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5002U - 锻炼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锻炼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5002U
CN209155002U CN201790000612.8U CN201790000612U CN209155002U CN 209155002 U CN209155002 U CN 209155002U CN 201790000612 U CN201790000612 U CN 201790000612U CN 209155002 U CN209155002 U CN 209155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oscillating mechanism
driving
exercise device
cent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06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雷登·泰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nd Develope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and Develope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69006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6900622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nd Developers Ltd filed Critical Brand Developer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5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50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05Moveable platforms, e.g. vibrating or oscillating platforms for standing, sitting, laying or lea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65Damping, vibration related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61H2201/1418C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61H2201/1463Special speed variation means, i.e. speed reduc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23Interfaces to the user
    • A61H2201/5038Interfaces to the user freely programmable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06Standing on the 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锻炼设备包括平台,该平台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该设备还包括布置成引起平台移动的至少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第一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一振幅振荡。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二振幅振荡。第一振幅大于第二振幅。此外,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中的每一个布置成通常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向平台施加驱动。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可以通过驱动元件操作,该驱动元件将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施加的驱动组合以引起平台的移动。

Description

锻炼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设备,并且在该背景下公开。该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作为职业治疗工具以及用于人和动物的康复)。该设备包括允许使用者位于该设备上的平台。该平台布置成转移运动以刺激和加强使用者的肌肉。尽管在该上下文中公开了该设备,然而该设备的变型允许使用可替换的表面部分来替换平台,使得该设备可以适合于锻炼使用者的其他身体部位。
背景技术
随机训练可用于加强肌肉。随机训练可能不需要使用者移动。相反,使用者可以定位在振荡设备上,该振荡设备振动并由此刺激使用者的肌肉纤维。以这种方式,可以将目标物理张力施加到使用者的肌肉而不会过度拉紧使用者的关节和肌腱。
WO 2008/088276公开了一种能够改变振动频率的振动锻炼设备。该设备包括使用者在锻炼期间站立于其上的振动平台、用于使平台振动的电机驱动的振荡机构、以及用于增加或减小平台的振动频率的控制系统。所公开的设备不易于运输,因为它需要凸起的支柱和监视器。另外,在每个锻炼设置中为使用者的肌肉提供相同的刺激。
以上对背景技术的引用并不构成承认形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以上参考文献也不旨在限制本文所公开的振动锻炼设备和方法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文公开了一种锻炼设备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平台,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至少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引起平台的移动。第一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一振幅振荡。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二振幅振荡。第一振幅大于第二振幅。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中的每一个布置成通常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向平台施加驱动。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锻炼设备,包括:平台,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至少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引起平台的移动;第一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一振幅振荡;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二振幅振荡;其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通过驱动元件操作,驱动元件将从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施加的驱动组合以引起平台的移动。
当处于根据以上公开的方面使用者能够位于其上的锻炼设备的形式时,在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操作下的平台的移动允许使用者的肌肉在系列锻炼期间经历明显的随机刺激。这种类型的锻炼可称为随机锻炼。本文中对“随机”的描述包括该机构具有和/或施加就移动、运动和使用者刺激方面而言的随机的、明显随机的或异步的振动。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在一些形式中,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频率范围的最小值。在第一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和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小值之间可能存在一些重叠。应当理解,此处对频率范围的引用包括以固定频率操作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选项、以及使用者能够选择和设置固定频率。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可以具有相同或重叠的频率范围,并且可以设置为相同的频率或不同的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可以固定为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第二频率可以大于第一频率。在一些形式中,锻炼设备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振荡机构,其向平台施加两个以上的频率范围。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三个振荡机构以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在三个频率范围内振荡。可以包括附加的振荡机构,以提供可向平台施加的附加频率范围,从而产生平台的更复杂的运动。此外,一个振荡机构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频率范围,其允许振荡机构在两个或更多个频率范围之间切换或者向平台同时施加两个或更多个频率范围。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可以通过驱动元件操作以引起平台的移动。在一些形式中,驱动元件可以将来自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驱动组合以引起平台的移动。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可以能够通过驱动元件独立地操作以引起平台的移动。在一些形式中,驱动元件可以包括与平台接合的驱动头。在一些形式中,驱动元件可以包括连接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联动件。在一些形式中,驱动头可以安装在联动件上。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可以包括相应的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它们振动以向平台施加驱动。