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1681U -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1681U
CN209161681U CN201821997703.6U CN201821997703U CN209161681U CN 209161681 U CN209161681 U CN 209161681U CN 201821997703 U CN201821997703 U CN 201821997703U CN 209161681 U CN209161681 U CN 209161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strong oxdiative
water treatment
circulating water
filt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77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cheng Bod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cheng Bod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cheng Bod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cheng Bod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77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1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1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1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沉淀装置(4)、强氧化处理装置(7)及膜过滤设备(11),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连接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连接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采用絮凝、强氧化、膜滤三段式处理工艺,使得处理后的水体能够达到回用和/或排放标准,克服现有喷淋废水处理效果差的不足之处。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现今国家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关心环保问题。喷淋工艺是处理污染空气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喷淋工艺产生的废水属于2次污染,需要将其处理使之达标回用或达标排放。
喷淋废水具有水量小,不连续,间隔时间不确定,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而常见的喷淋废水处理手段好氧工艺、厌氧工艺因为前面的原因,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采用絮凝、强氧化、膜滤三段式处理工艺,使得处理后的水体能够达到回用和/或排放标准,克服现有喷淋废水处理效果差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沉淀装置、强氧化处理装置及膜过滤设备,所述絮凝沉淀装置的输出侧连接强氧化处理装置的输入侧,强氧化处理装置的输出侧连接膜过滤设备的输入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循环水处理设备设置有两道出水口,两道出水口分别为设置在强氧化处理装置与膜过滤设备之间的第一出水口和设置在膜过滤设备输出侧的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的输出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提升泵,第二提升泵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设备的输入侧;第一出水口通过三通连接在第二提升泵与膜过滤设备的输入侧相连接的管道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第一出水口或/和第二出水口上设置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膜过滤设备内设置有超滤膜和/或纳滤膜,或膜过滤设备采用污水处理超滤膜或污水处理纳滤膜。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上还连接有臭氧机。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上还设置有加药口。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絮凝沉淀装置的输出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强氧化处理装置的输入侧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絮凝沉淀装置上设置有电机和搅拌装置,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置于絮凝沉淀装置内。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絮凝沉淀装置上还设置有进水口。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机械结构所涉及到的诸如“连接”“固定”、“设置”、“活动连接”“活动设置”等用语皆为机械领域内常规设置用的技术手段,只要能够达到固定或连接或活动设置等目的都可以采用,因此在文中不做具体的限定(比如用螺母、螺杆配合进行活动或固定连接,用插销活动或固定连接、设置,A物件与B物件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絮凝、强氧化、膜滤三段式处理工艺,使得处理后的水体能够达到回用和/或排放标准,克服现有喷淋废水处理效果差的不足之处。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道工序上采用絮凝技术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及大分子有机物或有机物分子团沉淀,能够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及大分子有机物或有机物分子团尽可能的沉淀析出,从而使得第二道工序的处理效果得到提高。
(3)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道水体处理工序上采用强氧化技术,利用臭氧及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将水体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COD的降低。