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5181U - Mimo漏泄电缆系统 - Google Patents

Mimo漏泄电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5181U
CN209105181U CN201822031165.1U CN201822031165U CN209105181U CN 209105181 U CN209105181 U CN 209105181U CN 201822031165 U CN201822031165 U CN 201822031165U CN 209105181 U CN209105181 U CN 209105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y cable
path
mimo
path gat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11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垄龙
赵瑞静
蓝燕锐
王斌
黄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11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5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5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5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包括信号源、漏泄电缆、第一路径选通器、第二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信号通路均是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上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可以在单根漏泄电缆上实现MIMO技术,且可以防止设备损坏,成本低廉,布设方便。

Description

MIMO漏泄电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应运而生,其可以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可靠性。目前双漏缆MIMO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双漏缆MIMO技术需要两根漏泄电缆,其建设成本较高,工作量大,周期长。
单漏缆MIMO技术,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可行性,其技术是将两路信号分别从漏缆的两端口馈入,但是一端信号传到另一端时,如果该信号没有被衰减掉,会对另一端设备造成影响,甚至损坏设备。因此该技术还不成熟,无法进行实际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可以防止单根漏泄电缆MIMO系统中设备损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包括信号源、漏泄电缆、第一路径选通器、第二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信号通路均是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为以下的任意一种:环形器、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
优选地,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还包括第一负载及第二负载,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漏泄电缆、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二负载;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漏泄电缆、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一负载。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上的反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一负载,所述漏泄电缆上的反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二负载。
优选地,所述负载为阻抗匹配元件或者天线。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为漏泄同轴电缆或者漏泄波导。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的两端装有连接器,所述漏泄电缆、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之间通过连接器或跳线连接,所述漏泄电缆与所述信号源之间通过连接器或跳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为单根漏泄电缆或由多根漏泄电缆串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还包括第一分路器、第二分路器、第一MIMO天线及第二MIMO天线,所述第一分路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IMO天线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IMO天线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分路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MIMO天线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MIMO天线的第二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分路器为耦合器或者功分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包括多个不同频段的信号源、漏泄电缆、第一路径选通器、第二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信号通路均是从所述输入端流向所述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输入端包括多个连接端,多个所述连接端一一对应接收多个所述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输出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可以仅利用单漏泄电缆即可实现MIMO性能,且漏泄电缆的一端信号传到另一端时不会对另一端连接的组件产生影响,建设成本低,布设工作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MIMO漏泄电缆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布设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MIMO漏泄电缆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布设架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MIMO漏泄电缆系统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布设架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MIMO漏泄电缆系统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布设架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MIMO漏泄电缆系统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布设架构图。
图6是图2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漏泄电缆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可以通过单根漏泄电缆实现MIMO信号覆盖。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可兼容CDMA、GSM、LTE、WLAN等。
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包括信号源10、漏泄电缆40、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第二路径选通器50b。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例如LTE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二端b1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二端b2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4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信号通路是从第一端a1流向第二端a2,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信号通路是从第一端a2流向第二端b2。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一端可以通过连接器或跳线连接至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二端b1,所述漏泄电缆40的另一端同样可以通过连接器或跳线连接至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二端b2。
当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工作于MIMO模式时,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两端均有信号馈入,馈入至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两端的信号是两个不同的码流。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第二端b1流至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第二端b2流至所述漏泄电缆4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优选为以下的任意一种:隔离器、具有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
