺序铰接的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第一支撑架(1)与第一连杆(21)铰接,第三支撑架(3)与第三连杆(23)铰接;
安装架(4)固定第二支撑架上,第一弹性件(51)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和第一支撑架(1)连接,第二弹性件(52)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和第三支撑架(3)铰接;
连接架(6)与第二连杆(22)和第四连杆(24)转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架(6)绕其与第二连杆(22)铰接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架(1)为铰链四连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撑架为铰链四连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齿轮(71)、蜗轮(72)、蜗杆和电机(73);
齿轮(71)固定在第二连杆(22)上,齿轮(71)中心位于连接架(6)与第二连杆(22)铰接处,蜗轮(72)转动安装在连接架(6)上并与齿轮(71)啮合,蜗杆与涡轮啮合,电机(73)安装在安装架(4)上且电机(73)转轴与蜗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电机(73)转轴转动方向;
控制机构包括摆杆(8)、第一静触头(91)、第二静触头(92)、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
摆杆(8)转动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摆杆(8)在重力作用下平行于竖直方向,摆杆(8)自上而下设有第一动触头(81)和第二动触头(82);
第一静触头(91)和第二静触头(92)位于摆杆(8)同一侧并位于摆杆(8)摆动平面内,第一静触头(91)和第二静触头(92)上下设置,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位于摆杆(8)另一侧并位于摆杆(8)摆动平面内,第三静触头(93)和第四静触头(94)上下设置;第一静触头(91)和第四静触头(94)与电机(73)的同一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静触头(92)和第三静触头(93)与电机(73)的另一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摆杆(8)摆动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摆杆(8)在第一极限位置下,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一静触头(91)抵靠,第二动触头(82)与第二静触头(92)抵靠,摆杆(8)在第二极限位置下,第一动触头(81)与第三静触头(93)抵靠,第二动触头(82)与第四静触头(94)抵靠。
CN201821647742.3U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91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742.3U CN209191637U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742.3U CN209191637U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1637U true CN209191637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774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91637U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1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9709B (zh) 一种防侧翻槽罐车
CN109334382A (zh)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WO2014183644A1 (en) Solar cell support assembly
CN209191637U (zh) 一种自调车身平衡的悬架系统
US20160036374A1 (en) Solar cell support assembly
CN106741439A (zh) 两轮电动车
CN207177589U (zh) 一种汽车电动叉臂式玻璃升降器
CN213262780U (zh) 一种滑板车用弹簧悬架
GB1179282A (en) Motor Vehicle Package.
CN210592220U (zh) 一种具有双桥悬挂的机器人
CN213676881U (zh) 一种悬挂转向装置
CN111874125B (zh) 具有驻车功能的轮式机器人
CN209852129U (zh) 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
CN212601143U (zh) 一种涡流光饰机用翻转装置
CN111082743B (zh) 一种两翼式伸缩太阳能板的采能小车
CN103253181B (zh) 汽车前灯afs模块的传动机构
CN209833802U (zh)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平衡装置
CN220293249U (zh) 一种平衡调节机构
CN112453790A (zh) 一种建筑工程机械用电焊维修装置
CN208163585U (zh) 一种装配式组装平台
CN220243198U (zh) 报废车用侧翻机构
CN111559451A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
CN105923085B (zh) 一种设有可整体倾斜行驶的倒三轮前转向机构
CN112045639A (zh) 一种可360°旋转的限位机构
CN21070476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存放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