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9370U -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9370U
CN209159370U CN201822020167.0U CN201822020167U CN209159370U CN 209159370 U CN209159370 U CN 209159370U CN 201822020167 U CN201822020167 U CN 201822020167U CN 209159370 U CN209159370 U CN 209159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door
main board
slipping mechanism
install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01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xpres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xpress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xpres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01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9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9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9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身内外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移门组件及汽车,滑移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滑移机构及第二滑移机构;车身的顶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其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门体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内,且其位于车身顶端的一端与车身转动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口内;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二安装口内;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均设置在车身与第二门体之间,且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均用于同步带动第二门体相对车身滑动;第二门体的玻璃窗为无边框结构。可见,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可单独打开更加方便,尤其对于第二门体配合第一门体打开时,增加了车门口的空间,便于进入至车内,且增加了通风的通道。

Description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身内外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当然,车门的开合便利性,也至关重要,现有的车门打开后的空间有限,乘客只能低头进入到车内,有时候还会碰到头,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移门组件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门打开后的空间有限,不方便乘客进入车内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滑移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其中,车身的顶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车身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且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门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门体位于所述车身顶端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门体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口内;所述第二门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用于封盖住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滑移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身与所述第二门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滑移机构均用于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门体相对所述车身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滑移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一门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滑移机构沿着从车顶向车底的方向错开排布;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滑移机构沿着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错开排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铰链座以及第一滚轮;其中,所述第二门体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铰链座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座上,且所述第一滚轮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铰链座以及第二滚轮;其中,所述第二门体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二铰链座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座上,且所述第二滚轮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主体板以及第二主体板;其中,所述第二主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板的一边上,且所述第二主体板与所述第一主体板形成角度;所述第一主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主体板远离所述第二主体板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板为弧形板结构;所述第二主体板为平板状结构或弧形板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板与所述第二主体板为一体式板钣金结构;或所述第一主体板为钣金第一主体板,所述第二主体板为玻璃第二主体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门体包括门主体以及玻璃窗;其中,所述玻璃窗插设在所述门主体的端部,且所述玻璃窗可相对所述门主体沿着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玻璃窗相对所述门主体靠近所述车身的顶壁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门体的玻璃窗为无边框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因而,具有该组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滑移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其中,车身的顶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车身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且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相连通;第一门体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内,且第一门体位于车身顶端的一端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一门体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口内;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二安装口内,且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相抵靠,用于封盖住第二安装口;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均设置在车身与第二门体之间,且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均用于同步带动第二门体相对车身滑动。