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道水体处理工艺采用膜过滤处理工艺,能够使得排放的水体达到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口、2-电机、3-搅拌装置、4-絮凝沉淀装置、5-第一提升泵、6-加药口、7-强氧化处理装置、8-臭氧机、9-第二提升泵、10-第一出水口、11-膜过滤设备、12-第二出水口、13-三通、14-第二开关阀、15-第一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采用絮凝、强氧化、膜滤三段式处理工艺,使得处理后的水体能够达到回用和/或排放标准,克服现有喷淋废水处理效果差的不足之处,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包括絮凝沉淀装置4、强氧化处理装置7及膜过滤设备11,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连接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连接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循环水测量设备包括三大部件:絮凝沉淀装置4、强氧化处理装置7及膜过滤设备11,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入侧用于接入待处理的废水(优选为喷淋废水),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用于与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相连接,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用于与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相连接;其中絮凝沉淀装置4采用絮凝沉淀技术对水体中的颗粒物及大分子有机物或有机物分子团进行沉淀处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水体流入到强氧化处理装置7内进行氧化分解处理,优选的氧化分解处理的强氧化剂采用臭氧和过氧化氢;经过强氧化分解处理后的水体将流入到膜过滤设备内进行膜过滤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循环水处理设备设置有两道出水口,两道出水口分别为设置在强氧化处理装置7与膜过滤设备11之间的第一出水口10和设置在膜过滤设备11输出侧的第二出水口12。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循环水测量设备上设置有两道出水口,可以满足不同是排放水体需要,其中一道出水口(第一出水口10)设置在强氧化处理装置7与膜过滤设备11之间,该出水口的设置能够使得处理后的废水,循环使用或排入到城市管网内,此时能够执行三级排放标准,且可以达到降低处理费用的目的;而另一道出水口(第二出水口12)设置在膜过滤设备11的输出侧,此道出水口的设置,能够使得经过膜过滤后的水体循环使用或排入到自然水体中,此时能够满足一级排放标准。其中,三级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皆为国家相应水体排放标准,其具体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提升泵9,第二提升泵9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第一出水口10通过三通13连接在第二提升泵9与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相连接的管道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上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提升泵9,第二提升泵9亦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其中管道可以采用金属管道,亦可采用非金属管道;第一出水口10通过三通13连接在第二提升泵9与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相连接的管道上,第二出水口10亦可直接设置在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上,其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在使用时,经过氧化消毒后的水体通过第二提升泵9输送至膜过滤设备11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第一出水口10或/和第二出水口12上设置有开关阀。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第一出水口10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5,在第二出水口1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14,第一出水口10和第二出水口12皆采用金属管道或非金属管道构成,开关阀的设置能够进行出水通断管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膜过滤设备11内设置有超滤膜和/或纳滤膜,在设置时,可以单独采用一种膜,或依次设置超滤膜和纳滤膜,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超滤膜微孔小于0.01m,配合三级预处理过滤能彻底截留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大分子物质,而保留水中微量元素及矿物质。超滤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处理水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
纳滤又称低压反渗透,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是膜分离的新领域,纳滤膜孔径一般几个纳米左右,能截留分子量大于200的各类物质。纳滤具有过滤精度高、自动化控制程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利用超滤膜或纳滤膜过滤水体,阻挡经过强氧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体中的颗粒物、杂质、以及大分子的有机物或有机物分子团,从而从膜过滤设备11输出侧排出达标的水质,且使排出的水体达到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7上还连接有臭氧机8。
臭氧,又名"三氧",分子式为O3,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氧的同素异型体,分子量为48。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气(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原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由于臭氧最终还原为氧气,所以它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故称无污染消毒剂。
臭氧是已知的最强的强氧化剂之一,在水中具有很高的氧化电位(2.076V),仅次于氟(2.87V),高于现在常用的氯(1.36V)和二氧化氯(1.50V)。臭氧溶解于水中,自行分解成单原子氧(O)和羟基自由基(OH),羟基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臭氧还高为2.8V,相当于氟的氧化能力,羟基是强氧化剂、催化剂可使有机物发生连锁反应,反应十分迅速,羟基对各种有机物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单原子氧(O)和羟基自由基(OH)直接、间接地氧化有机物,从而达到降解的效果。
表一氧化还原电位比较
名称 分子式 标准电极电位(伏)
臭氧 O<sub>3</sub> 2.07
过氧化氢(双氧水) H<sub>2</sub>O<sub>2</sub> 1.78
高锰酸离子 MnO<sub>2</sub> 1.67
二氧化氯 CLO<sub>2</sub> 1.50
CL<sub>2</sub> 1.36
臭氧溶于水中后会出现下列两种反应:一种是直接氧化;另一种是在水中羟基、过氧化氢、有机物、腐殖质和高浓度的氢氧根诱发下自行分解成羟基自由基(-OH),间接氧化有机物。羟基自由基是最强的氧化剂,氧化能力比臭氧更强。
臭氧在水和介质中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O3→O+O2
O+H2O→2HO·
O3+OH-→HO2·+O2 -
O3+HO2·→HO·+O2
2HO2·→O3+H2O
由于氢氧根能诱发臭氧自行分解成羟基自由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投加臭氧的过程中,少量的加入晶体双氧水。有利于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反应。