举例而言,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为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的隔离器,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通过该两个隔离器分别输入至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两端,进而形成MIMO。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需求布设多个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比如可以在每一楼层/每一房间布设一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多个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可以共用一个信号源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同一场景布置N个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这样可以2N×2N MIMO效果,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之间连接多根漏泄电缆40,多根漏泄电缆40之间并联连接,每根漏泄电缆40可以布设在一楼层或一房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之间可以通过功分器或者耦合器连接多根漏泄电缆40,每根漏泄电缆40可以布设在一楼层或一房间。
请同时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负载60a及第二负载60b。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还包括第三端c1,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还包括第三端c2,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三端c1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60a,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三端c2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60b。对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而言,第一端a1的信号是只传输至第二端b1,第二端b1的信号是只传输至第三端c1;对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而言,第一端a2的信号是只传输至第二端b2,第二端b2的信号是只传输至第三端c2。
当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工作于MIMO模式时,馈入至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两端的信号同样是两个不同的码流。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第二端b1、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二端b2、第三端c2流至所述第二负载60b,所述漏泄电缆40上的反射信号还可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二端b1、第三端c1流至所述第一负载60a,进而可以使得信号从漏泄电缆40第一端(一端)馈入,并不会对漏泄电缆40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的设备造成影响;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第二端b2、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b1、第三端c1流至所述第一负载60a,所述漏泄电缆40上的反射信号还可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第二端b2、第三端c2流至所述第二负载60b,同样可以使得信号从漏泄电缆40第二端馈入,并不会对漏泄电缆40第一端连接的设备造成影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负载60a、第二负载60b可以是阻抗匹配元件或者天线。当所述第一负载60a、第二负载60b为阻抗匹配元件时,所述第一负载60a、所述第二负载60b用于实现天线网络阻抗匹配功能,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通过所述漏泄电缆40来辐射信号(即所述漏泄电缆40作为泄露电缆天线使用),进而实现无线信号覆盖。当所述第一负载60a、第二负载60b为天线时,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通过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一负载60a及所述第二负载60b来辐射信号,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强度。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负载60a、所述第二负载60b其中之一为阻抗匹配元件,另一为天线。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泄电缆40可以由单根漏泄电缆构成,也可以由多根漏泄电缆串接而成。如图3所示,所述漏泄电缆40即为由多根漏泄电缆串接而成。
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信号源10包括多个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进而使得漏泄电缆40可以同时支持发射多个不同频段无线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信号源10包括2G信号源10a、3G信号源10b及4G信号源10c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包括第一输入端a11、第二输入端a12、第三输入端a13及第二端b1,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信号流通路径是从所述第一输入端a11、所述第二输入端a12、所述第三输入端a13流向所述第二端b1,多个所述输入端a11~a13一一对应接收2G信号源10a、3G信号源10b及4G信号源10c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包括第一输入端a21、第二输入端a22、第三输入端a23及第二端b2,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信号流通路径是从所述第一输入端a21、所述第二输入端a22、所述第三输入端a23流向所述第二端b2,多个所述输入端a21~a23一一对应接收2G信号源10a、3G信号源10b及4G信号源10c输出的信号。
请同时参阅图5,与图1相比,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分路器70a、第二分路器70b、第一MIMO天线80a及第二MIMO天线80b。
所述第一分路器70a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分路器70a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二端b1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三端c1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IMO天线80a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分路器70a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IMO天线80a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分路器70b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分路器70b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二端b2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4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三端c2电连接于所述第二MIMO天线80b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分路器70b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MIMO天线80b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分路器70a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第二端b1、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二端b2、第三端c2流至所述第二MIMO天线80b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分路器70b的第二输出端流至所述第二MIMO天线80b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分路器70b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第二端b2、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二端b1、第三端c1流至所述第一MIMO天线80a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一分路器70a的第二输出端流至所述第一MIMO天线80a的第二输入端。此时第一MIMO天线80a、第二MIMO天线80b的两个输入端均有信号输入,可分别具有一MIMO天线功能。MIMO天线可解决由于漏缆两端信号不平衡而使得漏缆MIMO效果变差的问题,增加漏缆两端的系统带宽。由于所述漏泄电缆40的两端也同时有信号输入,所述漏泄电缆40同样也可实现MIMO性能。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路器70a、第二分路器70b可以是耦合器或者功分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优选为以下的任意一种:形器、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
举例而言,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均为三端环形器。此时,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第二端b1,第二端b1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第三端c1,第三端c1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第一端a1;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第二端b2,第二端b2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第三端c2,第三端c2的信号只能传输至第一端a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也可以是其他能实现上述功能的功能组件。