可见,本申请的滑移门组件,其第一门体与车身的顶壁转动连接,使得第一门体能够转动打开或者关闭,其第二门体通过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能够相对车身打开或者关闭,能够实现第二门体的打开或者关闭,可见,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可单独打开更加方便,尤其对于第二门体配合第一门体打开时,增加了车身进口的侧向以及顶部的空间,更加便于乘客进入至车内,此外,第二门体可单独打开,也增加了通风的通道,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均可单独打开,尤其对于第二门体配合第一门体打开时,增加了车身进口的侧向以及顶部的空间,更加便于乘客进入至车内,此外,第二门体可单独打开,也增加了通风的通道,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移门组件的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均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移门组件的第一门体打开、第二门体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移门组件的第一门体关闭、第二门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移门组件的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均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门体,101-第一主体板,102-第二主体板,2-第二门体,201-门主体,202-玻璃窗,3-第一滑移机构,301-第一导轨,302-第一铰链座,303-第一滚轮,4-第二滑移机构,401-第二导轨,402-第二铰链座,403-第二滚轮,5-车身,501-第一安装口,502-第二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移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1、第二门体2、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其中,车身5的顶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501,车身5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502,且第一安装口501与第二安装口502相连通;第一门体1设置在第一安装口501内,且第一门体1位于车身5顶端的一端与车身5转动连接,第一门体1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口502内;第二门体2设置在第二安装口502内,且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体2用于封盖住第二安装口502;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均设置在车身5与第二门体2之间,且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均用于同步带动第二门体2相对车身5滑动。
本申请提供的滑移门组件,其第一门体1与车身5的顶壁转动连接,使得第一门体1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第二门体2通过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能够相对车身5打开或者关闭,能够实现第二门体2的打开或者关闭,可见,第一门体1和第二门体2可单独打开更加方便,尤其对于第二门体2配合第一门体1打开时,增加了车身5进口侧向以及顶部的空间,更加便于乘客进入至车内,此外,第二门体可单独打开,也增加了通风的通道,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其中,可选地,第二门体2的上部分为玻璃窗202,且为保证密封性。
其中,可选地,第二门体2为弯折状结构,使得其能封盖住第一安装口501以及部分第二安装口5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均位于第一门体1的下方,且第一滑移机构3与第二滑移机构4沿着从车顶向车底的方向错开排布;第一滑移机构3与第二滑移机构4沿着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错开排布。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均位于第一门体1的下方,且第一滑移机构3、第二滑移机构4沿着从车顶向车底的方向错开排布,第一滑移机构3、第二滑移机构4沿着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错开排布,既能保证第二门体2的顺利打开或者关闭,也避免了与车身5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尤其可避免干涉第一门体1的打开,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上、中、下三个滑移机构而言,节省了部件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其中,可选地,第一滑移机构3位于车身5的中间靠上一点的位置,第二滑移机构4位于靠近车身5的底部的位置处,且第二滑移机构4相对第一滑移机构3靠近车头,当然,不仅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第一滑移机构3以及第二滑移机构4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滑移机构3包括第一导轨301、第一铰链座302以及第一滚轮303;其中,第二门体2与车身5转动连接;第一导轨301设置在车身5上,第一铰链座302设置在第二门体2上;滚轮设置在第一铰链座302上,且第一滚轮303能够沿着第一导轨301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滚轮303能够带动与其相连接的第一铰链座302沿着第一导轨301滑动,第一铰链座302能够带动第一门体1沿着第一导轨301朝向车尾或者车头滑动,从而实现了门体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简单、方便。其中,第一铰链座302通过销轴与第一滚轮303相连接。其中,第一导轨301、第一铰链座302以及第一滚轮303均为现有市面上的汽车配件,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滑移机构3包括第二导轨401、第二铰链座402以及第二滚轮403;其中,第二门体2与车身5转动连接;第二导轨401设置在车身5上,第二铰链座402设置在第二门体2上;滚轮设置在第二铰链座402上,且第二滚轮403能够沿着第二导轨401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滚轮403能够带动与其相连接的第二铰链座402沿着第二导轨401滑动,第二铰链座402能够带动第二门体2沿着第二导轨401朝向车尾或者车头滑动,从而实现了门体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简单、方便。其中,第一铰链座302通过销轴与第一滚轮303相连接。其中,第二导轨401、第二铰链座402以及第二滚轮403均为现有市面上的汽车配件,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门体1包括第一主体板101以及第二主体板102;其中,第二主体板102设置在第一主体板101的一边上,且第二主体板102与第一主体板101形成角度;第一主体板101设置在第一安装口501内,且第一主体板101远离第二主体板102的一端与车身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主体板102设置在第二安装口502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板101能够封盖住第一安装口501,第二主体板102以及第二门体2相对接能够封盖柱第二安装口502,当第一主体板101带动第二主体相对车身5转动时,第二主体板102也将从下向上逐渐转动打开第二安装口502,从而为乘客的一侧和头顶均提供较大的空间,便于乘客进入至车内,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其中,当第二门体2关闭时,第二门体2位于第二主体板102的一侧,且第二门体2相对第一门体1靠近车头设置。
其中,可选地,第一主体板101与第二主体板102形成直角或者钝角,当然,不仅限于此。
其中,可选地,第二主体板102与第一主体板101靠近车尾的一端相对齐,且第二主体板102小于第一主体板101的长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主体板101为弧形板结构;第二主体板102为平板状结构或者弧形板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板101为弧形板结构,使得第一主体板与弧形的车顶相适配,外形更加美观、柔和,避免了突兀感。第二主体板102可根据车身5侧壁的状态设置成对应的平板状结构,或者弧形板结构,以保证车身5的美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主体板101与第二主体板102为一体式板钣金结构;或第一主体板101为钣金第一主体板101,第二主体板102为玻璃第二主体板102。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板101与第二主体板102可为一体式的结构,其具体可为钣金一体式结构,整体的强度高,不易损坏。第一主体板101还可为钣金结构,第二主体板102或者部分第二主体板102为玻璃窗结构,便于乘客观赏外面的风景以及打开呼吸新鲜的空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当然,不仅限于此以上两种结构,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门体2包括门主体201以及玻璃窗202;其中,玻璃窗202插设在门主体201的端部,且玻璃窗202可相对门主体201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玻璃窗202相对所述门主体201靠近车身5的顶壁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玻璃窗202与门主体201接触的边缘处没有设置钣金边框或者塑料边框,避免了门主体201以及玻璃窗202在移动的过程中与第一门体1发生干涉,保证第二门体2的顺利打开或者关闭。玻璃窗202能够相对门主体201打开或者关闭,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其中,可选地,门主体201为钣金结构,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门体的玻璃窗为无边框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门体1以及第二门体2均关闭时,为了保证密封,第一门体1的侧壁与第二门体2的玻璃窗202相接触的边缘需要重叠设置,本申请的第二门体2的玻璃窗202为无边框结构,因而只需要降下玻璃窗202,第二门体2的玻璃窗202与第一门体1不会在发生干涉,因而第一门体1和第二门体2可单独打开更加方便,尤其对于第二门体2配合第一门体1打开时,增加了车身5进口侧向以及顶部的空间,更加便于乘客进入至车内,此外,第二门体可单独打开,也增加了通风的通道,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滑移机构以及第二滑移机构;