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枢转地连接到联动件。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驱动电机可以引起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的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平移机构,该第一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移到第一偏心布置,以便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一频率和第一振幅振荡,并且其中第二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二平移机构,该第二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移到第二偏心布置,以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二频率和第二振幅振荡。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平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一从动滑轮、第一环形带和第一驱动滑轮,第一环形带在第一从动滑轮与第一驱动滑轮之间延伸。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平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二从动滑轮、第二环形带和第二驱动滑轮,第二环形带在第二从动滑轮与第二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从动滑轮可具有与第二从动滑轮不同的直径。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驱动滑轮可具有与第二驱动滑轮不同的直径。每个驱动滑轮的旋转影响其相应的从动滑轮的旋转。例如,改变任何一个滑轮的直径可以影响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中的每一个的频率,因此可以总体上影响平台移动的频率。具体而言,增加从动滑轮相对于驱动滑轮的尺寸意味着,对于较大从动滑轮的每次旋转,较小的驱动滑轮旋转得更快。此外,增加第一从动滑轮相对于第二从动滑轮的尺寸意味着第一平移机构将以比第二平移机构更低的频率转移来自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通过改变第一驱动滑轮和第二驱动滑轮的直径可以实现类似或相反的结果。在一些形式中,第二从动滑轮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一从动滑轮。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驱动滑轮和第二驱动滑轮可以由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驱动并围绕第一驱动电机轴驱动件的轴线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可以包括第一轴,第一轴布置成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一轴线可以基本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轴线。第二振荡机构可以包括第二轴,第二轴布置成围绕第二轴的第二轴线旋转。第二轴线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轴线。在一些形式中,第一从动滑轮和第二从动滑轮可分别围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可以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一凸轮,该安装件布置成接收第一轴,使得第一轴的旋转引起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第二偏心布置可以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二凸轮,该安装件布置成接收第二轴,使得第二轴的旋转引起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引起第一偏心布置振荡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引起第二偏心布置振荡的第二电机。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可以布置成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移到第一偏心布置,从而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一频率和第一振幅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平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一从动滑轮、第一环形带和第一驱动滑轮。第一环形带可以在第一从动滑轮与第一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偏心布置可以由第二电机的驱动轴驱动,并且可以围绕第二电机轴驱动件的轴线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可以包括第一轴,第一轴布置成围绕第一轴的第一轴线旋转。第一轴线可以基本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轴线。第一偏心布置可以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一凸轮。安装件可以布置成接收第一轴,使得第一轴的旋转引起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第二偏心布置可以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二凸轮。安装件可以布置成接收第二电机轴,使得第二电机轴的旋转引起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还可以包括容纳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壳体部分,使得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一凸轮壳体部分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相应的基本线性运动。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凸轮壳体部分可以安装到驱动元件上。在一些形式中,驱动元件的联动件可以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凸轮壳体部分。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偏心布置还可以包括容纳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壳体部分,使得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基本线性运动。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可以安装到驱动元件。在一些形式中,驱动元件的联动件可以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凸轮壳体部分。
在一些形式中,锻炼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平台以及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设备壳体。在一些形式中,平台枢转地安装到设备壳体,使得平台能够围绕平台枢转轴线枢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移动方向可以基本上在相同平面内。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锻炼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的平台。平台可具有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第一振荡机构可以布置成引起第一表面部分的第一移动。第二振荡机构可以布置成引起第二表面部分的第二移动。
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可以是随机的。当处于使用者能够站立于其上的锻炼设备的形式时,这可以允许在一系列锻炼期间向使用者左腿肌肉提供对与使用者右腿肌肉不同的刺激。移动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移动类型的形式:
-竖直频率的变化(例如,当它们是脚踏板的形式时,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面)。换言之,表面部分以彼此不同的频率上下移动;
-水平频率的变化(例如,当它们是脚踏板形式时,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面)。当该设备采用站立设备的形式时,这种类型的移动可以是左右、前后、侧向或旋转运动。换言之,表面部分可以以彼此不同的频率左右或前后振荡;以及
-枢转运动的变化(例如振幅)。例如,第一表面部分可以以与第二表面部分不同的振幅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表面部分可以分开,以便独立于第二表面部分移动。这可以允许使用者将单独的身体部位(例如右脚和左脚)放置在设备的相应独立部分上。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表面部分与第二表面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是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
-第一表面部分与第二表面部分之间的运动的侧向变化,侧向移动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面的轴线;
-第一表面部分与第二表面部分之间的运动的旋转变化,旋转运动沿着基本平行于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面的平面;和
