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8086U -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8086U
CN209218086U CN201920026512.3U CN201920026512U CN209218086U CN 209218086 U CN209218086 U CN 209218086U CN 201920026512 U CN201920026512 U CN 201920026512U CN 209218086 U CN209218086 U CN 209218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cable
leakage
componen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265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垄龙
赵瑞静
蓝燕锐
黄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Rf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265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8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8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8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包括信号源、第一主路漏缆、第二主路漏缆、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第一分路器、第二分路器、支路分路组件、支路覆盖单元,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若干所述第一分路器级联在一起将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一主路漏缆,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若干所述第二分路器级联在一起将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二主路漏缆,第一主路漏缆与第二主路漏缆之间通过所述支路分路组件连接,所述支路分路组件还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上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能有效提高支路的信号覆盖效果以及系统容量,消除信号盲区,并降低电磁污染。

Description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移动数据流量的需求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信道带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因此已经成为4G以及5G的关键技术之一。
现有室内MIMO覆盖系统一般包括多个天线单元,由于室内环境较为复杂,导致现有的室内MIMO覆盖系统存在盲区,且电磁污染难以避免。而使用多路漏缆来实现MIMO其成本较高。目前已经有论文和专利提到使用单根漏缆来实现2×2MIMO,但是并没有提到其漏缆支路的覆盖方案。而现有的漏缆支路覆盖方案没办法实现MIMO效果,其漏缆支路覆盖区域系统容量较小,信息传输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信号覆盖效果好,可提高漏缆支路覆盖系统容量和消除信号盲区,且可降低电磁污染。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包括信号源、第一主路漏缆、第二主路漏缆、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第一分路器、第二分路器、支路分路组件、支路覆盖单元,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分路器,若干所述第一分路器级联在一起将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分路器,若干所述第二分路器级联在一起将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二主路漏缆,所述第一主路漏缆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之间通过所述支路分路组件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支路分路组件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路器、所述第二分路器为功分器或者耦合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路器、所述第二分路器包括合路端口和分路端口,所述第一分路器的合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所述第一分路器的分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分路器的合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所述第二分路器的分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
优选地,所述支路分路组件为以下的任意一种: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功分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组件、双向耦合器、双向功分器。
优选地,所述支路分路组件包括分路端口和合路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合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端口为合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所述第三端口为分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的一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为分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的另一端口。
优选地,所述支路覆盖单元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接负载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用跳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接负载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用跳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MIMO天线、两个单极化天线、一根漏缆。
优选地,当所述支路覆盖单元包括由两根不同极化的漏缆时,两根不同极化漏缆的间距为0~50m;当所述支路覆盖单元包括两根同极化的漏缆时,两根同极化漏缆的间距为5mm~50m。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主路漏缆、所述支路覆盖单元中的漏缆为漏泄同轴电缆或者漏泄波导。
优选地,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为以下的任意一种:环形器与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天线的组件、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负载的组件、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天线的组件、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及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合路器及天线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所述负载为阻抗匹配元件,用于消耗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主路漏缆上未漏泄完的能量或者反射能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利用漏缆来实现MIMO信号覆盖,能有效提高漏缆支路的信号覆盖效果以及系统容量,可以解决传统MIMO天线覆盖系统的覆盖盲区问题,且可降低电磁污染,实现信号绿色覆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5是图4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图6是图4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架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可兼容2G、3G、4G、5G等不同频率不同通信体制以及移动、联通、电信等不同运营商的信号。
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包括信号源10、第一主路漏缆12、第二主路漏缆14、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第一分路器20、第二分路器22、支路分路组件24及支路覆盖单元26。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一路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分路器20,若干所述第一分路器20可以级联在一起将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一主路漏缆12。
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另一路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分路器22,若干所述第二分路器22级联在一起将信号源10输出的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二主路漏缆14。信号源10输出的两路信号可以具有不同的码流。所述第一主路漏缆12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14之间通过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26。