其中,车身的顶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车身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且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门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门体位于所述车身顶端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门体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口内;
所述第二门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用于封盖住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滑移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身与所述第二门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滑移机构均用于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门体相对所述车身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滑移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一门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滑移机构沿着从车顶向车底的方向错开排布;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滑移机构沿着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错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铰链座以及第一滚轮;其中,所述第二门体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铰链座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座上,且所述第一滚轮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铰链座以及第二滚轮;其中,所述第二门体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二铰链座设置在所述第二门体上;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座上,且所述第二滚轮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主体板以及第二主体板;其中,所述第二主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板的一边上,且所述第二主体板与所述第一主体板形成角度;所述第一主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主体板远离所述第二主体板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板为弧形板结构;所述第二主体板为平板状结构或弧形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板与所述第二主体板为一体式板钣金结构;或所述第一主体板为钣金第一主体板,所述第二主体板为玻璃第二主体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包括门主体以及玻璃窗;其中,所述玻璃窗插设在所述门主体的端部,且所述玻璃窗可相对所述门主体沿着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玻璃窗相对所述门主体靠近所述车身的顶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移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的玻璃窗为无边框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滑移门组件。
CN201822020167.0U 2018-11-30 2018-11-30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Active CN209159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0167.0U CN209159370U (zh) 2018-11-30 2018-11-30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0167.0U CN209159370U (zh) 2018-11-30 2018-11-30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9370U true CN209159370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0167.0U Active CN209159370U (zh) 2018-11-30 2018-11-30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93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370A (zh) * 2018-11-30 2019-02-22 华人运通控股有限公司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370A (zh) * 2018-11-30 2019-02-22 华人运通控股有限公司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1197B (zh) 天窗设备
JPS6387314A (ja) 乗用車の折りたたみ屋根
CN103129479B (zh) 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CN209159370U (zh)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US9387745B2 (en) Apparatus for opening/closing cover for electric curtain
CN109367370A (zh)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CN208236179U (zh) 一种滑轨支撑装置和汽车
WO2010080895A1 (en) Vehicle window guide
CN112477562A (zh) 一种车辆的车门开关装置和车辆
KR20150074806A (ko) 차량용 슬라이딩 도어
CN106761225B (zh) 船舶用移门
CN205481633U (zh) 空调器门体驱动装置及空调器
CN208867840U (zh) 一种汽车侧门及汽车
CN207747945U (zh) 一种可拓展b型车
CN208530252U (zh) 车门玻璃安装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CN208530243U (zh) 车门玻璃安装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CN102635285A (zh) 一种汽车鸥翼门的开启装置
JPH0724272Y2 (ja) サンルーフのシェード装置
CN208530232U (zh) 车门玻璃安装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JPS6237771Y2 (zh)
CN210733993U (zh) 一种行李架及车辆
CN203651410U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的遮阳板组件
CN218172129U (zh) 箱盖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60189U (zh) 一种增大汽车内部空间的结构
JPH042824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3

Address after: Room 208, building 1, No. 69, Donghuan South Road, Yan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2150 Room 8438, 3 Building 1700,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Shanghai Port-side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HUMAN HORIZONS HOL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