-第一表面部分与第二表面部分之间运动的另一个侧向变化,另一个侧向移动沿着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表面的轴线。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可以形成具有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的振荡机构的一部分。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可以布置成使第一表面部分相对于第二表面部分随机振荡。在一些形式中,振荡机构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偏心布置。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可以布置成使第一表面部分以第一频率振荡,第二偏心布置可以布置成使第二表面部分以第二频率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频率可以与第二频率不同。在这方面,设备可以构造成使得通常第一表面部分的振荡频率(例如表面部分的上下、和/或左右和/或前后的侧向移动)可以与第二表面部分的振荡频率不同(尽管表面部分的物理位置可以在一系列锻炼期间交叉相同)。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可以分别布置成直接或间接地接合以使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电机和用于驱动振荡机构的电机驱动轴,其中电机轴围绕电机驱动轴轴线旋转。这种布置有利地允许单个电机使两个表面部分以不同的振荡频率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平移机构,该第一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电机驱动轴的输出转移到第一偏心布置,以便在电机轴旋转时使第一偏心布置以第一频率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平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滑轮布置。第一滑轮布置可以包括第一环形带,该第一环形带在第一振荡机构的第一从动滑轮与电机轴的第一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在一些形式中,振荡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二平移机构,该第二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电机驱动轴的输出转移到第二振荡机构,以便在电机轴旋转时使第二振荡机构以第二振荡频率振荡。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平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二滑轮设备。第二滑轮设备可以包括第二环形带,该第二环形带在第二振荡机构的第二从动滑轮与电机轴的第二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从动滑轮可具有与第二从动滑轮不同的直径。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驱动滑轮可具有与第二驱动滑轮不同的直径。驱动滑轮的转动会影响从动滑轮的转动。改变任何一个滑轮的直径可以影响每个振荡机构的频率,因此可以总体上影响锻炼设备的移动。具体而言,增加从动滑轮相对于驱动滑轮的尺寸意味着对于较大的从动滑轮的每次旋转,较小的驱动滑轮旋转得更快。此外,增加第一从动滑轮相对于第二从动滑轮的尺寸意味着第一平移机构将以比第二平移机构更低的频率操作。对于改变第一驱动滑轮和第二驱动滑轮的直径而言,情况也是如此。有利地,这种布置提供了相对便宜的机构,其能够引起两个表面部分的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可以包括第一轴,第一轴布置成围绕第一轴的轴线旋转。第一轴的轴线可以基本平行于电机驱动轴的轴线。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振荡机构可以包括第二轴,该第二轴布置成围绕第二轴的轴线旋转。第二轴的轴线可以基本平行于电机驱动轴的轴线。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可以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地接合以使第一表面部分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可以包括第一凸轮,第一凸轮具有穿过其形成的偏心开孔。开孔可以布置成接收第一轴,使得第一轴的旋转引起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偏心布置可以包括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具有穿过其形成的偏心开孔。开孔可以布置成接收第二轴,使得第二轴的旋转引起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壳体部分,使得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一凸轮壳体部分在第一升高位置与第二降低位置之间的相应偏心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凸轮壳体部分可以布置成与第一表面部分接合,使得凸轮壳体部分在第一升高位置与第二降低位置之间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一表面部分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振荡,从而向第一表面部分施加振动。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凸轮壳体部分还可以包括第一安装部分,该第一安装部分布置成将第一表面部分安装到第一偏心布置。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偏心布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壳体部分,使得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在第一升高位置与第二降低位置之间的相应偏心旋转。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可以布置成与第二表面部分接合,使得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在第一升高位置和第二降低位置之间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二表面部分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振荡,从而向第二表面部分施加振动。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凸轮壳体部分还可以包括第二安装部分,该第二安装部分布置成将第二表面部分安装到第二偏心布置。
在一些形式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以及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设备壳体。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表面部分枢转地安装到壳体,使得第一表面部分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枢转。第一轴线可以基本平行于电机驱动轴的轴线。
在一些形式中,第二表面部分枢转地安装到壳体,使得第二表面部分能够围绕第二轴线枢转。第二轴线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
在一些形式中,间隔开的支撑臂可以各自从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的相对且相向的边缘向下延伸到枢轴销。第一轴线可以沿着枢轴销与第二轴线重合。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轴和第二轴可以与电机轴的轴线间隔开。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锻炼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支撑使用者的左脚和使用者的右脚;以及使得使用者的左脚以第一动作移动并同时使得使用者的右脚以第二动作移动,并且使得第一脚和第二脚之间的动作差异是随机的。在另一种形式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支撑使用者的第一身体部位和使用者的第二身体部位;并且使得使用者的第一身体部分以第一动作移动并同时使得使用者的第二身体部分以第二动作移动,并且使得第一身体部分和第二身体部分之间的动作差异是随机的。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动作可以导致使用者的左脚以第一频率振荡。第二动作可以能导致使用者的右脚以第二频率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频率可以是不同的和/或可以与第二频率不同地变化。
在一些形式中,该方法可以采用上面公开的锻炼设备,其中使用者的左脚被支撑在第一表面部分处并且使用者的右脚被支撑在第二表面部分处。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随机锻炼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的平台。平台可具有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该设备还可以包括振荡机构,该振荡机构包括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分别布置成使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振荡。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具有用于驱动振荡机构的轴的电机。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平移机构,该第一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电机轴的输出转移到第一偏心布置,以使第一振荡机构在电机轴旋转时以第一频率振荡。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平移机构,该第二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电机轴的输出转移到第二振荡机构,以使第二振荡机构在电机轴旋转时以第二频率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频率可以与第二频率不同。在一些形式中,第一表面部分可以是分离的,以便独立于第二表面部分进行振荡。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可以各自包括以下之一:滑轮和带机构;齿轮机构;蜗杆传动设备;以及磁体。在一些形式中,滑轮和带机构可以如上所述。在一些形式中,平台、振荡机构和电机可以如上所述。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锻炼设备的实施例的等距前视图。
图2示出了振荡机构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振荡机构的偏心布置的等距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偏心布置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设备的脚踏板。