在图1中,由于是以一第一主路漏缆12与一第二主路漏缆14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因此图1中无需设置若干第一分路器20、若干第二分路器22。假设第一分路器20、第二分路器20均具有二个输出端口,则对于两根第一主路漏缆12、两根第二主路漏缆14,可只设置一个第一分路器20及一个第二分路器22(如图4所示);对于三根第一主路漏缆12、三根第二主路漏缆14,可以设置两个级联的第一分路器20及两个级联的第二分路器22(如图2所示),对于四根第一主路漏缆12、四根第二主路漏缆14可以设置三个级联的第一分路器20及三个级联的第二分路器22(如图3所示)。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源10可以包括多个不同频段的信号源,进而使得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可同时支持发射多个不同频段无线信号。比如,所述信号源10包括4G信号源及5G信号源,所述4G信号源的一路信号和所述5G信号源的一路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合路并经所述第一分路器20输入至所述第一主路漏缆12,所述4G信号源的另一路信号和所述5G信号源的另一路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合路并经所述第二分路器22输入至所述第二主路漏缆14,4G信号源和5G信号源输出的两路信号具有不同的码流。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可以为以下的任意一种:环形器与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天线的组件、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负载的组件、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天线的组件、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及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合路器及天线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所述负载可以为阻抗匹配元件,可用于消耗掉所述第一主路漏缆12、所述第二主路漏缆14上未漏泄完的能量或者反射能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路器20、所述第二分路器22可以是功分器或者耦合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路器20、所述第二分路器22包括合路端口和分路端口,所述第一分路器20的合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所述第一分路器20的分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12,所述第二分路器22的合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所述第二分路器22的分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14。当信号从第一分路器20或所述第二分路器22的合路端口输入时,可以实现信号分路功能,分路信号通过分路端口输出;当信号从第一分路器20或所述第二分路器22的分路端口输入时,可以实现信号合路功能,合路信号通过合路端口输出。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同样可以包括分路端口和合路端口。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的第一端口为合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12,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的第二端口为合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14,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的第三端口为分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26的一端口,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的第四端口为分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26的另一端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路分路组件24可以为以下的任意一种: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功分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组件、双向耦合器、双向功分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路覆盖单元26可以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接负载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用跳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接负载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用跳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MIMO天线、两个单极化天线、一根漏缆。
请参阅图4,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以两根第一主路漏缆12及两根第二主路漏缆14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包括信号源10、两根第一主路漏缆12、两根第二主路漏缆14、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第一分路器20、第二分路器22、两个支路分路组件24及两个支路覆盖单元26。图4所示的元件之间具体连接关系可参考图1,在此不再详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是以包括第一环形器160及第一负载162,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是以包括第二环形器180及第二负载182进行举例说明。所述第一环形器160的第一端a1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一路信号,所述第一环形器160的第二端a2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分路器20,所述第一环形器160的第三端a3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162。所述第二环形器180的第一端b1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10输出的另一路信号,所述第二环形器180的第二端b2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分路器22,所述第二环形器180的第三端b3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182,信号源10的两路信号具有不同的码流。
图4中的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仅示出由环形器和负载组成,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路径选通组件16、第二路径选通组件18还可以是环形器与天线的组件、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负载的组件、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天线的组件、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及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合路器及天线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
如图5所示,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包括两个支路分路组件24及两个支路覆盖单元26。图5示出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是以其中一支路分路组件24为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组件、其中另一支路分路组件24为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耦合器组件、其中一支路覆盖单元26为末端用跳线42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40,其中另一支路覆盖单元26为MIMO天线进行举例说明。
图5中的一支路覆盖单元26仅示出的了通过跳线42将该两根不同极化的漏缆40的另一端进行相连,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支路覆盖单元26还可以是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40、末端接负载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40、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40。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两根不同极化漏缆的间距优选为0~50m。即该两根不同极化的漏缆40间隔的最小间距可以为0,该两根不同极化的漏缆40可以贴合在一起。
如图6所示,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同样包括两个支路分路组件24及两个支路覆盖单元26。图6示出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100是以其中一支路分路组件24为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耦合器组件、其中另一支路分路组件24为双向耦合器、其中一支路覆盖单元26为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40,其中另一支路覆盖单元26为末端接负载的两根同极化漏缆50。