优选的,为给强氧化处理装置7提供所需的臭氧,在其上连接有臭氧机8。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7上还设置有加药口6。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设置的加药口6在使用时,用于添加强氧化剂;强氧化剂能够降解水中的有机物,优先的添加强氧化剂为过氧化氢。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提升泵5,第一提升泵5通过管道与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上设置有管道,在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提升泵5,在第一提升泵5的出口处设置管道与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连接;应用时,经过絮凝沉淀装置4絮凝沉淀后的水体将通过第一提升泵5输送至强氧化处理装置7内进行强氧化,促进有机物降解;该段的管道亦采用金属管或非金属管道。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上设置有电机2和搅拌装置3,所述电机2传动连接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置于絮凝沉淀装置4内。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絮凝沉淀装置4上设置有电机2和搅拌装置3,优选的电机2采用步进电机,用于进行减速搅拌,电机2和搅拌装置3传动配合,使得搅拌装置3置于絮凝沉淀装置4内,用于对絮凝沉淀装置4内的水体进行搅动,使得沉淀效果更佳,从而尽可能的留住颗粒物及大分子有机物或有机物分子团。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上还设置有进水口1;进水口1的设置,能够使得待处理的废水可以通过进水口1流入絮凝沉淀装置4内;在设置时,絮凝沉淀装置4、强氧化处理装置7、膜过滤设备11采用空腔圆柱体或别的空腔体结构,亦可采用现砌空腔体结构,但具体采用什么结构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淀装置(4)、强氧化处理装置(7)及膜过滤设备(11),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连接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连接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处理设备设置有两道出水口,两道出水口分别为设置在强氧化处理装置(7)与膜过滤设备(11)之间的第一出水口(10)和设置在膜过滤设备(11)输出侧的第二出水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出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提升泵(9),第二提升泵(9)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第一出水口(10)通过三通(13)连接在第二提升泵(9)与膜过滤设备(11)的输入侧相连接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水口(10)或/和第二出水口(12)上设置有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设备(11)内设置有超滤膜和/或纳滤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7)上还连接有臭氧机(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强氧化处理装置(7)上还设置有加药口(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的输出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提升泵(5),第一提升泵(5)通过管道与强氧化处理装置(7)的输入侧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上设置有电机(2)和搅拌装置(3),所述电机(2)传动连接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置于絮凝沉淀装置(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装置(4)上还设置有进水口(1)。
CN201821997703.6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09161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7703.6U CN20916168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7703.6U CN20916168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1681U true CN209161681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1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7703.6U Active CN20916168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1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7221B (zh) 一种医药废水处理工艺
CN100545112C (zh) 化工增塑剂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
CN102674626B (zh) 一种电子电镀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方法
CN102107988B (zh) 一种酚胺废水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39990A (zh) 垃圾渗透液超声波组合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3613254B (zh) 精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CN105540947A (zh) 一种处理钻井废水的方法和系统
CN203212413U (zh)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103435233B (zh) 一种化纤连续纺废水再利用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12794571B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5439342A (zh) 化学包装桶清洗废水的模块化处理系统
CN108862848A (zh) 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CN104710077B (zh) 合成橡胶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1198962U (zh) 一种非膜法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7062081U (zh) 一种医药废水处理系统
CN108358394A (zh) 一种新型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CN209161681U (zh) 一种循环水处理设备
CN208500613U (zh) 一种喷漆废水处理系统
CN106430846A (zh) 一种低有机物含量难生物降解废水高效处理集成工艺
CN216191595U (zh) 一种高级氧化设备
CN205603384U (zh) 一种压裂返排液、洗井液、三次采油含聚废液的处理装置
CN211141756U (zh) 便捷式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及循环回用系统
CN204588937U (zh) 一种含内分泌干扰物酸洗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09592813A (zh) 一种类芬顿加气浮工艺的整体工艺方法
CN218910113U (zh) 一种移动式应急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