图6示出了图6所示设备的脚踏板,其枢转地安装到另一个相同的脚踏板。
图7示出了图1所示设备的分解图。
图8示出了锻炼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锻炼设备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锻炼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是图10所示的锻炼设备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包括图10所示的锻炼设备的部件的锻炼器械部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锻炼器械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锻炼器械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2所示的锻炼器械的分解侧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2所示的锻炼器械的分解图,包括外部配件和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并且
图17示出了锻炼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照构成详细说明一部分的附图。在详细说明中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以及在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说明性实施例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所呈现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其他改变。容易理解的是,如本文一般描述的和附图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方面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构造来布置、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本公开构想了所有这些。
本文公开了呈锻炼设备1形式的用于锻炼的设备。图1示出了锻炼设备1的等距前视图。设备1包括平台3,该平台3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
在详细的形式中,平台3包括呈脚踏板5、7形式的第一表面部分,和第二表面部分,它们彼此分开。在另一种形式中,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可以彼此整体形成以形成单个表面,然而能够以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频率操作(即,振荡或以其他方式移动)(如图10至图17所示)。平台3的第一脚踏板5和第二脚踏板7布置成支撑使用者的右脚和左脚(即,使用者能够站立在设备上,其右脚和左脚间隔开)。锻炼设备1包括壳体9,振荡机构定位在壳体9内。
现在将参照图2描述锻炼设备的实施例的振荡机构11。振荡机构包括第一振荡机构13和第二振荡机构15。第一振荡机构13布置成使第一脚踏板5以第一频率振荡。第二振荡机构15布置成使第二脚踏板7以第二频率振荡。在详细形式中,第一频率可以与第二频率不同(例如,在一种形式中,第一表面部分可以以比第二表面部分更高的频率振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振荡机构13、15的布置确定了第一脚踏板5和第二脚踏板7之间的频率差。如前所述,在详细的实施例中,第一脚踏板5与第二脚踏板7分开,以便独立于第二脚踏板7进行振荡。有利地,这种布置可以允许脚踏板5、7的频率彼此不同步(例如随机异步)。换言之,一个脚踏板的频率可能高于另一个脚踏板的频率。已经发现使用者的右脚和左脚之间的频率差在运动期间进一步刺激肌肉从而增强使用者的锻炼。通过所公开的锻炼设备1可以实现更好的训练结果,因为左侧脚踏板和右侧脚踏板之间的频率不同使得身体更难以适应频率。在一种形式中,第一脚踏板5可以以1-60Hz之间的频率振荡。在一种形式中,第一脚踏板5以1-50Hz之间的频率振荡。在一种形式中,第一脚踏板5以 1-35Hz之间的频率振荡。在一种形式中,第二脚踏板7以1-60Hz之间的频率振荡。在一种形式中,第二脚踏板7以0-50Hz之间的频率振荡。在一种形式中,第二脚踏板7以1-35Hz之间的频率振荡。在一种形式中,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之间的频率差在0.1-10Hz之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每个脚踏板(或者如果设备被设计用于替代身体部位则为表面部分)的频率以及脚踏板之间的频率差异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机构和使用者的技能而变。
第一振荡机构13和第二振荡机构15分别布置成与第一脚踏板5和第二脚踏板7接合以进行振荡。振荡机构11包括电机17和用于驱动振荡机构13、15的电机驱动轴19。电机轴19围绕电机驱动轴的轴线A旋转。电机17可以包括变速驱动件,或者可以是步进电机。电机17可以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以具有一定范围和系列的操作速度。
第一振荡机构13包括第一偏心布置35,第一偏心布置35构造成与第一脚踏板5接合并使第一脚踏板5振荡。第二振荡机构15包括第二偏心布置37,第二偏心布置37构造成与第二脚踏板7接合并使其振荡。第一偏心布置35和第二偏心布置37是彼此的镜像。现在将参考图3和4更详细地描述第二偏心布置37。
振荡机构11还包括第一滑轮和带机构21形式的第一平移机构,该机构将来自电机17的输出转移到第一偏心布置35,以便在电机轴19旋转时使脚踏板5以第一频率振荡。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平移机构可以是齿轮机构、蜗杆驱动件、磁体或者能够平移旋转、振荡或枢转运动的其他机构的形式。振荡机构11包括形式为第二滑轮和带机构23的另一种(例如第二) 平移机构,该机构将来自电机17的输出转移到第二振荡机构15,以便在电机轴19旋转时使第二偏心布置37以第二频率振荡。
第一滑轮布置21包括在第一振荡机构13的滑轮与电机轴19的滑轮之间延伸的环形带25。第二滑轮布置23还包括在第二振荡机构15的滑轮与电机轴19的滑轮之间延伸的环形带27。在详细的实施例中,驱动带27的驱动轴19的直径大于作为驱动环形带25的驱动轴19上的滑轮的直径。由于滑轮和环形带25、27均由单个源(即,电机轴19)驱动,滑轮29的旋转频率因此更慢或更低。应当理解,在可替换实施例中,与振荡机构一致的滑轮或者与电机轴一致的滑轮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以影响凸轮壳体内凸轮的旋转频率。
第一振荡机构13包括第一轴31,第一轴31布置成围绕第一轴轴线B 旋转。第一轴轴线B和第二轴轴线C基本上平行于电机驱动轴线A。还应当理解,第一轴轴线B可以基本上在相同平面内,横向于或垂直于电机驱动轴轴线A。第二振荡机构15包括第二轴33,第二轴33布置成围绕第二轴轴线C旋转。第二轴轴线C也与电机驱动轴轴线A以及第一轴轴线B基本平行(并且可以是基本上在相同平面内)。还应当理解,第二轴轴线C可以横向于或垂直于电机驱动轴轴线A和/或第一轴轴线B。在使用中,电机轴19围绕轴线A的旋转驱动第一轴31和第二轴33,使得它们分别围绕轴线B和C旋转。滑轮直径的差异导致第一轴31和第二轴33围绕轴线B和 C的转速的差异。应当理解,每个轴和电机驱动轴不需要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可以是横向的或垂直的。
图3示出了连接到第二轴33的第二偏心布置37的等距视图。图4示出了第二偏心布置37的分解图。第二偏心布置37包括偏心凸轮38,该偏心凸轮38具有穿过其形成的偏心开孔39的。开孔39布置成接收第二轴33,使得第二轴33的旋转引起偏心凸轮38的偏心旋转。第二偏心布置37还包括安装到第二凸轮38的凸轮壳体部分41,使得凸轮38的偏心旋转引起凸轮壳体部分41在第一升高位置与第二降低位置之间产生相应的偏心旋转。第二凸轮壳体部分41布置成与第二脚踏板7接合,使得凸轮壳体部分41 在第一升高位置与第二降低位置之间的偏心旋转引起第二脚踏板7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振荡。凸轮壳体部分还包括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第一开孔43,其与开孔39对应,使得轴33能够延伸穿过壳体41。
第二凸轮壳体部分41包括穿过其形成的第二开孔45,第二开孔45接收主轴47,主轴构造成将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安装到安装支架49。主轴47 和安装支架49包括在使用中对准以接收紧固件55、57的开孔51、53,紧固件将主轴47连接到安装支架49。安装支架49包括成对的开孔59,这些开孔构造成接收另外的紧固件(未示出)以将安装支架49紧固到脚踏板7。
第二脚踏板7的安装到第二偏心布置37的部分如图5所示。第二脚踏板7包括具有开孔63的板61,开孔63在使用中与开孔59对准,成对的紧固件穿过开孔定位以固定安装支架49到板51。在详细形式中,板61为金属。在可替换形式中,可以使用非金属的、更轻质的材料(例如塑料,可选地纤维强化的)以使脚踏板能够安装到振荡机构上。金属板61包括另一个开孔67,用于接收凸轮壳体41的头部65。开孔67大于凸轮壳体41的头部65,以允许头部65相对于脚踏板61移动。脚踏板7包括橡胶垫,橡胶垫与金属板61间隔开并定位在金属板61上方,使得使用者不直接站在金属板61或振荡机构11上。子组件壳体(参见图7,子组件83)定位在锻炼设备1的壳体9内,用于支撑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5、7,电机17,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13、15以及第一轴和第二轴31、33。
如图6所示,第一脚踏板5包括金属板69,该金属板69是第二金属板 61的镜像。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69、61枢转地安装到子组件壳体上,使得脚踏板能够围绕轴线D旋转。轴线D基本上平行于电机轴轴线。在详细的实施例中,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共用公共的枢转安装件71(即脚踏板69、61也枢转地安装在彼此上),使得两个脚踏板围绕相同轴线D枢转(即第一脚踏板所围绕枢转的轴线与第二脚踏板所围绕枢转的轴线重合)。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具有单独的枢转安装件并围绕单独的轴线枢转。
脚踏板61、69包括间隔开的支撑臂70、72,支撑臂连接到每个脚踏板的相对的相向边缘74、76。支撑臂70、72向下延伸到枢转安装点(例如枢轴销),枢转安装点将脚踏板彼此枢转地连接到子组件83(参见图7)。这样,第一脚踏板69所围绕振荡的轴线(即第一轴线)与第二脚踏板61所围绕振荡的轴线(即第二轴线)重合。公共轴线(如图6中的D所示)在脚踏板的每一侧74、76上的枢转安装点71之间延伸。