图6中的一支路覆盖单元26仅示出的了通过两个负载连接该两根同极化的漏缆50,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支路覆盖单元26还可以是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50、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50、末端用跳线42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同极化漏缆50。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两根同极化漏缆50的间距优选为5mm~50m。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主路漏缆12、第二主路漏缆14、支路覆盖单元26中的漏缆可以是漏泄同轴电缆或者漏泄波导。
可以理解的是,一漏缆覆盖主路上可以不仅只有一个支路,可以按照实际的应用场景在一漏缆覆盖主路上设置多个支路。
上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利用漏缆来实现MIMO信号覆盖,能有效提高支路的信号覆盖效果以及系统容量,可以解决传统MIMO天线覆盖系统的覆盖盲区问题,且可降低电磁污染,实现信号绿色覆盖。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方案和实用新型构思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做出其他相应的改变或调整,而这些改变和调整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包括信号源、第一主路漏缆、第二主路漏缆、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第一分路器、第二分路器、支路分路组件、支路覆盖单元,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分路器,若干所述第一分路器级联在一起将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分路器,若干所述第二分路器级联在一起将信号分配给若干所述第二主路漏缆,所述第一主路漏缆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之间通过所述支路分路组件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支路分路组件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路器、所述第二分路器为功分器或者耦合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路器、所述第二分路器包括合路端口和分路端口,所述第一分路器的合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所述第一分路器的分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分路器的合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所述第二分路器的分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分路组件为以下的任意一种: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功分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连接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组件、两个分路端背靠背且中间用漏缆连接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组件、双向耦合器、双向功分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分路组件包括分路端口和合路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合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端口为合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路漏缆,所述第三端口为分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的一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为分路端口且电连接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的另一端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覆盖单元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接负载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用跳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同极化漏缆,末端接MIMO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接负载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分别接两个单极化天线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末端用跳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两根不同极化漏缆、MIMO天线、两个单极化天线、一根漏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路覆盖单元包括由两根不同极化的漏缆时,两根不同极化漏缆的间距为0~50m;当所述支路覆盖单元包括两根同极化的漏缆时,两根同极化漏缆的间距为5mm~50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主路漏缆为漏泄同轴电缆或者漏泄波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选通组件、所述第二路径选通组件为以下的任意一种:环形器与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天线的组件、隔离器、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负载的组件、集成环形器功能的合路器与天线的组件、集成隔离器功能的合路器、环形器与合路器及负载的组件、环形器与合路器及天线的组件、隔离器与合路器的组件;所述负载为阻抗匹配元件,用于消耗所述第一主路漏缆、所述第二主路漏缆上未漏泄完的能量或者反射能量。
CN201920026512.3U 2019-01-07 2019-01-07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Active CN209218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26512.3U CN209218086U (zh) 2019-01-07 2019-01-07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26512.3U CN209218086U (zh) 2019-01-07 2019-01-07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8086U true CN209218086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26512.3U Active CN209218086U (zh) 2019-01-07 2019-01-07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80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6640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CN116388809A (zh) * 2023-04-12 2023-07-0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漏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6640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CN111416640B (zh) * 2019-01-07 2024-04-26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CN116388809A (zh) * 2023-04-12 2023-07-0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漏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3863B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9218086U (zh) 漏缆mimo支路覆盖系统
CN104362425B (zh) 一种共用nfc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01740864A (zh) 一种电调天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2664694A (zh) 一种多频段、多信号混合互调干扰分析仪及其分析方法
CN107017913A (zh) 一种射频收发电路
CN110350926A (zh) 一种双频极化可调多波束射频组件
CN1058706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CN106099295B (zh) 准平面宽带功分端口/路数可重构功分器
CN209071598U (zh) 基站天线及其馈电网络系统
CN201975490U (zh) 超宽频的有线电视信号合路器
CN109672027A (zh) 多模天线装置
CN204156853U (zh) 一种用于对天线及多频段射频收发模块进行匹配的装置
CN109301457A (zh) 基站天线及其馈电网络系统
CN106411331A (zh) 下行载波聚合系统及电子设备
KR102304850B1 (ko) 통합안테나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루프 안테나
CN209266581U (zh) 多模天线装置
CN209105181U (zh) Mimo漏泄电缆系统
CN103985935B (zh) 一种一体化多频多系统合路器
EP1190492A1 (en) An arrangement in a radio system
CN115833849A (zh) 一种自适应透传型多系统合路平台
CN202662766U (zh) 新型高隔离低互调同频合路器
CN106161159A (zh) 一种应用于woc局端中的滤波电路
CN103165967B (zh) 一种耦合器及基于直放站室分系统的公用传输系统
CN206195774U (zh) 射频双向八通道模块mtr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