请同时参阅图6,所述信号源10可以包括核心网12、交换机14、BBU 20、第一RRU30a、第二RRU 30b。所述BBU 20用于接收所述交换机14输出的网络信号,所述第一RRU 30a及所述第二RRU 30b可通过光纤连接至所述BBU 20。所述核心网12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交换机14、所述BBU 20、所述第一RRU 30a、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一端a1、第二端b1、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二端b2、第三端c2流至所述第二负载60b,且所述漏泄电缆40上的反射信号可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的第二端b1、第三端c1流至所述第一负载60a;所述核心网12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交换机14、所述BBU 20、所述第二RRU30b、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的第一端a2、第二端b2、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b1、第三端c1流至所述第一负载60a,且所述漏泄电缆40上的反射信号可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第二端b2、第三端c2流至所述第二负载60b。
在一实施方式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无线信号覆盖要求来选定合适规格的漏泄电缆40,同时连接BBU 20的RRU也可以不止2个,例如可以是4个、6个RRU,此时每两个RRU连接至一漏泄电缆的两端,构成一漏泄电缆MIMO天线。
请同时参阅图7,所述漏泄电缆40、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50a、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50b、所述第一负载60a及所述第二负载60b也可以预先组装成一漏泄电缆组件110,漏泄电缆组件110的两端可以通过同时接收网络信号来实现MIMO漏泄电缆功能。例如,可以直接将漏泄电缆组件110的两端接入两个RRU,构成漏泄电缆MIMO天线,方便用户安装、使用。
上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可以仅利用单漏泄电缆即可实现MIMO性能,且漏泄电缆的一端信号传到另一端时不会对另一端连接的组件产生影响,建设成本低,布设工作量小。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方案和实用新型构思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做出其他相应的改变或调整,而这些改变和调整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包括信号源、漏泄电缆、第一路径选通器、第二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信号通路均是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及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为以下的任意一种:环形器、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还包括第一负载及第二负载,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漏泄电缆、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二负载;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漏泄电缆、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一负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电缆上的反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一负载,所述漏泄电缆上的反射信号还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流至所述第二负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为阻抗匹配元件或者天线。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电缆为漏泄同轴电缆或者漏泄波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两端装有连接器,所述漏泄电缆、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之间通过连接器或跳线连接,所述漏泄电缆与所述信号源之间通过连接器或跳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电缆为单根漏泄电缆或由多根漏泄电缆串接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还包括第一分路器、第二分路器、第一MIMO天线及第二MIMO天线,所述第一分路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IMO天线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IMO天线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分路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MIMO天线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MIMO天线的第二输入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为耦合器或者功分器。
11.一种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IMO漏泄电缆系统包括多个不同频段的信号源、漏泄电缆、第一路径选通器、第二路径选通器,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漏泄电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器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器的信号通路均是从所述输入端流向所述输出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MIMO漏泄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包括多个连接端,多个所述连接端一一对应接收多个所述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输出的信号。
CN201822031165.1U 2018-12-04 2018-12-04 Mimo漏泄电缆系统 Active CN209105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1165.1U CN209105181U (zh) 2018-12-04 2018-12-04 Mimo漏泄电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1165.1U CN209105181U (zh) 2018-12-04 2018-12-04 Mimo漏泄电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5181U true CN209105181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1165.1U Active CN209105181U (zh) 2018-12-04 2018-12-04 Mimo漏泄电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5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305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Mimo漏泄电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305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Mimo漏泄电缆系统
CN111277305B (zh) * 2018-12-04 2024-05-07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Mimo漏泄电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96618A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07799909A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3928752B (zh) 一种手机及其天线
CN105098354B (zh) 移动终端及天线装置
CN104471790B (zh) 天线、天线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09639356A (zh) 光纤分布系统
CN111884671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6571538A (zh) 天线组件、天线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28438B (zh) 片上变压器、其版图结构、发射电路及收发电路
CN209105181U (zh) Mimo漏泄电缆系统
CN104953290B (zh)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天线装置
CN109301457B (zh) 基站天线及其馈电网络系统
US9098485B2 (en)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testing wireless devices
CN209218086U (zh)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CN204156853U (zh) 一种用于对天线及多频段射频收发模块进行匹配的装置
CN107995054A (zh) 一种集中测试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5304999A (zh) 耦合装置、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529539A (zh) 一种天线阵列及移动终端
CN100571056C (zh) 无线电基站的天线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N209329171U (zh) 组合天线
CN210183329U (zh) 智慧室分天线装置和智慧室分系统
CN109524783A (zh) 减小天线耦合的方法及相关的多天线系统、无线通讯设备
CN111277305B (zh) Mimo漏泄电缆系统
WO2020034686A1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027077A (zh) 集成载波聚合的射频前端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