图7示出了设备1的分解图,示出了主要部件,包括脚踏板的橡胶垫 73和橡胶末端75,右侧脚平台77和左侧脚平台79,控制面板81,金属脚踏板61、69、振荡机构11,子组件壳体(基架)83,基部85和支脚87。
在详细实施例中,电机17由变速驱动件89驱动,该变速驱动件89由控制系统控制。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面板81增大或减小电机速度,从而增大或减小脚踏板61、69的频率。另外,控制系统可以具有使用者可以选择的预设设置。例如,在一个示例性设置中,电机速度不断变化(例如,增大和减小),以向使用者的肌肉提供看似随机(即随机)的移动。在详细的实施例中,设备1的长度约为700mm,宽度为400mm,并且深度为100mm。所有设备实际上都是自包含单元,并且能够由使用者容易地运输(即拾取和携带)。例如,使用者可以将设备1存储在橱柜中,然后将设备移动到另一个房间进行训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用于振荡机构的可替换选择将在第一脚踏板与第二脚踏板之间实现类似的频率差。在详细的实施例中,单个电机驱动具有不同直径的滑轮的两个滑轮布置,因此以不同的转速(即rpm)转动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第一轴和第二轴。这种布置能够产生不稳定的往复运动模式。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两个电机可用于独立地驱动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为了调节振动频率,可以独立地调节电机的速度,和/或可以改变滑轮直径。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该实施例。在另一可替换实施例中,偏心配重电机可安装到每个脚踏板。电机的转速(即rpm) 可以控制往复运动的速度(即频率),包括采用变速电机或步进电机等。
在另一个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差分来实现频率差。在该实施例中,施加在每个脚踏板上的负载可能导致差分输出比变得不相似,从而产生不稳定的往复频率(即脚踏板之间的频率差)。
在另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偏心惰轮可以定位在滑轮带上,以实现脚踏板之间可变的往复速率。在另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液压机构可用于实现脚踏板之间的可变往复速率。
在另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随机轨道机构”可以定位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接着是具有安装到脚踏板的联动件的背板。在该实施例中,振荡运动可以通过联动件转移到脚踏板,从而引起频率的无限变化。
图8示出了锻炼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脚踏板161、169围绕两个轴线D和F振动(图8)。在该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与参照图2描述的振荡机构类似的振荡机构。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第一振荡机构113和第二振荡机构115,其布置成使脚踏板169、161 围绕轴线D以不同的频率振荡。振荡机构包括电机117和用于驱动振荡机构的电机驱动轴119。电机轴119围绕电机驱动轴轴线D旋转。电机117 可以包括变速驱动件,或者可以是步进电机。电机117可以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以具有一定范围和系列的操作速度。振荡机构包括滑轮和带机构形式的平移机构,该机构将来自电机驱动轴119的输出转移到第一振荡机构115和第二振荡机构113。第一振荡机构113和第二振荡机构115包括偏心凸轮135、137,偏心凸轮构造成与脚踏板161、169接合并使脚踏板161、 169围绕轴线D振荡。
然而,在该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振荡机构113和第二振荡机构115 均包括安装在偏心凸轮和脚踏板161、169之间的随机轨道驱动件114、116。轨道驱动件114、116布置成独立于电极117进行操作。轨道驱动件114安装在脚踏板169的下侧,轨道驱动件116安装在脚踏板161的下侧。轨道驱动件分别围绕轴线G和H旋转(图8)。轴线G、H(轨道驱动轴)基本垂直于轴线D(电机驱动轴轴线)。轴线F(设备主体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轨道驱动轴线G、H和驱动轴轴线D。轨道驱动件114、116围绕轨道驱动轴线G、H的旋转经由联动件142、144将运动转移到脚踏板161、 169,每个联动件安装在相应轨道电机与相应脚踏板之间。偏主轴(未示出) 在每个联动件142、144与其相应的轨道驱动件114、116之间延伸,这使得连接的联动件在轨道驱动件旋转时旋转。这进而导致板161、169与联动件142、144一起旋转。来自轨道驱动件的运动转移使得脚踏板围绕基本垂直于脚踏板面的轴线(例如图8中的轴线G、H)旋转。如图9所示,脚踏板169围绕轴线G旋转(参见箭头I),并且脚踏板161围绕轴线H旋转(参见箭头J)。此外,两个轨道驱动电机的速度可以编程或者可以手动设置,从而以相同的速度运行、以异步速度运行、或以不断变化的速度运行(即,引起板之间的相对随机运动)。板、振荡驱动件和电机轴之间的安装点具有允许这些板可以自由地振荡和侧向平移的空间。这样,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变化的频率和变化的板旋转运动,以进一步增强使用者体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提供脚踏板旋转运动的所公开的机构是可以实现类似效果(例如,由此脚踏板能够沿着基本垂直于脚踏板面的平面侧向平移)的许多机构中的一种。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种机构使脚踏板左右或前后侧向平移(即沿着脚踏板的轴线侧向移动)。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脚踏板的旋转移动导致约为1cm的侧向平移(左右和前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侧向移动的范围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技能和锻炼的身体部位而变化(即,在0.1cm到更大之间的任意范围)。
该设备还包括安装在电机轴119与脚踏板161、169之间的枢转支架 118、120。连接到电机轴119的是具有偏主轴124的盘122(也参见图8)。因此,电机轴119的旋转引起盘122和偏主轴124的旋转。偏主轴124连接到枢转支架118、120,以在其槽140中前后移动。因此,偏主轴124的旋转使得脚踏板161、169相对于电机轴119上下平移。因此,振幅不断变化。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偏心凸轮135、137或轴/槽的尺寸可以改变,以引起两个板之间的振幅变化。在所示的形式中,相邻脚踏板之间的振幅变化约为1cm。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脚踏板(或者表面部分,如果设备被设计用于替代身体部分)之间的振幅变化可以大于或小于1cm(例如,在 0.3cm与2cm之间的范围)。
锻炼设备的其他实施例在图10至图17中示出。图10至图17与图1 至图9所示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锻炼设备与单个平台相关联以及向平台施加移动的振荡机构的设计。锻炼设备的实施例包括振荡机构,该振荡机构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并且基本上在相同方向上振荡。
参照图10至图16示出了锻炼设备200,而图17示出了锻炼设备300。
关于设备200,图10示出了透视图,并且图11示出了侧视图。锻炼设备200包括第一振荡机构202和第二振荡机构204。第一振荡机构202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一振幅振荡。第二振荡机构204布置成向平台施加驱动使得平台以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二振幅振荡。在使用中,每个频率范围能够由使用者改变,并且还能够由使用者设置为固定频率。通常在使用中,使用者将每个频率范围设置为固定频率,使得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并且第一振幅大于第二振幅。已经发现由振荡机构202、204引起平台的频率和振幅的差异在运动期间刺激肌肉,从而增强使用者的锻炼。可以包括附加的振荡机构以向平台施加额外的频率范围。此外,一个振荡机构可以向平台施加一个以上的频率范围。参照图1至图9 所示实施例讨论的所有相同的优点均同样适用于图10至图16中讨论的实施例。身体不能适应由振荡机构202、204引起的移动,并且实现了更好的训练效果。
在锻炼设备200中,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202、204使用具有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的公共的第一驱动电机212。第一驱动电机212使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围绕第一驱动电机轴线I旋转。第一振荡机构202 包括第一平移机构216,第一平移机构能够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转移到第一偏心布置232。第二振荡机构204还包括第二平移机构218,第二平移机构能够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转移到第二偏心布置240。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216、218分别确定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202、204的频率。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均为滑轮和带系统 216、218的形式。第一环形带220在第一偏心布置232的第一从动滑轮215 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的第一驱动滑轮219之间延伸。当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通过电机212旋转时,其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的第一驱动滑轮219旋转。这然后使得带220和第一从动滑轮215旋转。较小的滑轮219在驱动旋转,这是因为它连接到驱动滑轮和带系统216的电机 212。由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的滑轮219提供的动力,使得较大的滑轮215被传动并旋转。同样,第二环形带222在第二偏心布置240的第二从动滑轮217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的第二驱动滑轮221之间延伸。如上所述,平移机构可以是其他形式。
滑轮的直径影响振荡速度(振荡频率)并因此为偏心布置中的一个或两个提供机械优势。在这方面,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214的任一滑轮219、 221的直径或偏心布置的任一滑轮215、217的直径可以是不同的直径,从而影响相应的振荡机构202、204的频率。
滑轮215、217、219、221被开槽或倾斜以保持带220、222,并且带 220、222在其各自的滑轮215、217、219、221之间处于张紧状态。结果,带220、220与滑轮215、217、219、221之间引起的摩擦意味着当驱动滑轮219、221旋转时,从动滑轮215、217跟随。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的速度可以在1-20Hz的范围内。在一些形式中,第一振荡机构的速度可以在2-11Hz的范围内。在一些形式中,第二振荡机构的速度可以在5-50Hz的范围内。在一些形式中,第二振荡机构的速度可以在5-35Hz的范围内。第二振荡机构主要在比第一振荡机构更高的频率范围内操作,然而存在一些重叠,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振荡机构和第一振荡机构可以以相同的频率操作,或者第二振荡机构可以以比第一振荡机构更慢的频率操作。此外,每个振荡机构可以由使用者以可变频率操作,并且不需要由使用者设置成固定频率。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诸如齿轮系统的其他平移机构来产生不同的频率。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机,例如变速电机或步进电机等。
第一偏心布置232包括第一凸轮234,第一凸轮234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第一偏心开孔236。开孔偏离中心的距离影响第一偏心布置232的移动幅度。开孔236布置成接收第一轴224,使得第一轴224的旋转引起凸轮234的偏心旋转。偏心布置232还包括凸轮壳体238,凸轮234安装在凸轮壳体238 内。凸轮壳体238包括从动表面,该从动表面与凸轮234接触,从而将凸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凸轮壳体238的基本线性运动(即,往复运动)。凸轮壳体238内的凸轮234的旋转使凸轮壳体238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与第一偏心布置232类似,第二偏心布置240还包括具有第二偏心开孔244的第二凸轮242以及第二凸轮壳体246。第二开孔244接收第二轴 226,并且第二轴226的旋转使得第二凸轮242在第二凸轮壳体246内旋转。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偏心布置232、240是相同的,因此,两者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具有相同的移动幅度。尽管凸轮壳体238、246 的运动基本上是线性的,然而运动可能存在一些侧向分量。凸轮壳体238、246在相同竖直平面内移动。
第一振荡机构202包括布置成围绕第一轴线J旋转的第一轴224。第一轴线J基本上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机轴线I。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线J可以与第一驱动电机轴线L基本上在相同平面内,横向于和/或垂直于该第一驱动电机轴线L。类似地,第二振荡机构204包括第二轴226,第二轴226布置成围绕第二轴线K旋转。第二轴线K基本上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机轴线I以及第一轴线J。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轴线K可以与第一驱动电机轴线I 和第一轴线J基本上在相同平面内,横向于和/或垂直于第一驱动电机轴线 I和第一轴线J。在使用中,第一驱动电机轴214围绕轴线I的旋转驱动第一轴224和第二轴226,使得它们分别围绕轴线J和K旋转。滑轮215、217 或电机驱动滑轮219、221的直径差异导致第一轴和第二轴224、226的转速差异,该转速差异导致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232、240的频率不同。
偏心布置232、240均通过驱动元件270操作以引起平台210的运动。振荡机构202、204的往复运动被布置成施加驱动以通过示出为联动件270 形式的驱动元件270以及与平台210的下侧接合的驱动头250引起平台210 的移动。
联动件270包括安装在第一偏心布置232和第二偏心布置240上的成对的臂248。联动件270将凸轮壳328、346移动限制为相同竖直平面内的运动。联动件270与凸轮壳体238、246之间的连接是枢转的,从而将凸轮壳体238、246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移动转变成平台分别围绕枢转点M和N的移动。第一偏心布置238以比第二偏心布置240更慢的频率操作。结果,偏心布置232、240的运动通常不同步。联动件270组合偏心布置232、240的运动,偏心布置232、240在点M和N处相对于彼此枢转。
驱动头250安装在臂248的远端。如图所示,驱动头250呈支架250 的形式,支架250能够在枢转点L处相对于臂248枢转。偏心布置232、240 的组合移动在枢转点L处通过驱动头250转移给平台210。向平台210施加的组合运动的总和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它是不断变化的。在可替换实施例中,驱动头可相对于平台可滑动地移动。
偏心布置232、240还以相应的振幅向平台210施加驱动。尽管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心布置232、240是相同的,然而向平台施加的转移振幅分别不同。具体而言,第一偏心布置232比第二偏心布置240向平台210施加更大的振幅。M与N之间的距离大于M与L之间的距离,因此转移的振幅减小了与两个距离的比对应的倍数。MN之间的距离相对于距离LM越大,则第二偏心布置240向平台施加的振幅越小。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枢转轴线L可以在枢转轴线M与N之间。这将改变距离比,并且因此改变向平台转移的振幅。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可以施加不同的振幅,并且不需要是相同的。
在一些形式中,第一偏心布置的振幅可以在5mm-20mm的振幅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心布置的振幅可以是大约11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偏心布置的振幅可以在0.5mm-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偏心布置的振幅可以是大约2mm。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如果开孔位于中心但凸轮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则凸轮可以同等地影响振荡机构的振幅。可以通过改变开孔偏离中心的距离或改变凸轮的形状而改变由凸轮引起的移动的幅度。
整体效果是平台210的振荡运动,并且当使用者站在平台上时,使用者体验随机锻炼。使用者的肌肉永远不会有机会适应移动,因此不断受到刺激。
图12至图16示出了锻炼器械260的实施例的组装图(图12和图13) 和分解图(图14至16)。通常,锻炼器械260位于下部框架262中,并且平台210固定到上部框架264以包围锻炼设备260。上部框架264在枢转轴线L处枢转地连接到支架250,并且下部框架262在平台枢转轴线处枢转地连接到上部框架264。两个脚踏板266利用减振器(damper)268固定到平台。减振器268允许交感多方向移动。在可替换实施例中,脚踏板可以在没有减振器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到平台上。
平台210是单板,其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振荡。平台210的移动通过支架在锻炼设备260的一侧被驱动,该支架通过联动件270枢转地连接到偏心布置232、240。然而由于上部框架264的中心枢转地固定到下部框架262的中心(这可以称为主板轴线O),因此平台210的另一侧(跟随平台的从动侧)将同样受到振荡的影响。枢转轴线L和主板轴线O之间的距离影响转移到平台210的最终移动。
如参照图7所讨论的,器械260包括与设备1相同的主要部件,包括控制面板270、用于脚踏板266的橡胶垫272、用于电机212的变速驱动件 274以及用于下部框架262的支脚276。
现在转到图17,示出了振荡设备300的另一实施例。图10至图16所示的振荡设备200的实施例与图17所示的振荡设备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两个电机302、304独立地驱动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310、312的第一轴和第二轴306、308。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电机304与第二偏心布置316直接接合。应当注意,第二偏心布置可以替代地由连接到第二电机的滑轮和带设备、齿轮传动设备、致动器等驱动,或者第一偏心布置可以替代地由电机直接驱动。
关于图10至图16讨论的其他全部特征同样适用于图17。为了调节振动频率,可以独立地调节电机的速度,可以改变滑轮的直径,可以改变电机轴线滑轮的直径,两个电机可以直接安装到偏心布置,或者采用这些方式的组合。在另一变型中,可以使用齿轮传动设备、旋转到线性致动器等来代替滑轮布置。
在图17所示的振荡设备中,第二电机304构造成以高频率(即高振动速度)驱动第二偏心布置316,并且第一驱动电机302通过第一滑轮和带布置318以低频率(即低振动速度)驱动第一偏心布置314。驱动第一偏心布置314的滑轮和带布置318通过滑轮确定的1:3的比率(电机轴滑轮与偏心布置滑轮的比)降低转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比率可以是任何比率,例如1:4,这依据偏心布置的所需频率而变。此外,由于每个电机302、304是独立控制的,因此每个电机可以完全独立于另一个电机而关闭。在图17的实施例中,通常第二电机304与第二偏心布置316之间的比率没有减小(即,其为直接驱动)。
偏心布置314、316通过联动件370形式的驱动元件连接到平台(该实施例未示出)。在所示实施例中,联动件370包括成对的臂320和支架(未在图17中示出)。每个偏心布置314、316和臂320之间的连接点是围绕枢转点Q、R枢转的枢转点,类似地,支架322和联动件370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围绕枢转点P枢转的枢转点。
如上所述,每个偏心布置314、316包括在凸轮壳体334、336内旋转的凸轮330、332。每个凸轮在相应凸轮壳体334、336内的旋转被转变成凸轮壳体的基本上线性的运动,这影响了臂320围绕每个枢转轴线R、Q的移动。联动件370组合偏心布置314、316的相应振荡并将该组合移动施加给平台。R与Q之间的距离大于P与Q之间的距离,因此转移的振幅减小了与两个距离之间的比对应的倍数。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偏心布置均可以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电机,电机独立地以期望的频率操作。
平台的最终动作依据以下因素而变:
·距离PQ与距离QR的比;
·两个偏心布置314、316中的每一个的偏心度;
·枢转轴线P到主板轴线的距离;
·滑轮比;以及
·每个电机的转速。
通过操纵这些变量,可以控制平台的加速度、频率和振幅(波形形状)。这些因素同样适用于本文讨论的所有实施例。
尽管如此,图10至图17所示的这些其他实施例包括可替换的振荡机构,整个锻炼设备的外观将类似于图1所示的锻炼设备1。还应该理解,一个平台可以与一个脚踏板组合使用,因此不要求脚踏板之间有可见的分界。
应该注意,上述特征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每个特征能够引起锻炼设备的平台的相对随机(例如基本上随机和异步)的移动(即,旋转/侧向移动、竖直移动、枢转移动)。还应注意,详细机构是能够引起板之间的随机移动的机构的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使用各种替代机构来引起锻炼设备的平台的随机移动。此外,已经在使用者能够站立于其上的设备的背景下详细描述了该设备。然而,该设备的变型允许脚踏板以可替换的表面部分被替换,使得该设备适于锻炼其他身体部位(例如允许使用者握住设备的表面部分以提供使用者左右手之间的随机移动,允许使用者坐在设备上的表面部分以提供使用者左右臀部之间的随机运动,允许使用者将肘部放在设备上的表面部分,等等)。
除了上下文由于明确的语言或必要的含义而另外要求的情况下,在所附权利要求和前面的实用新型内容中,词语“包括(comprising)”是以“包括(including)”的意义使用的,即,上述特征可以与各个实施例中的其他特征相关联。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先前描述的部分进行变化和修改。

Claims (35)

1.一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
至少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布置成施加驱动至所述平台以使所述平台以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一振幅振荡;并且
所述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向施加驱动至所述平台以使得所述平台以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二振幅振荡;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振幅大于所述第二振幅,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中的每一个布置成通常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通过驱动元件操作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将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施加的驱动组合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独立地操作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与所述平台接合的驱动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振荡机构与所述第二振荡机构的联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安装在所述联动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包括相应的第一偏心布置和第二偏心布置,所述第一偏心布置和所述第二偏心布置振荡以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振荡机构与所述第二振荡机构的联动件,所述第一偏心布置和所述第二偏心布置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联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引起所述第一偏心布置和所述第二偏心布置的振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还包括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移到所述第一偏心布置,以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使得所述平台以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一振幅振荡,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振荡机构还包括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布置成将来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移到第二偏心布置,以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使得所述平台以所述第二频率和所述第二振幅振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从动滑轮、第一环形带和第一驱动滑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带在所述第一从动滑轮与所述第一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二从动滑轮、第二环形带和第二驱动滑轮,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带在所述第二从动滑轮与所述第二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滑轮和所述第二驱动滑轮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驱动并且围绕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轴驱动件的轴线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布置成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轴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振荡机构包括第二轴,所述第二轴布置成围绕所述第二轴的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基本平行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轴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滑轮和所述第二从动滑轮分别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布置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一凸轮,该安装件布置成接收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轴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偏心布置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二凸轮,该安装件布置成接收所述第二轴使得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还包括引起所述第一偏心布置振荡的第一驱动电机,并且所述第二振荡机构还包括引起所述第二偏心布置振荡的第二电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布置成将来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移到所述第一偏心布置,从而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使得所述平台以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一振幅振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从动滑轮、第一环形带和第一驱动滑轮,并且其中第一环形带在所述第一从动滑轮与所述第一驱动滑轮之间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布置由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驱动并且围绕所述第二电机轴驱动件的轴线旋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布置成围绕所述第一轴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轴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偏心布置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一凸轮,该安装件布置成接收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轴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偏心布置包括具有偏心安装件的第二凸轮,该安装件布置成接收所述第二电机轴使得所述第二电机轴的旋转引起所述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布置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壳体部分,使得所述第一凸轮的偏心旋转引起所述第一凸轮壳体部分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相应的基本线性运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通过驱动元件操作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所述第一凸轮壳体部分安装在所述驱动元件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独立地操作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所述联动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凸轮壳体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布置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壳体部分,使得所述第二凸轮的偏心旋转引起所述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的基本线性运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壳体部分安装在所述驱动元件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凸轮壳体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平台以及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的设备壳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枢转地安装到所述设备壳体,使得所述平台能够围绕平台枢转轴线枢转。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在垂直于所述平台枢转轴线的相同平面内。
34.一种锻炼设备,包括:
平台,构造成支撑位于其上的使用者;
至少第一振荡机构和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布置成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使得所述平台以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一振幅振荡;并且
所述第二振荡机构布置成向所述平台施加驱动使得所述平台以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二振幅振荡;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通过驱动元件操作,所述驱动元件将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施加的驱动组合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机构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独立地操作以引起所述平台的移动。
CN201790000612.8U 2016-02-22 2017-02-21 锻炼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550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6900622A AU2016900622A0 (en) 2016-02-22 Exercise Device
AU2016900622 2016-02-22
AU2016905276 2016-12-20
AU2016905276A AU2016905276A0 (en) 2016-12-20 Exercise Device
PCT/NZ2017/050019 WO2017146597A1 (en) 2016-02-22 2017-02-21 Exercise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5002U true CN209155002U (zh) 2019-07-26

Family

ID=59685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061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55002U (zh) 2016-02-22 2017-02-21 锻炼设备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53969A1 (zh)
EP (1) EP3419725A4 (zh)
CN (1) CN209155002U (zh)
AU (1) AU2017222077A1 (zh)
BR (1) BR112018017062A2 (zh)
CA (1) CA3014754A1 (zh)
CL (1) CL2018002327A1 (zh)
CO (1) CO2018009906A2 (zh)
MX (1) MX2018009995A (zh)
RU (1) RU2018132227A (zh)
WO (1) WO20171465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173A (zh) * 2019-08-23 2021-02-26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双振幅律动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81215B2 (en) * 2018-06-21 2021-01-05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Device for producing rhythmic movement and vibrating bed having the same
DE202018105557U1 (de) * 2018-09-27 2018-11-28 Rainer Stiefel Vibrationsvorrichtung
DE202018105586U1 (de) * 2018-09-28 2018-10-16 Svetozar Grbic 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Vibrationstrainings mit verstellbaren Griffen
US10744363B1 (en) * 2019-02-22 2020-08-18 Jaquish Biomedical Corporation Exercise apparatus
TWI747484B (zh) * 2020-09-09 2021-11-21 就是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CN112386439B (zh) * 2020-10-26 2022-09-23 武义盘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律动机
US20220133575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Chung-Fu Chang Exercise Machine Providing Back-and Forth Movement and Vib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0002A (en) * 1992-02-28 1996-03-19 United Apothecary, Inc. Continous passive motion physical therapy device
DE10304494B4 (de) * 2003-02-05 2006-10-12 Bernd Probst Schwingungserzeu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Vorrichtung zur Vibrationstherapie
TW200738226A (en) * 2006-04-07 2007-10-16 Tonic Fitness Technology Inc Body vibration machine
CN201127699Y (zh) * 2007-12-26 2008-10-08 上海银梦涛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健身器械用振动器
JPWO2009084574A1 (ja) * 2007-12-28 2011-05-1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他動運動機器
IT1397957B1 (it) * 2010-02-05 2013-02-04 Bosco System Lab S P A Pedana vibrante.
WO2013022382A2 (ru) * 2011-08-11 2013-02-14 СТАРШИН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Олегович Виброкушетк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173A (zh) * 2019-08-23 2021-02-26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双振幅律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222077A1 (en) 2018-09-06
WO2017146597A1 (en) 2017-08-31
EP3419725A4 (en) 2019-10-23
US20190053969A1 (en) 2019-02-21
MX2018009995A (es) 2018-11-29
CO2018009906A2 (es) 2018-09-28
CA3014754A1 (en) 2017-08-31
BR112018017062A2 (pt) 2018-12-26
EP3419725A1 (en) 2019-01-02
RU2018132227A (ru) 2020-03-24
CL2018002327A1 (es)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5002U (zh) 锻炼设备
US9278249B2 (en) Exercise cycle with vibration capabilities
JP3764471B1 (ja) バランス健康機
JP2019025328A (ja) 多種類の運動形態を有する複合式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US7329208B2 (en) Dynamic magnetic health bed
WO2009084574A1 (ja) 他動運動機器
TWI664004B (zh) Vibration fitness machine
NL1036943C2 (nl) Trainingstoestel.
JP2011524235A (ja) サイク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るトレーニングシステム
JP3149092U (ja) 振動器
JP2001079113A (ja) バランス訓練装置
JP2007061180A (ja) 訓練装置
JP2009291320A (ja) 揺動装置
EP3056183B1 (en) Exercis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08678259U (zh)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椭圆机
JP2009153613A (ja) 運動補助装置
KR20090069793A (ko) 균형감각 향상 운동기구
TW201524486A (zh) 健身裝置及其震動方法
US710689A (en) Massaging-machine.
JP3979187B2 (ja) 一輪車型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ン
KR101933180B1 (ko) 전신운동기구
JP2008011897A (ja) 乗馬型身体鍛練機
US7666120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three dimensional motion
CN202236139U (zh) 一种新型甩脂机
TWI335231B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